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观非均匀性对岩石破裂过程和微震序列类型影响的数值试验研究 被引量:37
1
作者 焦明若 唐春安 +2 位作者 张国民 石耀霖 侯万凯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59-666,共8页
运用岩石破裂过程分析RFPA2D系统 ,研究了岩石介质细观非均匀性对宏观力学行为的影响和微震序列特征 .通过对不同均质度系数m =1.1,1.5 ,2 ,3,5的 5个样本进行破裂过程的模拟 ,发现均质度不同会产生不同地震序列类型 ,主要有 :前震 -主... 运用岩石破裂过程分析RFPA2D系统 ,研究了岩石介质细观非均匀性对宏观力学行为的影响和微震序列特征 .通过对不同均质度系数m =1.1,1.5 ,2 ,3,5的 5个样本进行破裂过程的模拟 ,发现均质度不同会产生不同地震序列类型 ,主要有 :前震 -主震 -余震型、主震型和震群型 .此外 ,对 5种不同均质度系数的岩石样本破裂过程的模拟表明 ,岩石介质的非均匀性不仅对岩样宏观强度和宏观变形非线性行为有显著的影响 ,而且也显著地影响试样破裂模式 .随着均质度系数的提高 ,主破裂呈现脆断模式 .同时介质的细观结构随机性 ,也对试样宏观破裂模式产生重要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破裂过程分析 非均匀性 微震序列类型 变形局部化 数值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键群方法的算法研究和程序实现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振 周蕙兰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1期57-65,共9页
对时空单键群计算方法进行了细致研究,在程序设计上采用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建立了功能强、效率高的单键群计算模块和图形显示软件。
关键词 时空单键群 算法研究 程序实现 地震群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脆性破裂时破裂发射机理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
3
作者 刘斌 郭自强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2期232-233,共2页
地震发生前和地震发生时的地光、电磁异常和电磁辐射等现象由于与地震前兆现象有关而日益受到地球物理学家们的重视,但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至今仍不清楚.为了揭示这类自然现象的本质,人们提出了各种假说,然而由于缺乏可靠的实验证据和定... 地震发生前和地震发生时的地光、电磁异常和电磁辐射等现象由于与地震前兆现象有关而日益受到地球物理学家们的重视,但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至今仍不清楚.为了揭示这类自然现象的本质,人们提出了各种假说,然而由于缺乏可靠的实验证据和定量的理论计算,还没有一种假说得到公认.实验发现,一些简单的晶体材料在破裂时存在各种波和粒子发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 脆性破裂 破裂发射 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光谱遥感数据解译的最佳波段选择方法研究 被引量:81
4
作者 刘建平 赵英时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53-161,共9页
分析了遥感图像解译中多光谱遥感数据选择最佳波段组合所用信息量诸方法的内在联系,说明了信息量方法用于高光谱遥感数据最佳波段选择的局限性,提出了基于类间可分性的最佳波段选择原则和方法.通过试验,说明了各种处理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高光谱遥感数据 最佳波段选择 解译 遥感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脆性破裂时破裂发射的机理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斌 杨海涛 郭自强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3期302-311,共10页
本文运用量子化学中的CNDO方法(Complete Neglect of Differential Overlap——全略微分重叠)以单晶硅和地壳岩石的典型构造——硅氧四面体为研究对象对脆性破裂时破裂发射的机理提出了一种理论解释,认为是破裂前晶体受外力作用发生构... 本文运用量子化学中的CNDO方法(Complete Neglect of Differential Overlap——全略微分重叠)以单晶硅和地壳岩石的典型构造——硅氧四面体为研究对象对脆性破裂时破裂发射的机理提出了一种理论解释,认为是破裂前晶体受外力作用发生构型变化使得电子能量增加成为自由电子的结果。利用这一理论,地震发生前的电导率增加、电磁辐射和地震时的地光等现象都可以得到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裂 发射 脆性 岩石 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部地区重力位能与板内变形动力
6
作者 张健 石耀霖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43-50,共8页
重力位能及其重力浮力是大陆板块内部重要的构造变形动力 .中国西部地区构造变形以垂向抬升、横向拉伸和压缩为主要特点 ,其重力位能及重力浮力分布 ,深刻影响着西部板内变形动力学机制 .地震学和重力学方法计算表明 :中国大陆西部蕴藏... 重力位能及其重力浮力是大陆板块内部重要的构造变形动力 .中国西部地区构造变形以垂向抬升、横向拉伸和压缩为主要特点 ,其重力位能及重力浮力分布 ,深刻影响着西部板内变形动力学机制 .地震学和重力学方法计算表明 :中国大陆西部蕴藏较大的重力位能 ,其中青藏高原重力位能在 2× 1 0 1 2 ~ 7× 1 0 1 2 N/m之间 .地壳重力位能变化导致的重力浮力 ,是板内变形的主要构造力 .在一定流变学条件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位能 构造变形动力 中国 西部地区 青藏高原 板内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脆体破裂过程中应力场的边界元计算
7
作者 刘斌 郭自强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4期399-408,403-408,共10页
本文利用边界元的数值计算方法(BEM),计算了在不同外部应力作用下材料内部具有不同形态的微裂纹尖端区域的应力场情况和应力集中因子,得出了在不同应力作用条件下微裂纹尖端区域的最大主应力场分布和应力集中因子,并给出了不同应力条件... 本文利用边界元的数值计算方法(BEM),计算了在不同外部应力作用下材料内部具有不同形态的微裂纹尖端区域的应力场情况和应力集中因子,得出了在不同应力作用条件下微裂纹尖端区域的最大主应力场分布和应力集中因子,并给出了不同应力条件和裂纹形态与应力集中因子的关系。在裂纹尖端这些高应力区内一些与结构畸变有关的效应如原子外层电子能量增加与逃逸现象等是能够发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性破裂 应力集中 边界元 岩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纪念翁文灏诞辰100周年《翁文灏选集》出版问世
8
作者 潘云唐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1989年第6期67-68,共2页
翁文灏(1889—1971)是近代我国著名科学家。他是我国第一位地质科学博士;长期担任解放前最大的地质机构——全国地质调查所所长;组织领导并具体从事了我国早期区域地质、矿产地质的基础调查和科学研究工作。他在地质学、地理学各领域都... 翁文灏(1889—1971)是近代我国著名科学家。他是我国第一位地质科学博士;长期担任解放前最大的地质机构——全国地质调查所所长;组织领导并具体从事了我国早期区域地质、矿产地质的基础调查和科学研究工作。他在地质学、地理学各领域都有很大贡献,尤其在构造地质学(大地构造学)、地震地质学、沉积学、矿床地质学、山志学、地图学等方面颇多建树。他是“燕山运动”等概念和理论的创立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地质学 矿床地质学 地质调查所 翁文灏 构造地质学 沉积学 大地构造学 山志学 矿产地质 中国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红石型结构的微变化几何学
9
作者 何铸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1期68-77,共10页
根据金红石型结构中各离子的几何关系,从理想的等键长型结构开始,通过对各个方向的变形计算得出各个离子在不同变形情况下的几何关系。最后总结出在实际的晶体结构中c/a轴比与O^(2-)参数u的关系,并推导出在a、c已知的情况下,O^(2-)参数... 根据金红石型结构中各离子的几何关系,从理想的等键长型结构开始,通过对各个方向的变形计算得出各个离子在不同变形情况下的几何关系。最后总结出在实际的晶体结构中c/a轴比与O^(2-)参数u的关系,并推导出在a、c已知的情况下,O^(2-)参数u的计算方法, u=0.353 6 c/[a·sin(2∠~1±δ)]或u=0.5-{(0.353 6 c)/[a·tan(2∠~1±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红石 晶体结构 结构微变化 离子坐标法 等键长型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铁矿型结构的微变化规律性
10
作者 何铸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3期286-294,共9页
本文根据特征离子坐标变化的特点,对黄铁矿型结构的微变化规律性进行了讨论。作了一些关系图,总结出结构中的MX。八面体随u值增加而愈接近正八面体,X(M_3X)四面体则随u值增加更扁平,并得出:成分的变化控制着u值的变化,u值的变化影响着... 本文根据特征离子坐标变化的特点,对黄铁矿型结构的微变化规律性进行了讨论。作了一些关系图,总结出结构中的MX。八面体随u值增加而愈接近正八面体,X(M_3X)四面体则随u值增加更扁平,并得出:成分的变化控制着u值的变化,u值的变化影响着晶体结构的微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 晶体结构 结构 微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破裂震源的破裂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原 周蕙兰 刘振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1期39-42,共4页
利用GDSN的宽频带波形资料,通过由子事件迭加进行的波形模拟,根据台站视震源时间函数和子事件视时间差,对单侧破裂震源的破裂特征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宽频带 震源破裂 视震源时间函数 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遗传算法反演大气的垂直温度结构 被引量:3
12
作者 林黎虹 张健 石耀霖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1期43-50,共8页
从大气辐射对流能量方程出发,建立全球平均的多层大气垂直温度模型,利用遗传算法求解的结果与实际大气层结温度曲线相吻合。结果表明:由地表之上至60公里的空间范围,在近地表处大气辐射系数和吸收系数值较高,这可能与CO_2、水汽影响有关... 从大气辐射对流能量方程出发,建立全球平均的多层大气垂直温度模型,利用遗传算法求解的结果与实际大气层结温度曲线相吻合。结果表明:由地表之上至60公里的空间范围,在近地表处大气辐射系数和吸收系数值较高,这可能与CO_2、水汽影响有关;25~30公里处辐射系数和吸收系数又达到较高值,这可能与该层O_3含量的增加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层结温度 遗传算法 辐射系数 吸收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观地貌演化的数学模拟 被引量:2
13
作者 林秋雁 石耀霖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2期225-230,共6页
运用数学模型定量研究区域地貌演化是近年来地貌学研究中的前沿课题.本文利用扩散方程研究地貌演化过程,并考虑过程的非线性特征及地质过程中一些随机因素的影响,运用有限差分法进行地貌演化的数值模拟研究,计算结果与实际观测资料吻合... 运用数学模型定量研究区域地貌演化是近年来地貌学研究中的前沿课题.本文利用扩散方程研究地貌演化过程,并考虑过程的非线性特征及地质过程中一些随机因素的影响,运用有限差分法进行地貌演化的数值模拟研究,计算结果与实际观测资料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貌演化 有限差分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