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频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处理聚合物材料加快表面电荷消散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8
1
作者 马云飞 章程 +3 位作者 李传扬 陈根永 周远翔 邵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31-1738,共8页
低温等离子体在聚合物材料表面改性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了研究等离子体改性对材料表面一系列性能的影响,文中采用大气压空气中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产生低温等离子体处理低密度聚乙烯(low density polyeth... 低温等离子体在聚合物材料表面改性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了研究等离子体改性对材料表面一系列性能的影响,文中采用大气压空气中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产生低温等离子体处理低密度聚乙烯(low density polyethylene,LDPE)薄膜,利用水接触角测试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ourier transformed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和表面电位测试系统等对改性表面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处理的前20 s内,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水接触角显著降低。继续增加处理时间,水接触角变化趋于饱和。FTIR测试结果表明DBD处理后LDPE薄膜表面引入了羰基类含氧极性基团。表面电位三维分布图表明,DBD处理后的LDPE表面电位衰减比未处理的快,并且随处理时间增加,衰减率提高。导致上述结果的原因有两方面:第一是水接触角降低引起表面吸附水分含量提高,增大材料的表面电导率,提高了表面载流子的迁移速率,加快电荷沿面消散。第二是DBD处理在LDPE薄膜表面生成了羰基等极性基团,引起表面陷阱能级变浅,表面入陷的电荷更容易脱陷。总之,重频脉冲DBD处理能够有效地加快LDPE薄膜表面电荷的消散,可以为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 低密度聚乙烯 水接触角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表面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电脉冲在页岩气开采中的压裂实验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付荣耀 孙鹞鸿 +3 位作者 樊爱龙 高迎慧 严萍 周健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86-190,共5页
基于液电效应原理,采用高压电脉冲放电对模拟岩样及实际砂岩岩样进行了压裂实验研究.脉冲电源最大储能40kJ/20kV,放电电流最高可达70kA.实验结果表明,高压电脉冲能够在岩样中造成非常明显的裂缝,可以在多个方向上造出多条具有一定高度... 基于液电效应原理,采用高压电脉冲放电对模拟岩样及实际砂岩岩样进行了压裂实验研究.脉冲电源最大储能40kJ/20kV,放电电流最高可达70kA.实验结果表明,高压电脉冲能够在岩样中造成非常明显的裂缝,可以在多个方向上造出多条具有一定高度(最大0.32m)的裂缝,近井筒裂缝无明显的扭曲,裂缝的形态与放电电压、能量及放电次数有关.对模拟岩样压裂后产生的裂缝进行了三维形貌分析,得到裂缝的表面平均粗糙度在0.430-1.075mm 之间,具有-定的导流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电效应 脉冲放电 岩石压裂 三维形貌分析 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航行器能源动力系统建模仿真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剑 沈琳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101-2113,共13页
为解决航行器能源动力系统(EEPS)各组件间存在复杂电磁耦合和机电耦合关系,无法用解析法研究系统动态过程的问题,以采用“交-直-交”级联型拓扑的水下航行器EEPS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较为实用的航行器EEPS各组件建模及参数抽取方法,在保... 为解决航行器能源动力系统(EEPS)各组件间存在复杂电磁耦合和机电耦合关系,无法用解析法研究系统动态过程的问题,以采用“交-直-交”级联型拓扑的水下航行器EEPS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较为实用的航行器EEPS各组件建模及参数抽取方法,在保证所建模型与实物系统输入输出特性一致的前提下,降低模型复杂度,减轻运算负担,满足实时仿真的要求。搭建了包括柴油机、永磁同步电机、三相电压源变流器和螺旋桨的航行器EEPS一体化仿真平台,分别进行典型工况的仿真研究,并与实物系统地面实验及搭载航行器进行实航海试的数据进行对比,验证所建仿真平台与实物系统动静态性能的一致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所搭建的仿真平台开展相关控制策略的研究工作,可以缩短台架试验及实航验证时间,进而有效降低系统的研发周期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航行器 能源动力系统 机电一体化仿真平台 参数抽取 实航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压下微秒脉冲滑动弧放电周期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卓凡 章程 +3 位作者 张帅 高远 陈根永 邵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468-1475,共8页
滑动弧放电可以在大气压下产生周期性的非平衡低温等离子体,然而脉冲条件下滑动弧的周期性受放电参数和气流的影响。文中采用了微秒脉冲电源激励刀形电极产生滑动弧放电,通过改变气流的流速和电源的脉冲重复频率,对脉冲滑动弧的周期特... 滑动弧放电可以在大气压下产生周期性的非平衡低温等离子体,然而脉冲条件下滑动弧的周期性受放电参数和气流的影响。文中采用了微秒脉冲电源激励刀形电极产生滑动弧放电,通过改变气流的流速和电源的脉冲重复频率,对脉冲滑动弧的周期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流速增大,滑动弧的平均速度逐渐增大,当流速<4m/s时,气流处于层流状态,滑动弧呈现周期性规律,滑动弧的最大高度随着流速增大而增大;当流速>4 m/s时,气流处于层流向湍流过渡的状态,滑动弧放电由周期性变化过渡到非周期变化,滑动弧的最大高度也随之降低;在流速为5.0 m/s时,增大脉冲重复频率,滑动周期逐渐由非周期放电向周期性放电转变,滑动弧的最大高度也随之增大。因此,稳定的气流场及较高的脉冲重复频率有利于滑动弧的周期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平衡等离子体 滑动弧放电 大气压放电 滑动周期 脉冲重复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水泥岩样的电脉冲压裂实验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付荣耀 孙鹞鸿 +3 位作者 刘坤 高迎慧 徐旭哲 严萍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5-129,共5页
在20kV/40kJ的重复频率压裂系统实验平台上,对大水泥岩样进行了电脉冲水中放电压裂实验。为了模拟井下实际工况,实验时将放电电极装入带有射孔的绝缘套管。水中脉冲放电时岩样中产生定向冲击压力波,冲击波作用于岩层使其产生裂缝。实验... 在20kV/40kJ的重复频率压裂系统实验平台上,对大水泥岩样进行了电脉冲水中放电压裂实验。为了模拟井下实际工况,实验时将放电电极装入带有射孔的绝缘套管。水中脉冲放电时岩样中产生定向冲击压力波,冲击波作用于岩层使其产生裂缝。实验结果表明,冲击波通过绝缘套管作用于岩样时有一定的能量损失,部分冲击波压力会施加于绝缘套管,绝缘套管在整个实验期间没有发生形变,电脉冲放电对套管损伤作用极小,重复压裂冲击波会通过射孔在岩样上形成一定规模的微裂缝。去掉绝缘套管后,裸电极作用于岩样造缝效果会更好,裂缝明显的呈现对称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频率 脉冲放电 压裂 绝缘套管 冲击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展反电动势法的长定子直线同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张波 葛琼璇 +2 位作者 刘金鑫 王晓新 李耀华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91-99,共9页
针对长定子直线同步电机高速运行时,机械传感器无法准确地获得转子位置和速度信号的问题,研究了一种适合在长定子直线同步电机中应用的扩展反电动势法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策略。基于长定子直线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分析了扩展反电动势法用... 针对长定子直线同步电机高速运行时,机械传感器无法准确地获得转子位置和速度信号的问题,研究了一种适合在长定子直线同步电机中应用的扩展反电动势法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策略。基于长定子直线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分析了扩展反电动势法用于长定子直线同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的鲁棒性。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了基于锁相环的扩展反电动势法无速度传感器控制能够实现高速时电机的无速度传感器闭环控制,并且此方法对电机参数变化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同步电机 无速度传感器控制 扩展反电动势 磁悬浮列车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汽车开放系统架构的汽车电子云制造架构 被引量:6
7
作者 吉莉 王丽芳 廖承林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644-1649,共6页
为满足未来汽车电子制造业的实时性和安全性要求,在云制造体系架构的支撑下,结合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和汽车开放系统架构,研究并解决了面向服务的汽车电子云制造请求描述封装办法、协议适配器的改装方式以及服务调用方法的选定问题,并在... 为满足未来汽车电子制造业的实时性和安全性要求,在云制造体系架构的支撑下,结合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和汽车开放系统架构,研究并解决了面向服务的汽车电子云制造请求描述封装办法、协议适配器的改装方式以及服务调用方法的选定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面向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的汽车电子云制造架构,以满足实时的、安全的汽车电子制造要求。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架构的可实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制造 汽车开放系统架构 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 汽车电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氦等离子体射流子弹及活性粒子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田思理 王瑞雪 +3 位作者 章程 张帅 方志 邵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30-336,共7页
重点研究了脉冲激励的大气压氦等离子体射流子弹及活性粒子的时空分布特征。通过电学测量和光学测量等手段,研究了不同放电参数对子弹传播特性的影响规律,并一步得到等离子体子弹中活性粒子(He、N2+和O)的分布特征。实验结果表明:... 重点研究了脉冲激励的大气压氦等离子体射流子弹及活性粒子的时空分布特征。通过电学测量和光学测量等手段,研究了不同放电参数对子弹传播特性的影响规律,并一步得到等离子体子弹中活性粒子(He、N2+和O)的分布特征。实验结果表明:1)脉冲上升沿和下降沿各产生一次放电,其等离子体子弹呈现不同形状,这与空间电荷的作用相关:2)放电电压和放电频率对子弹传播影响较大,射流长度和子弹速度随施加电压增加而增加,但电压过高会发生湍流现象,导致射流长度减小。子弹速度同样随频率增加而增加,但在高频率下,其速度衰减更快;3)N2+粒子的时空分布与等离子体子弹一致,传播距离较远,He、O粒子传播距离较短,位于石英管出口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射流 等离子体子弹 活性粒子:时空分 布:子弹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变带宽核估计与卷积神经网络结合的充电负荷预测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国君 王立业 +3 位作者 廖承林 王丽芳 袁晓冬 王明深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5-161,共7页
针对电动汽车充电负荷预测研究中存在的充电负荷预测耗时长、效率低、结果不准确等问题,提出一种可变带宽核估计与卷积神经网络时间序列预测相结合的预测方法.首先,结合电动汽车的充电行为和行驶习惯,获得大规模电动汽车的充电行驶数据... 针对电动汽车充电负荷预测研究中存在的充电负荷预测耗时长、效率低、结果不准确等问题,提出一种可变带宽核估计与卷积神经网络时间序列预测相结合的预测方法.首先,结合电动汽车的充电行为和行驶习惯,获得大规模电动汽车的充电行驶数据,基于大量的实时数据,深入分析大规模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的多种影响因素,并基于影响因素和实际路况等构建单位里程耗电量模型.然后,为准确拟合数据,引入3种传统概率模型,分析并比较它们的优缺点和拟合的准确度.最后,基于拟合结果,采用拟合准确度最高的可变带宽核估计模型对电动汽车充电负荷进行拟合,基于拟合结果结合卷积神经网络对电动汽车充电负荷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将电动汽车充电负荷预测的平均误差降至3.11%,最大误差降至6.42%,有效提高了预测准确度,可为电网系统的维护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可变带宽核估计 卷积神经网络 负荷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感应耦合能量传输系统的软启动控制方法
10
作者 杨继鑫 史黎明 +1 位作者 殷正刚 范满义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6-192,共7页
为解决目前感应耦合能量传输系统启动阶段电流冲击大、启动可靠性较差等问题,提出一种新型软启动控制方法。分析了基于串-串型补偿电路的感应耦合能量传输系统的数学模型,对比分析高频逆变器不同调制占空比与启动特性之间的关系,对系统... 为解决目前感应耦合能量传输系统启动阶段电流冲击大、启动可靠性较差等问题,提出一种新型软启动控制方法。分析了基于串-串型补偿电路的感应耦合能量传输系统的数学模型,对比分析高频逆变器不同调制占空比与启动特性之间的关系,对系统软启动调节时间长度、占空比调制载波频率等关键参数进行了选取。所提软启动控制方法可较好地抑制启动冲击电流以及软启动调节时间过后的电流振荡现象,并实现高频逆变器在全时间范围内的零电压开关,降低了高频逆变器的开关损耗,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基于研制的感应耦合能量传输系统实验样机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软启动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耦合能量传输系统 启动冲击电流 电流振荡 零电压开关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用IGBT及逆变器的电磁兼容性分析 被引量:22
11
作者 郭彦杰 王丽芳 廖承林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732-1737,共6页
为了抑制电动汽车中的电磁干扰,提高整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建立了包含杂散参数的绝缘栅极双极型晶体管(IGBT)和三相电压型脉宽调制(PWM)逆变器的等效电路模型,计算得到了IGBT对周边设备的干扰传播增益;并通过仿真和实车实验分析了电动... 为了抑制电动汽车中的电磁干扰,提高整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建立了包含杂散参数的绝缘栅极双极型晶体管(IGBT)和三相电压型脉宽调制(PWM)逆变器的等效电路模型,计算得到了IGBT对周边设备的干扰传播增益;并通过仿真和实车实验分析了电动汽车用逆变器差模电压和共模电流干扰的时域、频域特征以及IGBT开关过程、PWM控制策略和干扰传播路径阻抗对干扰特性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逆变器的差模干扰主要是由IGBT开关过程和PWM控制策略所决定;逆变器的共模干扰本质上是由三相PWM脉冲之和不为0所引起,并且更多的受干扰传播路径阻抗特性的影响。上述模型和结论为整车电磁兼容性分析和干扰抑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兼容 电磁干扰 绝缘栅极双极型晶体管 等效电路模型 杂散参数 逆变器 电动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MC变流器模块电压波动对输出电压的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雷鸣 李耀华 +1 位作者 葛琼璇 王晓新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5-33,共9页
为了研究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模块电压波动对输出电压的影响,建立了MMC的数学模型,忽略调制算法引起的高次谐波,推导了变流器输出电压的解析表达式,并针对MMC变流器实际应用过程中常采用的谐波抑制算... 为了研究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模块电压波动对输出电压的影响,建立了MMC的数学模型,忽略调制算法引起的高次谐波,推导了变流器输出电压的解析表达式,并针对MMC变流器实际应用过程中常采用的谐波抑制算法,简化了变流器输出电压表达式。分析表明,MMC变流器模块电容电压波动将会在输出电压中引入奇次谐波,同时将使得输出电压实际值与给定值之间出现偏差。为了度量偏差大小,定义了模块电容电压波动系数,并证明偏差大小取决于模块电容电压波动系数与输出电压调制度的比值。为了使得变流器能够正常工作,该比值应控制在一定范围以内。仿真实验的结果证明了理论推导与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 数学模型 谐波分析 模块电容电压波动系数 输出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输出功率调节方法 被引量:34
13
作者 蔡华 史黎明 李耀华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15-220,共6页
高效调节输出功率是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的关键问题之一。文章分析了调幅、调频、移相以及能量注入控制四种基本功率调节方法的工作原理及其特征。根据移相控制改变逆变器移相角调节输出功率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基于谐波的移相控制... 高效调节输出功率是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的关键问题之一。文章分析了调幅、调频、移相以及能量注入控制四种基本功率调节方法的工作原理及其特征。根据移相控制改变逆变器移相角调节输出功率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基于谐波的移相控制功率调节方法,推导了从基波切换为各次谐波的移相角以及各次谐波工作下合理的移相角范围。该方法采用谐波替代基波传递功率,在输出同样功率情况下可降低器件开关频率。本文以3次谐波为例,通过实验验证了新型功率调节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耦合电能传输 功率调节 基波 谐波 移相控制 开关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相永磁同步电机缺相容错控制 被引量:33
14
作者 王永兴 温旭辉 赵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9-58,共10页
为了实现六相永磁同步电机缺相后的矢量控制,根据定子磁势不变的原则,以铜耗最小为目标,对双Y移相30°六相永磁同步电机缺一相绕组的电流进行优化求解。根据所求得的优化电流,获得缺相后的变换矩阵,从而建立缺一相的六相永磁同步电... 为了实现六相永磁同步电机缺相后的矢量控制,根据定子磁势不变的原则,以铜耗最小为目标,对双Y移相30°六相永磁同步电机缺一相绕组的电流进行优化求解。根据所求得的优化电流,获得缺相后的变换矩阵,从而建立缺一相的六相永磁同步电机旋转坐标系下数学模型,并由此提出缺相后的解耦矢量控制方法。分析漏感和空间谐波对该容错控制下转矩脉动的影响,提出相应的抑制方法。实验验证了六相永磁同步电机容错控制算法的正确性,其有效减少了缺相后的转矩脉动,且具有较好的动态性能,提高了驱动系统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相永磁同步电机 容错控制 优化电流 缺相 转矩脉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相坐标系下链式STATCOM电流跟踪策略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松 谈龙成 +3 位作者 李耀华 王平 任洪涛 宋鹏先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9-25,共7页
针对分相瞬时电流控制的链式静止同步补偿器三相独立控制、参考电压会引入零序分量的特点,提出了两种基于坐标变换的电流跟踪控制方法。方法将链式STATCOM作为一个整体,分别建立其在两相同步旋转坐标系以及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针对分相瞬时电流控制的链式静止同步补偿器三相独立控制、参考电压会引入零序分量的特点,提出了两种基于坐标变换的电流跟踪控制方法。方法将链式STATCOM作为一个整体,分别建立其在两相同步旋转坐标系以及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并采用比例积分控制器跟踪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直流参考电流,以及采用比例谐振控制器跟踪静止坐标系下的交流参考电流。还给出了基于FPGA的采用双采样策略的载波相移PWM信号的生成方法,该方法能在低采样频率工况下避免功率开关管的额外动作。所提方法适合于数字控制系统实现,仿真与样机实验最终验证了所提出方法具有响应迅速、稳态无误差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止同步补偿器 链式变换器 同步旋转坐标系 静止坐标系 载波相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底对等离子体射流放电及薄膜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瑞雪 张鹏浩 +3 位作者 徐晖 章程 李挺 邵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60-1366,共7页
等离子体材料表面处理包括等离子体–基底相互作用过程,绝缘或金属基底的存在会改变等离子体放电和化学气相沉积过程,进而影响沉积薄膜特性。为此重点研究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薄膜沉积体系中,等离子体射流激发态粒子和基态OH浓度发展规律... 等离子体材料表面处理包括等离子体–基底相互作用过程,绝缘或金属基底的存在会改变等离子体放电和化学气相沉积过程,进而影响沉积薄膜特性。为此重点研究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薄膜沉积体系中,等离子体射流激发态粒子和基态OH浓度发展规律,并进一步将等离子体射流放电过程与薄膜特性建立联系。结果表明:薄膜沉积过程中,检测到Ar、N2以及OH相关谱线,有机玻璃(PMMA)基底时谱线强度略高;对于OH自由基的相对密度分布,当基底为PMMA时主要分布在管口附近,而当基底为铜(Cu)时分布在管口与基底间的整个空间区域,并且TEOS的含量增加使得其分解形成的中间产物增加,进而增加薄膜沉积速率。此外,不同的材料会造成靠近基底处的场强有较大差异,如PMMA基底处场强基本维持不变,而Cu基底处场强有所增加。通过对薄膜成分分析和对比,发现PMMA表面沉积的薄膜氧化程度更高且所含的杂质较少。通过对不同基底上沉积薄膜以及沉积过程的对比和诊断,对于理解并解决在应用中的相关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射流 不同基底 射流发展过程 OH分布 薄膜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5kVA三电平背靠背变流器的散热分析及优化 被引量:7
17
作者 朱艺锋 葛琼璇 +1 位作者 刘育红 任晋旗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3-108,共6页
以75kVA三电平背靠背变流器为对象,先对包括功率母线在内的热源进行分析计算,而后给出了系统的等效热阻网络,并根据热阻网络为变流器设计了基于强迫风冷的散热系统。接着在建立该变流器三维几何模型的基础上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有限元软件... 以75kVA三电平背靠背变流器为对象,先对包括功率母线在内的热源进行分析计算,而后给出了系统的等效热阻网络,并根据热阻网络为变流器设计了基于强迫风冷的散热系统。接着在建立该变流器三维几何模型的基础上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有限元软件对其进行模拟仿真,分析了母线功耗、器件功耗和风机风量对变流器内热分布的影响规律,并提出了通过配置进风口开孔率和活动挡风板改进散热的措施。最后结合变流器实验装置,利用红外测温仪对带载稳定运行的变流器测试,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和仿真结果的对比表明,所设计的散热系统可以满足变流器的散热要求,同时各半导体器件散热均匀。所提出的散热设计方法和优化措施,对其他变流器的散热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靠背变流器 热源计算 热阻网络 强迫风冷 散热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压脉冲调制射频激励CO_2/Ar放电的电学特性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凯 张帅 +3 位作者 高远 孙昊 严萍 邵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96-1403,共8页
脉冲调制射频具有调制频率、占空比、输入功率等多种可调参数,可以较大范围地调节放电等离子体参数,因此其放电特性与传统交流或直流放电相比具有独特的特点。为此研究了在大气压条件下13.56 MHz射频电源系统激励的CO_2/Ar气体放电电学... 脉冲调制射频具有调制频率、占空比、输入功率等多种可调参数,可以较大范围地调节放电等离子体参数,因此其放电特性与传统交流或直流放电相比具有独特的特点。为此研究了在大气压条件下13.56 MHz射频电源系统激励的CO_2/Ar气体放电电学特性,主要考察了不同调制参数以及气体组分对初始放电电压、α–γ模式转变电压以及伏安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改变调制参数和气体组分能够很大程度上影响射频放电的击穿特性和伏安特性。其中降低占空比可以提升击穿、模式转变电压和α模式工作范围;降低CO_2含量会降低击穿、模式转变电压和α模式工作范围;调制频率对上述特性的影响不呈现单调变化规律。该研究为射频放电等离子体技术提升CO_2资源化利用效率提供更多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压射频放电 调制频率 占空比 模式转变电压 伏安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单桥臂电感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及其控制方法 被引量:5
19
作者 雷鸣 李耀华 +1 位作者 葛琼璇 王晓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1-238,共8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单桥臂电感模块化多电平拓扑,相比于常规的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MMC)拓扑结构,每相节省了一个桥臂电感。针对这种不对称的拓扑结构,提出了一种控制方法:以省去下桥臂电感的变流器为例,在下桥臂级联模块的给定电压中加入与... 提出了一种新型单桥臂电感模块化多电平拓扑,相比于常规的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MMC)拓扑结构,每相节省了一个桥臂电感。针对这种不对称的拓扑结构,提出了一种控制方法:以省去下桥臂电感的变流器为例,在下桥臂级联模块的给定电压中加入与上桥臂电感电压对称的虚拟桥臂电感电压,实现变流器上、下桥臂对称运行。并结合MMC环流抑制算法给出了完整的变流器控制框图。最后,通过实验证明了本文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 单桥臂电感 虚拟桥臂电感 对称运行 环流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效率及温升的轴向磁通永磁电机优化设计 被引量:25
20
作者 陈晨 王又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86-1694,共9页
从定子无铁心轴向磁通永磁电机高效率低温升的优化设计目标出发,对拟设计电机进行单变量参数化分析和多维优化设计。通过建立无铁心轴向磁通永磁电机的参数化等效磁网络模型和集总参数等效热网络模型,并使用MATLAB编程计算各组参数下电... 从定子无铁心轴向磁通永磁电机高效率低温升的优化设计目标出发,对拟设计电机进行单变量参数化分析和多维优化设计。通过建立无铁心轴向磁通永磁电机的参数化等效磁网络模型和集总参数等效热网络模型,并使用MATLAB编程计算各组参数下电机的各部分损耗、电机效率及各部分温升变化,实现电机的参数分析和性能计算。文中综合考虑电机效率和温升最优区域在多维设计空间的分布,寻找满足约束条件的最优设计值,并根据优化设计的电机参数设计一台无铁心轴向磁通永磁电机,实测典型工况下电机的性能,与仿真的电机效率和温升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优化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向磁通永磁电机 参数化分析 多维优化设计 等效磁网络 集总参数热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