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单晶硅太阳电池发射极的模拟优化
被引量:8
- 1
-
-
作者
赵雷
周春兰
李海玲
刁宏伟
王文静
-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太阳电池技术研究组
-
出处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587-1591,共5页
-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2006AA052405)
-
文摘
针对传统p型衬底晶硅太阳电池,通过PC1D数值计算,模拟了发射极扩散峰值浓度、方块电阻、结深等对电池性能的影响规律以及该规律与硅衬底电阻率之间的依赖关系,分析了其中所蕴含的作用机理。对于磷原子浓度梯度符合余误差分布的发射极,得到扩散制结的标准为:扩散峰值浓度介于1×10^(19)~5×10^(19)cm^(-3)之间,方块电阻在100Ω/□以上。尽管电池效率在衬底电阻率为1Ω·cm时最高,并随衬底电阻率的增大而明显下降,但上述发射极扩散标准基本保持不变。
-
关键词
晶硅太阳电池
发射极
扩散
-
Keywords
crystalline silicon solar cell
emitter
diffusion
-
分类号
TM914.4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
-
题名电子束退火法制备ZnO薄膜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李艳丽
许壮
李辉
孔祥东
韩立
张雪娜
-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电子束曝光技术研究组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太阳电池技术研究组
-
出处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1-45,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7160
51472239)
-
文摘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ZnO的凝胶前驱膜,用电子束退火取代传统炉子退火,对前驱膜进行后处理,退火时固定电子束加速电压为10kV,退火时间为5min,调节聚焦束流和电子束束流,使退火温度在600~900℃范围内变化。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原子力显微镜(AFM)和压电力显微镜(PFM)的测试结果表明,运用电子束退火法可制备出晶粒尺寸小于30nm、沿(002)择优取向、具有压电效应的六方ZnO薄膜,且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晶粒尺寸逐渐变大,薄膜的结晶性和取向变好,压电效应越来越明显。
-
关键词
电子束
退火
溶胶-凝胶
ZNO
薄膜
-
Keywords
electron beam, annealing, sol-gel, ZnO, thin film
-
分类号
TB34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O649
[理学—物理化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