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几种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热性能测试与改进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洪亮 原郭丰 +3 位作者 李兴 徐立 李志伟 王志峰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67-472,共6页
对几种现有的空气集热器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并在相关测试基础上,对空气流道和配风方法进行改进,进一步强化空气集热器传热特性和气流的均匀性,改进后的平板空气集热器截距效率达到77%,综合热损系数为5.62 W/(m2·K)。
关键词 太阳能空气集热器 热性能 综合热损系数 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热油在太阳能中高温热利用中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石栋 原郭丰 +2 位作者 付向东 许湘成 李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10-13,37,共5页
介绍了导热油的分类、性质和选择导热油的要求,其中导热油的换热性能对系统的设计和安全运行有着重要影响,并对导热油的强化换热研究进行了介绍。综述了复合抛物面聚光器(CPC)、抛物面槽式集热器(PTC)、菲涅尔聚光器(LFR)三种中高温太... 介绍了导热油的分类、性质和选择导热油的要求,其中导热油的换热性能对系统的设计和安全运行有着重要影响,并对导热油的强化换热研究进行了介绍。综述了复合抛物面聚光器(CPC)、抛物面槽式集热器(PTC)、菲涅尔聚光器(LFR)三种中高温太阳能集热器的研究进展,并对导热油系统及应用进行了综合分析,展望了导热油在太阳能中高温热利用中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热油 太阳能 太阳能热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定日镜单元子镜面形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徐海卫 张剑寒 +2 位作者 余强 郭明焕 赵玉磊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786-1792,共7页
定日镜单元子镜的面形对于定日镜在目标靶上形成良好的光斑质量至关重要。文章首先根据定日镜的实际参数,利用有限元方法拟合出了定日镜单元子镜模型,然后通过三维坐标机装置测量了水平姿态下实际定日镜单元子镜的面形,结果显示,水平姿... 定日镜单元子镜的面形对于定日镜在目标靶上形成良好的光斑质量至关重要。文章首先根据定日镜的实际参数,利用有限元方法拟合出了定日镜单元子镜模型,然后通过三维坐标机装置测量了水平姿态下实际定日镜单元子镜的面形,结果显示,水平姿态下的测试结果和计算结果相一致,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根据建立的有限元模型,计算了单元子镜在不同俯仰角、风速和玻璃反射镜厚度等工况和结构下的单元子镜变形,结果显示,单元子镜面形是一个复杂曲面,单元子镜的变形与俯仰角相关,同时PVB薄膜的弹性模量对单元子镜的变形也有很大影响。在俯仰角为0°的情况下,风速与单元子镜最大变形之间的关系可以表达为二次多项式,此外,在风速为25 m/s的情况下,单元子镜最大mises应力为39.87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日镜 单元子镜 面形 有限元方法 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槽式太阳能聚光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郑建涛 张剑寒 +1 位作者 余强 徐二树 《太阳能》 2015年第8期56-61,共6页
介绍槽式太阳能聚光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阐述槽式太阳能聚光器国内外研究历史、现状,并对不同技术做出点评;分析槽式聚光器的研发关键点,并对槽式太阳能聚光器的技术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预测。
关键词 太阳能 槽式聚光器 研究进展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处理手段对p型多晶PERC太阳电池性能及热辅助光诱导衰减(LeTID)的影响
5
作者 吁洵哲 纪方旭 周春兰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26-431,共6页
该文实验采用p型多晶PERC太阳电池,通过调整产线链式光注入(LS)设备中的风机功率和传送带速实现对光注入温度和时间的控制。结果表明,增加光注入的时间和温度能使太阳电池获得更好的效率稳定性。对比研究光注入以及先电注入后光注入两... 该文实验采用p型多晶PERC太阳电池,通过调整产线链式光注入(LS)设备中的风机功率和传送带速实现对光注入温度和时间的控制。结果表明,增加光注入的时间和温度能使太阳电池获得更好的效率稳定性。对比研究光注入以及先电注入后光注入两种再生处理手段对p型多晶硅PERC太阳电池抗热辅助光诱导衰减(LeTID)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光注入能使太阳电池中存在的非复合活性的缺陷前驱体在高强度光热的条件下解离或将其转化为稳定的缺陷。在75℃,1 sun的标准LeTID稳定性测试条件下,结合电注入与光注入再生处理手段的样品表现出更佳的LeTID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电池 多晶硅 缺陷 LeTID 光注入工艺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电网中光伏电站并网点谐波分析与抑制 被引量:5
6
作者 赵勇 杨子龙 +2 位作者 曹笃峰 王一波 许洪华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7-123,共7页
针对弱电网中光伏发电系统并网点低频稳态谐波,采用频谱校正方法分析谐波的组成和分布,发现此类谐波不是由逆变器LCL谐振等线性谐振所产生。研究光伏并网点谐波的频率相关性和相序幅值对称性,发现频率不同的谐波对应于逆变器内部相同频... 针对弱电网中光伏发电系统并网点低频稳态谐波,采用频谱校正方法分析谐波的组成和分布,发现此类谐波不是由逆变器LCL谐振等线性谐振所产生。研究光伏并网点谐波的频率相关性和相序幅值对称性,发现频率不同的谐波对应于逆变器内部相同频率的谐波源;比较光伏并网点谐波与非线性系统周期稳态输出的共同点,提出并网点谐波新的产生机理即并网逆变器的非线性自激振荡。在此基础上提出交变分量分离方法消除自激振荡并抑制并网点谐波。仿真验证所提谐波产生机理的合理性和抑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电网 并网逆变器 谐波分析 非线性自激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锗等离子体起辉的瞬态不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胡瑞丹 王光红 +3 位作者 赵雷 王革 刁宏伟 王文静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491-2496,共6页
利用光发射谱(OES)监测技术对氢气(H_2)、硅烷(SiH_4)、锗烷(GeH_4)等离子体的起辉稳定时间进行瞬态在线原位监测,探索功率及压强对等离子体起辉稳定时间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功率对等离子体的起辉稳定性影响较大,即相比于较小功率,在... 利用光发射谱(OES)监测技术对氢气(H_2)、硅烷(SiH_4)、锗烷(GeH_4)等离子体的起辉稳定时间进行瞬态在线原位监测,探索功率及压强对等离子体起辉稳定时间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功率对等离子体的起辉稳定性影响较大,即相比于较小功率,在较大功率下起辉时,等离子体需要长很多的时间才能达到稳定状态。但随着功率的增大,气压对起辉稳定性的影响逐渐变得明显。分析认为这种等离子体的起辉不稳定性主要是由硅烷(SiH_4)、锗烷(GeH_4)等气体的反扩散所造成,并进一步发现通过增加氢气流量,可有效降低SiH_4等气体的反扩散程度,缩短硅锗等离子体达稳定状态所需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发射谱 瞬态不稳定性 反扩散 氢气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拓扑绝缘体二维纳米结构与器件 被引量:5
8
作者 李辉 彭海琳 刘忠范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423-2435,共13页
拓扑绝缘体是一种全新的量子功能材料,具有绝缘性体能带结构和受时间反演对称性保护的自旋分辨的金属表面态,属于Dirac粒子系统,将在新原理纳电子器件、自旋器件、量子计算、表面催化和清洁能源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理论和实验相继证... 拓扑绝缘体是一种全新的量子功能材料,具有绝缘性体能带结构和受时间反演对称性保护的自旋分辨的金属表面态,属于Dirac粒子系统,将在新原理纳电子器件、自旋器件、量子计算、表面催化和清洁能源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理论和实验相继证实Sb2Te3,Bi2Se3和Bi2Te3单晶具有较大的体能隙和单一Dirac锥表面态,已经迅速成为了拓扑绝缘体研究中的热点材料.然而,利用传统的高温烧结法所制成的拓扑绝缘体单晶块体样品常存在大量本征缺陷并被严重掺杂,拓扑表面态的新奇性质很容易被体载流子掩盖.拓扑绝缘体二维纳米结构具有超高比表面积和能带结构的可调控性,能显著降低体态载流子的比例和凸显拓扑表面态,并易于制备高结晶质量的单晶样品,各种低维异质结构以及平面器件.近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发展拓扑绝缘体二维纳米结构的控制生长方法和物性研究.我们发展了拓扑绝缘体二维纳米结构的范德华外延方法,实现了高质量大比表面积的拓扑绝缘体二维纳米结构的可控制备,并实现了定点与定向的表面生长.开展拓扑绝缘体二维纳米结构的谱学研究,利用角分辨光电子能谱直接观察到拓扑绝缘体狄拉克锥形的表面电子能带结构,发现了拉曼强度与位移随层数的依赖关系.设计并构建拓扑绝缘体纳米结构器件,系统研究其新奇物性,观测到拓扑绝缘体Bi2Se3表面态的Aharonov-Bohm(AB)量子干涉效应等新奇量子现象,通过栅电压实现了拓扑绝缘体纳米薄片化学势的调控,并将拓扑绝缘体纳米结构应用于柔性透明导电薄膜.本文首先简单介绍拓扑绝缘体的发展现状,然后系统介绍我们开展的拓扑绝缘体二维纳米结构的范德华外延生长、谱学、电学输运特性以及透明柔性导电薄膜应用的研究,最后对该领域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简要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绝缘体 狄拉克费米子 纳米结构 范德华外延 柔性透明导电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