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SAR技术在矿区沉降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4
1
作者 刘广 郭华东 +4 位作者 Ramon Hanssen Zbigniew Perski 李新武 岳焕印 范景辉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08年第2期51-55,I0007,I0008,共7页
介绍了应用InSAR技术监测矿区地表沉降以及地下开采活动的原理;利用重轨差分InSAR技术获得了峰峰矿区地表ENVISAT和JERS 1的雷达形变干涉相位图;分析了在矿区地表沉降过程中ENVISATC波段和JERS 1 L波段形变干涉相位图的相干特性、相位... 介绍了应用InSAR技术监测矿区地表沉降以及地下开采活动的原理;利用重轨差分InSAR技术获得了峰峰矿区地表ENVISAT和JERS 1的雷达形变干涉相位图;分析了在矿区地表沉降过程中ENVISATC波段和JERS 1 L波段形变干涉相位图的相干特性、相位特性以及干涉测量技术在矿区地表沉降监测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局限性。实验结果表明,利用C波段和L波段雷达数据可以实施对矿区地表沉降的监测,但是C波段雷达受到空间干涉基线的限制更加严格,如果要实现对矿区地表沉降的监测,需要充分利用每个卫星回访时期的雷达数据,建立长时序的星载雷达形变干涉相位图序列,才能较好地实现矿区地表沉降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地表沉降 干涉测量 形变干涉相位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分辨率机载聚束FMCW SAR成像方法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韩冰 梁兴东 丁赤飚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5861-5864,5873,共5页
运动补偿问题是制约机载调频连续波合成孔径雷达(FMCW SAR)实现超高分辨率成像的瓶颈。在考虑了载机存在非理想运动的情况下,讨论了信号持续时间内载机运动的补偿问题;深入分析了超高分辨率聚束SAR成像运动误差的空变特性;进而提出了适... 运动补偿问题是制约机载调频连续波合成孔径雷达(FMCW SAR)实现超高分辨率成像的瓶颈。在考虑了载机存在非理想运动的情况下,讨论了信号持续时间内载机运动的补偿问题;深入分析了超高分辨率聚束SAR成像运动误差的空变特性;进而提出了适用于超高分辨率机载FMCW SAR成像的逆投影成像算法以及包括运动补偿环节的成像处理方案,并与基于波数域算法的方案进行了比较。理论推导和仿真实验,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调频连续波 超高分辨率 运动补偿 逆投影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率源稳定性对BiSAR成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汤子跃 张守融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0-106,共7页
高稳定度的频率源是实现双站合成孔径雷达(BiSAR)系统相位同步的基础,该文研究分析了 收、发系统独立频率源条件下不同类型的频率误差对BiSAR成像的影响,确定了BiSAR成像的频率源 稳定性要求。最后,给出了计算机仿真的结果。
关键词 频率源稳定性 BISAR 双站合成孔径雷达 计算机仿真 微波成像 回波相位误差模型 频率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同步轨道寄生SAR系统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寇蕾蕾 王小青 +2 位作者 种劲松 向茂生 朱敏慧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725-2729,共5页
地球同步轨道寄生SAR系统是利用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传输的通信、导航等信号作为非合作照射源的一种双基地雷达系统,具有长时间观测目标区域、抗电子干扰、成本低等优势,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针对地球同步轨道寄生SAR系统发射源信号为连... 地球同步轨道寄生SAR系统是利用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传输的通信、导航等信号作为非合作照射源的一种双基地雷达系统,具有长时间观测目标区域、抗电子干扰、成本低等优势,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针对地球同步轨道寄生SAR系统发射源信号为连续随机信号且卫星航迹精确位置未知的特点,分析了脉冲重复周期和信号加窗长度的选取,研究了信号加窗后的满带宽、距离向信杂比问题以及卫星航迹的精确反演.最后,根据上述关键技术的研究分析,仿真实现了地球同步轨道寄生SAR系统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同步轨道卫星 寄生SAR系统 信号加窗长度 信杂比 卫星航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目标机载ISAR成像的最优观测角研究
5
作者 廖小芳 王小青 陈永强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2-65,共4页
SAR处理对三维转动的舰船成像会产生模糊效应,如果采用适当的ISAR处理方法对舰船成像,则舰船的三维转动不仅不会造成模糊,还会提高ISAR图像的分辨率和信息量。观测到的ISAR图像信息依赖于观测视角,要得到信息量最大的ISAR图像需要对观... SAR处理对三维转动的舰船成像会产生模糊效应,如果采用适当的ISAR处理方法对舰船成像,则舰船的三维转动不仅不会造成模糊,还会提高ISAR图像的分辨率和信息量。观测到的ISAR图像信息依赖于观测视角,要得到信息量最大的ISAR图像需要对观测视角进行优化设计。文中详细研究了舰船目标的机载ISAR成像特点,导出了ISAR图像信息量与观测视角的定量关系式,给出了求解最优观测视角的方法。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合成孔径雷达 图像投影平面 观测视角 舰船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化干涉SAR的研究现状与启示 被引量:51
6
作者 吴一戎 洪文 王彦平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258-1262,共5页
阐述极化与干涉结合的基本考虑,介绍极化干涉SAR相干最优和相干目标分解的基本思想,总结分析极化干涉SAR技术、典型星载极化SAR系统研制和极化干涉SAR应用的研究现状,以得到开展极化干涉SAR技术研究的启示。
关键词 极化干涉SAR 极化SAR 干涉SAR S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基SAR形变监测误差分析与实验 被引量:27
7
作者 曲世勃 王彦平 +1 位作者 谭维贤 洪文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共7页
地基SAR(Ground Based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GB-SAR)是进行区域性、全天时、全天候、定点连续形变监测的重要手段。该文对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研制的地基SAR系统ASTRO(Advanced Scannable Two-dimensional Rail Observation sys... 地基SAR(Ground Based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GB-SAR)是进行区域性、全天时、全天候、定点连续形变监测的重要手段。该文对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研制的地基SAR系统ASTRO(Advanced Scannable Two-dimensional Rail Observation system)的形变监测性能进行分析,结合ASTRO系统成像几何给出了其形变监测模型和精度分析模型,着重分析了影响形变监测精度的主要误差源。最后以ASTRO系统为实验平台开展了形变监测实验与分析,验证了ASTRO系统用于形变监测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合成孔径雷达 形变监测模型 形变监测精度分析模型 形变监测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频连续波SAR非线性处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董勇伟 梁兴东 丁赤飚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34-1039,共6页
合成孔径雷达系统畸变引入的幅相误差严重影响了雷达的成像效果,必须予以校正才能获得高质量的图像。该文针对调频连续波SAR系统频率响应非理想特性引入的幅相误差以及信号扫频非线性误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分析建立了存在系统误差的调... 合成孔径雷达系统畸变引入的幅相误差严重影响了雷达的成像效果,必须予以校正才能获得高质量的图像。该文针对调频连续波SAR系统频率响应非理想特性引入的幅相误差以及信号扫频非线性误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分析建立了存在系统误差的调频连续波SAR系统回波信号模型,研究了系统误差估计与校正的问题,并考虑小型化调频连续波SAR实时成像处理的需求,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适合实时成像处理的调频连续波SAR的高精度非线性距离-多普勒成像处理算法。最后,通过理论推导和仿真分析,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非线性 调频连续波 成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台相机机载InSAR基线动态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吴一戎 李广云 +5 位作者 王保丰 黄桂平 王卫延 彭海良 范生宏 洪隆昌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99-1001,共3页
该文提出一种对机载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基线的动态测量方法。通过在机载InSAR天线上布设一定数量的控制点,采用单台内方位元素精确标定的数码相机对天线进行实时监测。基于实时控制点图像所建立的共线方程和后方交会算法,解算出相... 该文提出一种对机载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基线的动态测量方法。通过在机载InSAR天线上布设一定数量的控制点,采用单台内方位元素精确标定的数码相机对天线进行实时监测。基于实时控制点图像所建立的共线方程和后方交会算法,解算出相机测量坐标系与控制点辅助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参数。将转换参数代入待测点坐标方程后,计算得到天线中心在测量坐标系下的实时三维坐标。在实验室进行的静态和动态模拟实验取得较好结果,验证了该文提出的InSAR基线动态测量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InSAR基线 动态测量 计算机视觉测量 后方交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前视阵列SAR运动补偿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英杰 王彦平 +1 位作者 谭维贤 洪文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2013年第2期168-179,共12页
结合调频连续波(FMCW)技术的机载前视阵列合成孔径雷达(SAR)既能够获取飞机前下方区域图像,又具有FMCW体制雷达体积小、重量轻的优势,易于安装在直升机等轻小型平台。前视阵列SAR的运动补偿是获得前视图像信息的关键问题之一。该文根据... 结合调频连续波(FMCW)技术的机载前视阵列合成孔径雷达(SAR)既能够获取飞机前下方区域图像,又具有FMCW体制雷达体积小、重量轻的优势,易于安装在直升机等轻小型平台。前视阵列SAR的运动补偿是获得前视图像信息的关键问题之一。该文根据前视阵列SAR的几何模型,分析了载机平台运动误差对回波的影响,研究了相应的运动补偿方法。在此基础上,将补偿方法嵌入到一种基于FMCW的前视阵列SAR的改进频率变标算法(FSA)中。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补偿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视合成孔径雷达 阵列 调频连续波 频率变标算法 运动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双极化口径耦合微带天线单元的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肖疆 朱敏慧 王小青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4-27,31,共5页
本文在比较了一些微带天线实现双极化思路后,提出了一种新型高极化隔离度和低后向辐射的双极化微带贴片结构:即在口径耦合单元的馈线上增加一对对称寄生微带线调节枝节,进行匹配阻抗和实现高极化隔离度,并利用H形口径耦合,减小贴片单元... 本文在比较了一些微带天线实现双极化思路后,提出了一种新型高极化隔离度和低后向辐射的双极化微带贴片结构:即在口径耦合单元的馈线上增加一对对称寄生微带线调节枝节,进行匹配阻抗和实现高极化隔离度,并利用H形口径耦合,减小贴片单元的后向辐射,提高天线的辐射效率。该结构简单,调节简便,馈线网络占有面积较小,且易做成更大规模的双极化天线阵,非常适合现在高分辨率双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和抗多径干扰高的移动通讯系统的需要。文中给出了仿真和实测结果,吻合较好,从而证明了设计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带天线 双极化 极化隔离度 后向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展波数域的机载双天线干涉SAR自配准成像算法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银伟 向茂生 毛永飞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630-1636,共7页
为减少机载双天线干涉SAR繁杂的图像配准处理过程,该文提出了基于扩展波数域(w K)的距离向自配准成像算法。该算法针对双天线因路径差引起的失配问题,在成像处理阶段通过采用高阶多项式拟合的手段,利用变标原理实现了图像对在距离向的... 为减少机载双天线干涉SAR繁杂的图像配准处理过程,该文提出了基于扩展波数域(w K)的距离向自配准成像算法。该算法针对双天线因路径差引起的失配问题,在成像处理阶段通过采用高阶多项式拟合的手段,利用变标原理实现了图像对在距离向的精确配准。通过对仿真数据和X波段实际数据的处理,获得了较好的干涉条纹图,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扩展波数域(wK) 自配准 变标 成像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轨干涉SAR浅海地形成像建模及其最优雷达观测参数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于祥祯 种劲松 洪文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377-2382,共6页
该文基于浅海海流动力模型、波流交互模型、后向散射模型以及Doppler谱模型对顺轨干涉SAR浅海地形成像进行了建模。利用建立的成像模型,在准1维近似的条件下对不同雷达频率、入射角、顺轨基线长度以及极化方式等参数对顺轨干涉SAR浅海... 该文基于浅海海流动力模型、波流交互模型、后向散射模型以及Doppler谱模型对顺轨干涉SAR浅海地形成像进行了建模。利用建立的成像模型,在准1维近似的条件下对不同雷达频率、入射角、顺轨基线长度以及极化方式等参数对顺轨干涉SAR浅海地形成像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在成像延时低于海面去相关时间的前提下,高频率、大入射角以及长顺轨基线条件比较适合于顺轨干涉SAR浅海地形成像;而极化方式对顺轨干涉相位变化的影响不大,如果综合考虑信噪比等因素的影响,VV极化仍是顺轨干涉SAR浅海地形成像的首选极化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轨干涉SAR 浅海地形 雷达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机载SAR的距离向波束赋形微带天线阵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肖疆 朱敏慧 范景云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244-2247,共4页
通过对宽测绘带的机载合成孔径雷达距离向回波特性的分析,推导出了天线距离向辐射赋形方向图表达式。利用Schelkunoff单位圆结合零限填充对天线阵进行综合,得到了天线各单元激励幅度和相位,并利用微带贴片天线阵列实现赋形波束方向图。... 通过对宽测绘带的机载合成孔径雷达距离向回波特性的分析,推导出了天线距离向辐射赋形方向图表达式。利用Schelkunoff单位圆结合零限填充对天线阵进行综合,得到了天线各单元激励幅度和相位,并利用微带贴片天线阵列实现赋形波束方向图。该文用两种介质配置分别加工了实验样阵列,实验结果、仿真结果与理论综合结果三者吻合较好,从而证明了赋形方法正确,技术路线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带天线 合成孔径雷达 阵列综合 赋形波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块压缩感知的SAR层析成像方法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爱春 向茂生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2016年第1期57-64,共8页
基于压缩感知(Compressive Sensing,CS)的SAR层析成像方法(SAR Tomography,TomoSAR),虽然实现了对目标的3维重构,但对于具有结构特性的目标其重构性能较差。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了采用块压缩感知(Block Cornpressive Sensing,BCS)算法... 基于压缩感知(Compressive Sensing,CS)的SAR层析成像方法(SAR Tomography,TomoSAR),虽然实现了对目标的3维重构,但对于具有结构特性的目标其重构性能较差。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了采用块压缩感知(Block Cornpressive Sensing,BCS)算法,该方法首先在CS方法基础上将具有结构特性的目标信号重构问题转化为BCS问题,然后根据目标结构特性与雷达参数的关系确定块的大小,最后对目标进行块稀疏的l_1/l_2范数最优化求解。相比基于CS的SAR层析成像方法,该方法更好地利用了目标的稀疏特性和结构特性,其重构精度更高、性能更优。仿真数据和Radarsat-2星载SAR实测数据的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层析成像技术 压缩感知 块压缩感知 稀疏特性 结构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联合Khatri-Rao子空间与块稀疏压缩感知的差分SAR层析成像方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爱春 向茂生 汪丙南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5-102,共8页
虽然采用压缩感知技术(Compressive Sensing,CS)的差分SAR层析成像方法实现了4维空间信息的重构,但是此方法仅利用了目标的稀疏特性并没有考虑目标的结构特性,因此对同时具有稀疏特性和结构特性的目标进行重构时其性能较差。针对这一问... 虽然采用压缩感知技术(Compressive Sensing,CS)的差分SAR层析成像方法实现了4维空间信息的重构,但是此方法仅利用了目标的稀疏特性并没有考虑目标的结构特性,因此对同时具有稀疏特性和结构特性的目标进行重构时其性能较差。针对这一问题,该文采用联合Khatri-Rao子空间和块压缩感知(Khatri-Rao Subspace and Block Compressive Sensing,KRS-BCS),提出一种差分SAR层析成像方法。该方法依据目标的结构特性和重构观测矩阵具有的Khatri-Rao积性质,将稀疏结构目标的差分SAR层析成像问题转化为Khatri-Rao子空间下的BCS问题,最后对目标进行块稀疏的l_1/l_2范数最优化求解。相比CS差分SAR层析成像方法,该方法不仅保持了CS差分SAR层析成像方法的高分辨率特点,而且其重构精度更高性能更优。仿真数据和ENVISAT星载ASAR数据以及地面GPS实测数据的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SAR层析成像技术 Khatri-Rao子空间 块压缩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MCW的机载前视阵列SAR FS成像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英杰 王彦平 +1 位作者 谭维贤 洪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72-379,393,共9页
结合调频连续波(FMCW)技术的机载前视阵列合成孔径雷达(SAR)既能够获取飞机前下方区域图像,又具有FMCW体制雷达体积小、重量轻的优势,易于安装在直升机等轻小型平台.根据FMCW体制下前视阵列SAR的几何模型分析其回波信号模型以及其由载... 结合调频连续波(FMCW)技术的机载前视阵列合成孔径雷达(SAR)既能够获取飞机前下方区域图像,又具有FMCW体制雷达体积小、重量轻的优势,易于安装在直升机等轻小型平台.根据FMCW体制下前视阵列SAR的几何模型分析其回波信号模型以及其由载机运动引起的多普勒频移,研究相应的补偿方案,给出一种基于FMCW的前视阵列SAR的改进频率变标(FS)算法.通过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视合成孔径雷达 阵列天线 调频连续波 频率变标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基线SAR三维成像的QR分解算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斌 王彦平 洪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0-85,共6页
根据多基线合成孔径雷达(SAR)三维成像的信号模型,得到了利用高度向观测数据实现目标三维成像的矩阵方程,并引入QR分解算法求解矩阵方程,形成了多基线SAR三维成像的QR分解算法.使用该算法对多基线SAR仿真数据进行了三维成像实验.
关键词 多基线合成孔径雷达 三维成像 QR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成像和相干信息的InSAR图像同名点提取方法
19
作者 李银伟 向茂生 韦立登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141-2146,共6页
对于重叠区域较小的相邻两条带SAR图像,严重几何畸变使得难以直接提取同名点(Tie Points,TPs)。该文基于InSAR图像成像信息和相干信息提出一种新的同名点提取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成像信息对原始图像进行仿射变换,然后利用光学影像特征... 对于重叠区域较小的相邻两条带SAR图像,严重几何畸变使得难以直接提取同名点(Tie Points,TPs)。该文基于InSAR图像成像信息和相干信息提出一种新的同名点提取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成像信息对原始图像进行仿射变换,然后利用光学影像特征匹配的方法获得同名点,最后以相干系数图为导引对同名点进行筛选。通过对实际InSAR数据(重叠区域<15%)的处理,该方法不仅能够自动提取同名点,而且提取的同名点满足高精度的干涉测图要求。同时使得一幅高精度正射图像由5个条带减少到3个条带拼接,大大降低了测图作业量和测图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AR图像 成像信息 同名点 相干系数图 干涉测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轨InSAR平地干涉相位特性研究
20
作者 刘广 郭华东 +2 位作者 Ramon Hanssen 岳焕印 范景辉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08-413,共6页
鉴于平地干涉相位的补偿是重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的重要环节以及平地干涉相位特性对于 InSAR 处理过程中的参数选择和基线重估计的重要意义,本文针对不同参考面对平地干涉相位特性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平地干涉相位特性实施干... 鉴于平地干涉相位的补偿是重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的重要环节以及平地干涉相位特性对于 InSAR 处理过程中的参数选择和基线重估计的重要意义,本文针对不同参考面对平地干涉相位特性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平地干涉相位特性实施干涉基线重估计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从理论上推导出了参考面为平面和球面情况下平地干涉相位以及平地干涉相位频率的标量表示方法,对平面、球面和 WGS84椭球面三种不同参考面所对应的平地干涉相位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给出了利用平地干涉相位和平地干涉相位频率方法进行干涉基线重估计的算法理论。研究表明,利用平地干涉相位特性可以实施干涉基线重估计,而考虑到参考面选择对平地干涉相位的影响,在进行干涉处理过程中必须选择适当的参考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地干涉相位 平地干涉相位频率 平地相位参考面 基线重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