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介孔SiO2薄膜增敏SERS基底在消逝波激励下的特性表征
被引量:
1
1
作者
赵乔
逯丹凤
+1 位作者
陈晨
祁志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335-2341,共7页
采用溶胶-凝胶分子模板法在50 nm厚金膜表面制备约40 nm厚介孔二氧化硅(MPS)薄膜,然后在MPS薄膜表面静电自组装金纳米粒子(GNP)单层膜,形成的多层膜结构用作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基底.利用扫描电镜观测到MPS薄膜具有表面开口多孔结构...
采用溶胶-凝胶分子模板法在50 nm厚金膜表面制备约40 nm厚介孔二氧化硅(MPS)薄膜,然后在MPS薄膜表面静电自组装金纳米粒子(GNP)单层膜,形成的多层膜结构用作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基底.利用扫描电镜观测到MPS薄膜具有表面开口多孔结构,有助于小分子向薄膜内快速扩散.基于时域有限差分(FDTD)方法对电场分布的仿真结果指出,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条件下分布于金膜与GNP之间的消逝场显著增强.由于空间重叠,该增强场能够高效激发MPS内富集的小分子拉曼信号,产生的拉曼信号还可免受金属作用的干扰.利用Kretschmann结构和尼罗蓝(NB)拉曼活性分子测试了Au/MPS/GNP基底在785 nm激发波长下的SERS效果,并与Au/GNP基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SPR条件下,Au/MPS/GNP基底能够导致较强的定向和背向拉曼信号,而且在586 cm-1处的背向拉曼信号强度是Au/GNP基底的40倍,这归功于MPS薄膜.进一步测试表明背向拉曼信号强度与NB浓度成正相关.这意味着Au/MPS/GNP基底具有良好的半定量检测本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开口介孔二氧化硅薄膜
消逝场激励
定向和背向拉曼信号
半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玻璃硅烷化处理对罗丹明6G和亚甲基蓝吸附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邓琳
祁志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923-1928,共6页
利用六甲基二硅烷胺对平面玻璃光波导(高折射率透明导光薄膜介质)进行硅烷化处理,得到水接触角大于90°的疏水表面.然后使用时间分辨光波导分光光谱技术研究水溶液中的罗丹明6G(R6G)和亚甲基蓝(MB)分子在疏水玻璃表面的吸附行为,并...
利用六甲基二硅烷胺对平面玻璃光波导(高折射率透明导光薄膜介质)进行硅烷化处理,得到水接触角大于90°的疏水表面.然后使用时间分辨光波导分光光谱技术研究水溶液中的罗丹明6G(R6G)和亚甲基蓝(MB)分子在疏水玻璃表面的吸附行为,并与亲水玻璃条件下测得的结果进行对比.对利用疏水玻璃光波导测得的R6G的吸附-脱附动力学曲线进行Langmuir拟合得到了R6G的吸附速率常数,脱附速率常数以及吸附自由能.并且发现与亲水玻璃情况相比,吸附速率常数增大,脱附速率常数减小,吸附自由能更负.在疏水玻璃表面形成的R6G和MB吸附层的吸光度与亲水玻璃情况相比显著升高,表明这两种分子更倾向于吸附在疏水玻璃表面.实验结果还发现玻璃硅烷化处理能够有效抑制这两种染料分子在表面的聚合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吸附
硅烷化处理
时间分辨光波导分光光谱技术
染料分子
吸附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银膜表面等离子体耦合辐射特性的仿真分析
3
作者
陈晨
逯丹凤
+1 位作者
程进
祁志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023-2028,共6页
表面等离子体耦合辐射(SPCE)是传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的逆过程:当分子足够靠近金属薄膜表面时(<200 nm),其受激辐射的能量可以耦合成SPR模式并定向辐射到棱镜中.由于具有场增强特性、高收集效率和优异的表面选择性,SPCE作为一种...
表面等离子体耦合辐射(SPCE)是传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的逆过程:当分子足够靠近金属薄膜表面时(<200 nm),其受激辐射的能量可以耦合成SPR模式并定向辐射到棱镜中.由于具有场增强特性、高收集效率和优异的表面选择性,SPCE作为一种新的表面分析技术已经在荧光和拉曼光谱领域得到了有效的应用.本文采用光学互易定理简化传统SPCE的计算方法.通过计算,我们得到了SPCE一维和二维辐射功率密度分布,表面选择性,辐射角的波长色散特性,辐射角半峰宽与银膜厚度的关系.仿真结果与已报到的实验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体耦合辐射
光学互易定理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荧光光谱学
拉曼光谱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介孔SiO2薄膜增敏SERS基底在消逝波激励下的特性表征
被引量:
1
1
作者
赵乔
逯丹凤
陈晨
祁志美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民核生化灾害防护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335-2341,共7页
基金
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项目(2011YQ03012408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377064)
+1 种基金
中国科学院科研装备研制项目(YZ201106)
国民核生化灾害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SKLNBC2014-11)资助~~
文摘
采用溶胶-凝胶分子模板法在50 nm厚金膜表面制备约40 nm厚介孔二氧化硅(MPS)薄膜,然后在MPS薄膜表面静电自组装金纳米粒子(GNP)单层膜,形成的多层膜结构用作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基底.利用扫描电镜观测到MPS薄膜具有表面开口多孔结构,有助于小分子向薄膜内快速扩散.基于时域有限差分(FDTD)方法对电场分布的仿真结果指出,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条件下分布于金膜与GNP之间的消逝场显著增强.由于空间重叠,该增强场能够高效激发MPS内富集的小分子拉曼信号,产生的拉曼信号还可免受金属作用的干扰.利用Kretschmann结构和尼罗蓝(NB)拉曼活性分子测试了Au/MPS/GNP基底在785 nm激发波长下的SERS效果,并与Au/GNP基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SPR条件下,Au/MPS/GNP基底能够导致较强的定向和背向拉曼信号,而且在586 cm-1处的背向拉曼信号强度是Au/GNP基底的40倍,这归功于MPS薄膜.进一步测试表明背向拉曼信号强度与NB浓度成正相关.这意味着Au/MPS/GNP基底具有良好的半定量检测本领.
关键词
表面开口介孔二氧化硅薄膜
消逝场激励
定向和背向拉曼信号
半定量分析
Keywords
Open-pore mesoporous silica film
Evanescent wave excitation
Prism-side and air-side Raman signals
Quasi-quantitative analysis
分类号
O647.1 [理学—物理化学]
O613.72 [理学—无机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玻璃硅烷化处理对罗丹明6G和亚甲基蓝吸附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邓琳
祁志美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923-1928,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2009CB320300)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择优支持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978042)资助~~
文摘
利用六甲基二硅烷胺对平面玻璃光波导(高折射率透明导光薄膜介质)进行硅烷化处理,得到水接触角大于90°的疏水表面.然后使用时间分辨光波导分光光谱技术研究水溶液中的罗丹明6G(R6G)和亚甲基蓝(MB)分子在疏水玻璃表面的吸附行为,并与亲水玻璃条件下测得的结果进行对比.对利用疏水玻璃光波导测得的R6G的吸附-脱附动力学曲线进行Langmuir拟合得到了R6G的吸附速率常数,脱附速率常数以及吸附自由能.并且发现与亲水玻璃情况相比,吸附速率常数增大,脱附速率常数减小,吸附自由能更负.在疏水玻璃表面形成的R6G和MB吸附层的吸光度与亲水玻璃情况相比显著升高,表明这两种分子更倾向于吸附在疏水玻璃表面.实验结果还发现玻璃硅烷化处理能够有效抑制这两种染料分子在表面的聚合反应.
关键词
表面吸附
硅烷化处理
时间分辨光波导分光光谱技术
染料分子
吸附动力学
Keywords
Surface adsorption
Silylation treatment
Time-resolved optical waveguide spectroscopy
Dye molecule
Adsorption kinetics
分类号
O647.31 [理学—物理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银膜表面等离子体耦合辐射特性的仿真分析
3
作者
陈晨
逯丹凤
程进
祁志美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民核生化灾害防护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023-2028,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2015CB3521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377064,61401432)
国民核生化灾害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SKLNBC2014-11)资助~~
文摘
表面等离子体耦合辐射(SPCE)是传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的逆过程:当分子足够靠近金属薄膜表面时(<200 nm),其受激辐射的能量可以耦合成SPR模式并定向辐射到棱镜中.由于具有场增强特性、高收集效率和优异的表面选择性,SPCE作为一种新的表面分析技术已经在荧光和拉曼光谱领域得到了有效的应用.本文采用光学互易定理简化传统SPCE的计算方法.通过计算,我们得到了SPCE一维和二维辐射功率密度分布,表面选择性,辐射角的波长色散特性,辐射角半峰宽与银膜厚度的关系.仿真结果与已报到的实验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体耦合辐射
光学互易定理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荧光光谱学
拉曼光谱学
Keywords
Surface plasmon coupled emission
Optical reciprocity theorem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Raman spectroscopy
分类号
O646.9 [理学—物理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介孔SiO2薄膜增敏SERS基底在消逝波激励下的特性表征
赵乔
逯丹凤
陈晨
祁志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玻璃硅烷化处理对罗丹明6G和亚甲基蓝吸附行为的影响
邓琳
祁志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银膜表面等离子体耦合辐射特性的仿真分析
陈晨
逯丹凤
程进
祁志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