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生态环境敏感性及其区域差异规律研究 被引量:573
1
作者 欧阳志云 王效科 苗鸿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9-12,共4页
我国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如何对生态环境问题采取有效的综合整治策略,已经成为科学界面临的一个挑战。本研究首先综述了我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沙漠化、盐渍化和酸雨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空间相关性,... 我国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如何对生态环境问题采取有效的综合整治策略,已经成为科学界面临的一个挑战。本研究首先综述了我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沙漠化、盐渍化和酸雨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空间相关性,提出了生态敏感性的概念,分析了影响我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敏感性的因素,特别是气候对生态环境敏感性的影响,综合地提出了中国生态环境敏感性分区,并探讨了各分区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敏感性 中国 区域差异规律 综合整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生态环境胁迫过程区划研究 被引量:74
2
作者 苗鸿 王效科 欧阳志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13,共7页
生态环境胁迫过程是指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构成的压力。这种胁迫过程包括资源胁迫和环境胁迫。研究选择了 4大类 1 2项指标 ,运用数量分区的方法 ,制定了我国生态环境胁迫过程区划方案。在三级分区基础上 ,共划分一级区 2个 ,... 生态环境胁迫过程是指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构成的压力。这种胁迫过程包括资源胁迫和环境胁迫。研究选择了 4大类 1 2项指标 ,运用数量分区的方法 ,制定了我国生态环境胁迫过程区划方案。在三级分区基础上 ,共划分一级区 2个 ,二级区 1 0个 ,三级区 2 9个。分别探讨了各区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划 生态环境胁迫过程 资源胁迫 环境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指山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29
3
作者 孙玉军 王效科 王如松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65-370,共6页
五指山自然保护区是当今世界热带雨林保护较为完整的区域,是具有典型热带特征的自然生态系统。通过设置0.06~0.10hm2的样方进行调查与线路调查,对该区的土壤、植被、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动物等主要生态环境因子进行了... 五指山自然保护区是当今世界热带雨林保护较为完整的区域,是具有典型热带特征的自然生态系统。通过设置0.06~0.10hm2的样方进行调查与线路调查,对该区的土壤、植被、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动物等主要生态环境因子进行了分析评价。认为该区属区域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带,生态服务功能敏感性强。在此基础上,提出区域的有序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雨林 区域生态环境 质量评价 五指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生态学研究内容的整体表述 被引量:61
4
作者 吴刚 蔡庆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75-581,共7页
流域,作为一个在自然地理方面有着频繁的物质、能量交换,普遍存在因果关系的特殊区域,其经济开发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长江流域最大的特点是丰富的水资源。但水体常作为不透明的、异质的嵌块在景观地图上被描绘,而水体科学家不常借... 流域,作为一个在自然地理方面有着频繁的物质、能量交换,普遍存在因果关系的特殊区域,其经济开发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长江流域最大的特点是丰富的水资源。但水体常作为不透明的、异质的嵌块在景观地图上被描绘,而水体科学家不常借用景观生态学的工具和概念解释它们。因为淡水生态系统格局很难被看到(多一个水的介质、可视的格局也很短暂),而且淡水是陆地海洋的“生境岛屿”(空间上断裂、功能上隔离)。也由于水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易受岸上周边地区包括生命活动和自然过程的影响),仅仅研究水体本身是不够的。故从更高的层次研究水体,将视野从水体扩大到汇水区域(对静水水体而言),或流域(对流水水体而言),将其视为一个生态系统(即流域生态系统)进行研究,探讨水、陆之间的斑块镶嵌及能流、物流和信息流的关系,是现代生态学研究的必然趋势。流域生态学不同于景观生态学,是淡水生态学、系统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间的一个交叉学科,且在研究过程中尚需借鉴计算机科学和非线性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本文以长江流域为对象,探讨流域生态学理论与实践的几个问题,为长江流域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生态学 长江 可持续发展 景观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工程设计研究进展及特点——以黑龙江省肇东市玉米生态工程为例 被引量:12
5
作者 卢兵友 王如松 张壬午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601-608,共8页
生态工程设计是生态工程建设的核心。明确生态工程设计的特点,是进行良好的生态工程设计的根本。通过生态工程设计研究进展的综述,从10个方面,以肇东市玉米生态工程设计为例,分析了生态工程设计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 生态工程设计是生态工程建设的核心。明确生态工程设计的特点,是进行良好的生态工程设计的根本。通过生态工程设计研究进展的综述,从10个方面,以肇东市玉米生态工程设计为例,分析了生态工程设计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进行生态工程设计应采取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工程 机械工程 生物工程 设计 玉米 黑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期城市生态学前沿研究进展 被引量:129
6
作者 王如松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830-840,共11页
城市是一类以人类活动为中心的社会 -经济 -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城市人类活动对局地、区域和全球环境的胁迫效应 ,自然生态系统的响应机制 ,城市时、空、量、构、序的耦合规律、动力学机制和控制论方法是当前国际社会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 城市是一类以人类活动为中心的社会 -经济 -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城市人类活动对局地、区域和全球环境的胁迫效应 ,自然生态系统的响应机制 ,城市时、空、量、构、序的耦合规律、动力学机制和控制论方法是当前国际社会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介绍了转型期城市人类生态影响研究的一些主要国际科学计划 ,如 SCOPE及 IHDP等 ,综述了城市生态学研究三大前沿领域的国际研究动向和案例 ,即人居生态学、产业生态学和城镇生命支持系统生态学。介绍了城市生态影响评价的几种重要的新方法 ,如生命周期评价、生态能值分析及生态足迹评估等。最后扼要总结了我国城市生态学研究进展以及未来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的研究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学 产业转型 人居生态学 产业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生态区划方案 被引量:469
7
作者 傅伯杰 刘国华 +2 位作者 陈利顶 马克明 李俊然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6,共6页
生态区划是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合理管理及持续利用的基础 ,它可为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管理政策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在综合分析我国生态环境特点的基础上 ,探讨了生态区划的原则和依据 ,建立了各级生态区单元划分的指标体系和命名系统 ,... 生态区划是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合理管理及持续利用的基础 ,它可为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管理政策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在综合分析我国生态环境特点的基础上 ,探讨了生态区划的原则和依据 ,建立了各级生态区单元划分的指标体系和命名系统 ,最后对我国生态环境进行了区域划分。将我国划分为 3个生态大区、1 3个生态地区和 57个生态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生态区划 原则 指标体系 分类系统 中国 自然资源 环境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水土流失敏感性分布规律及其区划研究 被引量:204
8
作者 王效科 欧阳志云 +2 位作者 肖寒 苗鸿 傅伯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4-19,共6页
以水土流失通用方程为理论基础 ,利用我国已有的水土流失研究成果及地貌、土壤和植被分布图 ,分析了降水、土壤质地、地形坡度坡长和地表覆盖因子对我国水土流失敏感性的影响及其形成的区域差异。在综合评价我国水土流失敏感性区域差异... 以水土流失通用方程为理论基础 ,利用我国已有的水土流失研究成果及地貌、土壤和植被分布图 ,分析了降水、土壤质地、地形坡度坡长和地表覆盖因子对我国水土流失敏感性的影响及其形成的区域差异。在综合评价我国水土流失敏感性区域差异基础上 ,提出了中国水土流失敏感性区划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敏感性 区域差异 区划 分布规律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系统综合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被引量:265
9
作者 傅伯杰 刘世梁 马克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885-1892,共8页
生态系统综合评价是系统分析生态系统的生产及服务能力 ,对生态系统进行健康诊断 ,做出综合的生态分析和经济分析 ,评价其当前状态 ,并预测生态系统今后的发展趋势 ,为生态系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从总体上讲 ,综合评价更强调生态系统一... 生态系统综合评价是系统分析生态系统的生产及服务能力 ,对生态系统进行健康诊断 ,做出综合的生态分析和经济分析 ,评价其当前状态 ,并预测生态系统今后的发展趋势 ,为生态系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从总体上讲 ,综合评价更强调生态系统一系列产品与服务功能之间的权衡 ,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许多学者对不同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了经济价值评估 ,但缺乏对生态系统的产品、服务、健康与管理之间关系的进一步探讨。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健康评价和生态管理与预测进行了系统论述 ,目的是提出生态系统综合评价的框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 综合评价 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系统健康 生态系统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人居环境的生态设计方法探讨 被引量:52
10
作者 刘平 王如松 唐鸿寿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997-1002,共6页
城市化促进了国家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但同时因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功能方面的失谐造成目前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的恶化。城市生态学正是研究这种以人类密集活动为特征的城市居民及其栖息环境关系的科学。在综述国内外城市人居环境规划和设计... 城市化促进了国家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但同时因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功能方面的失谐造成目前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的恶化。城市生态学正是研究这种以人类密集活动为特征的城市居民及其栖息环境关系的科学。在综述国内外城市人居环境规划和设计方法的基础上 ,根据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方面的生态工程原理 ,提出城市人居环境生态设计方法 ,对人居环境生态设计所涉及的内容、系统分析、设计步骤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设计 人居环境 生态学 城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县的科学内涵及其指标体系 被引量:23
11
作者 王如松 贾敬业 +3 位作者 冯永源 曹明奎 窦贻俭 顾永年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82-188,共7页
本文探讨了发展中国家农村在投入有限的前提下,如何挖掘资源潜力,调整系统关系,促进环境、经济和社会协调持续发展的生态建设途径。作者根据多年来在江苏省大丰县开展生态县规划与建设的实践,从人类生态学角度探讨了生态县的内涵、指标... 本文探讨了发展中国家农村在投入有限的前提下,如何挖掘资源潜力,调整系统关系,促进环境、经济和社会协调持续发展的生态建设途径。作者根据多年来在江苏省大丰县开展生态县规划与建设的实践,从人类生态学角度探讨了生态县的内涵、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生态学 生态县 生态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生态系统健康与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被引量:16
12
作者 徐燕 张彩虹 吴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80-386,共7页
研究了森林生态系统健康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之间的关系 ,以及人类活动对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 ,提出了以下三个论点 :(1)野生动植物资源是构成森林生态系统的基本物质内容。野生动植物资源对森林生态系统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和作用。(2 ... 研究了森林生态系统健康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之间的关系 ,以及人类活动对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 ,提出了以下三个论点 :(1)野生动植物资源是构成森林生态系统的基本物质内容。野生动植物资源对森林生态系统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和作用。(2 )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减少是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下降的“显示器”。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下降或衰退 ,会导致野生动植物资源数量或种类的减少甚至种群灭绝。 (3)森林生态系统是野生动植物资源与人类活动关系的集合体和反映体。人类与野生动植物资源是对立又统一的矛盾综合体 ,而森林生态系统健康与否就取决于这二者的关系。如果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利用 ,就能保证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的完整和功能的良好 ,因此森林生态系统处于健康的状态 ;但若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过度利用而不加保护 ,那么随着野生动植物资源的逐渐衰竭 ,森林生态系统将逐渐失去某些功能且变得支离破碎 ,也就无法保持健康的状态。提出了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健康并实现野生动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解决途径 :(1)实行森林的可持续经营。森林可持续经营是指长期保持森林的生产力和可再生性 ,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和生物多样性。(2 )发展“接近自然的林业”。近自然林业是在服从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健康 野生动植物资源 可持续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滩地植被与钉螺孳生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9
13
作者 吴刚 苏瑞平 张旭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18-121,共4页
对由莎草、苔草、狗牙根为优势种组成的杂草群落植被类型、由多种苔草、荻、为优势种组成的苔草、荻群落植被类型和由芦苇、菱笋、蒌蒿及蓼类为优势种组成的芦苇群落植被类型3种长江中下游滩地主要群落植被类型进行了钉螺密度与植被高... 对由莎草、苔草、狗牙根为优势种组成的杂草群落植被类型、由多种苔草、荻、为优势种组成的苔草、荻群落植被类型和由芦苇、菱笋、蒌蒿及蓼类为优势种组成的芦苇群落植被类型3种长江中下游滩地主要群落植被类型进行了钉螺密度与植被高度、钉螺密度与植被盖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杂草群落植被类型,钉螺生存最适宜的植被高度为22.05cm、范围为15~47cm,钉螺生存最适宜的植被盖度为65.28%、范围为35%~90%;苔草、荻群落植被类型,钉螺生存最适宜的植被高度为22.69cm、范围为20~33cm,钉螺生存最适宜的植被盖度为67.80%、范围为35%~95%;芦苇群落植被类型,钉螺生存最适宜的植被高度为64.82cm、范围为72~78cm,钉螺生存最适宜植被盖度为63.95%、范围为1%~100%。这一研究结果对通过生态工程措施控制植被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类型 植被高度 植被盖度 钉螺 孳生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学中的尺度及尺度转换方法 被引量:288
14
作者 吕一河 傅伯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2096-2105,共10页
尺度作为生态学的重要范式 ,已经引起了广泛重视 ,但对尺度问题的研究还不够成熟。尺度具有多维性特点 ,即功能尺度、空间尺度、时间尺度等 ,但生态学研究的重点是空间和时间尺度。并且时空尺度还具有复杂性、变异性特征。尺度研究的根... 尺度作为生态学的重要范式 ,已经引起了广泛重视 ,但对尺度问题的研究还不够成熟。尺度具有多维性特点 ,即功能尺度、空间尺度、时间尺度等 ,但生态学研究的重点是空间和时间尺度。并且时空尺度还具有复杂性、变异性特征。尺度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适宜的空间和时间尺度来揭示和把握复杂的生态学规律。为此 ,科学有效的尺度选择和尺度转换方法不可或缺。常见的尺度转换方法有图示法、回归分析、变异函数、自相关分析、谱分析、分形和小波变换 ,同时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尺度研究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结合实例对上述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认为各种方法都有其内在的优势和不足 ,新方法的引入和应用对于尺度转换方法体系的充实和完善非常重要。有关尺度的研究将进一步加强 ,研究的重点是尺度变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 尺度变异性 尺度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观生态学原理在土壤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1
15
作者 刘世梁 傅伯杰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02-106,共5页
从研究的背景、本质及内容来看 ,现代土壤学有着鲜明的景观生态学内涵 ,研究离不开景观生态学观点的指导。土壤研究的尺度、土壤性质的时空异质性及过程的动态性决定着在大尺度上土壤学研究必须采用景观生态学的观点 ,这也是土壤学发展... 从研究的背景、本质及内容来看 ,现代土壤学有着鲜明的景观生态学内涵 ,研究离不开景观生态学观点的指导。土壤研究的尺度、土壤性质的时空异质性及过程的动态性决定着在大尺度上土壤学研究必须采用景观生态学的观点 ,这也是土壤学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土壤学汇集了众多学科的前沿研究方法 ,而景观生态学在理论上为土壤学研究拓展了更大的空间。作为学科交叉及研究动态 ,文章给出了景观生态学和土壤学研究相关联的许多热点研究动态 ,同时讨论了土地利用、土壤侵蚀、土壤面源污染等研究的景观生态学本质 ,从理论与实践上指出了景观生态学原理对土壤学研究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生态学 土壤学 尺度 格局 空间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山温带针阔混交林结构与动态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9
16
作者 吴刚 代力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70-471,共2页
通过10a的定位观测,研究了长白山地区针阔混交林结构的动态变化。树种及其分布基本保持不变。林分密度从404株/hm2降至387株/hm2,而基础面积从44.83hm2降至43.79hm2。除色木槭之外,冠层林木的株数... 通过10a的定位观测,研究了长白山地区针阔混交林结构的动态变化。树种及其分布基本保持不变。林分密度从404株/hm2降至387株/hm2,而基础面积从44.83hm2降至43.79hm2。除色木槭之外,冠层林木的株数降低。优势树种的更新状况不佳。死亡与更新的关系表现在群落中植物组成的变化上。当红松开始衰退时,落叶树种的优势明显上升。几种阔叶树的胸径分配与个体的大小相关。不同的胸径等级上的最大增长率与树木本身大小呈负相关。增加的胸径及其向下一个等级发展的趋势,暗示了冠层压迫对高生长的影响。在成熟林的斑块内,树种不断地发生变化,而且斑块内具有一定的循环周期:林冠空隙→树木生长→树木成熟→林冠空隙。上层林冠的树种中除色木槭外,都趋向于减少种群数量。并且两种不同的更新方式和分布范围揭示了树种更新的间断性。在群落的衰退阶段,树种的交替受优势树种变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组成 胸径分布 林木更新 针阔混交林 长白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桐粮间作林带的配置方式与农作物产量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吴刚 杨修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67-170,共4页
以桐粮间作为例,研究了林带的不同配置结构、林带冠覆盖率及小麦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林带距(Xd)、小麦相对产量(Y)及间作年(A)之间的关系为:Y=90.3290-1.9982A+1.1924Xd-0.3349A... 以桐粮间作为例,研究了林带的不同配置结构、林带冠覆盖率及小麦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林带距(Xd)、小麦相对产量(Y)及间作年(A)之间的关系为:Y=90.3290-1.9982A+1.1924Xd-0.3349A2+0.2910AXd-0.0032AX2d;林带冠覆盖率(Xc)与小麦相对产量(Y)之间的关系为:Y=-0.0406X2c+1.1539Xc+98.173(Xc≤28%),Y=e(4.71516-0.005339Xc)(Xc>28%);当林带冠覆盖率小于28%时,小麦增产;当林带冠覆盖率大于28%时,小麦减产,且随间作年的增长而减产趋势越加明显;林带冠覆盖率为14%时,小麦产量最高;各间作年(A)的最优林带距(Xd)为:Xd=26.1491+2.6886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带距 林带冠覆盖率 小麦产量 优化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思考 被引量:13
18
作者 闵庆文 欧阳志云 《农村生态环境》 CSCD 1998年第2期40-44,共5页
本文从生态学角度对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了思考。指出生态危机是可持续发展产生的基本背景;生态学中许多基本理论,如协调、适应、稳定、有序、循环再生及生态系统理论等,是可持续发展不断完善的理论基础;包括生态规划、生态技术与生... 本文从生态学角度对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了思考。指出生态危机是可持续发展产生的基本背景;生态学中许多基本理论,如协调、适应、稳定、有序、循环再生及生态系统理论等,是可持续发展不断完善的理论基础;包括生态规划、生态技术与生态管理在内的广义生态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危机 可持续发展 生态系统 生态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区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模拟与调控 被引量:20
19
作者 汤万金 高林 +1 位作者 吴刚 李祥仪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0-27,共8页
矿区是由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等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矿区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矿区各子系统的合理结构和发展模式以及人们对系统的有效调控。将可持续发展思想与动力学模拟方法相结合,在系统地分析矿区REES系统结构的基础上,构建了... 矿区是由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等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矿区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矿区各子系统的合理结构和发展模式以及人们对系统的有效调控。将可持续发展思想与动力学模拟方法相结合,在系统地分析矿区REES系统结构的基础上,构建了矿区REES系统动力学模型,并以铁法矿区为例论述了矿区REES系统的模拟和调控等有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 可持续发展 调控模式 动力学模拟 REFS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系统分析 被引量:39
20
作者 赵景柱 梁秀英 张旭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93-398,共6页
回顾了可持续发展提出的背景及研究进展,综合分析了可持续发展的各种主要“定义”,同时分别研究了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及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概念 进展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