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生态恢复工程系统集成原理的一些理论分析
被引量:35
- 1
-
-
作者
胡聃
奚增均
-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开放实验室
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县林业局
-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66-877,共12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30 0 70 1 4 5 )
中日国际合作资助项目
-
文摘
生态恢复是不同层次上退化生态系统的选择性再生与再发展过程 ,它包括人类主导作用下的生态系统恢复和自然主导下的生态恢复 ,它具有自然性、经济性、人文性和选择性。以生态经济原理为基础 ,首先提出了生态系统退化度与恢复度理论上存在的反 -S型关系 ,讨论了在统一矢量价值标尺下恢复演进过程的数学描述与恢复的判定准则。作者进一步讨论了生态恢复工程的一些系统集成原理 ,包括系统集成的技术流程、基本原则的关联组合体系、恢复技术的组装与集成体系、生态恢复模式的分类系统及其在生态集成管理体系下以成本约束、效益约束、尺度约束为核心的模式集成系统、生态恢复系统目标 -模式 (速度与路径 ) -成本 /效益
-
关键词
生态恢复工程系统
集成原理
理论分析
-
Keywords
ecological restoration engineering
principles of integration
theoretical approaches
-
分类号
X17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
-
题名生态资产评估与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23
- 2
-
-
作者
蒋菊生
-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开放实验室
-
出处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
2001年第3期41-46,共6页
-
文摘
对生态资产评估的提出与发展进行回顾 ,提出生态资产应是生态系统中有形的物质资料和由系统产生的隐形的服务功能的价值的总合 ,即生态资产是由有形的生态资产和隐形的生态资产两部分组成的新见解。并对有形和隐形生态资产的评估方法进行了综述和评价 ,认为生态资产的太阳能值评价法将是今后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它可以将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用同一标准结合起来 ,可以对不同类型的生态资产进行客观比较 。
-
关键词
有形生态资产
隐形生产资产
价值能值法评价
可持续发展
生态资产评估
中国
-
分类号
X19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X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
-
题名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壤侵蚀的时空变异及其影响因子
被引量:31
- 3
-
-
作者
邱扬
傅伯杰
王军
陈利顶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开放实验室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
-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871-1877,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4 0 2 0 10 0 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资助项目 ( 90 10 2 0 18)
+1 种基金
中国科学院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基金资助项目 ( 2 0 0 3 0 1)
国土资源部百人计划资助项目 ( 2 0 0 2 0 1)~~
-
文摘
采用土壤侵蚀模型 L ISEM(L imburg Soil Erosion Model)模拟黄土丘陵沟壑区大南沟小流域 5种土地利用格局下立地尺度上土壤侵蚀量的空间分布 ,从土壤侵蚀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分析入手 ,研究黄土丘陵小流域立地尺度上土壤侵蚀的时空变异性及其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 ,立地尺度上平均土壤侵蚀强度以 1975年 >1998年 >退耕格局 ,可见优化土地利用格局 (陡坡农地退耕 )可以有效地降低立地尺度上的土壤侵蚀强度。各种土地利用方案下土壤侵蚀强度的空间变异都很显著 ,相对来说以1975年 <1998年 <退耕格局 ,可见优化土地利用格局可以提高土壤侵蚀的空间变异性 ,降低土壤侵蚀危险的空间聚集度。土壤侵蚀量与降雨呈现显著正相关性 ,相关性以 L U 75 >L U 98>退耕格局 ,可见合理的土地利用格局可以有效地削弱降雨对土壤侵蚀强度的影响。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侵蚀空间分布具有显著影响。从 1975年、1998年到 3种退耕格局 ,陡坡农地退耕还林还草 ,植被覆盖度增加 ,林地 /灌木地、果园 /经济林地、农地和休闲地的平均土壤侵蚀强度都逐渐降低。相关分析表明 ,林地 /灌木地上土壤侵蚀量最小 ,荒草地相对最严重 ;果园、休闲地和农地居中。土壤侵蚀强度还存在显著的地形分异。水平凹凸度和相对海拔对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的影?
-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土壤侵蚀
时空变异
降雨
土地利用类型
地形因子
-
Keywords
the Loess Plateau
soil erosion
spatiotemporal variability
rainfall
land use types
terrain indices
-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
-
题名不同水分条件对毛乌素沙地油蒿幼苗生长和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29
- 4
-
-
作者
肖春旺
周广胜
赵景柱
-
机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数量生态学开放研究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开放实验室
-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2136-2140,共5页
-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专项经费 ( G1 9990 4 34 0 7)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面目 ( KSCX2 -1 -0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 ( 79930 80 0 )资助
-
文摘
选择毛乌素沙地优势半灌木油蒿为研究对象 ,人为控制 4种施水量水平来观察油蒿幼苗的生长和形态对全球降水量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 ,不同施水量显著影响了幼苗生物量及其分配 ,枝叶形态和细根分布。随着施水量的增加 ,幼苗生物量、株高、总枝数和长度、总叶片数、总叶面积、比叶面积和细根长逐渐增大 ,而生物量根冠比。
-
关键词
施水量
毛乌素沙地
油蒿幼苗
生长
形态
水分条件
-
Keywords
water supply
maowusu sandland
Artemisia ordosica Krasch
growth
morphology
-
分类号
S718.5
[农业科学—林学]
-
-
题名异质景观中水土流失的空间变异与尺度变异
被引量:35
- 5
-
-
作者
邱扬
傅伯杰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开放实验室
-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30-337,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资助项目 (4 0 2 0 10 0 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资助项目 (90 10 2 0 18)
中国科学院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基金资助项目 (2 0 0 3 0 1)~~
-
文摘
综述了景观格局与水土流失过程的空间变异与尺度变异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进展 ,提出了水土流失空间变异与尺度变异的研究方向。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尺度变异一般处于单一尺度变异和多重尺度变异的连续体之中。尺度转换即尺度外推包括尺度上推和尺度下推 ,其可行性决定于尺度变异特征。水土流失不仅是多因子综合影响的一个复杂的时空变异过程 ,而且也是一个典型的多重尺度变异过程。传统的水土流失研究一般集中在坡面径流小区和小流域两个单一尺度上 ,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水土流失的空间尺度外推和过程分析。近年来 ,尽管国内外很多学者开始关注水土流失的尺度变异及其影响因子 ,但只是对水土流失在不同大小的样地尺度以及小集水区尺度上的差异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初步的比较研究 ,尤其缺乏水土流失及其相关环境因子的连续尺度变异特征的机制分析。空间变异和尺度变异研究方法包括统计模型模拟法、物理模型与物理过程模拟法以及综合分析与综合预报法三大类。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和其特定的适宜性 ,最佳方法组合的选取因研究对象、研究地区和研究时间的不同而异。土壤侵蚀预报模型包括经验统计模型和物理过程模型 ,就解决水土流失的跨尺度关系而言 ,基于物理过程的空间分布式的土壤侵蚀预报模型显著优于经?
-
关键词
景观格局
水土流失
空间变异
尺度变异
尺度转换
土壤侵蚀模型
-
Keywords
landscape pattern
soil and water loss
spatial variation
scale variation
scaling
soil erosion model
-
分类号
Q149
[生物学—生态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