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罗非鱼肝细胞作为环境污染生物监测指标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李素文 任风玉 +3 位作者 张鸿卿 马梅 王文华 王子健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1期115-118,共4页
应用细胞生物学技术,研究了河北白洋淀及江西乐安江水样对罗非鱼原代肝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白洋淀府河的4个采样点(望亭、际头、大桥、王家寨)水样对罗非鱼肝细胞具有生物毒性。入淀后另2个水样(刘庄、枣林庄)则基本无影响,... 应用细胞生物学技术,研究了河北白洋淀及江西乐安江水样对罗非鱼原代肝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白洋淀府河的4个采样点(望亭、际头、大桥、王家寨)水样对罗非鱼肝细胞具有生物毒性。入淀后另2个水样(刘庄、枣林庄)则基本无影响,在乐安江所采集的3个水样中,接渡样点样品对罗非鱼肝细胞毒性最大,沽口、虎山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肝细胞 毒性 水质监测 环境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苇型湿地生态系统的潜水水质状态研究 被引量:35
2
作者 王为东 王大力 +3 位作者 尹澄清 陈海婴 姜婧 郑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919-925,共7页
以白洋淀芦苇滩地为实验地 ,研究了湿地生态系统中潜水的水质状况。苇地潜水运动受到芦苇根孔的强烈影响。受芦苇根区生物呼吸作用的影响 ,潜水 p H值 ( 6.94± 0 .1 4 )显著低于淀水 ( 9.1 7)。潜水中 CO2 分压约为淀水的 85~ 1 0... 以白洋淀芦苇滩地为实验地 ,研究了湿地生态系统中潜水的水质状况。苇地潜水运动受到芦苇根孔的强烈影响。受芦苇根区生物呼吸作用的影响 ,潜水 p H值 ( 6.94± 0 .1 4 )显著低于淀水 ( 9.1 7)。潜水中 CO2 分压约为淀水的 85~ 1 0 3 9倍。潜水水质类型在离淀 2 .7至 6.7m发生变化 ,逐渐由 Cl Na 转变为 CCa 。自苇地边缘至中央 ,HT(总硬度 ) ,AT(总碱度 )与 ∑ Ci(主要离子总量 )逐渐升高。潜水中 Mg2 + /Ca2 + 的平均摩尔比值为 0 .60 ,明显低于淀水 ( 1 .3 1 )。淀水和潜水 Cl- ,SO4 2 - ,Na+ +K+ 含量无显著差异 ,平均值分别是 1 76,1 1 6和 1 1 2 mg/L。苇地濒水区为一过渡带 ,对磷氮污染物具备首先的过滤作用。在离淀 0 .7m处 TN,TP和活性磷酸盐的减少量分别为 63 .3 % ,84 .6% ,80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水 水质 湿地 芦苇型 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聚合氯化铝的电化学合成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路光杰 曲久辉 汤鸿霄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40-143,共4页
研究了一种新的聚合氯化铝的制备方法—电化学合成法。该法以金属铝为阳极,AlCl3水溶液为电解液,采取低电压、大电流工作方式。确定了影响有效铝聚合形态的电化学和溶液化学因素,成功制备出碱化度B=2.4,有效絮凝成分Al... 研究了一种新的聚合氯化铝的制备方法—电化学合成法。该法以金属铝为阳极,AlCl3水溶液为电解液,采取低电压、大电流工作方式。确定了影响有效铝聚合形态的电化学和溶液化学因素,成功制备出碱化度B=2.4,有效絮凝成分Alb含量70%以上的优质聚合氯化铝液体产品。水处理絮凝实验结果证明,电解法制备的聚合铝的絮凝效果明显优于普通聚合铝和絮凝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氯化铝 电化学合成 絮凝 废水处理 絮凝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环境中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及其生物降解产物 被引量:49
4
作者 邵兵 胡建英 杨敏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00-605,共6页
应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调查了嘉陵江和长江重庆段的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nEO,n>3)的污染状况.在四月份,长江的A,B和C,嘉陵江的D和E采样点都测定出了NPnEO(n>3).长江上游A点的浓度最高,为37.28μg&#... 应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调查了嘉陵江和长江重庆段的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nEO,n>3)的污染状况.在四月份,长江的A,B和C,嘉陵江的D和E采样点都测定出了NPnEO(n>3).长江上游A点的浓度最高,为37.28μg·l-1,嘉陵江的下游D点的总浓度最低,为7.21μg·l-1.七月的水样中仅在A,D,E点检测出NPnEO(n≥3),其总浓度最高为1.99μg·l-1.但其分解产物NP的浓度比四月份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壬基酚 高效液相色谱法 固相萃取 水环境 水质监测 生物降解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池塘微生态系统研究尾矿砂中重金属吸附及其生物有效性 被引量:4
5
作者 黎泽华 栾兆坤 +2 位作者 吴钢 高林 贾智萍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3-79,共7页
利用模拟池塘微生态系统开展长期暴露毒性实验 ,研究了铜矿尾矿砂中重金属在各个环境介质中的迁移及其生物有效性。实验结果较好地反映尾矿库湿地系统中重金属的生物毒性作用与生物可利用性。结果表明 ,适宜的重金属浓度会刺激生物生长... 利用模拟池塘微生态系统开展长期暴露毒性实验 ,研究了铜矿尾矿砂中重金属在各个环境介质中的迁移及其生物有效性。实验结果较好地反映尾矿库湿地系统中重金属的生物毒性作用与生物可利用性。结果表明 ,适宜的重金属浓度会刺激生物生长与繁殖 ,而过高的重金属浓度则对生物的生长繁殖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 ;微生态系统各组份间的重金属含量与尾矿砂中重金属含量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生物体内重金属累积与底泥尾矿砂中重金属浓度、种类和生物类属有关 ,试验研究为矿山生态修复过程的湿地利用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微生态系统 铜矿尾矿砂 重金属污染物 生物暴露实验 池塘 重金属吸附 生物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水净化湿地模拟系统中细菌和藻类的生态分布研究 被引量:28
6
作者 陈博谦 尹澄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634-639,共6页
以湿地土壤-微生物模拟系统为基础,研究了细菌和藻类在不同处理单元中的生态分布和种类变化。随着系统中微生物的净化作用,污水中污染物浓度下降,污染负荷降低,细菌和藻类的种类和数量也发生相应的变化。系统中,藻类种类由耐污种... 以湿地土壤-微生物模拟系统为基础,研究了细菌和藻类在不同处理单元中的生态分布和种类变化。随着系统中微生物的净化作用,污水中污染物浓度下降,污染负荷降低,细菌和藻类的种类和数量也发生相应的变化。系统中,藻类种类由耐污种类向喜清种类过渡,显示了藻类是良好的水质评价和监测的指示生物。细菌总量降低,第4单元中的细菌总量比第1单元要低2个数量级。Margalef多样性指数逐渐升高,第1单元为0.38,第2单元为0.60,第3单元为0.69,第4单元为0.87。系统中的反硝化率在第2单元处最高,在第4单元处最低,垂直分布以2cm深度处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膜拟系统 细菌 灌类 多样性指数 生态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锰砂催化电化学方法对染料K2G脱色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刘会娟 曲久辉 雷鹏举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8-72,共5页
研究了锰砂催化电化学方法对偶氮染料K2G的脱色效果 .结果表明 ,锰砂中的主要成份MnOOH对电化学过程具有催化作用 ,可有效地提高染料的脱色效率 .对锰砂的X光衍射实验证明 ,反应过程中MnOOH的含量无较大变化 .染料溶液的起始pH值对其脱... 研究了锰砂催化电化学方法对偶氮染料K2G的脱色效果 .结果表明 ,锰砂中的主要成份MnOOH对电化学过程具有催化作用 ,可有效地提高染料的脱色效率 .对锰砂的X光衍射实验证明 ,反应过程中MnOOH的含量无较大变化 .染料溶液的起始pH值对其脱色率没有明显的影响 .在最佳电流密度di 为 0 2 6A·dm- 2 ,Na2 SO4 浓度为0 0 1mol·l- 1时 ,电解 70min ,浓度为 1 0 0mg·l- 1的染料K2G的脱色率能达到 99%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砂 催化 电化学 脱色率 染料K2G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未来发展中解决环境资源问题的基本取向 被引量:2
8
作者 尹澄清 王星 李贵宝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7-21,共5页
我国生态环境正加速恶化,这要求对环境资源管理体系作出重大改革,其中对政府行为的调整是极其必要的和非常关键的。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认为应当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今后发展的基本原则,建议将建立有效的环境资源管理... 我国生态环境正加速恶化,这要求对环境资源管理体系作出重大改革,其中对政府行为的调整是极其必要的和非常关键的。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认为应当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今后发展的基本原则,建议将建立有效的环境资源管理体系作为近期生态环境管理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 问题 对策 中国 未来发展 环境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床过滤中的生物反硝化脱氮实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范荣桂 范彬 栾兆坤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2期190-192,共3页
研究了深床过滤过程的反硝化动力学,分析了填料床层脱氮时的影响因素 实验结果表明,深床过滤过程中的反硝化动力学级数在1/2~1级之间变动 在C/N=2.0~2.3,HRT=1及磷含量不低于0.05 mg/L时,脱氮效率超过90%以上。
关键词 深床过滤 生物反硝化 动力学 脱氮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床生物硝化实验研究
10
作者 范荣桂 范彬 栾兆坤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2期211-213,共3页
研究了深床条件下的生物硝化技术,实验结果证实了深床条件下的生物硝化反应动力学级数为零级,氮质量浓度、硝酸盐氮质量浓度与床层深度或HRT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讨论了溶解氧质量浓度及HRT对生物硝化反应,以及氨氮去除率的影响;分析了... 研究了深床条件下的生物硝化技术,实验结果证实了深床条件下的生物硝化反应动力学级数为零级,氮质量浓度、硝酸盐氮质量浓度与床层深度或HRT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讨论了溶解氧质量浓度及HRT对生物硝化反应,以及氨氮去除率的影响;分析了反冲洗工艺对深床硝化脱氮效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床技术 生物硝化 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染物在农田溪流生态系统中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29
11
作者 毛战坡 尹澄清 +4 位作者 王雨春 付强 方杨 汪海波 白颖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2614-2623,共10页
氮是地表水体发生富营养化的主要因子 ,河流系统是氮输出的主要运移通道 ,养分在河流生态系统中的持留和趋向控制着污染物的输出。以巢湖流域一个受人为活动严重影响的农田源头溪流——六岔河为研究对象 (包括 4个渠道型、1个水塘型和 ... 氮是地表水体发生富营养化的主要因子 ,河流系统是氮输出的主要运移通道 ,养分在河流生态系统中的持留和趋向控制着污染物的输出。以巢湖流域一个受人为活动严重影响的农田源头溪流——六岔河为研究对象 (包括 4个渠道型、1个水塘型和 3个河口型断面 ,对应长度分别为 1 .3km、0 .1 5 km和0 .36km) ,设置 9个监测点研究总氮 ( TN)、硝酸盐 ( NO3- N)、氨态氮 ( NH+4 - N)和总悬浮物 ( TSS)在溪流生态系统中的持留 ,评价人为严重干扰下的农田溪流生态系统在非点源污染物运移中的生态功能。结果表明 :TN、NO3- N、NH+4 - N和 TSS在溪流中的持留、释放受溪流的河流形态影响 ,水塘型和河口型断面是污染物持留的主要区域 ;TN、NO3- N、NH+4 - N和 TSS在水塘型和河口型断面内的持留量分别占溪流持留量(基流、径流持留量的和 )的 61 %、47%、75 %和 5 6%。降雨 -径流过程中发生的持留是污染物持留的主要部分 ,TN、NO3- N、NH+4 - N和 TSS的持留量分别占溪流持留量的 93%、97%、89%和 96% ;渠道型断面是溪流最主要的内在污染源 ,污染物释放量占溪流释放量的 90 %以上 ;受水塘型断面出口处的水坝影响 ,位于水塘前的渠道型断面在基流和降雨 -径流过程中均有效地持留污染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释放 持留 养分 空间动态 溪流形态 生态系统 污染物 农田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Zn、Cd、Hg对青海弧菌(Q67菌株)联合毒性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0
12
作者 刘清 马梅 +1 位作者 童中华 王子健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01-303,共3页
采用等毒性混合法(equitoxicmixture)探讨了Cu、Zn、Cd、Hg对青海弧菌(Q67菌珠)的联合毒性作用。当两种金属作用时,Zn和Cd为拮抗作用,Cu和Zn为加和作用,Cu和Cd、Cu和Hg、Zn和Hg... 采用等毒性混合法(equitoxicmixture)探讨了Cu、Zn、Cd、Hg对青海弧菌(Q67菌珠)的联合毒性作用。当两种金属作用时,Zn和Cd为拮抗作用,Cu和Zn为加和作用,Cu和Cd、Cu和Hg、Zn和Hg、Cd和Hg均为协同作用。而当3种或4种金属同时作用时,联合毒性作用均趋向于加和作用,其机理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毒性 青海弧菌 重金属 水质污染 毒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负载氧化铝材料的制备及其吸附水中氟离子的研究 被引量:36
13
作者 王曙光 李延辉 +5 位作者 赵丹 赵华章 徐才录 栾兆坤 梁吉 吴德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5-99,共5页
采用碳纳米管和硝酸铝制备了碳纳米管负载氧化铝新型除氟材料 .X射线衍射检测发现 ,当焙烧温度低于 85 0℃时 ,氧化铝为无定形态 ,当焙烧温度为 1 0 5 0℃时 ,氧化铝为α形态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碳纳米管与氧化铝均匀掺杂 .同时用碳... 采用碳纳米管和硝酸铝制备了碳纳米管负载氧化铝新型除氟材料 .X射线衍射检测发现 ,当焙烧温度低于 85 0℃时 ,氧化铝为无定形态 ,当焙烧温度为 1 0 5 0℃时 ,氧化铝为α形态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碳纳米管与氧化铝均匀掺杂 .同时用碳纳米管负载氧化铝复合材料进行水中氟离子的吸附研究 ,结果表明 ,该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除氟效能 .氧化铝负载量为 30 %、焙烧温度为 4 5 0℃条件下制备的碳纳米管负载氧化铝复合材料的吸附除氟能力是 γ-氧化铝的 2 .0~ 3.5倍 ,与 IRA-4 1 0聚合树脂的吸附除氟能力相当 ,适宜p H范围为 5 .0~ 9.0 ,吸附等温线符合 Freundlich方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 氟离子 碳纳米管 负载氧化铝 吸附 除氟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浓度超稠油乳化段废水前处理工艺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郭书海 白玉兴 +2 位作者 张海荣 孙铁珩 曲久辉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4,8,共5页
以高浓度超稠油乳化段废水为研究对象 ,对其基本性质及前处理工艺进行了系统研究。试验结果表明 ,超稠油废水前处理的技术关键在于 :①采取合适的隔油沉降工艺参数 ,有效分离污水中的原油和渣泥 ;②采用适当的絮凝工艺 ,保证气浮出水水... 以高浓度超稠油乳化段废水为研究对象 ,对其基本性质及前处理工艺进行了系统研究。试验结果表明 ,超稠油废水前处理的技术关键在于 :①采取合适的隔油沉降工艺参数 ,有效分离污水中的原油和渣泥 ;②采用适当的絮凝工艺 ,保证气浮出水水质 ,最大限度降低前处理出水的矿物油、渣泥和COD。为此提出了低负荷隔油沉降 ,高负荷组合气浮前处理工艺。通过延长隔油池的水力停留时间 ,可回收污水中 80 %的原油 ;两级气浮组合 ,污染物的去除率可达到 :矿物油 99% ,渣泥 98% ,COD 86 %。日处理量 80 0t污水处理厂采用该工艺方案和参数进行设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采油废水 前处理 隔油 气浮 絮凝剂 废水处理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MDAAC系列絮凝剂的脱色性能研究 被引量:40
15
作者 赵华章 栾兆坤 +1 位作者 岳钦艳 高宝玉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9-154,共6页
研究了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聚合物 (PDMDAAC)系列絮凝剂对活性染料废水和分散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 ,考察了絮凝剂的特性粘度、阳离子度及结构等因素对脱色效果的影响 ,探讨了其脱色机理 ,并试验了与PAC复配的脱色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 :... 研究了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聚合物 (PDMDAAC)系列絮凝剂对活性染料废水和分散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 ,考察了絮凝剂的特性粘度、阳离子度及结构等因素对脱色效果的影响 ,探讨了其脱色机理 ,并试验了与PAC复配的脱色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 :絮凝剂的特性粘度越高 ,阳离子度越高 ,脱色效果越好 ;絮凝剂结构中引入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 (VTMS)可使脱色效果有所提高 ;PDMDAAC系列絮凝剂处理活性染料废水的机理是通过电中和作用 ,使染料分子从水中析出 ,然后通过吸附架桥作用使之聚集、沉降除去 ;PDMDAAC系列絮凝剂在处理分散染料废水时 ,吸附架桥为主导作用 ;PDMDAAC系列絮凝剂与PAC复配可使脱色效果更佳而且可以降低处理成本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MDAAC 性能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聚合物 絮凝剂 脱色 染料废水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斜发沸石吸附水中氨氮的研究 被引量:60
16
作者 赵丹 王曙光 +1 位作者 栾兆坤 苏永渤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9-63,共5页
研究了改性斜发沸石对水中氨氮的吸附行为 ,考察了pH值、氨氮初始浓度以及竞争阳离子等对钠型沸石吸附氨氮的影响 ,同时进行了钠型沸石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结果表明 ,采用饱和氯化钠改性制备得到的钠型沸石具有较大的饱和吸附容量 ,受氨... 研究了改性斜发沸石对水中氨氮的吸附行为 ,考察了pH值、氨氮初始浓度以及竞争阳离子等对钠型沸石吸附氨氮的影响 ,同时进行了钠型沸石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结果表明 ,采用饱和氯化钠改性制备得到的钠型沸石具有较大的饱和吸附容量 ,受氨氮初始浓度和溶液pH值的影响 ,钠型沸石吸附氨氮的行为在YNH+4=0 5时发生偏离 .竞争阳离子的存在在不同程度上抑制了钠型沸石对氨氮的吸附 .钠型沸石吸附氨氮速率的控制步骤是内扩散步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型沸石 改性处理 氨氮 吸附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稀土基无机合成材料去除饮用水中砷的研究 被引量:29
17
作者 张昱 杨敏 +1 位作者 黄霞 王桂燕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0-75,共6页
本文研制了一种新型除砷吸附剂,即基于稀土金属铈的无机铈铁吸附剂,并对该吸附剂的除砷效果进行了评价.活性氧化铝和新型研制的铈铁吸附剂对As(Ⅴ)吸附平衡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活性氧化铝除砷的最佳 pH为 3.5-5.5,最大吸附量... 本文研制了一种新型除砷吸附剂,即基于稀土金属铈的无机铈铁吸附剂,并对该吸附剂的除砷效果进行了评价.活性氧化铝和新型研制的铈铁吸附剂对As(Ⅴ)吸附平衡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活性氧化铝除砷的最佳 pH为 3.5-5.5,最大吸附量为86mg As(Ⅴ)·g-1;而铈铁吸附剂的pH适用范围广,在pH3-7的范围内具有较高的除砷性能,最大吸附量可达16.0mgAs(Ⅴ)·g-1,该吸附材料对As(Ⅴ)的吸附基本符合Freundlich型等温方程式,硬度、盐度和氟离子不干扰吸附过程,但磷酸根离子干扰材料对As(Ⅴ)的吸附、铈铁无机吸附材料在饮水除砷中具有比较大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 除砷 吸附 稀土基 无机合成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13)形态分离纯化方法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王东升 汤鸿霄 +1 位作者 高琼 邵景力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89-394,共6页
对SO_4^(2-)/Ba^(2+)法分离提纯Al_(13)形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聚合铝浓度、SO_4/Al比、Ba/SO_4摩尔比、以及超声反应时间对分离效果具有较大的影响.较高浓度的聚合铝有利于沉淀的形成与分离.同时选用1:1的SO_4/Al与Ba... 对SO_4^(2-)/Ba^(2+)法分离提纯Al_(13)形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聚合铝浓度、SO_4/Al比、Ba/SO_4摩尔比、以及超声反应时间对分离效果具有较大的影响.较高浓度的聚合铝有利于沉淀的形成与分离.同时选用1:1的SO_4/Al与Ba/SO_4摩尔比以及2h的超声时间可以得到较好的分离效果.少量Ba^(+2)的共存对形态分析不产生影响.形态鉴定结果表明,经过上述分离条件所得产物形态为Al_(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化 聚合铝 形态 混凝 分离 高分子絮凝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保护区栖息地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李文军 马志军 +3 位作者 王子健 汤鸿霄 王会 刘希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26-430,共5页
自然保护区物种栖息地的研究,对保护区的管理及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旨在对保护区栖息地的研究提供一套数量研究方法。以盐城自然保护区为案例,以丹顶鹤栖息地为研究对象,地理信息系统为变量处理工具,运用空间统计学方法,进行相关变... 自然保护区物种栖息地的研究,对保护区的管理及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旨在对保护区栖息地的研究提供一套数量研究方法。以盐城自然保护区为案例,以丹顶鹤栖息地为研究对象,地理信息系统为变量处理工具,运用空间统计学方法,进行相关变量因素的初选、空间自相关分析、以及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最终确定影响栖息地分布的因素。最后就研究结果,针对保护区的经济开发及保护管理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栖息地 空间统计学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锰酸钾对染料废水的脱色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徐向荣 王文华 +2 位作者 李华斌 杨红伟 石新闻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7-60,共4页
研究了影响高锰酸钾对染料废水脱色的有关因素,结果表明,脱色反应的最佳pH值应小于1.5,高锰酸钾的浓度对脱色效果影响显著.通过对12种不同模拟染料废水,包括活性染料、酸性染料、直接染料和阳离子染料脱色效果的比较,探知高锰酸钾对大... 研究了影响高锰酸钾对染料废水脱色的有关因素,结果表明,脱色反应的最佳pH值应小于1.5,高锰酸钾的浓度对脱色效果影响显著.通过对12种不同模拟染料废水,包括活性染料、酸性染料、直接染料和阳离子染料脱色效果的比较,探知高锰酸钾对大多数染料的脱色效果均十分显著.总有机碳的测定结果表明,高锰酸钾虽能较好地去除染料废水的色度,但对有机物的降解不彻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锰酸钾 染料废水 脱色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