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9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溴联苯醚的环境毒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45
1
作者 万斌 郭良宏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3-152,共10页
多溴联苯醚(PBDEs)是一类广泛使用的溴代阻燃剂,其大量生产和使用导致了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由于PBDEs具有较高的亲脂性,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它们可远距离传输到地球各种环境介质中,并通过食物链累积放大,在生物体内蓄积产生毒性效应.... 多溴联苯醚(PBDEs)是一类广泛使用的溴代阻燃剂,其大量生产和使用导致了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由于PBDEs具有较高的亲脂性,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它们可远距离传输到地球各种环境介质中,并通过食物链累积放大,在生物体内蓄积产生毒性效应.本文针对近年来PBDEs毒性效应和致毒机制的研究进展,从PBDEs的内分泌干扰毒性、发育神经毒性和免疫毒性三个方面进行总结,并分析了当前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展望了PBDEs毒理学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溴联苯醚 内分泌干扰 发育神经毒性 免疫毒性 致毒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爪蟾在生态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Ⅲ)——生殖内分泌干扰作用的评价 被引量:3
2
作者 秦占芬 李岩 +2 位作者 秦晓飞 颜世帅 徐晓白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3期315-323,共9页
两栖动物生殖内分泌系统(如性别分化、性腺发育、第二性特征)对性激素的敏感性,使得该类动物可用于研究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EDCs)对生殖内分泌系统的干扰作用.两栖动物非洲爪蟾是发育生物学研究的经典模型动物... 两栖动物生殖内分泌系统(如性别分化、性腺发育、第二性特征)对性激素的敏感性,使得该类动物可用于研究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EDCs)对生殖内分泌系统的干扰作用.两栖动物非洲爪蟾是发育生物学研究的经典模型动物,多年来积累的有关其生殖内分泌的资料可以为生殖内分泌干扰的研究提供参考.论文分析了非洲爪蟾作为评价生殖内分泌干扰作用模型动物的理论基础,总结了评价生殖内分泌干扰作用目前使用的几个指标(性别分化、性腺形态、性腺组织学结构、性激素水平、卵黄蛋白原表达等生物标记),综述了非洲爪蟾在评价酚类化合物、阿特拉津、多氯联苯等几种EDCs的生殖内分泌干扰作用中的应用,最后讨论了非洲爪蟾作为一种评价EDCs生殖内分泌干扰作用的模型动物目前存在的问题.毫无疑问,非洲爪蟾是生殖内分泌干扰研究的良好模型动物,为促进该模型动物更好的应用,需要加强非洲爪蟾生殖生物学和内分泌学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爪蟾 生态毒理 内分泌干扰物 生殖内分泌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氧烷类化合物在不同环境介质中的残留水平与归趋研究进展
3
作者 何冉 徐琳 +5 位作者 邱春生 陈旭 王少坡 于静洁 张丹 刘楠楠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686-2703,共18页
鉴于硅氧烷在日常消费品和工业过程中的广泛大量应用,其环境排放和在不同介质中的行为及归趋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二甲基硅氧烷和改性硅氧烷如苯基甲基硅氧烷、乙烯基硅氧烷等在污水处理系统、地表水、大气/... 鉴于硅氧烷在日常消费品和工业过程中的广泛大量应用,其环境排放和在不同介质中的行为及归趋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二甲基硅氧烷和改性硅氧烷如苯基甲基硅氧烷、乙烯基硅氧烷等在污水处理系统、地表水、大气/颗粒物等多种介质中的环境分布迁移和降解/转化的研究进展.总结可知,对大部分甲基硅氧烷或改性硅氧烷低聚物而言,在多种环境基质主要发生水解反应发生Si—O的断裂,生成硅醇,但想要其彻底矿化,实现Si—C键的大量断裂,还需要一些高级氧化过程,如污水处理过程中的芬顿反应等,以上信息或能为硅氧烷的污染控制工艺选择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氧烷 环境介质 分布 迁移转化 降解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氟酮类和酰氟类化合物大气过程及环境气候影响研究进展
4
作者 权佳雨 俞泽臣 +2 位作者 张海燕 傅建捷 江桂斌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21-731,共11页
全氟化合物作为新污染物的一类,广泛存在并分布于全球环境中,其中全氟酮类化合物(PFKs)和酰氟类化合物(AFCs)作为一类挥发性全氟化合物具有一定的大气反应活性和环境降解能力而备受关注.然而,PFKs和AFCs的环境降解产物仍然存在难降解、... 全氟化合物作为新污染物的一类,广泛存在并分布于全球环境中,其中全氟酮类化合物(PFKs)和酰氟类化合物(AFCs)作为一类挥发性全氟化合物具有一定的大气反应活性和环境降解能力而备受关注.然而,PFKs和AFCs的环境降解产物仍然存在难降解、可远距离迁移、具有一定的环境持久性和较强气候影响等特点.本文总结了PFKs和AFCs的主要特征和环境污染来源,重点讨论了大气中PFKs和AFCs的迁移转化过程,并综述了两类全氟化合物及相关产物的环境气候影响,最后提出在新型挥发性全氟化合物的研究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酮类化合物 全氟化合物 新污染物 温室气体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卤代苯醌类消毒副产物的毒理学研究进展
5
作者 王芳 赖玮毅 汪海林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06-2213,共8页
卤代苯醌(halobenzoquinones,HBQs)是近年来在水体中发现的一类具有潜在毒理学效应且未受管控的新型消毒副产物(disinfection by-products,DBPs).本文综述了HBQs的化学特征与生成机制、环境中的分布情况,并对其引起的细胞毒性、氧化应... 卤代苯醌(halobenzoquinones,HBQs)是近年来在水体中发现的一类具有潜在毒理学效应且未受管控的新型消毒副产物(disinfection by-products,DBPs).本文综述了HBQs的化学特征与生成机制、环境中的分布情况,并对其引起的细胞毒性、氧化应激毒性、遗传毒性、生物毒性进行了概述.这些内容旨在为深入探讨HBQs的毒理学机制和全面评估其暴露所可能导致的健康风险及癌症风险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代苯醌 消毒副产物 环境暴露 毒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北洛河与清涧河水环境中全氟/多氟化合物的污染特征 被引量:2
6
作者 乔昊安 白平 +5 位作者 高磊 邵瑞华 史亚利 杨瑞强 魏东斌 蔡亚岐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66-1676,共11页
全氟/多氟化合物(PFAS)是目前受到广泛关注的新污染物,其典型代表全氟辛基磺酸(PFOS)、全氟辛酸(PFOA)和全氟己基磺酸(PFHxS)及其相关物质已经被纳入斯德哥尔摩国际公约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管控名单和我国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目前长江、... 全氟/多氟化合物(PFAS)是目前受到广泛关注的新污染物,其典型代表全氟辛基磺酸(PFOS)、全氟辛酸(PFOA)和全氟己基磺酸(PFHxS)及其相关物质已经被纳入斯德哥尔摩国际公约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管控名单和我国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目前长江、珠江和海河等流域中PFAS污染水平研究相对较多,而黄河流域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以黄河中游支流的北洛河与清涧河流域为研究区域,采集地表水和地下水样品,开展其中24种PFAS污染水平和特征研究.结果发现该区域普遍存在PFAS的污染,其中地表水中PFAS总量(ΣPFAS)为4.28—372 ng·L^(−1),中位值为27.6 ng·L^(−1);最高浓度出现在北洛河流域的金汤村断面-沟门村断面流域内最下游点位,其他点位ΣPFAS浓度低于100 ng·L^(−1),与文献报道的黄河中下游地表水和水库表层水中ΣPFAS浓度相似.地下水中PFAS浓度总体低于地表水,其ΣPFAS浓度范围为<MDL—14.7 ng·L^(−1),中位值为<MDL.空间分布结果显示北洛河流域地表水中PFAS污染水平从上游到下游呈现递增趋势,清涧河流域PFAS污染水平无明显变化.地下水和地表水中PFAS均以全氟丁酸(PFBA)、全氟戊酸(PFPeA)、PFOA、PFOS和全氟辛基磺酰胺(FOSA)为主.北洛河流域的金汤村断面-沟门村断面PFOS和FOSA浓度最高,分别为31.6—165 ng·L^(−1)和15.6—152 ng·L^(−1).尽管地下水中PFOA和PFOS的最高浓度(1.66 ng·L^(−1)和4.70 ng·L^(−1)),但其远低于饮用水中规定的限量值(80 ng·L^(−1)和40 ng·L^(−1)).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地表水中PFOS和FOSA在高暴露场景下可引起一定的水生生物风险(RQs>0.1),因此仍需对该区域PFAS的污染水平进行持续监测,并重点关注其长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多氟化合物 黄河流域 污染特征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中多环芳烃衍生物的检测方法及污染现状 被引量:3
7
作者 武啸言 姚林林 +2 位作者 李诗宇 史建波 江桂斌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84,共19页
取代多环芳烃(substituted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SPAHs)是一类重要的多环芳烃衍生物,一般来自人类活动的直接排放以及多环芳烃的环境转化,因具有生物毒性作用而愈加受到关注.作为高风险新型污染物,SPAHs环境暴露引起的潜... 取代多环芳烃(substituted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SPAHs)是一类重要的多环芳烃衍生物,一般来自人类活动的直接排放以及多环芳烃的环境转化,因具有生物毒性作用而愈加受到关注.作为高风险新型污染物,SPAHs环境暴露引起的潜在健康危害不容忽视.掌握SPAHs的检测方法以及在不同环境中的赋存现状,将为进一步开展该类化合物的全面环境监测和人体暴露风险评估提供重要依据.本文基于国内外研究报道,总结了氧化多环芳烃、硝基多环芳烃、氯代多环芳烃以及溴代多环芳烃四类SPAHs在不同基质中的前处理方法以及分析方法,讨论了其在多种环境、生物、食物中的赋存水平和分布特征,并基于研究现状对其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代多环芳烃 环境样品 前处理方法 分析方法 环境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恶英类毒理学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47
8
作者 杨永滨 郑明辉 刘征涛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05-115,共11页
二恶英类的毒理学研究已有30多年的历史,在一系列二恶英类污染事件和国际公约的推动下,近年来二恶英类毒理学研究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综述了近年来二恶英类毒理学研究的一些新的观点和发现,涵盖了分子毒性机理、致癌毒性、非致癌毒性和... 二恶英类的毒理学研究已有30多年的历史,在一系列二恶英类污染事件和国际公约的推动下,近年来二恶英类毒理学研究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综述了近年来二恶英类毒理学研究的一些新的观点和发现,涵盖了分子毒性机理、致癌毒性、非致癌毒性和非致癌剂量-效应风险度评价方法等诸多领域,其中TCDD毒性效应的负反馈调节机制研究和对人体健康非致癌效应的影响引起了国内外广大毒理学研究工作者的关注.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二恶英类毒理学研究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恶英类 TCDD 毒理学 分子毒性作用机制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学习辅助光谱分析技术在环境微/纳塑料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李艳 吴欣宜 +7 位作者 王全龙 巩一潮 黎刚 阴永光 裴志国 宋茂勇 谭志强 张庆华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37-1146,共10页
微/纳塑料在环境中广泛存在,威胁着全球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因此有必要确定和评估微/纳塑料的环境赋存特征、环境行为和效应以及生态毒性效应。然而微/纳塑料具有的低浓度、小尺寸及容易吸附其他物质等特点,为其在复杂环境基质中的分... 微/纳塑料在环境中广泛存在,威胁着全球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因此有必要确定和评估微/纳塑料的环境赋存特征、环境行为和效应以及生态毒性效应。然而微/纳塑料具有的低浓度、小尺寸及容易吸附其他物质等特点,为其在复杂环境基质中的分析带来了巨大挑战。大多数分析方法在提供环境样本中微/纳塑料的定性定量信息方面存在成本高、准确性差、时间效率低等问题,而具有无损、高效、操作方便等优点的光谱分析技术可以弥补这些方法的不足。但采集的微/纳塑料光谱信号可能会受到环境样本中复杂成分的背景噪声干扰,亟需采用智能化手段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效率。机器学习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和自动化分析能力,准确性高、应用性广,适用于复杂光谱数据的分类和解析,将机器学习与光谱分析技术相结合有望成为微/纳塑料分析的可靠方法。首先对常用的机器学习辅助光谱分析技术进行综述,然后系统性地讨论了机器学习辅助光谱分析技术在微/纳塑料的环境赋存特征、环境行为和效应、生态毒理效应等研究中的应用,最后对该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机器学习辅助光谱分析技术有望为环境中微/纳塑料的生态环境健康风险评估和污染防治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塑料 光谱分析技术 机器学习 环境赋存特征 环境行为和效应 生态毒理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电池产业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与应对策略
10
作者 李允中 张群 +8 位作者 文昊楠 杨学志 陆达伟 汪帅马 熊晶晶 张海燕 傅建捷 刘倩 江桂斌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69-1477,共9页
能源转型需求推动锂电池产业快速发展,但其全生命周期的环境代价日益突出。该文综述了锂电池产业“采矿-冶炼-使用-回收”各阶段的环境影响,并探讨相应应对策略。主要环境问题包括植被破坏、水资源消耗、能源消耗、碳排放、重金属污染... 能源转型需求推动锂电池产业快速发展,但其全生命周期的环境代价日益突出。该文综述了锂电池产业“采矿-冶炼-使用-回收”各阶段的环境影响,并探讨相应应对策略。主要环境问题包括植被破坏、水资源消耗、能源消耗、碳排放、重金属污染及新污染物排放。为降低环境影响,锂渣资源化利用、废旧电池绿色回收(如生物/有机酸浸出)和直接再生等技术正持续优化和应用。政府需制定并完善政策,以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加强全链条固废监管与资源化利用,包括通过“电池护照”制度实现责任追溯,构建全生命周期监管体系等策略,以促进锂电池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 全生命周期 环境影响 污染控制 监管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溴二苯醚毒理学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10
11
作者 颜世帅 徐海明 秦占芬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5期609-617,共9页
多溴二苯醚(PBDEs)虽然已在一些国家禁止生产和使用,商品五溴和八溴二苯醚也在2009年被列入《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受控范围内,但目前学术界对PBDEs的毒理学效应及其机制尤其是环境剂量效应的认识并不十分清楚.... 多溴二苯醚(PBDEs)虽然已在一些国家禁止生产和使用,商品五溴和八溴二苯醚也在2009年被列入《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受控范围内,但目前学术界对PBDEs的毒理学效应及其机制尤其是环境剂量效应的认识并不十分清楚. 论文从甲状腺干扰、神经毒性、生殖内分泌干扰3个方面介绍了近年来PBDEs毒理学研究的进展,分析了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提出今后应大力开展环境相关剂量下PBDEs及代谢物的毒性研究,以推进对实际环境中PBDEs真实毒性的认识;同时探索能够反映PBDEs毒性的非创性生物标记物,为开展PBDEs人体健康影响的流行病学调查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溴二苯醚 神经毒性 甲状腺干扰 生殖内分泌干扰 代谢物 环境相关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介质环境样品中硅氧烷化合物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楠楠 韩笑 +4 位作者 邱春生 徐琳 王少坡 张丹 蔡亚岐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26-1134,共9页
硅氧烷具有潜在的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和毒性等典型特征,已成为近年来国际上普遍关注的新污染物。因具有低表面张力、高热稳定性和出色的润滑性等特性,硅氧烷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产生活,且其产量和消费量均呈逐年增长趋势。随着人类... 硅氧烷具有潜在的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和毒性等典型特征,已成为近年来国际上普遍关注的新污染物。因具有低表面张力、高热稳定性和出色的润滑性等特性,硅氧烷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产生活,且其产量和消费量均呈逐年增长趋势。随着人类活动中该类化合物的大量消耗,目前已在各种环境介质、个人护理品、生物基质、硅胶产品以及食物等中频繁检出硅氧烷。同时硅氧烷在不同介质中还能转化成多种中间产物,因此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目前,针对硅氧烷化合物的分析方法复杂多样,该文对不同环境介质中样品的采集、前处理方法、硅氧烷的仪器分析方法、硅氧烷及其降解产物的非靶标筛查等内容进行了综述,并对采样及后续实验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阐述,以期对硅氧烷后续研究及前期样品分析方法等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氧烷 采样 前处理 仪器分析 非靶标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C-ICP-MS的稳定铜同位素分析在环境健康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伟超 张璐瑶 +6 位作者 令伟博 陈子谷 陆达伟 杨学志 傅建捷 刘倩 江桂斌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3-192,共10页
铜(Cu)是人体内重要的微量金属元素之一,在许多生命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铜在人体内受到严格调控,其稳态与人体生理状态密切相关,许多疾病的发生往往伴随着铜代谢失衡的现象。通过监测铜稳态的细微变化,可以更精准地发现导致人体... 铜(Cu)是人体内重要的微量金属元素之一,在许多生命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铜在人体内受到严格调控,其稳态与人体生理状态密切相关,许多疾病的发生往往伴随着铜代谢失衡的现象。通过监测铜稳态的细微变化,可以更精准地发现导致人体生理异常变化的因素,特别是环境因素对疾病发生及发展的影响。因此,稳定铜同位素分析在环境健康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MC-ICP-MS)是一种强大的同位素分析质谱方法,具有适用范围广、分析精度高等优点,有效促进了铜同位素分析的发展。本文综述了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分馏机理及基于MC-ICP-MS的铜同位素分析方法,总结了铜同位素分析在环境健康研究中的主要应用,并对其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同位素 质谱分析 环境健康 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MC-ICP-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尘颗粒物大气化学过程研究进展
14
作者 俞泽臣 宋瑞瑶 +4 位作者 王钦浩 权佳雨 张海燕 傅建捷 江桂斌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54-867,共14页
沙尘颗粒物与各类气态大气污染物的非均相反应,对沙尘天气下的区域空气质量和污染物演化有重要影响.研究气态污染物在沙尘表面的吸附和非均相反应机理,有助于加深理解城市环境下污染物大气化学过程和多元污染物的复合过程,为沙尘颗粒物... 沙尘颗粒物与各类气态大气污染物的非均相反应,对沙尘天气下的区域空气质量和污染物演化有重要影响.研究气态污染物在沙尘表面的吸附和非均相反应机理,有助于加深理解城市环境下污染物大气化学过程和多元污染物的复合过程,为沙尘颗粒物的大气化学影响和气候效应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本文简要介绍了大气沙尘颗粒物的组分和传输,对污染物在沙尘颗粒物表面的吸附、自发性氧化反应和光激发催化氧化反应机理进行了总结,并讨论了城市大气中常见的气态化合物(包括臭氧、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有机化合物和二氧化碳)与沙尘颗粒物的非均相反应过程,最后提出了沙尘颗粒物大气化学过程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颗粒物 非均相反应 大气化学 光催化反应 空气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并噻唑类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赋存状况及环境行为
15
作者 张群 张海燕 +2 位作者 俞泽臣 傅建捷 江桂斌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10-1718,共9页
苯并噻唑类化合物(benzothiazoles,BTs)主要作为硫化促进剂添加在橡胶产品中,属于高产量化学品.BTs具有显著的毒性效应,并且在全球的城市室外大气中普遍检出.同时,BTs常用作环境中检测轮胎磨损颗粒的示踪物,随着以轮胎磨损颗粒为代表的... 苯并噻唑类化合物(benzothiazoles,BTs)主要作为硫化促进剂添加在橡胶产品中,属于高产量化学品.BTs具有显著的毒性效应,并且在全球的城市室外大气中普遍检出.同时,BTs常用作环境中检测轮胎磨损颗粒的示踪物,随着以轮胎磨损颗粒为代表的微/纳塑料的研究迅速发展,BTs成为一类受到日益关注的有机污染物.本文总结了大气中BTs的赋存、迁移和光氧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通过比较世界各地大气中BTs的浓度发现,交通排放源和长距离传输是影响大气中BTs空间分布趋势的重要因素.BTs在大气中光氧化的研究刚刚起步,还需深入探索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识别重要转化产物以及揭示相关反应机制.因此,未来亟待发展BTs的光氧化产物预测方法,开发新型的采样与分析技术,揭示其光氧化机制和产物,以期更好地理解BTs在大气中的环境赋存和行为,为空气质量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与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噻唑类污染物 大气环境 赋存状况 环境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分析化学中化学发光分析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范顺利 赵利霞 林金明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2-105,共14页
对2000年以来化学发光分析在环境污染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评述,其中,包括与化学发光分析联用的流动注射、高效液相色谱和毛细管电泳技术等.
关键词 化学发光 分析 流动注射 高效液相色谱 毛细管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样品库建设及其在新污染物研究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史程日 杨舒萍 +6 位作者 朱豹 符杰 黄凯 李鹏扬 张海燕 傅建捷 江桂斌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97-1104,共8页
环境样品库(Environmental Specimen Banks,ESBs)是长期收集和高质量保存环境样品的基础设施,对于环境监测和新污染物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面对日益增长的新污染物,环境样品库建设可以有效地帮助新污染物研究的开展。该文综述了自20世纪6... 环境样品库(Environmental Specimen Banks,ESBs)是长期收集和高质量保存环境样品的基础设施,对于环境监测和新污染物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面对日益增长的新污染物,环境样品库建设可以有效地帮助新污染物研究的开展。该文综述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环境样品库的发展状况及其在新污染物研究中的作用。首先,在介绍全球典型环境样品库的基础上,分析了环境样品库管理系统(Environmental Specimen Bank Management Systems,ESBMSs)的主要功能和特点;其次,总结了环境样品库在新污染物研究中的作用,包括为新污染物研究提供环境样品基础以及对新污染物进行时空序列分析和环境行为研究;最后,结合环境样品库发展现状和新污染物分析技术,展望了环境样品库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样品库 新污染物 污染监测 时空序列分析 回溯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卤代多环芳烃研究进展:来源、毒性、环境概况和分析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楚轩 欧阳成政 +1 位作者 李英明 张庆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54-1165,共12页
卤代多环芳烃(HPAHs)是一类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生物蓄积性、持久性、远距离迁移性,主要于工业热过程中生成和释放。近年来,HPAHs在各类环境介质和多种重点工业的排放物中被广泛检出。HPAHs具有类二噁英的毒性、致癌性和DNA破坏作... 卤代多环芳烃(HPAHs)是一类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生物蓄积性、持久性、远距离迁移性,主要于工业热过程中生成和释放。近年来,HPAHs在各类环境介质和多种重点工业的排放物中被广泛检出。HPAHs具有类二噁英的毒性、致癌性和DNA破坏作用,在一些环境介质中其对总毒性当量的贡献甚至高于二噁英类物质,对人体健康存在潜在风险,然而目前对HPAHs尚缺乏全面的了解。该文介绍了HPAHs的来源、毒性效应和环境分布,综述了其前处理方法以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法、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法等分析方法在HPAHs检测中的最新进展,以期为HPAHs的准确检测、溯源和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代多环芳烃(HPAHs) 来源 分析方法 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石蜡的环境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婷婷 杨倩玲 +3 位作者 翁冀远 乔林 高丽荣 郑明辉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5,共15页
短链氯化石蜡(SCCPs)具有持久性、生物毒性和生物累积性等,是一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被列入《斯德哥尔摩公约》附件A中,中链氯化石蜡具有SCCPs相似的性质也备受关注。氯化石蜡(chlorinated paraffins,CPs)拥有成千上万种同系物、异构体... 短链氯化石蜡(SCCPs)具有持久性、生物毒性和生物累积性等,是一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被列入《斯德哥尔摩公约》附件A中,中链氯化石蜡具有SCCPs相似的性质也备受关注。氯化石蜡(chlorinated paraffins,CPs)拥有成千上万种同系物、异构体、对映体,加之环境基质中存在其他有机卤素化合物,CPs分离分析困难,目前我国仍没有环境样品中CPs分析的标准方法。该文对近年来不同环境基质中的CPs分析所采用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和仪器分析方法两个方面进行综述,提供CPs分析方法最新发展动态,为相关人员对开展此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链氯化石蜡 中链氯化石蜡 分析方法 前处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环境中铁-汞耦合对汞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朱爱玲 曹丹丹 +5 位作者 陈颖 郭瑛瑛 阴永光 李雁宾 刘景富 蔡勇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431-1445,共15页
汞及其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全球污染物.水环境是汞重要的汇,也是汞发生形态转化与生物富集的重要场所.水环境中铁-汞相互作用对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围绕水环境中铁-汞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耦合,讨论并总结了含铁矿物对... 汞及其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全球污染物.水环境是汞重要的汇,也是汞发生形态转化与生物富集的重要场所.水环境中铁-汞相互作用对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围绕水环境中铁-汞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耦合,讨论并总结了含铁矿物对汞的吸附、硫铁矿物对汞的硫化、溶解性铁与含铁矿物对二价汞的还原、铁对汞微生物甲基化的影响、铁参与的甲基汞降解、铁硫矿物介导二甲基汞生成以及水稻根系铁膜对汞吸收的影响,并进一步对铁-汞耦合对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影响的未来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汞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水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