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合流制管道溢流污染的特征与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
作者 佃柳 郑祥 +1 位作者 郁达伟 魏源送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6-83,94,共9页
综述了国内外合流制管道溢流污染特征与控制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合流制管道溢流废水的污染物来源、水质水量关系和水环境影响特征,分析了影响合流制管道溢流污染特征的影响因素、常用合流制管道溢流污染控制措施,以及旋流分离、沉淀等末... 综述了国内外合流制管道溢流污染特征与控制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合流制管道溢流废水的污染物来源、水质水量关系和水环境影响特征,分析了影响合流制管道溢流污染特征的影响因素、常用合流制管道溢流污染控制措施,以及旋流分离、沉淀等末端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指出管道沉积物的沉积、冲刷、污染释放监测与管道、截流井和排口净化技术的工艺组合,是控制我国合流制管道溢流污染的关键技术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流制管道溢流 管道沉积物 冲刷 污染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在膜污染研究中的应用
2
作者 王燕翔 李清雪 +2 位作者 吴其洋 郑利兵 魏源送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28,共6页
简述了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的成像原理和监测优势;由于可快速生成高分辨率的污染层二维和三维图像,可用于表征污染层形成过程、定量分析污染层、表征膜内部污染与润湿、耦合深度学习模型预测膜污染,促... 简述了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的成像原理和监测优势;由于可快速生成高分辨率的污染层二维和三维图像,可用于表征污染层形成过程、定量分析污染层、表征膜内部污染与润湿、耦合深度学习模型预测膜污染,促进对膜污染形成过程和机制的理解;总结了OCT在膜污染分析中的主要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 膜污染 污染层图像 在线监测 膜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禽粪污处理处置中危险生物因子赋存与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张俊亚 隋倩雯 魏源送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342-2354,共13页
畜禽养殖行业是动物疫情发生的重点行业,防控动物疫情是我国生物安全法的重要内容之一。畜禽粪污是导致生物安全问题的危险生物因子(Dangerousbiologicalagents,DBAs)的重要源和汇。本文结合我国生物安全法,从畜禽粪污处理处置的角度,... 畜禽养殖行业是动物疫情发生的重点行业,防控动物疫情是我国生物安全法的重要内容之一。畜禽粪污是导致生物安全问题的危险生物因子(Dangerousbiologicalagents,DBAs)的重要源和汇。本文结合我国生物安全法,从畜禽粪污处理处置的角度,综述典型DBAs(抗生素抗性基因和病毒)在畜禽粪污处理处置过程中的赋存特征及环境行为的研究进展,并提出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建议的研究方向,为保障畜禽养殖行业的生物安全、防范动物疫情、防控畜禽养殖源DBAs向环境扩散提供参考。本文主要建议如下:通过DBAs的分子生物学组成,全面解析核酸(如抗生素抗性基因)→核酸+蛋白(如病毒)→细胞结构(如耐药菌)在畜禽粪污处理处置中的赋存与环境归趋特征;开发畜禽粪污中新兴DBAs的识别、鉴定和快速检测方法;结合碳达峰/碳中和需求,在强化资源化利用的前提下,加强生物处理过程中DBAs控制的靶向技术研发;加强畜禽粪污有机污染、无机污染和生物污染的协同控制技术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粪污 危险生物因子 耐药性 生物处理 土地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混凝去除黑臭水体的污染物特征与机理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康赛 李清雪 +3 位作者 吴振军 张鹤清 郑利兵 魏源送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4-28,32,共6页
采用磁混凝处理黑臭水体。结果表明,聚合氯化铝(PAC)、聚丙烯酰胺(PAM)和磁种的优化投加量分别为70、1.5、1.5 mg/L,浊度、NH_(4)^(+)-N、TN、TP与COD的去除率分别为89.77%、9.02%、17.02%、50.45%与35.77%,COD的去除率比传统混凝提高了... 采用磁混凝处理黑臭水体。结果表明,聚合氯化铝(PAC)、聚丙烯酰胺(PAM)和磁种的优化投加量分别为70、1.5、1.5 mg/L,浊度、NH_(4)^(+)-N、TN、TP与COD的去除率分别为89.77%、9.02%、17.02%、50.45%与35.77%,COD的去除率比传统混凝提高了69.5%。废水中溶解性有机物(DOM)主要为蛋白质类、腐殖质类及微生物代谢产物(SMP),PAC水解产物的吸附和螯合作用是DOM去除的主要机理,且芳香性和共轭双键有机物去除效果较好。磁种投加显著提升SMP和腐殖质类DOM的去除,其关键作用是成为絮体形成的核心,提高絮体密实度、沉降性能、强度和再稳性能,显著强化混凝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混凝 黑臭水体 溶解性有机物 紫外可见光谱 三维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水处理填料堵塞的形成机理及控制措施
5
作者 刘建国 门颖欣 +6 位作者 魏敬铤 李文凯 朱畅 曹英楠 杨晓霞 刘俊新 郑天龙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3,共13页
污水处理填料能够提高污水处理效果,但其堵塞问题会降低处理能力、恶化运行工况,亟待解决。为提高污水处理填料的抗堵塞能力,综述了污水处理填料堵塞的相关研究,从填料特性、应用场景、物质分类、堵塞特点、发展机制和影响因素等方面总... 污水处理填料能够提高污水处理效果,但其堵塞问题会降低处理能力、恶化运行工况,亟待解决。为提高污水处理填料的抗堵塞能力,综述了污水处理填料堵塞的相关研究,从填料特性、应用场景、物质分类、堵塞特点、发展机制和影响因素等方面总结了污水处理填料堵塞的形成机理,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方面讨论了针对污水处理填料堵塞问题的7项常用控制措施,并根据研究现状提出了堵塞形成机理、堵塞控制措施、填料设计优化等方面的研究建议,以期为污水处理填料及配套工艺的后续研究和技术开发提供支撑,提高污水处理填料的应用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填料 堵塞 发展机制 控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空气取水的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研究进展
6
作者 魏源送 吴其洋 郑利兵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51-764,共14页
空气取水技术可为干旱地区获取淡水资源提供一种新途径,其中吸附式空气取水技术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作为一种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孔隙率和功能可控的新型多孔材料,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材料在吸附式空气取水技... 空气取水技术可为干旱地区获取淡水资源提供一种新途径,其中吸附式空气取水技术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作为一种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孔隙率和功能可控的新型多孔材料,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材料在吸附式空气取水技术的研究中受到广泛关注.因此,该文总结了空气取水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从材料的适用性能和应用尝试两方面阐述面向空气取水MOFs材料的主要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取水 金属有机框架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响应膜在水处理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7
作者 段宁鑫 钟慧 +3 位作者 郑祥 高瑞 魏源送 郑利兵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4-29,35,共7页
总结了磁响应膜的概念及其制备方法,阐明了磁响应膜应用于水处理过程中刺激响应机制及应用优势,并综述了磁响应膜在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饮用水以及再生水回用中的研究与应用现状,以期为磁响应膜在水处理中的开发和应用提供支撑。
关键词 磁响应膜 磁性纳米颗粒 膜污染 智能响应膜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盐型厌氧氨氧化研究与应用进展
8
作者 李佳蔚 隋倩雯 +1 位作者 张烨铠 魏源送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93-1501,共9页
硫酸盐型厌氧氨氧化(S-Anammox)是一种在厌氧条件下同步去除NH_(4)^(+)和SO_(4)^(2-)的新型生物处理工艺,为废水同步脱氮除硫提供了新思路,但是其氮硫转化机制、功能微生物与影响因素等研究仍有不足。综述了S-Anammox相关反应方程式、... 硫酸盐型厌氧氨氧化(S-Anammox)是一种在厌氧条件下同步去除NH_(4)^(+)和SO_(4)^(2-)的新型生物处理工艺,为废水同步脱氮除硫提供了新思路,但是其氮硫转化机制、功能微生物与影响因素等研究仍有不足。综述了S-Anammox相关反应方程式、潜在功能微生物与功能基因、影响因素,分析了S-Anammox工艺的应用场景,提出了不同的组合工艺。建议进一步深化氮硫转化机制的研究,揭示功能微生物、反应条件与调控原理,为S-Anammox工程化应用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硫废水 硫酸盐型厌氧氨氧化 功能微生物 同步脱氮除硫 硫酸盐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化工废水零排放系统膜浓缩与分盐过程中DOM的赋存与迁移特征解析
9
作者 徐远豪 刘睿 +5 位作者 焦建业 顾清清 郑利兵 赵鹏飞 付志雄 魏源送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75-1288,共14页
溶解性有机物(DOM)对废水零排放(ZLD)效能与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但目前ZLD系统的DOM,特别是分子学组成与信息的关注和认识仍较少。本研究结合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傅里叶变换离子共振质谱(FT-ICR MS)技术解构实际煤化工废水ZLD系... 溶解性有机物(DOM)对废水零排放(ZLD)效能与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但目前ZLD系统的DOM,特别是分子学组成与信息的关注和认识仍较少。本研究结合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傅里叶变换离子共振质谱(FT-ICR MS)技术解构实际煤化工废水ZLD系统中废水的DOM组成和分子特征,并揭示膜浓缩与分盐过程DOM的赋存与迁移特征。结果表明:①煤化工废水ZLD系统进水的DOM主要为木质素、稠环芳烃、蛋白质和类腐殖质等;预处理阶段主要去除高不饱和度和芳香性的大分子蛋白和木质素类物质。反渗透(RO)浓水中DOM的质荷比(m/zw)、等效双键当量(DBEw)与芳香性指数(AImodw)升高,表明RO优先截留此类大分子量的不饱和的高芳香性物质。RO产水存在小分子蛋白类、脂类和小分子的木质素等物质,揭示了膜表面的微生物污染。②纳滤(NF)分盐阶段,进水中含有蛋白质、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SMP)和腐殖质,同时高盐度下的膜孔溶胀效应导致DOM截留率较低,故产水中仍有少部分的蛋白和腐殖质。③膜污染层中DOM主要是低不饱和度与芳香性的脂类、蛋白、不饱和烃类及少量木质素,其DOM的分子特性与水样存在显著差异。研究显示,预处理针对DOM去除效果有限,DOM的截留主要依靠RO,RO优先去除高芳香性大分子物质,但产水中仍有部分的小分子蛋白、饱和的脂类和蛋白质吸附沉积在RO膜表面,研究可为ZLD系统的污染物去除规律的认识与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化工废水 零排放 溶解性有机物(DOM) 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 膜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脱水污泥好氧堆肥中多环芳烃的含量与风险削减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宁 郝智能 +6 位作者 刘吉宝 鲍振 李雪怡 王侨 解立平 刘景富 魏源送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34-742,共9页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影响污泥安全资源化的重要因素.以无机药剂调理的深度脱水污泥有利于污泥的好氧堆肥处置,但对于该处置过程中深度脱水污泥PAHs的降解和风险削减尚缺乏认识.主要以复合铝镁盐调理的深...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影响污泥安全资源化的重要因素.以无机药剂调理的深度脱水污泥有利于污泥的好氧堆肥处置,但对于该处置过程中深度脱水污泥PAHs的降解和风险削减尚缺乏认识.主要以复合铝镁盐调理的深度脱水污泥为对象,分析不同好氧堆肥条件下污泥中PAHs的含量、来源和风险,以明确好氧堆肥工艺过程对风险有机物的削减效果及潜在影响因素.通过气相色谱-质谱仪、特征比值法和风险熵法分析污泥中美国EPA优先控制的16种PAHs的含量、来源和风险,重点考察了深度脱水污泥在好氧堆肥前后PAHs含量和风险变化.结果表明:①16种PAHs在6组污泥中均有检出,其总量范围为777.78~1878.38 ng/g,组成以中高环芳烃为主,主要来源为石油污染和燃烧的混合源.②堆肥28 d后6组污泥中PAHs的去除率分别为37.66%、54.29%、12.38%、15.40%、56.78%和34.25%,表明添加颗粒大的返混料或辅料更有利于PAHs的降解.③污泥中的PAHs整体处于中低风险,好氧堆肥后除组1的苯并[a]芘和组2的芴由低风险上升为中风险外,其余组中PAHs的风险均保持不变或者下降.研究显示,深度脱水污泥好氧堆肥应注重堆体的通气性,添加颗粒大的返混料或辅料能有效改善好氧堆肥过程的通气性,从而促进PAHs的降解和风险削减.此外,堆肥过程及堆肥产品中PAHs应作为一项重要指标进行监测,以避免因长期暴露引发累积性生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好氧堆肥 PAHS 减毒 生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粪中21种常见抗生素的同步提取检测方法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柴玉峰 钟慧 +5 位作者 陈梅雪 隋倩雯 王瑞 柳蒙蒙 卢亚楠 魏源送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52-1260,共9页
为实现猪粪中抗生素的有效削减及控制,迫切需要开发快速、同步兽用抗生素的检测分析方法,明确猪粪中多种类抗生素赋存特征.本研究建立并优化了猪粪中21种常见抗生素的同步分析方法.该方法采用甲醇和Na_(2)EDTA-McIlvaine缓冲溶液(1∶1,V... 为实现猪粪中抗生素的有效削减及控制,迫切需要开发快速、同步兽用抗生素的检测分析方法,明确猪粪中多种类抗生素赋存特征.本研究建立并优化了猪粪中21种常见抗生素的同步分析方法.该方法采用甲醇和Na_(2)EDTA-McIlvaine缓冲溶液(1∶1,V/V)提取,提取液经固相萃取净化后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猪粪样品中5种四环素类、2种β-内酰胺类、6种大环内酯类、4种磺胺类和4种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内标定量回收率29.53%—116.36%,检出限0.90—26μg·kg^(-1)DS,定量限2.91—85.20μg·kg^(-1)DS,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7.采用该方法对单个猪场不同畜舍样品加标回收率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除了四环素-D6(TC-D6)有显著性影响之外,其它内标回收率在不同样品中无显著性影响.分别采集不同地区2个猪场的猪粪样品进行验证分析,发现猪粪样品中单个抗生素含量范围在ND—99.37 mg·kg^(-1)DS.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猪粪中多种类抗生素的同步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粪 内标法 兽用抗生素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固相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污水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10
12
作者 张青青 郑祥 +2 位作者 程振敏 郁达伟 魏源送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11,共6页
海运、河运增长迅速,船舶污水处理日益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以海洋船舶为主要研究对象,综述了海洋船舶污水的类型、水质特征、处理技术研究和应用进展,并展望了海洋船舶污水处理的膜生物反应器研究与应用方向。海洋船舶污水主要指压舱水... 海运、河运增长迅速,船舶污水处理日益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以海洋船舶为主要研究对象,综述了海洋船舶污水的类型、水质特征、处理技术研究和应用进展,并展望了海洋船舶污水处理的膜生物反应器研究与应用方向。海洋船舶污水主要指压舱水以外的船舶污水,主要包括船舶生活污水和含油污水。海洋船舶生活污水的水质、水量随乘员变化较大,呈现污染物浓度高、变化大等特征,其中黑水污染物浓度BOD5991~5840 mg/L,SS 1180~4980 mg/L;含油污水成分复杂,乳化程度高,舱底水中含油量可达50000 mg/L。虽然海洋船舶污水排放标准随海域变化较大,但日益严格,这导致船舶污水处理对空间、运行维护的要求高,因此,膜生物反应器成为海洋船舶生活污水处理研究与应用的主流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生活污水 排放标准 膜生物反应器 处理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修复工程对天津清净湖生态服务价值影响评估 被引量:4
13
作者 朱利英 陈媛媛 +4 位作者 王亚炜 王春荣 魏源送 张旺 楚天成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24,共7页
以天津中新生态城污水库为研究对象,通过市场价值法、替代工程法、碳税法和工业制氧法等研究方法建立生态服务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定量评估产品服务、调节服务、支持服务和文化服务的生态价值,分析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前(2009年)后(2017年)... 以天津中新生态城污水库为研究对象,通过市场价值法、替代工程法、碳税法和工业制氧法等研究方法建立生态服务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定量评估产品服务、调节服务、支持服务和文化服务的生态价值,分析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前(2009年)后(2017年)清净湖的生态服务价值变化,评估修复工程投入与工程实施后的生态效益。结果表明,污水库生态服务价值估算为2 546.76万元/a,其中调节服务是主要生态服务类型,占总价值量的99.46%;生态修复工程(总投资1.5亿元)实施后,清净湖生态服务价值估算为15 099.54万元/a,文化服务成为其主要服务类型,占总价值量的87.93%。对比分析发现,生态修复工程带来的生态效益明显增加,生态服务总价值量增加了5.9倍;其中生物多样性、游憩和景观美学等服务增值明显,均由0分别增加至12.20万元/a、21.02万元/a和13 255.28万元/a。通过探究清净湖生态修复工程对污染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可为类似城市水体开展生态修复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修复 生态服务价值 清净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骨架材料应用于污泥深度脱水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戈拯 张义鑫 +1 位作者 刘吉宝 魏源送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787-5799,共13页
本文在原始骨架材料应用于污泥脱水局限性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改性骨架材料的类别、改性方法及其强化污泥脱水性能的作用机理,并对其未来应用于污泥深度脱水的前景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展望.结果表明,改性后赋予了骨架材料更多的物化性质,在... 本文在原始骨架材料应用于污泥脱水局限性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改性骨架材料的类别、改性方法及其强化污泥脱水性能的作用机理,并对其未来应用于污泥深度脱水的前景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展望.结果表明,改性后赋予了骨架材料更多的物化性质,在与污泥絮体接触和挤压过程中可发挥骨架支撑、电中和、胞外聚合物破解、物理吸附和催化作用等,以促进污泥深度脱水.针对目前研究现状,建议未来应以工程实践需要为导向开发更高效经济的改性方法,实现污泥的有效减量与资源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脱水 骨架材料 改性方法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BR强化生物脱氮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孙广垠 宋舒兴 +4 位作者 隋倩雯 高超龙 狄斐 钟慧 魏源送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78-186,共9页
由于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相比于传统曝气系统具有氧传质效率高、能耗低等特点,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基于MABR所具有的传质特点以及微生物结构,其在强化高效生物脱氮(常规工艺、厌氧氨氧化工艺)应用前景广阔.本文综述了MABR的... 由于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相比于传统曝气系统具有氧传质效率高、能耗低等特点,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基于MABR所具有的传质特点以及微生物结构,其在强化高效生物脱氮(常规工艺、厌氧氨氧化工艺)应用前景广阔.本文综述了MABR的技术原理、运行参数、膜材料特点以及运行影响因素等,并对该工艺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 逆向传质 膜材料 生物脱氮 厌氧氨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蒸馏在高氨氮废水处理与回用中的研究应用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康赛 郑利兵 +1 位作者 魏源送 李清雪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5-21,共7页
高氨氮废水主要包括畜禽养殖废水、尿液、垃圾渗滤液、焦化废水、化工废水等,来源广、排放量大,其有效处理与高效回用成为水处理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膜蒸馏(MD)具有显著的耐污染能力和高效的处理性能,受到广泛关注。对MD在典型高... 高氨氮废水主要包括畜禽养殖废水、尿液、垃圾渗滤液、焦化废水、化工废水等,来源广、排放量大,其有效处理与高效回用成为水处理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膜蒸馏(MD)具有显著的耐污染能力和高效的处理性能,受到广泛关注。对MD在典型高氨氮废水处理与回用中的应用现状进行概述,综合分析其处理高氨氮废水时存在的问题,并总结归纳了主要解决策略与进展。研究表明,MD可实现高氨氮废水中的水回用和氨回收,是处理与回用高氨氮废水的一项关键技术。膜污染和润湿仍是MD面临的主要问题,同时,氮与水的分离效率低也是限制MD工业应用的重要因素。未来MD在高氨氮废水处理回用中的工业化应用的关键,是新型膜材料与组件的开发、膜污染机制与控制研究、新型组合工艺开发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蒸馏 高氨氮废水 水回用 氨回收 膜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蒸馏处理环控生保系统中尿液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高瑞 康赛 +5 位作者 苑宏英 张良长 艾为党 员建 郑利兵 魏源送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8-137,149,共11页
尿液的处理与水回收是目前环控生保系统(ECLSS)研究的难点和重点.本文采用膜蒸馏(MD)进行尿液处理,考察膜材料、进料液温度及不同预处理方式对尿液MD处理过程效能的影响.研究发现PTFE膜具有较好的MD性能,温差从15℃提升到45℃时,通量由3... 尿液的处理与水回收是目前环控生保系统(ECLSS)研究的难点和重点.本文采用膜蒸馏(MD)进行尿液处理,考察膜材料、进料液温度及不同预处理方式对尿液MD处理过程效能的影响.研究发现PTFE膜具有较好的MD性能,温差从15℃提升到45℃时,通量由3.35提高到16.54 kg/(m^(2)·h).尿液处理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DOM)主要包括酪氨酸类蛋白(C1)、色氨酸类蛋白(C2)及富里酸类物质(C3),C1占比60%以上,C/N比较低.MD过程出现了微生物污染,进一步提升了C2的占比,降低了DOM腐殖化程度.陶瓷膜预处理可截留大分子物质以减缓膜污染;酸化可稳定尿液性质,显著减缓有机-无机-微生物污染,初始通量提高10%,长期稳定性显著提高.本研究为尿液处理与回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案,可支撑ECLSS废水的处理与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液 膜蒸馏 陶瓷膜 环控生保系统 膜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分离技术在源分离尿液处理与回收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焦赟仪 郑利兵 +1 位作者 周书葵 魏源送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8-149,共12页
膜分离技术广泛用于尿液处理.概述了尿液的组成和性质,对低压、高压膜分离及电渗析、膜蒸馏、正渗透等新型膜技术在源分离尿液处理与资源回收中的研究及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不同膜技术在尿液处理中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研究认为,... 膜分离技术广泛用于尿液处理.概述了尿液的组成和性质,对低压、高压膜分离及电渗析、膜蒸馏、正渗透等新型膜技术在源分离尿液处理与资源回收中的研究及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不同膜技术在尿液处理中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研究认为,随着尿液源分离的发展,尿液资源回收将成为尿液处理的主要方向,新型膜材料和膜过程的开发及膜组合工艺发展将成为攻坚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分离尿液 尿液处理 资源回收 膜分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氨预处理污泥促进有机物释放过程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沈嘉辉 王侃宏 +2 位作者 梁玉帅 郁达伟 魏源送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4-112,共9页
针对污泥厌氧消化水解阶段有机物释放受限、影响产甲烷的问题,通过优化游离氨预处理的剂量,考察了不同游离氨预处理浓度、持续时间下,污泥水解阶段的有机物释放效果。结果表明,与控制组相比,优化剂量的游离氨处理后TCOD、SCOD质量浓度... 针对污泥厌氧消化水解阶段有机物释放受限、影响产甲烷的问题,通过优化游离氨预处理的剂量,考察了不同游离氨预处理浓度、持续时间下,污泥水解阶段的有机物释放效果。结果表明,与控制组相比,优化剂量的游离氨处理后TCOD、SCOD质量浓度分别提高了134.64%~250.34%、154.70%~274.55%,表明优化的游离氨水平有效强化了污泥的预处理效果。组分分析结果表明,溶解性蛋白质、多糖浓度分别提高111.70%、412.37%,VS水解率增加16.60%~80.38%。三维荧光光谱(3D-EEM)的PARAFAC分析表明,游离氨预处理后提高了生物可降解有机物占比,主要以溶解性微生物副产物(41.18%)、类酪氨酸(29.32%)为主;同时促进难降解有机物的转化。不同于高能耗预处理的强力溶胞破壁,以温和调节的游离氨预处理方式强化水解,可提高液相中溶解性有机物质量浓度,进而改善污泥中有机物释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氨 预处理 水解阶段 有机物释放 生物降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氨调理污泥厌氧消化过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沈嘉辉 王侃宏 +2 位作者 郁达伟 高瑞 魏源送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22-28,共7页
游离氨调理污泥能够促进污泥中有机质的释放,通过抑制部分厌氧消化菌的活性、调控乙酸生成以及同型和乙酸型产甲烷途径,来提高氢气或甲烷产率。综述了游离氨调理机制、条件和有机物的释放、产气效果等,研究表明,游离氨能够强化小分子有... 游离氨调理污泥能够促进污泥中有机质的释放,通过抑制部分厌氧消化菌的活性、调控乙酸生成以及同型和乙酸型产甲烷途径,来提高氢气或甲烷产率。综述了游离氨调理机制、条件和有机物的释放、产气效果等,研究表明,游离氨能够强化小分子有机物通过穿胞透璧释放,促进胞内溶解性有机物以溶解性蛋白质和多糖形态释放为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COD);游离氨浓度与有机物释放量呈对数正相关;调理条件是影响游离氨调理效果的关键因素;游离氨调控厌氧消化菌种群的策略制约着相关酶的活性以及有机物的转移转化,进一步优化调理策略有望提升污泥的生物降解性能,提高氢气或甲烷的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氨 污泥处理 厌氧消化 有机物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