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多样性(geodiversity)是指涵盖了地质、地貌、土壤和水文等要素的地球表层非生物环境的异质性。地多样性具有多圈层的价值,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影响因素,以及多元生态系统服务或地系统服务的重要支撑。在全球环境变化的背景下,地多样...地多样性(geodiversity)是指涵盖了地质、地貌、土壤和水文等要素的地球表层非生物环境的异质性。地多样性具有多圈层的价值,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影响因素,以及多元生态系统服务或地系统服务的重要支撑。在全球环境变化的背景下,地多样性核心指标(Essential Geodiversity Variables,EGVs)的评估可以助力地球表层全面复杂的信息获取,以应对气候变化适应、系统保护规划、人类福祉与可持续发展等诸多挑战。近30年来,地多样性相关研究不断发展,形成了丰富的内涵和多元的热点话题,但目前尚缺乏研究的综合与比较,一些关键领域需要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机制探索。结合文献计量学的辅助分析,从内涵演变、方法论、地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geodiversity and biodiversity,GBD)关联、地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关联几个方面进行系统性综述。结果表明,地多样性的内涵经历了“开端-内涵丰富-确立主流-概念泛化”的演变过程;量化地多样性的方法论多以空间格网为基本单元,并借鉴了经典生物多样性指数的形式;GBD的关联性已得到广泛认可及初步定量化论证,跨尺度、跨生态系统类型的GBD关系研究有待深化;地多样性支持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多集中于概念框架的讨论,已有研究初步尝试定量刻画地多样性与文化服务的关联,但与调节和支持服务结合的定量研究有限,其难点在于如何揭示其关联机理。为应对上述问题和应对地多样性面临的争议,尝试提出三点展望:厘清并优化广泛的地多样性内涵并建立因地制宜的标准工具;整合GBD研究应重视机理与尺度效应;地多样性到生态系统服务的传递过程应进行机制探索并注重多尺度研究。展开更多
公民科学自诞生以来,逐渐成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科学活动。鸟类研究中,基于公民科学数据所做的科研成果不断增加,但目前对本领域的研究现状尚无全面系统的分析。使用CiteSpace软件,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1984—2024年8月间的92...公民科学自诞生以来,逐渐成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科学活动。鸟类研究中,基于公民科学数据所做的科研成果不断增加,但目前对本领域的研究现状尚无全面系统的分析。使用CiteSpace软件,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1984—2024年8月间的925篇文献,通过关键词时间线演化图谱、关键词聚类图谱和热点涌现分析等方式,对公民科学数据在鸟类研究中的应用现状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结果表明:(1)学科发展至今大概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发文量先后经过了匀速增加、呈指数型增加和波动中有所下降的发展趋势。(2)目前国外科研机构在本领域内比较活跃,这些机构的研究内容经历了从基础数据描述性研究到算法升级、模型开发再到数据应用扩展和新技术引用的转变过程。(3)研究主题聚类结果显示,本领域可被划分为种群动态、物种分布、农业环境政策和鸟类繁殖调查等20个聚类,鸟类种群研究、外界影响研究、鸟类医学研究和鸟类生理研究四个大方向。“公民科学”、“分布范围变化”、“生物多样性”和“气候影响”将是本领域未来的研究热点。展开更多
文摘地多样性(geodiversity)是指涵盖了地质、地貌、土壤和水文等要素的地球表层非生物环境的异质性。地多样性具有多圈层的价值,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影响因素,以及多元生态系统服务或地系统服务的重要支撑。在全球环境变化的背景下,地多样性核心指标(Essential Geodiversity Variables,EGVs)的评估可以助力地球表层全面复杂的信息获取,以应对气候变化适应、系统保护规划、人类福祉与可持续发展等诸多挑战。近30年来,地多样性相关研究不断发展,形成了丰富的内涵和多元的热点话题,但目前尚缺乏研究的综合与比较,一些关键领域需要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机制探索。结合文献计量学的辅助分析,从内涵演变、方法论、地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geodiversity and biodiversity,GBD)关联、地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关联几个方面进行系统性综述。结果表明,地多样性的内涵经历了“开端-内涵丰富-确立主流-概念泛化”的演变过程;量化地多样性的方法论多以空间格网为基本单元,并借鉴了经典生物多样性指数的形式;GBD的关联性已得到广泛认可及初步定量化论证,跨尺度、跨生态系统类型的GBD关系研究有待深化;地多样性支持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多集中于概念框架的讨论,已有研究初步尝试定量刻画地多样性与文化服务的关联,但与调节和支持服务结合的定量研究有限,其难点在于如何揭示其关联机理。为应对上述问题和应对地多样性面临的争议,尝试提出三点展望:厘清并优化广泛的地多样性内涵并建立因地制宜的标准工具;整合GBD研究应重视机理与尺度效应;地多样性到生态系统服务的传递过程应进行机制探索并注重多尺度研究。
文摘公民科学自诞生以来,逐渐成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科学活动。鸟类研究中,基于公民科学数据所做的科研成果不断增加,但目前对本领域的研究现状尚无全面系统的分析。使用CiteSpace软件,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1984—2024年8月间的925篇文献,通过关键词时间线演化图谱、关键词聚类图谱和热点涌现分析等方式,对公民科学数据在鸟类研究中的应用现状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结果表明:(1)学科发展至今大概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发文量先后经过了匀速增加、呈指数型增加和波动中有所下降的发展趋势。(2)目前国外科研机构在本领域内比较活跃,这些机构的研究内容经历了从基础数据描述性研究到算法升级、模型开发再到数据应用扩展和新技术引用的转变过程。(3)研究主题聚类结果显示,本领域可被划分为种群动态、物种分布、农业环境政策和鸟类繁殖调查等20个聚类,鸟类种群研究、外界影响研究、鸟类医学研究和鸟类生理研究四个大方向。“公民科学”、“分布范围变化”、“生物多样性”和“气候影响”将是本领域未来的研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