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黑斑蛙与非洲爪蟾蝌蚪急性毒性试验方法敏感性的比较
被引量:10
- 1
-
-
作者
苏红巧
张银凤
秦占芬
李建中
-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和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科院环境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85-790,共6页
-
基金
"863"计划课题(2010AA065105
2012AA06A302)
+1 种基金
环保/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109048
201110250)
-
文摘
两栖动物蝌蚪急性毒性试验是评价化学品急性毒性的一种方法。以毒死蜱、乙草胺、重铬酸钾和全氟辛烷磺酸盐(PFOS)为测试物,比较了我国本土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与国际通用种非洲爪蟾(Xenopus laevis)在蝌蚪急性毒性试验中的敏感性。结果发现:2类蝌蚪分别进行的11次试验中,空白对照组黑斑蛙蝌蚪死亡率(0.9%)远低于非洲爪蟾蝌蚪的死亡率(5.8%);重铬酸钾和PFOS对黑斑蛙蝌蚪的96 h-LC50分别为34.0 mg·L-1和81.0 mg·L-1,而对非洲爪蟾蝌蚪的96 h-LC50分别为51.6 mg·L-1和92.1 mg·L-1,显示黑斑蛙蝌蚪对这2种化学品的敏感性略高于非洲爪蟾蝌蚪;毒死蜱和乙草胺对黑斑蛙蝌蚪的96 h-LC50分别为0.41 mg·L-1和4.1 mg·L-1,而对非洲爪蟾蝌蚪的96 h-LC50分别为0.12 mg·L-1和3.1 mg·L-1,显示黑斑蛙蝌蚪对这2种化学品的敏感性略低于非洲爪蟾。鉴于2类蝌蚪对化学品的敏感性存在差异,且黑斑蛙蝌蚪的自然死亡率低,材料更易获得,笔者认为黑斑蛙蝌蚪比非洲爪蟾更适合作为蝌蚪急性毒性试验的材料,用于我国化学品环境管理中的毒性评价。
-
关键词
黑斑蛙
非洲爪蟾
蝌蚪
急性毒性
化学品
敏感性
-
Keywords
Rana nigromaculata
Xenopus laevis
tadpole
acute toxicity
chemical
sensitivity
-
分类号
X171.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