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饮用水中微塑料污染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红岩 张海峰 +2 位作者 李洁 郑蓓 于志勇 《净水技术》 CAS 2019年第7期7-12,共6页
微塑料的环境污染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但饮用水中微塑料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文中从微塑料的来源、分布、检测方法及其潜在的健康危害等角度,概述了全球范围饮用水中微塑料的研究现状,并对研究方向做出展望。
关键词 微塑料 饮用水 毒性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饮用水中碘代消毒副产物碘代三卤甲烷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振林 赵芳 +5 位作者 马亚红 覃太生 董慧峪 刘绍刚 谭学才 刁开盛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02-1306,共5页
对比研究了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P&T/GC-MS)和液液萃取-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LLE-GC/ECD)检测饮用水中碘代三卤甲烷(I-THMs)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采用甲基叔丁基醚(MTBE)作为萃取剂直接液液萃取,LLE-GC/ECD检测更适... 对比研究了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P&T/GC-MS)和液液萃取-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LLE-GC/ECD)检测饮用水中碘代三卤甲烷(I-THMs)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采用甲基叔丁基醚(MTBE)作为萃取剂直接液液萃取,LLE-GC/ECD检测更适于I-THMs的分析。在选定条件下,内标法定量,6种ITHMs在0.5~1 0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相对标准偏差(RSD,n=7)为3.9%~6.4%,方法检出限为0.05~0.11μg/L。0.5,2.0,10.0μg/L加标水平下,分别对某地表水、水厂滤后水和自来水进行I-THMs的加标回收实验,平均回收率为81.2%~108.6%,RSD为2.6%~7.7%。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适用于饮用水中新兴消毒副产物I-THMs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液萃取 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 碘代三卤甲烷 饮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某市农村饮用水水质状况及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洁 李红岩 +1 位作者 于志勇 郑蓓 《净水技术》 CAS 2021年第12期32-37,155,共7页
农村饮水安全关乎农民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为掌握农村供水存在的典型问题,开展了北方某城市13个涉农区县的饮水水质调查。结果表明,该市农村供水达标率仅为50.82%,有效消毒是影响农村供水水质达标的首要问题,其次为硝酸盐、氟化物等... 农村饮水安全关乎农民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为掌握农村供水存在的典型问题,开展了北方某城市13个涉农区县的饮水水质调查。结果表明,该市农村供水达标率仅为50.82%,有效消毒是影响农村供水水质达标的首要问题,其次为硝酸盐、氟化物等水源性水质问题。该市农村供水站消毒设备安装率为92%,正常运行率仅为69%,二氧化氯为主要消毒方式,其消毒效果优于其他方式。超标点硝酸盐和氟化物健康风险均接近荷兰建设和环境署推荐的可忽略风险水平,应注意饮用水中各有毒物质累加的总体风险。建议完善农村基础供水设施建设,重视加强运营管理,落实农村供水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实现农村供水良性可持续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饮用水水质 分布特征 有效消毒 水源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饮用水水样保存与运输条件对菌落总数检测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张艳芬 李红岩 +2 位作者 郑蓓 于志勇 李洁 《净水技术》 CAS 2021年第12期26-31,共6页
鉴于样品采集与运输过程是影响检测结果能否客观、真实反映生活饮用水中微生物水平的关键步骤,以菌落总数为研究对象,分析样品采集后的保存和运输条件对生活饮用水中微生物检测的影响。结果表明,保存温度、时长以及温度和时长的双因素... 鉴于样品采集与运输过程是影响检测结果能否客观、真实反映生活饮用水中微生物水平的关键步骤,以菌落总数为研究对象,分析样品采集后的保存和运输条件对生活饮用水中微生物检测的影响。结果表明,保存温度、时长以及温度和时长的双因素交互作用均对微生物指标的测定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时长的影响更大。基于加标试验和实际水样检测结果,建议生活饮用水水样的保存条件根据运输时长选择:若水样采集后4 h内检测,可于环境温度下保存;若12 h内检测,需于4~25℃条件下保存;若超过12 h检测,需于4~15℃冷藏保存水样,时长最长不超过24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存温度 保存时长 微生物指标检测 菌落总数 饮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叔胺树脂制备及对水中刚果红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韩金宏 张丹丹 +5 位作者 刘敏 刘绍刚 董慧峪 谭学才 蒋才芳 刁开盛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1-228,233,共9页
以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为单体、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通过悬浮聚合法制备出叔胺树脂(TAR),然后经H_(2)O_(2)改性得到氧化叔胺型树脂(TAOR)。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氮气吸附-脱附曲线和热... 以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为单体、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通过悬浮聚合法制备出叔胺树脂(TAR),然后经H_(2)O_(2)改性得到氧化叔胺型树脂(TAOR)。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氮气吸附-脱附曲线和热重(TG)等技术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以刚果红(CR)为模型对象污染物,并通过正交试验对TAOR最佳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同时,研究了TAOR投加量、溶液pH、离子强度和共存组分等因素对水中CR吸附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吸附过程中吸附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CR的吸附量随着pH和离子强度的增加而减少,共存离子和腐殖酸对TAOR树脂吸附CR有一定的抑制作用。CR在TAOR上的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吸附模型,Langmuir等温吸附符合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TAOR对溶液中CR的吸附过程,最大吸附量为101.9mg/g(pH=6.0和25℃)。吸附热力学结果表明,CR在TAOR上的吸附是一个自发的物理吸附过程,其吸附机制单层子化学作用控制机制。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技术(XPS)结果进一步显示,TAOR上的氧化胺结构参与CR吸附。脱附再生实验发现,1.0mol/L NaOH溶液脱附效果最优,经5次循环再生使用,TAOR的吸附性能没有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叔胺吸附树脂 合成 刚果红 吸附 吸附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的降雨时间序列去噪方法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李东升 马金锋 +1 位作者 饶凯锋 王晓燕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7-133,共7页
小波变换在降雨时间序列数据的去噪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可有效提高降雨时间序列预测的准确性。为确定降雨时间序列小波去噪过程中小波基函数、分解尺度以及阈值估计方法的选择,实现最优去噪,以国家气象科学数据中心2008~2018年的日降雨... 小波变换在降雨时间序列数据的去噪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可有效提高降雨时间序列预测的准确性。为确定降雨时间序列小波去噪过程中小波基函数、分解尺度以及阈值估计方法的选择,实现最优去噪,以国家气象科学数据中心2008~2018年的日降雨时间序列为基础数据,以中国5个不同气候类型的省份为研究区域,基于复合指标T对57种小波基函数的去噪效果进行评价,并评价去噪过程中可能的分解尺度和常用阈值估计方法。结果表明:7~10阶的Daubechies小波是去噪效果最好的小波基函数组,最小T值在0.3264~0.4228之间,Symlets小波族的去噪效果最差;最优的分解尺度为3级,最小T值范围为0.1844~0.2526;混合阈值和Steins无偏风险估计阈值的去噪效果最好,最小T值在0.3773~0.4359之间。研究成果可为中国境内降雨时间序列和其他水文气象时间序列的去噪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时间序列 小波去噪 最优去噪 最优小波基函数 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场废水高剂量次氯酸钠消毒下消毒副产物的赋存特征研究
7
作者 王恩全 徐雄 +5 位作者 隋倩雯 郑蕊 陈梅雪 刘权震 张倩茹 魏源送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62-671,共10页
为了明晰猪场废水高剂量NaClO消毒产生消毒副产物(DBPs)的赋存特征,本研究采集了典型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改良A^(2)O工艺的不同工艺段出水,采用全二维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GC-qMS)结合三维荧光(3D-EEM)分析,研究了猪场废水厌氧消化... 为了明晰猪场废水高剂量NaClO消毒产生消毒副产物(DBPs)的赋存特征,本研究采集了典型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改良A^(2)O工艺的不同工艺段出水,采用全二维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GC-qMS)结合三维荧光(3D-EEM)分析,研究了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改良A^(2)O工艺处理过程有机物变化对DBPs的影响。猪场原水、厌氧消化池出水、改良A^(2)O池出水经100 mg·L^(-1) NaClO消毒后共检测到10类38种DBPs。猪场原水消毒后检测到大量氯酚类和氯杂环类DBPs,厌氧消化+改良A^(2)O工艺对这部分DBPs前体物有很好的去除效果,经厌氧消化处理后氯酚类和氯杂环类DBPs分别减少了88.50%、77.64%。但厌氧消化会增加酯类和烃类,使氯酯类和氯烃类DBPs产生量分别增加了392.18%、68.37%,改良A^(2)O工艺可以去除部分氯酯类和氯烃类DBPs前体物。改良A^(2)O工艺出水有机物C/N升高、H/C降低,HIX增大,腐殖化程度与稳定程度升高、芳香度升高,可能是出水消毒后氯烃类DBPs增加的原因。厌氧消化+改良A^(2)O工艺难以去除氯酯类和氯烃类DBPs前体物,猪场废水处理系统需要加强对这部分前体物的去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场废水 次氯酸钠消毒 消毒副产物 全二维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GC×GC-q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助剂冷凝废水的预处理工艺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泽宇 张堯 鲁智礼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0年第10期109-112,共4页
采用铁碳微电解、Fenton氧化及其耦合工艺处理北方某橡胶助剂公司的橡胶助剂冷凝废水。当进水COD为7000mg/L时,铁碳微电解工艺初始pH为3,铁碳球投加量1250g/L,反应120min时,COD去除率为30%,B/C为0.34;Fenton氧化工艺初始pH为3,H2O2/Fe^2... 采用铁碳微电解、Fenton氧化及其耦合工艺处理北方某橡胶助剂公司的橡胶助剂冷凝废水。当进水COD为7000mg/L时,铁碳微电解工艺初始pH为3,铁碳球投加量1250g/L,反应120min时,COD去除率为30%,B/C为0.34;Fenton氧化工艺初始pH为3,H2O2/Fe^2+摩尔比为10,H2O2投加量50mmol/L,反应60min,COD去除率为77%,B/C为0.26;铁碳微电解+Fenton耦合工艺的COD去除率为60%,B/C为0.13。采用单独工艺处理该废水要优于耦合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碳微电解 FENTON氧化 橡胶助剂废水 废水处理 可生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电极下的等离子体放电特性及甲基橙处理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淑敏 黄邦斗 +3 位作者 王齐 王春苗 杨敏 于建伟 《净水技术》 CAS 2023年第4期79-85,共7页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级氧化工艺,由于其高去除率和环境相容性,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其中不同电极材质的等离子体放电特性对于污染物的降解有重要影响。研究采用一种介质阻挡放电式等离子体装置,以甲基橙模拟废水为处理对象...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级氧化工艺,由于其高去除率和环境相容性,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其中不同电极材质的等离子体放电特性对于污染物的降解有重要影响。研究采用一种介质阻挡放电式等离子体装置,以甲基橙模拟废水为处理对象,对不同材质电极(钨、不锈钢和铜)放电条件下的电学特性和甲基橙去除效果进行了研究,并初步探讨了主要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电极材料主要通过改变放电过程的能量输入来影响甲基橙的降解,每个交流周期中,受电极本身功函数和硬度的影响,电极的击穿电压不同;铜电极击穿发生较早,电流幅值和能量注入更大,放电功率相应最高。对甲基橙的去除效果为铜>钨>不锈钢,其中铜和钨电极下甲基橙去除率均可达90%以上,而不锈钢电极仅为78%。不同电极放电过程中产生的H_(2)O_(2)和O_(3)不同,与O_(3)相比,H_(2)O_(2)生成量受放电功率的改变影响更显著,且与不锈钢电极相比较,铜电极下的放电功率可增加5%,O_(3)和H_(2)O_(2)的生成量分别提高了近41.0%和34.3%,从而提升了对甲基橙的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极材料 等离子体 放电特性 甲基橙 过氧化氢 臭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