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指山近交猪胚胎生殖细胞(EG)嵌合体在我国移植产仔 被引量:2
1
作者 冯书堂 丛笑倩 +9 位作者 刘立新 李秀兰 董晓 包林平 张莉 陈红平 牟玉莲 况玲 张青峰 姚錱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11-312,共2页
采集25~28日龄的五指山小型猪(WZSP)胚胎原始生殖嵴细胞(PGCs),用于WZSP生殖细胞(EG)建系培养技术研究.研究发现:以DMEM含15%胎牛血清、0.1 mol/L巯基乙醇等为基础培养液,分别添加生长因子20 ng/mL LIF、40 ng/mL hSCF、20 ng/mL hbFGF... 采集25~28日龄的五指山小型猪(WZSP)胚胎原始生殖嵴细胞(PGCs),用于WZSP生殖细胞(EG)建系培养技术研究.研究发现:以DMEM含15%胎牛血清、0.1 mol/L巯基乙醇等为基础培养液,分别添加生长因子20 ng/mL LIF、40 ng/mL hSCF、20 ng/mL hbFGF,以STO为饲养层,进行EG培养建系,WZSP 3 d可出现克隆,其克隆具有出现早,生长数量多,增殖快,成熟亦早,传代率高的特点.培养7~10 d需传代或冷冻保存.EG类细胞冷冻、解冻后尚可复苏,并传至11代.若基础培养液不添加生长因子,培养6~10 d后亦可出现EG克隆细胞株,但其克隆具有出现晚、数量少、增殖慢等特点.研究中还发现25~26日龄的WZSP胚胎的原始生殖嵴小、不易观察、PGCs分离较困难;27~28日龄的WZSP胚胎的原始生殖嵴体积大、易观察、便于分离并可获得多量的PGCs.同时对PGCs进行了形态学、体外分化、AKP染色鉴定等研究.2002年9-12月,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五指山猪保种场先后从22头超排处理的大白猪供体中,于配种后(当天为0 d)5.5~7 d实施手术法获得252枚可用胚.将123枚胚胎显微注射WZSP的EG细胞,每枚注射5~15个细胞,与未注射的103枚混合分别移植给9头受体,平均每头受体移植胚胎25.11±5.11枚、含注射EG细胞胚胎13.67±3.57枚,其中7头分别于移植15~22 d返情,1头妊娠,1头待观察.其中2002年9月17日移植30枚胚胎的133号受体,于2003年元月8日产仔8头,其中6头为白色毛仔猪,2头表现为皮肤色素嵌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胚胎 细胞 注射 受体 观察 生长因子 产仔 日龄 近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肝病毒核心抗原DNA疫苗诱导小鼠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动态变化和动态分布
2
作者 张炜 董生福 +3 位作者 孙淑惠 汪垣 李光地 瞿涤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79-383,共5页
目的 :研究乙肝病毒核心抗原 (HBcAg)DNA疫苗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方法 :用表达乙肝病毒核心抗原N端1 4 4个氨基酸的重组质粒DNA(简称pHBc1 4 4 ) 1 0 0 μg免疫C5 7BL 6小鼠 ,用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技术检测小鼠体内抗原特异性CD8+ T细... 目的 :研究乙肝病毒核心抗原 (HBcAg)DNA疫苗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方法 :用表达乙肝病毒核心抗原N端1 4 4个氨基酸的重组质粒DNA(简称pHBc1 4 4 ) 1 0 0 μg免疫C5 7BL 6小鼠 ,用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技术检测小鼠体内抗原特异性CD8+ T细胞的动态变化。结果 :pHBc1 4 4免疫后抗原特异性CD8+ T细胞逐渐增多 ,在初次免疫的第 1 4天出现第一个免疫应答高峰 ,此后抗原特异性CD8+ T细胞数量逐渐下降进入免疫记忆期并在 1年内维持在稳定水平。加强免疫后在第 1 0天抗原特异性CD8+ T细胞数量达到高峰 ,约是初次免疫应答高峰的 2倍 ,此后抗原特异性CD8+ T细胞数量逐渐下降 ,但下降的速度比初次免疫应答减缓。结论 :pHBc1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核心抗原 DNA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C-ELISA检测尿Ⅳ型胶原方法的建立及其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谭燕 杨永年 +2 位作者 陆志强 卫军 张祖传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94-497,508,共5页
目的 建立一种新的检测尿Ⅳ型胶原 (ⅣC)的ABC ELISA系统 ,评价尿ⅣC对早期糖尿病肾病 (DN)的特异性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制备的抗ⅣC抗体成功地建立了ABC ELISA ,该系统能直接从尿液中检测到ⅣC。在临床试验中 ,对 12 0例 2型糖尿病 (... 目的 建立一种新的检测尿Ⅳ型胶原 (ⅣC)的ABC ELISA系统 ,评价尿ⅣC对早期糖尿病肾病 (DN)的特异性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制备的抗ⅣC抗体成功地建立了ABC ELISA ,该系统能直接从尿液中检测到ⅣC。在临床试验中 ,对 12 0例 2型糖尿病 (DM )病人及多组对照同时进行 2 4h尿ⅣC(UCER)和白蛋白 (UAER)的测定。结果 在 0 .5~ 5 0 0ng/ml浓度范围内 ,建立尿ⅣC测定的标准曲线。在 1~ 12 5ng/ml之间 ,尿ⅣC浓度与A值呈显著正相关 (r =0 .84 ,P <0 .0 4 )。该ELISA系统的敏感性达 0 .5ng/ml,与其他蛋白质的交叉反应性 <1%。与正常对照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组、原发性高血压组及冠心病组相比 ,UCER在DM病人中显著升高 ,尤其是在UAER 2 0 0~ 30 0mg/ 2 4h亚组更加明显 (P <0 .0 1)。在DM病人中 ,UCER与Ccr呈显著负相关(r=- 0 .4 1,P <0 .0 0 1)。结论 我们成功地建立了直接检测尿ⅣC的ABC ELISA系统并发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 Ⅳ型胶原 微量白蛋白尿 糖尿病肾病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糖核酸酶保护法MD-2探针的制备
4
作者 陈永华 李昌麟 +3 位作者 王韵 蒋建新 朱佩芳 张宗梁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0期1857-1858,共2页
目的 构建用于核糖核酸酶保护法的MD 2转录质粒并制备反义RNA探针。方法 PCR扩增目的片段 ,并定向亚克隆至pSP72质粒T7启动子下游的多克隆位点 ,以T7RNA聚合酶转录合成反义RNA探针。结果 亚克隆插入的片段经测序、酶切鉴定 ,序列及... 目的 构建用于核糖核酸酶保护法的MD 2转录质粒并制备反义RNA探针。方法 PCR扩增目的片段 ,并定向亚克隆至pSP72质粒T7启动子下游的多克隆位点 ,以T7RNA聚合酶转录合成反义RNA探针。结果 亚克隆插入的片段经测序、酶切鉴定 ,序列及方向完全正确 ,成功制备了用于的反义RNA探针。结论 成功地制备了用于核糖核酸酶保护法的MD 2转录模板和探针 ,为深入研究内毒素信号受体相关机制以及M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探针 核糖核酸酶保护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浙蝮蛇毒抗血小板聚集组分的分离纯化及活性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刘萍 徐建民 +3 位作者 金茜 王益清 朱洪 周元聪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94-198,共5页
蛇毒 ,特别是蝰蛇和眼镜蛇家族蛇毒含有相当数量作用于血小板的活性成分 ,它们可诱导或抑制血小板聚集。一些相关成分应用于临床有望作为有效药物治疗出血或血栓性疾病。江浙蝮蛇属蝰蛇类 ,是我国特有的蛇种。本研究以是否抑制ADP诱导... 蛇毒 ,特别是蝰蛇和眼镜蛇家族蛇毒含有相当数量作用于血小板的活性成分 ,它们可诱导或抑制血小板聚集。一些相关成分应用于临床有望作为有效药物治疗出血或血栓性疾病。江浙蝮蛇属蝰蛇类 ,是我国特有的蛇种。本研究以是否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为示踪 ,从江浙蝮蛇毒中分离纯化出一种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并对其生化特性做进一步探讨。江浙蝮蛇毒经DEAE SepharoseCL 6B ,SephadexG 75及在FPLC上利用SP Sepharose和MonoQ层析 ,得到SDS PAGE条带均一、分子量为 6 5kD的蛋白质组分。该物质无磷脂酶A2、精氨酸酯酶及纤溶酶活性 ,具有拮抗ADP、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结论 :分子量为 6 5kD的蛋白质组分 ,可抑制ADP、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 ,且呈明显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毒 蝮蛇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血小板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淀粉样P成分转基因小鼠模型的建立
6
作者 郭云云 张英汉 +1 位作者 耿建国 辛亚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4242-4244,共3页
目的:建立可表达血清淀粉样P成分(SAP)转基因小鼠模型,以研究SAP基因的功能。方法:采用基因重组技术将SAP基因插入到pCMV-Tag5A真核表达载体上。经BciVI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琼脂糖凝胶电泳回收2.7 kb目的片断,受精卵原核显微注射法将其... 目的:建立可表达血清淀粉样P成分(SAP)转基因小鼠模型,以研究SAP基因的功能。方法:采用基因重组技术将SAP基因插入到pCMV-Tag5A真核表达载体上。经BciVI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琼脂糖凝胶电泳回收2.7 kb目的片断,受精卵原核显微注射法将其注入雄原核,制备转基因小鼠。采用PCR法在基因水平筛选SAP转基因小鼠阳性小鼠;免疫沉淀法结合免疫印迹法在蛋白水平检测SAP基因在PCR阳性转基因小鼠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构建了pCMV-Tag5A/mSAP真核表达载体。经显微注射法将2.7 kb线性目的基因片断注射入受精卵雄原核,移植入代孕母鼠,所生127只小鼠,其中PCR鉴定获得10只转基因阳性小鼠。免疫沉淀法和免疫印记法随机检测83#♂founder、7#♀founder与C57 BL/6J小鼠回交F1代PCR阳性转基因小鼠血清中外源SAP基因蛋白水平的表达,发现均有表达。结论:该研究以C57BL/6J小鼠为研究对象,成功地产生能稳定遗传SAP基因的过表达转基因小鼠模型,它将有利于研究SAP基因在炎症、淀粉样沉淀、自身免疫系统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淀粉样P成分 显微注射 转基因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尔山羊的超数排卵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贾敏 吴建军 郭家友 《畜禽业》 2002年第11期10-12,共3页
在不同季节、应用不同FSH剂量对不同年龄、是否经产、不同体重以及不同利用次数的55头次波尔山羊进行超数排卵处理(其中10头波尔山羊为重复使用)。结果表明:在繁殖季节,应用FSH总剂量为200~300IU,年龄为2~5岁,经产的波尔山羊超排效果... 在不同季节、应用不同FSH剂量对不同年龄、是否经产、不同体重以及不同利用次数的55头次波尔山羊进行超数排卵处理(其中10头波尔山羊为重复使用)。结果表明:在繁殖季节,应用FSH总剂量为200~300IU,年龄为2~5岁,经产的波尔山羊超排效果好。每头平均获卵20.75枚。重复超数排卵的波尔山羊也具有较好的超排效果:第一次平均获卵21.9枚,第二次平均获卵17.8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尔山羊 超数排卵 胚胎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尔山羊批量胚胎移植 被引量:2
8
作者 贾敏 吴建军 郭家友 《畜禽业》 2002年第10期Y002-Y003,共2页
波尔山羊是一种著名的肉用山羊品种。为了提高波尔山羊繁殖效率,本试验采用激素处理经产母波尔山羊,超数排卵,经与纯种公波尔山羊配种,手术从输卵管中冲出发育至2~8细胞的胚胎,再经手术移回同步发情的受体山东奶山羊输卵管内,妊娠产仔... 波尔山羊是一种著名的肉用山羊品种。为了提高波尔山羊繁殖效率,本试验采用激素处理经产母波尔山羊,超数排卵,经与纯种公波尔山羊配种,手术从输卵管中冲出发育至2~8细胞的胚胎,再经手术移回同步发情的受体山东奶山羊输卵管内,妊娠产仔。结果:(1)超排50头次波尔山羊(其中12头重复使用),获1179枚早期胚胎,其中2细胞以上的胚胎占84.8%(1000/1179);(2)移植480头受体;受体羊最终怀孕率56.25%(270/480),共产仔334头,其中产双胎的受体有64只,占妊娠羊数的23.7%(64/270);(3)羔羊出生重平均为(3.8±0.86)kg,最重达7.2kg。以上结果表明,每头次波尔山羊经过超数排卵、胚胎移植,平均可产6.68(344/50)头羔羊,若1年内1头波尔羊重复2次可获得13.4头羊羔,与常规育种相比极大地提高了纯种波尔山羊的繁殖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尔山羊 胚胎移植 超数排卵 同步发情 快繁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