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延展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泡沫性能研究
1
作者 闫飞 马骋 +3 位作者 徐志成 宫清涛 张磊 张路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5-421,共7页
研究了不同结构延展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泡沫性质,获得了发泡能力(FC)、携液量、泡沫膨胀系数(FE)、排液半衰期、泡沫半衰期、泡沫数量、泡沫分散度(PDI)等各项参数,探究了分子结构中引入氧丙烯(PO)基团和氧乙烯(EO)基团对泡沫性质的... 研究了不同结构延展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泡沫性质,获得了发泡能力(FC)、携液量、泡沫膨胀系数(FE)、排液半衰期、泡沫半衰期、泡沫数量、泡沫分散度(PDI)等各项参数,探究了分子结构中引入氧丙烯(PO)基团和氧乙烯(EO)基团对泡沫性质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弱疏水的PO链不能有效结合水分子,液膜排液速度较快,泡沫稳定性较差;亲水的EO基团的引入削弱了离子头间的静电斥力,并增强表面吸附膜结合水分子的能力,降低泡沫体系的排液速率,提高体系的泡沫性能;过长的EO链破坏表面膜的紧密排列,不利于表面张力降低,泡沫性能变差。C12E3C分子的结构优势使其将表面张力降至22 mN/m,表现出最佳的发泡能力和稳定性,能同时稳定大小泡沫,并在12 h后形成稳定持久的干泡。研究结果对进一步探索延展型表面活性剂在泡沫体系中的应用具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展型表面活性剂 PO数 EO数 发泡能力 泡沫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态定(线性响应)-极化连续模型/含时密度泛函方法研究一种有机发光材料的吸收和发射光谱(英文) 被引量:5
2
作者 刘小君 林涛 +4 位作者 蔡新晨 高少伟 杨磊 马睿 张晋悦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29-1336,共8页
3-(二氰亚甲基)-5,5-二甲基-1-(3-[9-(2-乙基-己基)-咔唑基]-乙烯基)环己烷(DCDHCC)是一种用于光电器件中的有机染料,它具有良好的发光特性.我们使用含时密度泛函方法(TD-PBE0,TD-BMK和TD-M06)以及极化连续模型(PCM)计算了该材料在溶剂... 3-(二氰亚甲基)-5,5-二甲基-1-(3-[9-(2-乙基-己基)-咔唑基]-乙烯基)环己烷(DCDHCC)是一种用于光电器件中的有机染料,它具有良好的发光特性.我们使用含时密度泛函方法(TD-PBE0,TD-BMK和TD-M06)以及极化连续模型(PCM)计算了该材料在溶剂中的吸收和发射特性.计算中使用了线性响应(LR)、态定(SS)两种溶剂模型和6-31G(d)、6-31+G(d,p)两种基组.计算了DCDHCC在苯、四氢呋喃和丙酮溶剂中的吸收和发射光谱,并与实验观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对于吸收光谱的计算,杂化函数的影响大于基组和溶剂模型,在三种函数中BMK更适于研究DCDHCC的吸收光谱;而对于发射光谱,基组的影响最大,基组通过影响激发态构型从而影响发射光谱,对于激发态构型的优化需要使用6-31+G(d,p)基组.我们希望这些研究能对今后设计类似的发光分子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态定极化连续模型 紫外-可见光谱 全局杂化 线性响应极化连续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5@SiO_2核壳材料的制备及其选择性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宋乐 塔伊尔江.图尔荪 +3 位作者 付杨 吴良专 孙东峰 只金芳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2-37,共6页
目的构筑具有尺寸选择性光催化功能的复合纳米结构,在维持二氧化钛材料光催化性能的同时,减少其对有机大分子材料及有机基底材料的腐蚀行为,拓宽光催化材料的使用范围。方法采用一锅法,通过TEOS围绕P25为核进行水解,制备了多孔SiO_2包覆... 目的构筑具有尺寸选择性光催化功能的复合纳米结构,在维持二氧化钛材料光催化性能的同时,减少其对有机大分子材料及有机基底材料的腐蚀行为,拓宽光催化材料的使用范围。方法采用一锅法,通过TEOS围绕P25为核进行水解,制备了多孔SiO_2包覆TiO_2(P25)复合核壳结构(P25@SiO_2)纳米颗粒。结果 TEM、XRD、BET表征显示,这种复合核壳纳米结构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和很高的比表面积(约528 m2/g)。光催化性能实验证实,这种复合核壳结构具有尺寸选择性光催化效应,即小分子氮氧化物气体(NOx)能通过壳层SiO_2孔道进入核层并降解90%以上,被氧化成硝酸盐固定下来;小分子有机物亚甲基蓝能穿过壳层孔道进入复合结构的核层部分,被氧化分解;大分子有机物胭脂红被壳层有效隔离而不被分解。老化试验显示,涂覆有这种核壳结构材料的有机基材(PET膜)被氧化老化的现象受到抑制。相反,与裸露的有机基材(PET膜)相比,由于壳层的保护作用,涂覆有核壳纳米结构的有机基材具有更好的抗紫外线性能。结论开发的这种具有尺寸选择性光催化的复合核壳结构材料,可以涂覆在各种有机基材的表面,赋予其一定的光催化功能,同时由于壳层的隔离保护作用,对基材的腐蚀作用受到抑制。这种复合核壳纳米结构也可以作为功能添加材料添加到各种涂料材料中,并赋予涂料一定的光催化性能,同时对涂料中的有机物不会产生强烈的分解作用,因此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NOx降解 尺寸选择性 核壳结构 耐老化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基羧酸甜菜碱驱油机理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晓杰 张明哲 +3 位作者 徐志成 宫清涛 张磊 张路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3-130,共8页
为了探究不同甜菜碱的微观驱油机理,文章选取三种具有不同疏水烷基链长度的羧酸甜菜碱表面活性剂进行微观可视化驱油实验,并测定了界面张力和乳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烷基羧酸甜菜碱能够高效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促进原油原位乳化。随着烷... 为了探究不同甜菜碱的微观驱油机理,文章选取三种具有不同疏水烷基链长度的羧酸甜菜碱表面活性剂进行微观可视化驱油实验,并测定了界面张力和乳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烷基羧酸甜菜碱能够高效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促进原油原位乳化。随着烷基链长增加,界面张力进一步降低,乳化效果增强。十六烷基羧酸甜菜碱提高采收率机制包括以下两个方面:0.3%C16BC可以将界面张力降至10^(-2)mN/m数量级,通过乳化和弱剪切作用有效启动孔道中原油,将柱状、多孔和簇状剩余油分解形成水包油乳化油滴,提高洗油效率。同时,由于乳化油滴产生的贾敏效应叠加,C16BC可产生稳定的堵塞通道效果,使残余油的水相波及效率提高了20%。C16BC作为一种可以原位乳化协同自调剖的驱油剂,驱油效率较地层水驱提高42%以上,可以用于低渗油藏化学驱提高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碱 界面张力 乳化 微观可视化 驱油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双重显影特性的多用途单分子树脂化学放大光刻胶
5
作者 苑晓冬 陈金平 +2 位作者 于天君 曾毅 李嫕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24-1034,共11页
化学放大光刻胶(CARs)由于其在分辨率和灵敏度方面的出色性能而广泛应用于光刻领域。本文报道了一种基于单分子树脂的多用途化学放大光刻胶SP8-PAG_(AN),可同时用于365 nm光刻和电子束光刻。该体系主要由螺二芴结构的单分子树脂主体材料... 化学放大光刻胶(CARs)由于其在分辨率和灵敏度方面的出色性能而广泛应用于光刻领域。本文报道了一种基于单分子树脂的多用途化学放大光刻胶SP8-PAG_(AN),可同时用于365 nm光刻和电子束光刻。该体系主要由螺二芴结构的单分子树脂主体材料(SP-8Boc)和N-(三氟甲基磺酸酯基)蒽-1,9-二羧酰亚胺非离子型光致产酸剂(PAGAn)组成。测试了产酸剂PAGAN在365 nm紫外光激发下的光致产酸效率ΦH+为23%。研究了SP8-PAG_(AN)光刻胶的365 nm光刻和电子束光刻性能。365 nm光刻中,分别利用四甲基氢氧化胺(TMAH,质量分数2.38%)水溶液和正己烷作为显影液,可实现1μm正性和负性光刻图案。电子束光刻中,可实现50 nm Line/Space(L/S)的正性密集线条图案(曝光剂量110μC/cm^(2)),32 nm L/S的负性密集线条图案(曝光剂量40μC/cm^(2))以及19 nm L/3S负性半密集线条图案(曝光剂量96μC/cm^(2))。本研究工作提供了一种具有双重显影特性的多用途单分子树脂化学放大光刻胶的新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放大光刻胶 双重显影 单分子树脂 365 nm光刻 电子束光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蛋白肽对模拟微重力条件下鼠T淋巴细胞功能的改善作用
6
作者 司少艳 秦亚亚 +4 位作者 吴莹莹 马小淯 尚颖 宋淑军 郭燕川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58-1263,共6页
目的:了解胶原蛋白肽对模拟微重力条件下培养的鼠T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分离小鼠的脾细胞,采用旋转式细胞培养系统模拟微重力条件,采用有丝分裂源刀豆球蛋白A刺激T淋巴细胞,并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胶原蛋白肽,检测淋巴细胞的增殖能... 目的:了解胶原蛋白肽对模拟微重力条件下培养的鼠T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分离小鼠的脾细胞,采用旋转式细胞培养系统模拟微重力条件,采用有丝分裂源刀豆球蛋白A刺激T淋巴细胞,并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胶原蛋白肽,检测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及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模拟微重力可以使脾脏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受到抑制,产生细胞因子的水平下降,而胶原蛋白肽能促进模拟微重力条件下培养的淋巴细胞增殖及细胞因子分泌。结论:胶原蛋白肽可能通过调节淋巴细胞的增殖功能及细胞因子的分泌,减轻模拟微重力环境下对T淋巴细胞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蛋白肽 模拟微重力 淋巴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注射胶原蛋白肽增强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模型小鼠的免疫功能 被引量:7
7
作者 司少艳 刘俊丽 +4 位作者 郭燕川 王晓菲 徐冰心 谭小青 宋淑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08-610,共3页
目的观察腹腔注射胶原蛋白肽对糖皮质激素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糖皮质激素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模型,连续7 d腹腔注射给予100、300、600 mg胶原蛋白肽/kg体质量。分别测量小鼠体质量、胸腺和脾脏质量,计算胸腺... 目的观察腹腔注射胶原蛋白肽对糖皮质激素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糖皮质激素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模型,连续7 d腹腔注射给予100、300、600 mg胶原蛋白肽/kg体质量。分别测量小鼠体质量、胸腺和脾脏质量,计算胸腺和脾脏指数;采用全自动血球计数仪检测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数、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百分比,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8+比值;采用MTT法检测刀豆蛋白A(ConA)诱导的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中性粒细胞数及其百分比显著升高(P<0.05),体质量、胸腺指数、脾脏指数、淋巴细胞数及其百分比、CD4+/CD8+比值、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降低(P<0.05);腹腔注射胶原蛋白肽后,这些指标均向对照组水平恢复,并呈剂量依赖性关系;其中剂量最高600 mg/kg组的小鼠体质量、脾脏指数、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显著高于模型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腹腔注射胶原蛋白肽能够增强小鼠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蛋白肽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含时密度泛函方法研究和设计推拉结构的荧光分子(英文)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小君 林涛 +5 位作者 高少伟 马睿 张晋悦 蔡新晨 杨磊 滕枫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37-1346,共10页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方法及连续极化模型研究了六种荧光材料分子基态和第一激发态的电子结构性质.这六种分子是:3-(二氰亚甲基)-5,5-二甲基-1-(3-[9-(2-乙基-己基)-咔唑基]-乙烯基)环己烷(DCDHCC),DCDHCC2,...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方法及连续极化模型研究了六种荧光材料分子基态和第一激发态的电子结构性质.这六种分子是:3-(二氰亚甲基)-5,5-二甲基-1-(3-[9-(2-乙基-己基)-咔唑基]-乙烯基)环己烷(DCDHCC),DCDHCC2,3-(二氰亚甲基)-5,5-二甲基-1-(4-二苯基氨基-苯乙烯基)环己烷(DCDPC),DCDPC2,3-(二氰亚甲基)-5,5-二甲基-1-(4-[9-咔唑基]-乙烯基)环己烷(DCDCC)和3-(二氰亚甲基)-5,5-二甲基-1-(4-二甲基氨基-苯乙烯基)环己烷(DCDDC).它们可作为有机发光显示器件的发光材料.比较了PBE0、M06、BMK、M062X和CAM-B3LYP五种泛函,其中BMK方法很好地再现了各个分子在丙酮溶剂中的吸收和发射光谱.同时计算了分子的电子亲和能和电离势并用于评价分子的电荷注入性质.研究表明,当使用双π桥和双受体时,分子的发射光谱会红移到理想的发光区域.据此设计了两个新的分子DCDCC2和DCDDC2,它们分别是DCDCC和DCDDC的双支对应分子.计算结果表明这两个分子也具有作为荧光发射体的良好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连续极化模型 荧光分子 分子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陷改性商业碳纳米管用于耐毒化二氧化碳电还原
9
作者 李承育 尚露 张铁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4-91,共8页
在二氧化碳电还原反应(ECO_(2)RR)中,催化材料面临着实际应用条件复杂的挑战,尤其是在耐毒化方面.本文使用商业化多壁碳纳米管(MWCNT),通过先引入氮元素再脱除的方法,制备了富含石墨化碳缺陷的材料,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球差校正... 在二氧化碳电还原反应(ECO_(2)RR)中,催化材料面临着实际应用条件复杂的挑战,尤其是在耐毒化方面.本文使用商业化多壁碳纳米管(MWCNT),通过先引入氮元素再脱除的方法,制备了富含石墨化碳缺陷的材料,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球差校正的环形明场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AC ABF-STEM)、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和拉曼光谱仪(Raman)对催化剂的形貌、晶体结构、元素组成和缺陷程度进行分析表征.基于流动池测试体系的结果表明,具有缺陷的碳纳米管的电化学CO_(2)还原活性远高于未经处理的原始碳纳米管,且催化性能随缺陷程度的增大而升高.其中缺陷程度最高的MWCNT-N-800在宽电位范围内展现出优异的将CO_(2)还原为CO的活性,CO法拉第效率最高可达99%以上,电流密度大于200 mA/cm^(2).此外,在模拟含有毒化物质的烟道气条件下,MWCNT-N-800的CO法拉第效率依然保持在96%以上,展现出良好的耐毒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还原 电催化 碳缺陷 商业碳纳米管 抗毒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光碳点光敏剂的活性收缩水凝胶用于细菌感染的伤口愈合
10
作者 郝永梁 李建 +1 位作者 王泽华 葛介超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0-217,共8页
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海藻酸钠(SA)和碳点(CDs)光敏剂为主要原料,通过自由基聚合和钙离子交联的方法制备了一种基于红光碳点光敏剂的活性收缩水凝胶(PNSP Gel),用于细菌感染的伤口愈合.PNSP Gel可在体温下(37℃)通过活性收缩作... 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海藻酸钠(SA)和碳点(CDs)光敏剂为主要原料,通过自由基聚合和钙离子交联的方法制备了一种基于红光碳点光敏剂的活性收缩水凝胶(PNSP Gel),用于细菌感染的伤口愈合.PNSP Gel可在体温下(37℃)通过活性收缩作用释放出CDs光敏剂,进一步通过CDs光敏剂的光动力抗菌作用,有效杀灭伤口部位的细菌,促进伤口快速愈合.研究结果表明,PNSP Gel具有良好的释药性能、光动力抗菌性能以及加速伤口愈合的能力,为临床伤口管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点 光动力抗菌 水凝胶 伤口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极紫外光刻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高佳兴 陈龙 +6 位作者 玉佳婷 郭旭东 胡睿 王双青 陈金平 李嫕 杨国强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38-1153,共16页
自集成电路芯片诞生半个多世纪以来,芯片尺寸在不断减少,以极紫外光刻为代表的光刻技术也有了显著的发展。同时,实现更高精度的光刻图案需要更加先进的光刻胶材料。传统的聚合物光刻胶材料因其相对分子质量大、高精度条纹易坍塌等缺陷... 自集成电路芯片诞生半个多世纪以来,芯片尺寸在不断减少,以极紫外光刻为代表的光刻技术也有了显著的发展。同时,实现更高精度的光刻图案需要更加先进的光刻胶材料。传统的聚合物光刻胶材料因其相对分子质量大、高精度条纹易坍塌等缺陷使其使用受到限制。以分子玻璃和无机金属配合物光刻胶为代表的相对分子质量小、结构均一的新型光刻胶材料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发展。本文对现阶段新型极紫外光刻胶材料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做了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紫外光刻 极紫外光刻胶 分子玻璃光刻胶 无机金属配合物光刻胶 光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滑石衍生钌催化剂光驱动合成氨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卞宣昂 周超 +1 位作者 赵运宣 张铁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5-112,共8页
通过在还原性气氛中煅烧钌基水滑石前驱体,制备了高度分散于金属氧化物纳米片上的钌纳米颗粒(MgAlRu-500R).利用X射线衍射(XRD)、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紫外-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UV-Vis-NIR DRS)对MgA... 通过在还原性气氛中煅烧钌基水滑石前驱体,制备了高度分散于金属氧化物纳米片上的钌纳米颗粒(MgAlRu-500R).利用X射线衍射(XRD)、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紫外-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UV-Vis-NIR DRS)对MgAlRu-500R的晶体结构、形貌、元素组成和光学特性进行分析表征.基于流动相反应体系研究了MgAlRu-500R催化剂在常压条件下的光热催化合成氨性能.结果表明,MgAlRu-500R可以仅依靠光照升温至300℃以上,并驱动光热催化合成氨反应.在380℃下,MgAlRu-500R光热催化合成氨速率高达3.0 mmol·g^(-1)·h^(-1),显著高于相同温度下的热催化合成氨速率(1.5 mmol·g^(-1)·h^(-1)).动力学分析(包括表观活化能和动力学反应级数的测定)结果表明,优异的光热催化合成氨活性是因为光激发加速了N2解离,进而降低了反应活化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氨 光热催化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钌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用于电光材料的新型非线性光学活性的玻璃分子(英文)
13
作者 高武 刘家磊 +2 位作者 薄淑晖 刘新厚 甄珍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58-863,共6页
通过在枝化苯胺-吡咯啉发色团接入具有π-π作用的蒽官能团,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可用于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的新型树枝状玻璃分子发色团ETO和ETF。所得到的分子玻璃发色团具有良好的自成膜性能,其玻璃化温度测得分别为41℃(ETO)和39℃(ETF),... 通过在枝化苯胺-吡咯啉发色团接入具有π-π作用的蒽官能团,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可用于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的新型树枝状玻璃分子发色团ETO和ETF。所得到的分子玻璃发色团具有良好的自成膜性能,其玻璃化温度测得分别为41℃(ETO)和39℃(ETF),用SHG法测得薄膜的非线性电光系数(d33)分别为38,32 pm/V。结果表明,发色团玻璃具备了有机电光材料所需要的性能,并且其性能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玻璃 发色团 非线性光学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聚醚基团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PMMA表面润湿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濉 陈兴锋 +2 位作者 张磊 严峰 张路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39,49,共9页
为了探索同时具有聚氧异丙烯基团(PO)和聚氧乙烯基团(EO)的延展型表面活性剂分子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表面的润湿性调控机制,对5种具有PO基团和EO基团的阴离子延展型表面活性剂十八烷基-(聚氧异丙烯)_(m)-(聚氧乙烯)_(n)-羧酸钠(C_(... 为了探索同时具有聚氧异丙烯基团(PO)和聚氧乙烯基团(EO)的延展型表面活性剂分子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表面的润湿性调控机制,对5种具有PO基团和EO基团的阴离子延展型表面活性剂十八烷基-(聚氧异丙烯)_(m)-(聚氧乙烯)_(n)-羧酸钠(C_(18)PO_(m)EO_(n)COONa,m=5、10、15和n=5、10、15)溶液在PMMA表面的润湿性进行测试分析,考察了PO基团、EO基团和表面活性剂浓度对表面张力(γ_(LV))和接触角(θ)的影响,并计算黏附张力(γ_(LV)cosθ)、黏附功(W_(A))和固液界面张力(γ_(SL))等吸附参数。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浓度小于临界胶束浓度(CMC)时,C_(18)PO_(m)EO_(n)COONa分子在溶液-空气界面和PMMA-溶液界面吸附,导致γLV降低,疏水烷基链朝向水相,导致γSL升高,两者共同作用导致θ不发生变化,维持在约75°;浓度大于CMC时,C_(18)PO_(m)EO_(n)COONa分子在溶液-空气和PMMA-溶液界面同时达到饱和吸附,吸附参数趋于稳定;进一步增大浓度,C_(18)PO_(m)EO_(n)COONa分子通过疏水相互作用在PMMA-溶液界面形成聚集体,亲水基团朝向水相,导致γSL迅速减小,θ急剧降低,C_(18)PO_(5)EO_(15)C的θ可降低至约43°。随着PO基团数量的增加,C_(18)PO_(m)EO_(n)COONa在CMC时的γLV和高浓度时的θ逐渐升高;而随着EO基团数量的增加,γLV和θ几乎不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展型表面活性剂 润湿性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聚氧异丙稀基团(PO) 聚氧乙烯基团(E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光抗菌的单向导湿自泵织物
15
作者 王健 时连鑫 葛介超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53-860,共8页
具有湿度管理和抑菌性能的功能织物可以有效提高穿着舒适度。现有方法往往通过在亲水织物表面物理浸涂抗菌剂,虽然可起到短效抑菌作用,但会导致抗菌剂大量突释,引起皮肤不适,抗菌能力快速减弱。本文利用静电纺丝方法制备了一种掺杂可见... 具有湿度管理和抑菌性能的功能织物可以有效提高穿着舒适度。现有方法往往通过在亲水织物表面物理浸涂抗菌剂,虽然可起到短效抑菌作用,但会导致抗菌剂大量突释,引起皮肤不适,抗菌能力快速减弱。本文利用静电纺丝方法制备了一种掺杂可见光激发抗菌光敏剂的自泵织物(Self-pumping textile,SPT),实现了汗液的单向移除同时高效抗菌。自泵织物由疏水的聚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纤维和亲水的碱水解醋酸纤维素(CA)纤维组成,其中亲水纤维中掺杂了具有高活性氧产生能力的聚噻吩(PT2)光敏剂。在接触角导液模型中,我们证实了导液时间随疏水层厚度增加而延长,当疏水层电纺时间为60 s时,水分可以在10 s内从疏水层单向导出到亲水层。使用功率为25 mW/cm^(2)的氙灯光模拟日常太阳光进行抗菌,结果表明,10 min可以杀灭95%以上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本工作为功能性织物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泵织物 单向导湿 可见光抗菌 光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正烷烃界面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英文) 被引量:20
16
作者 肖红艳 甄珍 +5 位作者 孙焕泉 曹绪龙 李振泉 宋新旺 崔晓红 刘新厚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22-428,共7页
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正烷烃(壬烷,癸烷和十一碳烷)界面的结构和动力学特点.十六烷基苯磺酸钠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苯磺酸基团在十六碳烷的第4号碳原子上,记作4-C16.分析了不同油相和特定盐度条件下正烷烃-... 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正烷烃(壬烷,癸烷和十一碳烷)界面的结构和动力学特点.十六烷基苯磺酸钠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苯磺酸基团在十六碳烷的第4号碳原子上,记作4-C16.分析了不同油相和特定盐度条件下正烷烃-表面活性剂-水体系的界面特点(如密度剖面图、界面张力和径向分布函数).模拟结果表明平衡模型体系展现了一个很好的水/正烷烃界面.当加氯化钠到水溶液中,正烷烃-表面活性剂-水体系的界面张力有微小的变化,有趣的是表面活性剂二面角的反式结构分数的变化联系着界面张力的微小变化.可见,表面活性剂在界面处的结构对降低界面张力起到重要的作用.此外,还发现表面活性剂的极性头与钠离子和水分子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 水/正烷烃界面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界面张力 反式结构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芘和蒽作为荧光探针探测树枝形聚合物微环境 被引量:10
17
作者 郑少君 袁钊 +2 位作者 曾毅 李迎迎 李嫕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785-1789,共5页
分别以芘和(9-蒽基)甲基三甲基溴化铵(An)作为荧光探针研究了一系列羧基为外围末端基团的芳醚树枝形聚合物Gn(n=1-4)的内部微环境极性及包结情况.芘荧光I1/I3值在1-3代树枝形聚合物钾盐水溶液中变化不大,而3到4代有一个陡降,推测1-3代... 分别以芘和(9-蒽基)甲基三甲基溴化铵(An)作为荧光探针研究了一系列羧基为外围末端基团的芳醚树枝形聚合物Gn(n=1-4)的内部微环境极性及包结情况.芘荧光I1/I3值在1-3代树枝形聚合物钾盐水溶液中变化不大,而3到4代有一个陡降,推测1-3代树枝形聚合物处于相对开放的结构,G4为相对密闭的球形结构,4代树枝形聚合物表现出更好的包结特性.An在树枝形聚合物G2钾盐水溶液中的荧光光谱结果表明,树枝形聚合物G2可以包结两个以上的An分子,An分子疏水的蒽环部分位于树枝形聚合物内部孔穴中,而带正电荷的铵离子靠近树枝形聚合物分子的极性末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枝形聚合物 微环境极性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固醇修饰富勒烯/γ-环糊精包结复合物的生物活性 被引量:8
18
作者 高云燕 刘丽华 +3 位作者 欧植泽 李嫕 杨国强 王雪松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95-501,共7页
采用Bingel-Hirsch反应合成了胆固醇修饰的富勒烯(CHL-C60),通过核磁共振(NMR)、质谱(MS)、元素分析对CHL-C60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γ-环糊精(γ-CD)对甾环具有较强的包结能力,能够与CHL-C60形成包结复合物(CHL-C60/γ-CD),从而有效提... 采用Bingel-Hirsch反应合成了胆固醇修饰的富勒烯(CHL-C60),通过核磁共振(NMR)、质谱(MS)、元素分析对CHL-C60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γ-环糊精(γ-CD)对甾环具有较强的包结能力,能够与CHL-C60形成包结复合物(CHL-C60/γ-CD),从而有效提高CHL-C60的水溶性.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结果表明,CHL-C60能够从γ-CD的疏水空腔中解离出来,与人血清白蛋白(HSA)及牛血清白蛋白(BSA)形成稳定的复合体,其结合常数分别为5.73×104和7.05×104L.moL-1.无氧条件下,CHL-C60/γ-CD通过光诱导电子转移作用断裂pBR322质粒脱氧核糖核酸(DNA),其效率可达6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勒烯 环糊精包结物 血清白蛋白 DNA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淀法制备Bi2O3的晶相转变过程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果 卢圆圆 +3 位作者 张静 李智 冯兆池 李灿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47-1256,共10页
以硝酸铋为原料,氨水为沉淀剂,通过液相沉淀法制得前驱体Bi(OH)_3,并将Bi(OH)_3分别在不同温度和时间下焙烧。利用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热重(TG)、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及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 以硝酸铋为原料,氨水为沉淀剂,通过液相沉淀法制得前驱体Bi(OH)_3,并将Bi(OH)_3分别在不同温度和时间下焙烧。利用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热重(TG)、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及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详细研究了Bi(OH)_3转变为Bi2O3的过程及相变过程中粒子形貌、大小、光吸收性质等。结果表明,前驱体Bi(OH)_3经过焙烧之后,发生了如下的转变过程:Bi(OH)_3→Bi_5O_7NO_3→β-Bi_2O_3/Bi_5O_7NO_3→β-Bi_2O_3/Bi_5O_7NO_3/α-Bi_2O_3→α-Bi_2O_3,而且转变过程伴随着粒子长大。在上述转变过程中,与Bi_5O_7NO_3向β-Bi_2O_3转变的过程相比,从β-Bi_2O_3到α-Bi_2O_3相变过程更为迅速。此外,以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RhB)为模型反应,考察了不同晶相的Bi_2O_3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Bi_5O_7NO_3和β-Bi_2O_3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性能,而α-Bi_2O_3具有较低的光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5O7NO3 β-Bi2O3 α-Bi2O3 氧化铋 沉淀法 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壁碳纳米管负载Fe3O4磁性纳米粒子表面吸附增强过氧化酶的催化活性 被引量:7
20
作者 高云燕 李海霞 +3 位作者 欧植泽 郝平 李嫕 杨国强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469-2477,共9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将其负载于氨基吡啶修饰多壁碳纳米管(MWCNT-AP)上,得到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超顺磁性的Fe_3O_4/MWCNT-AP复合物.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X射线衍射(XRD)和磁滞回线测量等方法对Fe_3O_4/MW...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将其负载于氨基吡啶修饰多壁碳纳米管(MWCNT-AP)上,得到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超顺磁性的Fe_3O_4/MWCNT-AP复合物.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X射线衍射(XRD)和磁滞回线测量等方法对Fe_3O_4/MWCNT-AP复合物进行了表征.扫描电镜(TEM)结果表明: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集中于碳纳米管MWCNT-AP的端部,形成的复合物在极性溶剂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超顺磁性;辣根过氧化酶(HRP)可通过物理作用吸附于Fe_3O_4/JMWCNT-AP复合物表面.酸性条件下(pH 4.0),Fe_3O_4/MWCNT-AP复合物使HRP的最大反应速率(V_(max))提高了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磁性纳米粒子 过氧化酶: 纳米复合物:超顺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