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氨酸和N-氨甲酰谷氨酸对环江香猪脂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周笑犁 刘俊锋 +2 位作者 吴琛 耿梅梅 孔祥峰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55-1060,共6页
为了研究饲粮添加L-精氨酸(Arg)或N-氨甲酰谷氨酸(NCG)对环江香猪肌肉脂肪酸含量和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选用初始体重为(28.14±3.45)kg的环江香猪24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猪。Arg组和NCG组分别在基础饲粮... 为了研究饲粮添加L-精氨酸(Arg)或N-氨甲酰谷氨酸(NCG)对环江香猪肌肉脂肪酸含量和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选用初始体重为(28.14±3.45)kg的环江香猪24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猪。Arg组和NCG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83%L-Arg+0.88%米糠和0.08%NCG+1.71%L-丙氨酸,对照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71%L-丙氨酸。饲喂45 d后称取体重,放血处死,采集肝脏和背最长肌,测定背最长肌中脂肪酸的含量、肝脏和背最长肌中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Arg可显著降低肌肉C18∶0含量(P<0.05),显著下调肝脏乙酰CoA羧化酶α(ACCα)以及肌肉ACCα和过氧化物酶增生物激活受体γ(PPARγ)mRNA表达(P<0.05),显著上调肝脏PPARγmRNA表达(P<0.05);饲粮添加NCG可显著下调肝脏ACCα和脂蛋白脂酶(LPL)以及肌肉ACCα、脂肪酸合成酶(FAS)和LPL mRNA表达(P<0.05),显著上调肌肉PPARγmRNA表达(P<0.05)。上述结果提示,饲粮添加Arg或NCG可调节肝脏和背最长肌中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并降低背最长肌中C18∶0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氨酸 N-氨甲酰谷氨酸 环江香猪 脂肪酸 脂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添加脯氨酸对妊娠环江香猪繁殖性能和血浆生化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9
2
作者 查伟 孔祥峰 +3 位作者 谭敏捷 耿梅梅 许丽卫 游金明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79-584,共6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脯氨酸代谢对妊娠环江香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生理生化机制。选取48头后备环江母猪,配种15 d后随机分成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猪。各组分别饲喂添加0.77%L-丙氨酸(丙氨酸组)、1%L-脯氨酸(脯氨酸组)、0.7... 本试验旨在研究脯氨酸代谢对妊娠环江香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生理生化机制。选取48头后备环江母猪,配种15 d后随机分成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猪。各组分别饲喂添加0.77%L-丙氨酸(丙氨酸组)、1%L-脯氨酸(脯氨酸组)、0.77%L-丙氨酸+0.016 7%二氟甲基鸟氨酸(DFMO)(DFMO组)的试验饲粮。分别于配种第45和70天,每重复随机取1头母猪,放血处死,收集血液,用于生化参数分析;解剖母猪,记录黄体数、胎儿数和胎儿重。结果表明:妊娠第70天时,脯氨酸组窝重显著高于丙氨酸组(P<0.05);妊娠第45天时,脯氨酸组血浆谷丙转氨酶活性以及白蛋白浓度均显著低于丙氨酸组(P<0.05)。妊娠第70天与第45天相比,脯氨酸组血浆总胆固醇浓度、DFMO组血浆高密度脂蛋白和白蛋白浓度均显著降低(P<0.05)。其余指标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饲粮添加脯氨酸可能通过改善机体氮代谢和脂肪代谢而促进妊娠环江香猪胎儿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脯氨酸 生化参数 繁殖性能 妊娠 环江香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能比饲粮对妊娠环江香猪羊水和尿囊液生化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赵越 孔祥峰 +3 位作者 姬玉娇 耿梅梅 李华伟 王占彬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574-1581,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氮能比饲粮对妊娠环江香猪羊水和尿囊液生化参数的影响。选用首次妊娠环江香猪48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8个重复(栏),每个重复3头。配种后2组母猪分别饲喂高氮能比饲粮(消化能为14.73 MJ/kg,粗蛋白质含量为13.11%,氮能比...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氮能比饲粮对妊娠环江香猪羊水和尿囊液生化参数的影响。选用首次妊娠环江香猪48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8个重复(栏),每个重复3头。配种后2组母猪分别饲喂高氮能比饲粮(消化能为14.73 MJ/kg,粗蛋白质含量为13.11%,氮能比为0.89)和低氮能比饲粮(消化能为12.24 MJ/kg,粗蛋白质含量为9.77%,氮能比为0.80),于妊娠第45、75和110天每栏取1头母猪屠宰,收集每窝中最大体重、中间体重和最小体重胎猪对应的羊水和尿囊液,测定生化参数。结果表明:在相同妊娠时间和相同标准体重条件下,与饲喂低氮能比饲粮相比,饲喂高氮能比饲粮可显著增加尿囊液中妊娠75 d最小体重胎猪碱性磷酸酶活性(P<0.05),显著降低妊娠75 d中间、最小体重胎猪和妊娠110 d最小体重胎猪谷草转氨酶活性,妊娠45、75 d最大体重胎猪尿酸含量,妊娠45 d中间、最小体重胎猪和妊娠75 d最大体重胎猪肌酸激酶活性(P<0.05)。与最小体重胎猪相比,高氮能比饲粮组妊娠45和75 d以及低氮能比饲粮组妊娠45和110 d时最大体重胎猪羊水中白蛋白含量显著增加(P<0.05)。随着妊娠时间的延长,2个饲粮组胎猪羊水中尿素和尿酸含量以及尿囊液中尿酸含量逐渐增加。由上可见,高氮能比饲粮可通过调节羊水和尿囊液生化参数促进胎猪的生长发育;与中间和最小体重胎猪相比,最大体重胎猪对蛋白质的利用效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江香猪 妊娠时间 饲粮氮能比 羊水 尿囊液 生化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猪饲粮添加脯氨酸对哺乳环江香猪血浆生化参数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祝倩 查伟 +3 位作者 姬玉娇 李华伟 耿梅梅 孔祥峰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11,共5页
【目的】旨在研究母猪饲粮添加脯氨酸对哺乳环江香猪血浆生化参数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5头配种后第16天的环江香猪,随机分成3组,每组5个重复(栏),每个重复1头猪。分别饲喂添加w为0.77%L–丙氨酸(等氮对照组)、w为1.00%L–... 【目的】旨在研究母猪饲粮添加脯氨酸对哺乳环江香猪血浆生化参数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5头配种后第16天的环江香猪,随机分成3组,每组5个重复(栏),每个重复1头猪。分别饲喂添加w为0.77%L–丙氨酸(等氮对照组)、w为1.00%L–脯氨酸(脯氨酸组)、w为0.77%L–丙氨酸+w为0.0167%二氟甲基鸟氨酸(DFMO组)的试验饲粮。于产后第7和第14天,每窝称体质量后随机选取1头哺乳仔猪,测定血浆生化参数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7日龄时,脯氨酸组和DFMO组血氨浓度显著低于等氮对照组(P<0.05)。14日龄时,脯氨酸组仔猪体质量显著高于等氮对照组和DFMO组(P<0.05),血氨浓度和胆碱酯酶活性显著高于DFMO组(P<0.05),而肌酸激酶活性显著低于DFMO组(P<0.05),血浆葡萄糖和脯氨酸浓度显著高于等氮对照组(P<0.05);脯氨酸组和DFMO组血浆精氨酸浓度显著高于等氮对照组(P<0.05);等氮对照组和脯氨酸组血浆天冬酰胺浓度显著低于DFMO组(P<0.05);DFMO组血浆鸟氨酸浓度显著高于等氮对照组(P<0.05)。【结论】母猪饲粮添加脯氨酸可通过影响哺乳仔猪葡萄糖和氨基酸代谢而促进其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环江香猪 脯氨酸 氨基酸 血浆生化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营养水平与妊娠日龄对环江香猪背最长肌营养成分的影响
5
作者 赵越 王芳芳 +2 位作者 耿梅梅 王占彬 孔祥峰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215-219,共5页
为了研究饲粮营养水平和妊娠日龄对环江香猪背最长肌营养成分的影响,选用首次妊娠的环江香猪48头,随机分为2组,分别饲喂NRC饲粮和地方猪饲粮,每组8个重复(栏),每重复3头。分别于妊娠第45,75,110 d每栏取1头母猪,放血处死后屠宰,取背最... 为了研究饲粮营养水平和妊娠日龄对环江香猪背最长肌营养成分的影响,选用首次妊娠的环江香猪48头,随机分为2组,分别饲喂NRC饲粮和地方猪饲粮,每组8个重复(栏),每重复3头。分别于妊娠第45,75,110 d每栏取1头母猪,放血处死后屠宰,取背最长肌测定营养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与地方饲粮组相比,NRC饲粮组背最长肌中妊娠75 d时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精氨酸、苏氨酸和赖氨酸含量以及妊娠110 d时粗蛋白质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妊娠110 d时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妊娠45,110 d母猪相比,妊娠75 d时NRC饲粮组背最长肌中大多数氨基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由上可见,妊娠期尤其是妊娠75 d前饲喂NRC饲粮可通过增加机体氨基酸的供给而提高妊娠母猪肌肉蛋白质的沉积,这有利于促进母猪尽快达到体成熟和胎儿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环江香猪 背最长肌 常规营养成分 氨基酸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寡糖对体外发酵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周笑犁 孔祥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57-161,共5页
旨在通过体外发酵技术研究大豆寡糖(soybean oligosaccharides,SBOS)对香猪肠道微生物的影响。无菌采集环江香猪的空肠、回肠和盲肠内容物作为接种物,分别以0(对照组)、0.5%、1.0%、2.0%、5.0%、8.0%的SBOS和2.0%葡萄糖为底物进行体外... 旨在通过体外发酵技术研究大豆寡糖(soybean oligosaccharides,SBOS)对香猪肠道微生物的影响。无菌采集环江香猪的空肠、回肠和盲肠内容物作为接种物,分别以0(对照组)、0.5%、1.0%、2.0%、5.0%、8.0%的SBOS和2.0%葡萄糖为底物进行体外发酵。利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ter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T-RFLP)分析48 h后发酵液微生物区系,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测定发酵液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大肠杆菌和链球菌的16S r DNA变化。结果表明:SBOS提高了发酵液微生物的多样性;随着SBOS添加量的增大,发酵液中有益菌先增加再减少、而有害菌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其中以2.0%的SBOS添加量发酵效果最优,促进了回肠和盲肠发酵液中双歧杆菌的增殖(P<0.05)、降低了盲肠发酵液中大肠杆菌和链球菌的增殖(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寡糖 体外发酵 肠道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