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3-2010年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碳水和能量通量观测数据集 被引量:4
1
作者 起德花 张一平 +8 位作者 宋清海 费学海 沙丽清 刘运通 周文君 周立国 邓晓保 罗艳 邓云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1年第1期31-43,共13页
碳水通量是生态系统与大气间碳水交换量,是量化生态系统功能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参数。热带季节雨林是我国重要的生态系统类型,在区域气候调节、碳汇吸收中具有重要作用。西双版纳生态站是中国生态系统观测网(CERN)和中国通量观测... 碳水通量是生态系统与大气间碳水交换量,是量化生态系统功能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参数。热带季节雨林是我国重要的生态系统类型,在区域气候调节、碳汇吸收中具有重要作用。西双版纳生态站是中国生态系统观测网(CERN)和中国通量观测研究网络(ChinaFLUX)的基础观测站点,基于涡度相关技术,已开展了17年碳水通量观测工作。本文基于ChinaFLUX数据处理体系,报道了2003–2010年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碳水通量数据集的处理过程、数据结构及使用建议。本数据集经过坐标轴旋转、异常值剔除、数据插补等标准数据处理,形成了30分钟、日尺度、月尺度和年尺度4个时间尺度数据,涵盖生态系统净碳交换量、生态系统呼吸、生态系统碳交换总量、蒸散、显热等碳水通量及气温、辐射等相关气象要素。本数据集不仅可以服务于区域生态系统功能评估、模型参数优化,还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生态安全、政府决策等,并在高质量论文、专著和国家及省部级奖项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数据集是面向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服务地方应用的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度相关技术 碳循环 水循环 联网观测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2015年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碳水通量观测数据集
2
作者 刘雅琪 张晶 +11 位作者 郑惠旭 费学海 沙丽清 周文君 周立国 邓晓保 罗艳 邓云 于贵瑞 张雷明 张一平 宋清海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3年第3期49-61,共13页
中国“双碳”目标的提出立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基础之上,增加碳汇、减少碳源成为实施气候治理的必需。陆地生态系统是重要的大气碳汇,而热带季节雨林生态系统作为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具有生物量丰富、生产力旺盛等特征,发挥... 中国“双碳”目标的提出立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基础之上,增加碳汇、减少碳源成为实施气候治理的必需。陆地生态系统是重要的大气碳汇,而热带季节雨林生态系统作为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具有生物量丰富、生产力旺盛等特征,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固碳功能。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生态站是中国通量研究网络(ChinaFLUX)的首批成员站之一,自2002年建成至今已积累20年碳水通量观测数据。本数据集遵循ChinaFLUX数据处理体系,处理并汇整了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的标准化通量和常规气象数据,形成的数据产品包含4种时间尺度(30分钟、日、月和年)。本数据集可应用于全球变化背景下的生态系统碳水循环响应机制分析和固碳效益评估等研究领域,也可为生态系统模型参数优化和结果验证提供参考。通过多平台架构、多尺度融合、多方法耦合,以期进一步为解析区域乃至全球生态系统碳水热循环机制、时空动态和预估未来碳汇潜力提供基础支撑,从而为达成中国碳中和目标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度相关技术 热带季节雨林 碳水循环 碳汇 气象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2013年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碳水通量观测数据集 被引量:4
3
作者 起德花 费学海 +6 位作者 宋清海 张一平 沙丽清 刘运通 周文君 鲁志云 范泽鑫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1年第1期81-91,共11页
本研究以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涡度相关技术,开展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碳水通量长期定位观测。哀牢山生态站作为国家野外台站和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的基础观测站点,基于中国通量观测研究网络(ChinaFLUX)... 本研究以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涡度相关技术,开展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碳水通量长期定位观测。哀牢山生态站作为国家野外台站和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的基础观测站点,基于中国通量观测研究网络(ChinaFLUX)数据处理体系,整理了2009–2013年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通量和常规气象数据。本数据集可以为我们评价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贡献、预测全球区域性气候变化趋势、开展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碳水通量交换特征、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物质和能量循环、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气候变化区域碳收支管理政策等方面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度相关技术 通量数据 碳水循环 气象要素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哀牢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2014年西双版纳橡胶林碳水通量观测数据集 被引量:1
4
作者 于辉 起德花 +5 位作者 张一平 沙丽清 刘运通 周文君 邓云 宋清海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1年第1期92-103,共12页
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人工林的碳汇能力和固碳潜力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橡胶林在我国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已然成为我国热带地区最重要的人工森林生态系统。这种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区域水文、气侯和... 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人工林的碳汇能力和固碳潜力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橡胶林在我国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已然成为我国热带地区最重要的人工森林生态系统。这种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区域水文、气侯和碳–水循环。涡度相关技术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最广泛而精确的研究物质和能量通量的方法。然而,目前应用在橡胶林的涡度相关技术尚不多见,而这方面的数据对于应对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和国际气候谈判尤为重要。作为中国通量研究网络(ChinaFLUX)的基础观测研究站点之一,自2010年建成的西双版纳橡胶林通量观测系统,如今已经累积了11年的通量和气象观测数据。本数据集整理了2010年6月到2014年12月的西双版纳橡胶林通量和常规气象数据,包括净生态系统生产力、生态系统呼吸、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潜热通量、显热通量、蒸散、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水汽压、风速、风向、大气压、太阳总辐射、净辐射、光合有效辐射、土壤温度、土壤水分、降水量等指标,分为半小时、日、月和年4种时间尺度的数据文件。本数据集可以为评价人工橡胶林生态系统生态效益和生态功能、国家制定减排相关的重大战略决策、土地利用变化管理等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度相关技术 通量 碳水循环 气象要素 橡胶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2015年元江干热河谷生态站碳水通量观测数据集 被引量:3
5
作者 起德花 杨大新 +8 位作者 宋清海 刘运通 张一平 费学海 沙丽清 周文君 陈爱国 闻国静 张树斌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1年第1期104-116,共13页
本研究以元江干热河谷稀树草原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涡动相关(EC)系统,开展稀树草原生态系统碳水通量长期定位观测。元江站作为我国第一个干热河谷生态系统研究站,基于中国通量观测研究网络(ChinaFLUX)数据处理体系,整理了2013年5月... 本研究以元江干热河谷稀树草原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涡动相关(EC)系统,开展稀树草原生态系统碳水通量长期定位观测。元江站作为我国第一个干热河谷生态系统研究站,基于中国通量观测研究网络(ChinaFLUX)数据处理体系,整理了2013年5月到2015年12月元江稀树草原生态系统通量和常规气象数据,包括生态系统净碳交换量、生态系统呼吸、生态系统碳交换总量、潜热通量、显热通量、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水汽压、风速、风向、大气压、太阳总辐射、净辐射、光合有效辐射、土壤温度、土壤水分、降水量等指标,分为半小时、日、月和年四种时间尺度的数据文件。可为我们开展稀树草原生态系统碳水交换特征、稀树草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物质和能量循环、特殊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稀树草原生态系统保护与管理、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等研究方面提供有力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度相关技术 通量数据 碳水循环 气象要素 干热河谷 稀树草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凋落物对土壤呼吸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武传胜 沙丽清 张一平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7-40,共4页
在哀牢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内设置了对照和去除凋落物两个处理,研究凋落物对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去除凋落物对土壤温度和湿度没有影响,但却使土壤呼吸速率显著降低了40.8%,使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降低了16.5%;凋落物呼吸与土壤温度和... 在哀牢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内设置了对照和去除凋落物两个处理,研究凋落物对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去除凋落物对土壤温度和湿度没有影响,但却使土壤呼吸速率显著降低了40.8%,使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降低了16.5%;凋落物呼吸与土壤温度和湿度均呈显著的指数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呼吸 凋落物 温度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