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5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质裂缝耦合下的致密油/页岩油动态渗流实验 被引量:5
1
作者 杜猛 杨正明 +10 位作者 吕伟峰 李忠诚 王国锋 陈信良 亓翔 姚兰兰 张育豪 贾宁洪 李海波 常艺琳 霍旭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6-366,共11页
基于核磁共振和CT扫描技术建立了动态驱渗结合的物理模拟实验方法,分析了致密油/页岩油动态渗吸微观孔喉动用机制及影响动态渗吸开发效果的因素,模拟了致密油/页岩油压裂—焖井—返排—开采一体化的动态渗流过程,明确了不同开发阶段的... 基于核磁共振和CT扫描技术建立了动态驱渗结合的物理模拟实验方法,分析了致密油/页岩油动态渗吸微观孔喉动用机制及影响动态渗吸开发效果的因素,模拟了致密油/页岩油压裂—焖井—返排—开采一体化的动态渗流过程,明确了不同开发阶段的生产动态特征及对采出程度的贡献。研究表明:致密油/页岩油储层的渗流可分为大孔隙与裂缝间驱替快速产出的强驱替弱渗吸、小孔隙逆向渗吸缓慢采出的弱驱替强渗吸、动态平衡时的弱驱替弱渗吸3个阶段。驱替压力越大,驱替采出程度越高,渗吸采出程度越低,但驱替压力过大注入水易突破前缘,降低采出程度。渗透率越高,渗吸、驱替采出程度越大,渗吸平衡时间越短,最终采出率越高。裂缝可有效加大基质与水的渗吸接触面积,降低油水渗流阻力,促进基质、裂缝间的油水置换,提高基质排油速度和采收率。压裂后进行焖井有利于流体的渗吸置换与增能蓄能,有效利用返排液的携带、开采阶段的排驱置换作用是提高采收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 页岩油 物理模拟 核磁共振 CT扫描 动态渗吸 生产动态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气藏气体渗流滑脱效应影响研究 被引量:77
2
作者 朱光亚 刘先贵 +2 位作者 李树铁 黄延章 郝明强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4-47,共4页
低渗透气藏储层致密、渗透率极低、以微孔道为主,当气体在低渗孔隙介质中低速渗流时,气体渗流的主要物理特征是具有“滑脱效应”。为此,研究了具有滑脱效应的储层渗透率界限以及孔隙压力条件。通过对苏里格气田32块低渗岩心样品所进行... 低渗透气藏储层致密、渗透率极低、以微孔道为主,当气体在低渗孔隙介质中低速渗流时,气体渗流的主要物理特征是具有“滑脱效应”。为此,研究了具有滑脱效应的储层渗透率界限以及孔隙压力条件。通过对苏里格气田32块低渗岩心样品所进行的实验,探讨了低渗气藏天然气渗流规律。研究表明,当努森数介于0.1~1时,气体渗流不遵从克氏方程。实验结果还表明:克氏系数随储层渗透率的增大而减小,当储层渗透率大于0.1×10^-3μm^2时,气体滑脱效应可以忽略不计;克氏系数随平均孔隙压力的增大而减小,当孔隙压力大于1.5MPa时,气体滑脱效应也可以忽略不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气藏 多孔介质 天然气 非达西渗流 滑脱效应 渗透率 孔隙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长6段储层特征及CO_(2)驱提高采收率实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金祥纯 杜猛 +4 位作者 郝春联 辛福兵 康萍 吕伟峰 姚兰兰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5-137,共13页
鄂尔多斯盆地长6段储层是重要的致密油聚集区。综合利用岩心资料、铸体薄片鉴定、压汞及高精度电镜扫描技术,从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孔喉配套发育特征及孔隙结构特征等多个方面,开展研究区储层特征表征研究。在此基础上,辅以高温高压... 鄂尔多斯盆地长6段储层是重要的致密油聚集区。综合利用岩心资料、铸体薄片鉴定、压汞及高精度电镜扫描技术,从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孔喉配套发育特征及孔隙结构特征等多个方面,开展研究区储层特征表征研究。在此基础上,辅以高温高压在线核磁共振CO_(2)驱物理模拟实验,通过实时动态监测CO_(2)驱各阶段原油的多相流动和运移行为,定量研究不同级别孔隙的流体饱和度、采收率、剩余油分布和微观动用特征,探讨注入压力对采收率和微观孔隙原油采出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长6段储层特征差异显著,储层岩性以细粒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孔隙度平均为10.2%,渗透率平均为0.79 mD,以低孔-超低渗透致密油储层为主,孔隙类型以粒间孔、长石溶蚀孔及沸石溶蚀孔为主;根据储层毛管压力曲线特征,可将长6段储层由好到差依次分为Ⅰ、Ⅱ和Ⅲ类,储层孔喉结构参数与渗透率的相关性较好。研究区储层原油主要赋存于孔喉半径小于0.1μm及孔喉半径为0.1~1和1~10μm的3类孔隙中,不同级别孔隙的CO_(2)驱微观动用特征存在差异,大孔隙和中孔隙原油的采出程度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而小孔隙原油的采出程度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注入压力与CO_(2)驱采收率呈正相关关系,高压CO_(2)驱可增强油气传质,降低界面张力,进而提高总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 孔隙结构 CCUS 核磁共振 CO_(2)驱 微观动用特征 膨胀降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数值模拟 被引量:103
4
作者 杨正明 于荣泽 +2 位作者 苏致新 张艳峰 崔大勇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4-98,共5页
中国石油探明储量和未动用储量中特低渗透储量占很大的比例,迫切需要对特低渗透多孔介质中非线性渗流规律进行深入研究。根据特低渗透油田储集层岩心特征和流体渗流特征,建立了特低渗透油藏流体渗流的非线性渗流模型,依此建立了特低渗... 中国石油探明储量和未动用储量中特低渗透储量占很大的比例,迫切需要对特低渗透多孔介质中非线性渗流规律进行深入研究。根据特低渗透油田储集层岩心特征和流体渗流特征,建立了特低渗透油藏流体渗流的非线性渗流模型,依此建立了特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数值模拟的数学模型,并研制了相应的特低渗透油藏数值模拟软件。利用所研制的特低渗透油藏数值模拟软件,对榆树林特低渗透油田树322区块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研究表明:拟线性渗流只发生在井口附近的局部小区域内,而在地层内部相当大的区域内是非线性渗流,非线性渗流占据了地层渗流的主导地位。因此,考虑非线性渗流比以往只考虑线性渗流以及考虑拟启动压力梯度的方法更适合特低渗透油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油田 非线性渗流 数值模拟 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缝性砂岩油藏渗流的等效连续介质模型 被引量:37
5
作者 刘建军 刘先贵 +1 位作者 胡雅礽 张盛宗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0年第z1期158-161,180,共5页
低渗透裂缝性砂岩油藏由于其裂缝分布的不均匀、不连续的特点 ,其自身不能形成其渗流网络。因此 ,基于灰岩基础上的双重介质渗流理论不再适用。笔者打破将裂缝性油藏处理成双重介质的传统做法 ,建立适合低渗透裂缝性砂岩储层的等效连续... 低渗透裂缝性砂岩油藏由于其裂缝分布的不均匀、不连续的特点 ,其自身不能形成其渗流网络。因此 ,基于灰岩基础上的双重介质渗流理论不再适用。笔者打破将裂缝性油藏处理成双重介质的传统做法 ,建立适合低渗透裂缝性砂岩储层的等效连续介质渗流模型。其中等效介质的渗透张量的确定通过流量相等的原则 ,毛管力和相对渗透率曲线通过渗吸平衡时的毛管力相等原则来确定。通过实例计算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储层 等效连续介质 双重介质 相对渗透率 毛管力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瓦斯流固耦合渗流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3
6
作者 汪有刚 刘建军 +1 位作者 杨景贺 曾明胜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85-289,共5页
将渗流力学与弹塑性力学相结合 ,考虑煤层瓦斯和煤体骨架之间的相互作用 ,建立了煤层瓦斯运移的数学模型 ,并给出其数值解 .对煤层瓦斯渗流方程和煤体变形场方程分别进行离散 ,得到其相应的泛函方程 .根据有限元法原理推出其耦合求解方... 将渗流力学与弹塑性力学相结合 ,考虑煤层瓦斯和煤体骨架之间的相互作用 ,建立了煤层瓦斯运移的数学模型 ,并给出其数值解 .对煤层瓦斯渗流方程和煤体变形场方程分别进行离散 ,得到其相应的泛函方程 .根据有限元法原理推出其耦合求解方法 ,最后进行了实例计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固耦合 有限元 渗流力学 煤层 瓦斯运移 数学模型 弹逆性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裂缝—孔隙型碳酸盐岩气藏改建地下储气库的渗流规律 被引量:23
7
作者 丁云宏 张倩 +4 位作者 郑得文 王皆明 石磊 李春 胥洪成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9-114,共6页
微裂缝—孔隙型碳酸盐岩气藏储层非均质性强,边底水选择性水侵,渗流规律复杂,为了提高地下储气库的建库效率,需要研究储层在改建地下储气库多周期强注强采过程中的多相流体渗流规律。在获取有代表性的裂缝发育碳酸盐岩岩心较为困难的条... 微裂缝—孔隙型碳酸盐岩气藏储层非均质性强,边底水选择性水侵,渗流规律复杂,为了提高地下储气库的建库效率,需要研究储层在改建地下储气库多周期强注强采过程中的多相流体渗流规律。在获取有代表性的裂缝发育碳酸盐岩岩心较为困难的条件下,通过对天然岩心进行剪切造缝和多轮次气水互驱实验,研究了地下储气库气水过渡带在注采过程中的多相渗流规律,分析了裂缝合气空间贡献率以及储气库含气空间动用效果。结果表明:裂缝模型的相渗曲线近似于"X"形,多次气水互驱后相渗曲线基本没有变化,基质岩心模型相渗曲线经多次气水互驱后气水两相共渗区间变窄,共渗点降低;微裂缝对储层含气空间贡献率较高,微裂缝发育储层的含气空间利用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徽裂缝不发育储层的含气空间利用率逐渐降低并趋向稳定。因此,在微裂缝—孔隙型碳酸盐岩气藏改建地下储气库过程中可以在徽裂缝不发育储层布置生产井,同时通过控制边底水运移范围降低注入气损失,从而提高地下储气库的建库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裂缝-孔隙型 碳酸盐岩气藏 地下储气库 渗流规律 气水互驱 裂缝贡献率 含气空间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型气田井均动态储量与初始无阻流量定量关系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24
8
作者 李熙喆 刘晓华 +6 位作者 苏云河 吴国铭 刘华勋 路琳琳 万玉金 郭振华 石石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20-1025,共6页
基于中国32个不同类型已投入开发大型气田600余口井的生产动态数据,建立了以气田为单元的井均动态储量与井均初始无阻流量关系图版,并通过理论推导探讨了二者关联性的内涵与图版的应用范围。研究表明:中国大型气田井均动态储量与井均初... 基于中国32个不同类型已投入开发大型气田600余口井的生产动态数据,建立了以气田为单元的井均动态储量与井均初始无阻流量关系图版,并通过理论推导探讨了二者关联性的内涵与图版的应用范围。研究表明:中国大型气田井均动态储量与井均初始无阻流量在双对数坐标系中呈高度线性正相关,其相关性体现了中国大型气田在规模、效益和稳产开发模式下,通过优化设计建立的动态储量与初始无阻流量之间的匹配关系,亦即产能与稳产能力之间的匹配关系。图版具有普遍适用性,可用于估算气田开发初期达到生产规模、稳产年限要求所应具备的合理井均动态储量,为确定气田开发技术指标提供快速、有效的方法;同时,也可用于对比评价已开发气田的开发效果和加密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型气田 初始无阻流量 动态储量 相关性图版 加密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边界非均质渗流场流线分布研究 被引量:22
9
作者 何应付 尹洪军 +1 位作者 刘莉 刘学伟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08-712,共5页
建立了考虑源(汇)影响的含有不渗透区域复杂边界条件下非均质油藏稳定渗流的数学模型。利用扰动边界元方法求解数学模型,获得了地层中任意一点的压力公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流线场的生成方法。绘制了考虑非均质性、复杂边界和不渗透区... 建立了考虑源(汇)影响的含有不渗透区域复杂边界条件下非均质油藏稳定渗流的数学模型。利用扰动边界元方法求解数学模型,获得了地层中任意一点的压力公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流线场的生成方法。绘制了考虑非均质性、复杂边界和不渗透区域影响的流线分布图,并分析了流线分布的特征。通过分析表明,渗流场的非均质性和不渗透区域的存在都对流线分布存在较大的影响。利用本文方法产生的流线分布图能够较为直观地反映出油藏流体在注采井间的运动轨迹,为优化井网和注入方案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元方法 流线 不渗透区域 数学模型 稳定渗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特低渗透砂岩气藏单相气体渗流特征实验 被引量:12
10
作者 熊伟 高树生 +2 位作者 胡志明 薛惠 叶礼友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5-77,共3页
由于低渗透、特低渗透砂岩气藏储层孔隙结构的特殊性,其单相气体的渗流特征与中高渗透储层相比存在很大的差别,有必要对其渗流特征进行研究。通过对数十块低渗透、特低渗透砂岩岩心不同驱替压力下单相气体渗流特征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由于低渗透、特低渗透砂岩气藏储层孔隙结构的特殊性,其单相气体的渗流特征与中高渗透储层相比存在很大的差别,有必要对其渗流特征进行研究。通过对数十块低渗透、特低渗透砂岩岩心不同驱替压力下单相气体渗流特征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一般情况下特低渗透砂岩储层(小于0.1×10-3μm2)的渗流特征符合克氏渗流曲线特征,但是在孔隙压力很低的情况下会表现出由于强滑脱效应而引起的非线性渗流特征;对于低渗透率储层(大于0.1×10-3μm2),气体的渗流特征在低驱替压力下符合克氏渗流曲线特征,但是在较高驱替压力下会表现出明显的高速非线性渗流特征。对于特低渗透砂岩储层而言,气体渗流一般不可能发生高速非线性流效应;而对于低渗透储层,就要考虑高速非线性效应对低渗透砂岩气藏气体渗流规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气藏 砂岩 渗流 高速 非达西流 特征 滑脱效应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粘土非线性渗流规律与径向固结 被引量:28
11
作者 邓英尔 谢和平 +1 位作者 黄润秋 刘慈群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272-1280,共9页
以多孔介质等效渗流概念得出粘土平均孔隙微尺度数量级范围在0.01μm至0.1μm,与测试结果一致.实验结果表明饱和粘土微尺度孔隙渗流为非线性流.理论推导表明固液界面作用与渗透率平方根或孔隙半径成反比,固液界面相互作用是导致饱和粘... 以多孔介质等效渗流概念得出粘土平均孔隙微尺度数量级范围在0.01μm至0.1μm,与测试结果一致.实验结果表明饱和粘土微尺度孔隙渗流为非线性流.理论推导表明固液界面作用与渗透率平方根或孔隙半径成反比,固液界面相互作用是导致饱和粘土非线性渗流的重要原因.提出了精确描述饱和粘土微尺度孔隙非线性渗流基本规律的数学模型,其参数量纲明确,物理意义清楚.建立了饱和粘土非线性渗流新定律,统一描述了从较低到较高水力梯度全过程渗流曲线特征,达西定律是其特例.基于新定律,建立了饱和粘土非线性渗流定流量径向固结数学模型.以粘性边界层思想与稳态依序替换法及积分方程法,导出了粘土非线性渗流平均质量守恒方程及活动边界运动方程,给出了饱和粘土非线性渗流超孔隙水压力分布公式与平均固结度计算公式,获得了粘土层压力分布规律和平均固结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饱和粘土非线性渗流使活动边界运动速度减小.研究结果为粘土地质工程与岩土工程应用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达西渗流径向固结计算是新的非线性渗流固结计算的特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粘土 非线性渗流定律 固结 平均固结度 活动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数值模拟 被引量:9
12
作者 徐庆岩 杨正明 +2 位作者 何英 于荣泽 晏军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04-508,共5页
指出流体在超低渗透油藏中渗流偏离达西定律,符合非线性渗流规律,结合矿场实际和室内岩芯数据建立了大45区块地质模型,采用非线性渗流数值模拟软件进行数值模拟.结果显示,该软件对实际区块同样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区块开发过程中压力梯度... 指出流体在超低渗透油藏中渗流偏离达西定律,符合非线性渗流规律,结合矿场实际和室内岩芯数据建立了大45区块地质模型,采用非线性渗流数值模拟软件进行数值模拟.结果显示,该软件对实际区块同样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区块开发过程中压力梯度大部分位于非线性弯曲段,非线性渗流区域占主导地位,进一步验证了采用非线性数值模拟软件的可行性.相比传统评价方法,该研究增加了压力梯度场参数,对评估超低渗储层的有效动用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藏开发 油藏数值模拟 超低渗透油藏 非线性渗流 压力梯度 有效驱动 油藏井网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介质储层渗流的等效连续介质模型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12
13
作者 徐轩 杨正明 +1 位作者 祖立凯 刘淑波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33-737,共5页
由于多重介质岩石本身的复杂性,其渗流规律及数值模拟一直就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应用等效连续介质的思想,建立了孔洞型储层的等效连续介质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裂缝、溶洞型储层的等效模型,形成了较完善的多重介质储层等效渗透率和孔隙... 由于多重介质岩石本身的复杂性,其渗流规律及数值模拟一直就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应用等效连续介质的思想,建立了孔洞型储层的等效连续介质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裂缝、溶洞型储层的等效模型,形成了较完善的多重介质储层等效渗透率和孔隙度模型。以轮古某油区为例进行了应用分析,并通过孔渗参数的等效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和实际生产特征的对比,验证了等效连续介质模型在多重介质油藏数值模拟中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介质油藏 孔洞型储层 裂缝型储层 溶洞型储层 等效连续介质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砂岩气藏渗流机理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20
14
作者 杨朝蓬 高树生 +4 位作者 刘广道 熊伟 胡志明 叶礼友 杨发荣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2期8606-8613,共8页
致密砂岩气藏渗流机理是开发致密气的理论基础。通过对致密砂岩气藏渗流机理研究进展进行调研,总结了目前致密气渗流机理的研究现状。并对苏里格致密砂岩气田的岩样进行应力敏感性实验研究。结合目前低渗砂岩气藏的研究现状,提出了致密... 致密砂岩气藏渗流机理是开发致密气的理论基础。通过对致密砂岩气藏渗流机理研究进展进行调研,总结了目前致密气渗流机理的研究现状。并对苏里格致密砂岩气田的岩样进行应力敏感性实验研究。结合目前低渗砂岩气藏的研究现状,提出了致密砂岩气藏渗流机理研究的展望。致密气的有效应力表达式、压裂气井的高速非达西渗流、含水致密气藏的启动压力梯度和水膜厚度对气藏开采的影响,致密气的储层物性分析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气藏 有效应力 滑脱效应 高速非达西 启动压力梯度 水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砂岩气藏渗流机理及开发技术 被引量:24
15
作者 李奇 高树生 +2 位作者 叶礼友 杨朝蓬 梁小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4期79-87,共9页
致密砂岩气藏具有相对复杂的渗流规律,明确其储层条件下的渗流机理有利于制订合理、有效的开发方案。通过总结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补充实验研究,取得了致密砂岩气藏渗流机理的一些新认识:1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受到... 致密砂岩气藏具有相对复杂的渗流规律,明确其储层条件下的渗流机理有利于制订合理、有效的开发方案。通过总结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补充实验研究,取得了致密砂岩气藏渗流机理的一些新认识:1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受到孔喉半径较小、废弃地层压力较高的限制,无需考虑其滑脱效应和高速非达西渗流对渗流特征及开发效果的影响;2其阈压梯度和应力敏感程度随着储层渗透率的降低而增大,随着储层含水饱和度的升高而增大;3压力梯度可以显著的影响气水两相的渗流能力,随着压力梯度的增大,气相相对渗透率逐渐降低,水相相对渗透率逐渐升高。基于渗流机理的认识和美国致密砂岩气藏的开发情况,总结了有效的开发技术对策:大型水力压裂技术、井网加密技术、小井眼钻井及欠平衡钻井技术、控压开采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气藏 滑脱效应 高速非达西渗流 阈压梯度 应力敏感性 气水两相渗流 开发技术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驱砂岩气藏型地下储气库气水二相渗流机理 被引量:22
16
作者 石磊 廖广志 +2 位作者 熊伟 高树生 耿彤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5-87,135-136,共3页
水驱砂岩气藏型地下储气库的渗流机理具有特殊性及复杂性,并客观上决定了地下储气库多周期运行的注采效果。为此,针对其储层特征,开展了多轮次气、水互驱物理模拟实验,研究了储气库储层气、水二相渗流特征,分析了储气库储层孔隙空间可... 水驱砂岩气藏型地下储气库的渗流机理具有特殊性及复杂性,并客观上决定了地下储气库多周期运行的注采效果。为此,针对其储层特征,开展了多轮次气、水互驱物理模拟实验,研究了储气库储层气、水二相渗流特征,分析了储气库储层孔隙空间可利用率的变化规律,并揭示了该类储气库建设及运行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①该类储气库经长期注采运行,水相渗流能力相应增强,导致边水运移越发活跃,储层孔隙空间出现大量残余气、束缚水,气相渗流阻力相应增加,气库扩容及注采效果受到影响;②储气库运行中边水往复运移造成储层空间形成大量死气区,导致储层孔隙空间利用效果变差,库容可利用率降低,储层孔隙空间可利用率介于40%~70%;③该类储气库建设及运行过程中应重视储层含水量的变化,并采取相应措施以降低水侵对储气库运行效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驱砂岩气藏 地下储气库 渗流机理 注采循环 储层孔隙空间可利用率 水互驱物理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裂缝井两相非达西椭圆渗流特征线解、差分解及开发指标计算方法 被引量:36
17
作者 邓英尔 刘慈群 王允诚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0-63,75,共5页
水力压裂能使油井周围地层形成对称的垂直裂缝面,是有效的增产措施。垂直裂缝井采液时诱发地层中的平面二维椭圆渗流,形成以裂缝端点为焦点的共轭等压椭圆和双曲线流线族。基于扰动椭圆的概念和等价的发展矩形的思想,建立了具有启动压... 水力压裂能使油井周围地层形成对称的垂直裂缝面,是有效的增产措施。垂直裂缝井采液时诱发地层中的平面二维椭圆渗流,形成以裂缝端点为焦点的共轭等压椭圆和双曲线流线族。基于扰动椭圆的概念和等价的发展矩形的思想,建立了具有启动压力梯度的油水两相非达西椭圆二维渗流数学模型。这种模型属于具有活动边界的非线性问题,分别用特征线法和有限差分法求解,得到了含水饱和度分布和活动边界的变化规律。还基于非活塞驱替理论,导出垂直裂缝井注水水开发低渗透油田时的产油量、压差及井排见水时间的计算公式,并进行实例计算分析,认为在此情况下,启动压力梯度和注入率对含水率、含水上升速率、含水饱和度分布、活动边界变化规律影响较大,对产油量、压差随时间变化规律及井排见水时间的影响也较大;还认为,低渗透非达西流条件下存在可获得最经济开发指标的最佳注入率。为垂直裂缝井注水开发低渗透油田的研究提供了数值模拟的模型和动态分析及预测的理论依据。图4表1参8(王孝陵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裂缝井 水力压裂 试井 渗流 两相流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低渗透油藏渗流理论研究 被引量:64
18
作者 杨清立 杨正明 +1 位作者 王一飞 戢红霞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2-54,144,共3页
根据低渗油藏渗流特征,提出了非线性渗流连续模型,在此基础上推导了稳态渗流压力分布公式和产量计算方法,用积分法得到了非稳态渗流压力分布和动边界传播规律的公式。对该模型和其他低渗模型为基础得到的稳态和非稳态渗流的计算结果进... 根据低渗油藏渗流特征,提出了非线性渗流连续模型,在此基础上推导了稳态渗流压力分布公式和产量计算方法,用积分法得到了非稳态渗流压力分布和动边界传播规律的公式。对该模型和其他低渗模型为基础得到的稳态和非稳态渗流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不同模型计算结果差别显著。在研究低渗油藏渗流规律和指导开发低渗油藏的生产实践中,须考虑非线性渗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油藏 非线性渗流 数学模型 积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外围特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周期注水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王玫珠 杨正明 +2 位作者 王学武 陈玥 于荣泽 《断块油气田》 CAS 2012年第3期327-331,共5页
大庆外围某特低渗透试验井区平面非均质性严重,周期注水利于驱动低渗透区原油。由于特低渗透油藏压力敏感性强,文中根据非线性渗流规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优化周期注水方式。采用矿场实际数据,选取矩形五点井网,建立平面非均质模型,分析... 大庆外围某特低渗透试验井区平面非均质性严重,周期注水利于驱动低渗透区原油。由于特低渗透油藏压力敏感性强,文中根据非线性渗流规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优化周期注水方式。采用矿场实际数据,选取矩形五点井网,建立平面非均质模型,分析"增注—减注"方式与"增注—停注"方式的含水率、采出程度、有效驱动体系的建立及地层压力保持情况。结果表明,"增注—减注"方式比"增注—停注"方式采出程度高、驱油波及系数大、低渗区非线性及储层伤害影响小。分析结果对低/特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油藏 非线性渗流 周期注水 注水方式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基岩块渗流特征初探 被引量:7
20
作者 程倩 李阳 +2 位作者 熊伟 薛惠 胡志明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8-100,共3页
塔河油田的下奥陶统缝洞型碳酸盐岩基岩块中的微裂缝是其主要储集空间和渗流通道。为了更好地认识此类油藏中基岩块的渗流特征,并建立流体动力学机理,选择渗透率0.1×10^-3~3.1×10^-3μm^2范围内的10块岩心进行单相渗流... 塔河油田的下奥陶统缝洞型碳酸盐岩基岩块中的微裂缝是其主要储集空间和渗流通道。为了更好地认识此类油藏中基岩块的渗流特征,并建立流体动力学机理,选择渗透率0.1×10^-3~3.1×10^-3μm^2范围内的10块岩心进行单相渗流实验。分析了渗流特征并建立了适合于非达西渗流的非线性渗流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塔河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基岩块中的渗流为非达西渗流,存在明显的启动压力,且渗流速度与压力梯度成幂函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达西渗流 缝洞型油藏 碳酸盐岩 基岩块 启动压力 储渗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