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辽东山区次生林生态系统不同林型树干茎流的理化性质
被引量:
8
1
作者
徐天乐
朱教君
+2 位作者
于立忠
王睿照
张金鑫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415-3424,共10页
为明确森林对降雨水质的影响,于2011年6—8月,对辽东山区次生林生态系统5种主要林型:落叶松人工林(Larixolgensis)(Lo)、花曲柳林(Fraxinus rhynchophulla)(Fr)、杂木林(Mb)、红松人工林(Pinus koraiensis)(Pk)和蒙古栎林(Querusmongoli...
为明确森林对降雨水质的影响,于2011年6—8月,对辽东山区次生林生态系统5种主要林型:落叶松人工林(Larixolgensis)(Lo)、花曲柳林(Fraxinus rhynchophulla)(Fr)、杂木林(Mb)、红松人工林(Pinus koraiensis)(Pk)和蒙古栎林(Querusmongolica)(Om)中树干茎流和林外雨理化性质进行了监测。与林外雨相比,5种林型树干茎流均出现明显酸化(P<0.05),酸化程度为:Pk>Lo>Fr>Om>Mb;各林型树干茎流的电导率、总溶解固体含量、氯离子浓度、硝酸根离子浓度、铵根离子浓度浓度和总磷浓度显著升高(P<0.05),溶解氧浓度明显下降(P<0.05)。林型间相比,Lo与Pk的电导率和总溶解固体含量和Lo的氯离子浓度较高;Lo和Pk的硝酸根离子浓度和总磷浓度明显低于其它林型(P<0.05);Mb的硝酸根离子浓度和总磷浓度显著高于其它林型(P<0.05)。各林型树干茎流的硝酸根离子浓度和胸径与树高的乘积呈显著正相关。上述结果主要受降雨因素(降雨前干沉降时间长度等)、林分特征(叶面积指数、树皮特征)、树木枝叶表层积累物质的理化性质等影响。结论:各林型树干茎流水质均明显下降,其中Mb树干茎流对雨水化学性质影响较大;Pk和Lo树干茎流水体纯度下降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干茎流
红松人工林
PH值
硝酸根离子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辽宁省人工林樟子松径向生长对水热梯度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
23
2
作者
李露露
李丽光
+5 位作者
陈振举
周永斌
张先亮
白学平
常永兴
肖建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4508-4517,共10页
基于树轮年代学的理论和方法,建立辽宁地区人工林樟子松年轮宽度年表网络,研究人工林樟子松树木年轮生长变化,探讨樟子松生长与气候变化的关系以及其对水热梯度变化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各采样点人工林樟子松的径向生长变化呈现...
基于树轮年代学的理论和方法,建立辽宁地区人工林樟子松年轮宽度年表网络,研究人工林樟子松树木年轮生长变化,探讨樟子松生长与气候变化的关系以及其对水热梯度变化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各采样点人工林樟子松的径向生长变化呈现较为一致的显著下降趋势(P<0.05),并且下降趋势由西北至东南降低。空间上水平上,研究区樟子松的径向生长与研究区降水和相对湿度的空间梯度变化吻合(P<0.05),均呈西北至东南增加的特点;各采样点樟子松年轮宽度变化的平均敏感度与降水量、相对湿度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但与温度的正相关关系不显著。各样点樟子松径向生长与月降雨量和月平均相对湿度多呈正相关关系,与月平均温度多呈负相关关系,进一步表明区域水分因子对人工林樟子松生长的限制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林
樟子松
年轮宽度年表
径向生长
水热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透光环境下红松光合色素含量的季节变动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
6
3
作者
于立忠
苗杰
+2 位作者
张金鑫
徐阳
张文儒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3924-3931,共8页
研究了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内3种不同透光环境(强度透光、中度透光和弱度透光)下红松针叶光合色素(叶绿素a(Chl a)、叶绿素b(Chl b)、类胡萝卜素(Car)和叶绿素总量(Chl T))应对光环境季节变动做出的适应性调整。结果表明,随季节的变动(...
研究了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内3种不同透光环境(强度透光、中度透光和弱度透光)下红松针叶光合色素(叶绿素a(Chl a)、叶绿素b(Chl b)、类胡萝卜素(Car)和叶绿素总量(Chl T))应对光环境季节变动做出的适应性调整。结果表明,随季节的变动(从春季至秋季),林分透光孔隙度逐渐减小。春季,透光度越大,红松叶绿素含量越高,Chl a/b值升高,Car/Chl T值降低;夏季,不同透光条件对红松光合色素含量无影响;秋季,各类透光条件下红松光合色素含量总体表现为升高的趋势,强度透光与中度透光条件红松针叶Chl a/b显著大于弱度透光,3种透光条件下红松Car/Chl T均降低。在春季红松开始生长前进行适当抚育,能提高光合色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能力,促进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
透光孔隙度
季节变动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辽东山区次生林生态系统不同林型树干茎流的理化性质
被引量:
8
1
作者
徐天乐
朱教君
于立忠
王睿照
张金鑫
机构
中国科学院清原森林生态实验站
中国科学院
大学
中国科学院
沈阳应用
生态
研究所
森林
与土壤
生态
国家重点
实验
室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415-3424,共10页
基金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项目(2012ZX07202-008)
文摘
为明确森林对降雨水质的影响,于2011年6—8月,对辽东山区次生林生态系统5种主要林型:落叶松人工林(Larixolgensis)(Lo)、花曲柳林(Fraxinus rhynchophulla)(Fr)、杂木林(Mb)、红松人工林(Pinus koraiensis)(Pk)和蒙古栎林(Querusmongolica)(Om)中树干茎流和林外雨理化性质进行了监测。与林外雨相比,5种林型树干茎流均出现明显酸化(P<0.05),酸化程度为:Pk>Lo>Fr>Om>Mb;各林型树干茎流的电导率、总溶解固体含量、氯离子浓度、硝酸根离子浓度、铵根离子浓度浓度和总磷浓度显著升高(P<0.05),溶解氧浓度明显下降(P<0.05)。林型间相比,Lo与Pk的电导率和总溶解固体含量和Lo的氯离子浓度较高;Lo和Pk的硝酸根离子浓度和总磷浓度明显低于其它林型(P<0.05);Mb的硝酸根离子浓度和总磷浓度显著高于其它林型(P<0.05)。各林型树干茎流的硝酸根离子浓度和胸径与树高的乘积呈显著正相关。上述结果主要受降雨因素(降雨前干沉降时间长度等)、林分特征(叶面积指数、树皮特征)、树木枝叶表层积累物质的理化性质等影响。结论:各林型树干茎流水质均明显下降,其中Mb树干茎流对雨水化学性质影响较大;Pk和Lo树干茎流水体纯度下降最为显著。
关键词
树干茎流
红松人工林
PH值
硝酸根离子浓度
Keywords
stemflow
Korean pine plantation
pH
NO-3
分类号
S718.5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辽宁省人工林樟子松径向生长对水热梯度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
23
2
作者
李露露
李丽光
陈振举
周永斌
张先亮
白学平
常永兴
肖建强
机构
沈阳农业大学林
学院
中国
森林
生态
系统监测网络辽宁辽河平原
森林
生态
系统定位研究站
中国
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清原森林生态实验站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4508-4517,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066
31100327
+1 种基金
41071035)
沈阳农业大学"天柱山学者"计划项目
文摘
基于树轮年代学的理论和方法,建立辽宁地区人工林樟子松年轮宽度年表网络,研究人工林樟子松树木年轮生长变化,探讨樟子松生长与气候变化的关系以及其对水热梯度变化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各采样点人工林樟子松的径向生长变化呈现较为一致的显著下降趋势(P<0.05),并且下降趋势由西北至东南降低。空间上水平上,研究区樟子松的径向生长与研究区降水和相对湿度的空间梯度变化吻合(P<0.05),均呈西北至东南增加的特点;各采样点樟子松年轮宽度变化的平均敏感度与降水量、相对湿度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但与温度的正相关关系不显著。各样点樟子松径向生长与月降雨量和月平均相对湿度多呈正相关关系,与月平均温度多呈负相关关系,进一步表明区域水分因子对人工林樟子松生长的限制作用明显。
关键词
人工林
樟子松
年轮宽度年表
径向生长
水热梯度
Keywords
plantations
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
tree-ring width chronology
radial growth
gradient changeof hydrothermal
分类号
S791.253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透光环境下红松光合色素含量的季节变动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
6
3
作者
于立忠
苗杰
张金鑫
徐阳
张文儒
机构
中国科学院
沈阳应用
生态
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清原森林生态实验站
辽宁省
生态
公益林经营管理重点
实验
室
烟台市林业
科学
研究所
清原
县大苏河林场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3924-3931,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2CB4169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0830085)
文摘
研究了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内3种不同透光环境(强度透光、中度透光和弱度透光)下红松针叶光合色素(叶绿素a(Chl a)、叶绿素b(Chl b)、类胡萝卜素(Car)和叶绿素总量(Chl T))应对光环境季节变动做出的适应性调整。结果表明,随季节的变动(从春季至秋季),林分透光孔隙度逐渐减小。春季,透光度越大,红松叶绿素含量越高,Chl a/b值升高,Car/Chl T值降低;夏季,不同透光条件对红松光合色素含量无影响;秋季,各类透光条件下红松光合色素含量总体表现为升高的趋势,强度透光与中度透光条件红松针叶Chl a/b显著大于弱度透光,3种透光条件下红松Car/Chl T均降低。在春季红松开始生长前进行适当抚育,能提高光合色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能力,促进生长。
关键词
红松
透光孔隙度
季节变动
策略
Keywords
Pinus koraiensis
canopy openness
seasonal variation
strategy
分类号
S791.24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辽东山区次生林生态系统不同林型树干茎流的理化性质
徐天乐
朱教君
于立忠
王睿照
张金鑫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辽宁省人工林樟子松径向生长对水热梯度变化的响应
李露露
李丽光
陈振举
周永斌
张先亮
白学平
常永兴
肖建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不同透光环境下红松光合色素含量的季节变动及应对策略
于立忠
苗杰
张金鑫
徐阳
张文儒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