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板片窗构造研究综述
被引量:
8
1
作者
马本俊
吴时国
范建柯
《海洋地质前沿》
2015年第12期1-10,共10页
在洋壳板片俯过程中,洋中脊到达海沟时通常与海沟有一定的夹角。若洋中脊在俯冲期间继续扩张就会形成板片窗构造。此外,非洋脊俯冲过程中板片撕裂或断离产生板片间隙,该间隙也称为板片窗。板片窗通常出现在活动大陆边缘,其一旦形成就会...
在洋壳板片俯过程中,洋中脊到达海沟时通常与海沟有一定的夹角。若洋中脊在俯冲期间继续扩张就会形成板片窗构造。此外,非洋脊俯冲过程中板片撕裂或断离产生板片间隙,该间隙也称为板片窗。板片窗通常出现在活动大陆边缘,其一旦形成就会改变所在区域的局部地幔循环模式,导致在板片窗上覆板块中出现异常的地质效应,包括异常于普通俯冲带的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貌表现、流体活动以及特殊地球物理特征。板片窗特殊的地质效应控制着金、铜等特殊的金属矿产分布。综述了板片窗的形成机制、几何形态以及多种地质效应模式,以期为今后板片窗构造的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片窗
洋脊俯冲
板片撕裂
板块构造
汇聚边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维地震解释技术在南海北部陆缘深水水道体系中的应用
被引量:
4
2
作者
马本俊
吴时国
+3 位作者
米立军
王大伟
田洁
高金尉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63-171,共9页
南海北部陆缘发育潜在油气储层,也是当前南海深水油气勘探的热点区域。然而深水区由于缺少钻井资料,地震资料就成为最主要的研究手段。基于大面积高分辨率三维地震数据,通过剖面地震相分析、三维地震数据体切片、层间属性计算分析、三...
南海北部陆缘发育潜在油气储层,也是当前南海深水油气勘探的热点区域。然而深水区由于缺少钻井资料,地震资料就成为最主要的研究手段。基于大面积高分辨率三维地震数据,通过剖面地震相分析、三维地震数据体切片、层间属性计算分析、三维可视化等地震解释技术,在白云凹陷晚新生代地层中识别出两套深水水道沉积体系,分别为早中新世晚期发育早期水道体系和自中中新世发育至今的后期水道体系。早期水道体系为单条主干水道为主要沉积区域的沉积体系,识别出水道底部充填、堤岸以及侧壁滑塌等沉积微相;根据地震相变化,发现水道演化分为两个期次:第一期水道下切侵蚀较强,具有"V"形谷底,第二期下切相对较弱,具有"U"形谷底。后期水道体系为一系列彼此平行并置,并近于垂直横切陆坡的水道体系,演化至现今海底;可以识别出底部滞留、侧壁滑塌以及侧壁加积等沉积类型;后期水道体系共发育4个期次,发育时间分别为13.8~12.5、12.5~10.5、10.5~5.5和5.5~0Ma。白云凹陷晚新生代水道体系表现出对沉积物较好分异和筛选,具有重要的油气资源效应:早期水道体系与上覆正常半深水泥质沉积组成良好储盖组合;后期水道体系发育至今,对于形成高富集度的砂岩型水合物储层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水道
地震沉积学
地震切片
地震属性
南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板片窗构造研究综述
被引量:
8
1
作者
马本俊
吴时国
范建柯
机构
中国科学院
海洋
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
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深海地球物理与资源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
大学
青岛海洋
科学与
技术国家
实验室
海洋地质功能
实验室
出处
《海洋地质前沿》
2015年第12期1-10,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雅浦海沟洋脊俯冲的构造作用研究"(41476046)
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大突破择优支持课题"深渊浅层构造特征及其与深渊底部流体活动的关系"(Y410131TP1)
文摘
在洋壳板片俯过程中,洋中脊到达海沟时通常与海沟有一定的夹角。若洋中脊在俯冲期间继续扩张就会形成板片窗构造。此外,非洋脊俯冲过程中板片撕裂或断离产生板片间隙,该间隙也称为板片窗。板片窗通常出现在活动大陆边缘,其一旦形成就会改变所在区域的局部地幔循环模式,导致在板片窗上覆板块中出现异常的地质效应,包括异常于普通俯冲带的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貌表现、流体活动以及特殊地球物理特征。板片窗特殊的地质效应控制着金、铜等特殊的金属矿产分布。综述了板片窗的形成机制、几何形态以及多种地质效应模式,以期为今后板片窗构造的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板片窗
洋脊俯冲
板片撕裂
板块构造
汇聚边缘
Keywords
slab window
ridge subduction
slab tearing
plate tectonics
convergent margin
分类号
P736.1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维地震解释技术在南海北部陆缘深水水道体系中的应用
被引量:
4
2
作者
马本俊
吴时国
米立军
王大伟
田洁
高金尉
机构
中国科学院
海洋
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深海
科学与
工程
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大学
青岛海洋
科学与
技术国家
实验室
海洋地质功能
实验室
中海油深圳分公司
研究
院
出处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63-171,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南海重大计划重点课题(NSFC:91228208))
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知识创新前沿课题(SIDSSE201403)
文摘
南海北部陆缘发育潜在油气储层,也是当前南海深水油气勘探的热点区域。然而深水区由于缺少钻井资料,地震资料就成为最主要的研究手段。基于大面积高分辨率三维地震数据,通过剖面地震相分析、三维地震数据体切片、层间属性计算分析、三维可视化等地震解释技术,在白云凹陷晚新生代地层中识别出两套深水水道沉积体系,分别为早中新世晚期发育早期水道体系和自中中新世发育至今的后期水道体系。早期水道体系为单条主干水道为主要沉积区域的沉积体系,识别出水道底部充填、堤岸以及侧壁滑塌等沉积微相;根据地震相变化,发现水道演化分为两个期次:第一期水道下切侵蚀较强,具有"V"形谷底,第二期下切相对较弱,具有"U"形谷底。后期水道体系为一系列彼此平行并置,并近于垂直横切陆坡的水道体系,演化至现今海底;可以识别出底部滞留、侧壁滑塌以及侧壁加积等沉积类型;后期水道体系共发育4个期次,发育时间分别为13.8~12.5、12.5~10.5、10.5~5.5和5.5~0Ma。白云凹陷晚新生代水道体系表现出对沉积物较好分异和筛选,具有重要的油气资源效应:早期水道体系与上覆正常半深水泥质沉积组成良好储盖组合;后期水道体系发育至今,对于形成高富集度的砂岩型水合物储层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深水水道
地震沉积学
地震切片
地震属性
南海
Keywords
deep-water channel
seismic sedimentology
seismic slice
seismic attribute
South China Sea
分类号
P738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板片窗构造研究综述
马本俊
吴时国
范建柯
《海洋地质前沿》
2015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三维地震解释技术在南海北部陆缘深水水道体系中的应用
马本俊
吴时国
米立军
王大伟
田洁
高金尉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