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粉煤灰基地聚合物对模拟核素Cs(Ⅰ)、Co(Ⅱ)和Eu(Ⅲ)的吸附性能研究
1
作者 高润慧 董艳辉 +2 位作者 Mohamed R.El-Naggar 宗自华 王福辰 《工程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00-709,共10页
核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其开发利用伴随着核废物的产生。吸附法是处理放射性废水的主要方法,相比于其他吸附材料,粉煤灰基地聚合物具有绿色、低碳、价格低廉且吸附性友好的优势。粉煤灰基地聚合物对废水中重金属元素的吸附特征研究较多,... 核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其开发利用伴随着核废物的产生。吸附法是处理放射性废水的主要方法,相比于其他吸附材料,粉煤灰基地聚合物具有绿色、低碳、价格低廉且吸附性友好的优势。粉煤灰基地聚合物对废水中重金属元素的吸附特征研究较多,但是对于废水中放射性元素的吸附特征尚不清晰。本研究采用粉煤灰为原料,通过不同液固比的制备工艺,合成粉煤灰基地聚合物,并通过吸附实验评估其对模拟核素Cs(Ⅰ)、Co(Ⅱ)和Eu(Ⅲ)的吸附性能及核素之间的竞争吸附行为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吸附时间的延长,3种核素吸附量逐渐增加,并在约50 h后达到吸附平衡。在不同液固比下,Eu(Ⅲ)和Cs(Ⅰ)吸附性能存在明显差异,液固比为0.7的地聚合物对3种核素的吸附能力最好。Eu(Ⅲ)在不同浓度范围内维持较高的吸附率,显示出较强的吸附行为。此外,研究还发现核素之间存在竞争吸附行为,Eu(Ⅲ)对Cs(Ⅰ)和Co(Ⅱ)具有较强的吸附竞争性,表现出最强的吸附能力。当3种核素共存时,Eu(Ⅲ)的吸附率依然较高,而Cs(Ⅰ)和Co(Ⅱ)的吸附率则明显下降。与传统的吸附材料相比,粉煤灰基地聚合物不仅具备良好的吸附性能,还具有较低的成本和环境友好的优势,并实现以废治废。研究成果为基于地聚合物吸附放射性废水的处理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聚合物 粉煤灰 模拟核素 吸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瞬变电磁场拟地震波场提取技术与应用
2
作者 薛俊杰 周楠楠 +3 位作者 常江浩 余传涛 鲁凯亮 范克睿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282-3290,共9页
通过积分变换,可将满足扩散方程的瞬变电磁场转换成虚拟波场.传统的波场转换方法对正则化因子依赖性较强,导致计算结果稳定性差.为了克服正则化因子的干扰,本文提出采用深度学习的方法将瞬变电磁场转换到虚拟波场.首先分别计算相同电阻... 通过积分变换,可将满足扩散方程的瞬变电磁场转换成虚拟波场.传统的波场转换方法对正则化因子依赖性较强,导致计算结果稳定性差.为了克服正则化因子的干扰,本文提出采用深度学习的方法将瞬变电磁场转换到虚拟波场.首先分别计算相同电阻率模型下的瞬变电磁场和拟地震波场,构建训练集与对应的标签.然后设计复合型神经网络C-Unet,相比于传统的Unet,该网络进一步提升了模型特征的学习能力.模型测试结果表明,C-Unet在迭代误差和预测结果精度均优于Unet网络.最后利用实测数据进一步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场转换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瞬变电磁场 虚拟波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长导线发射机电流快速关断技术研究
3
作者 真齐辉 王中兴 +1 位作者 底青云 王煜亮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574-4582,共9页
发射机是地面人工源电磁勘探的关键装备,在相同发射电流条件下,极距越大,信噪比越高,探测效果越好.大极距所需长导线具有较强电感(地面1 km导线约有3 mH电感),发射电压1000 V,发射电流50 A,3 mH电感的电流关断时间为103.95μs,对于时间... 发射机是地面人工源电磁勘探的关键装备,在相同发射电流条件下,极距越大,信噪比越高,探测效果越好.大极距所需长导线具有较强电感(地面1 km导线约有3 mH电感),发射电压1000 V,发射电流50 A,3 mH电感的电流关断时间为103.95μs,对于时间域电磁勘探,观测信号的信噪比与关断时间对数成反比,关断时间每下降10倍,信噪比提升10 dB.本文通过在发射回路中加入快速关断开关,引入辅助关断电压,形成电流高压释放回路,有望实现1 km长导线条件下的关断时间小于10μs,观测数据信噪比提高10 dB以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工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勘探发射机 大极距 长导线 寄生电感 快速电流关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