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力学增强的明胶基生物3D打印材料及其组织再生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阮长顺 胡楠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51-151,共1页
生物打印材料性能决定着3D打印所构建产品的优劣。对于挤出打印来说,理想的生物打印材料需具备适合的黏度,可实现快速挤出成型;同时还应当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墨水中的细胞起到保护、支撑的作用。明胶作为天然来源的大分子生物材料... 生物打印材料性能决定着3D打印所构建产品的优劣。对于挤出打印来说,理想的生物打印材料需具备适合的黏度,可实现快速挤出成型;同时还应当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墨水中的细胞起到保护、支撑的作用。明胶作为天然来源的大分子生物材料,具有良好生物学特征,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生物打印材料,然而,其打印性差,且力学性质弱,往往限制其打印产品的应用。本文主要介绍了课题组基于明胶材料衍生出两种性能优异的打印墨水:(1)新型明胶基温敏水凝胶生物墨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敏水凝胶 组织再生 打印产品 天然来源 3D打印 生物打印 打印墨水 挤出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介孔硼硅酸盐生物活性玻璃微球的可注射复合骨水泥 被引量:6
2
作者 常宇辰 林子扬 +6 位作者 谢昕 吴章凡 姚爱华 叶松 林健 王德平 崔旭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398-1406,共9页
以溶胶-凝胶法制备的介孔硼硅酸盐生物活性玻璃微球(MBGS)作为固相,海藻酸钠(SA)溶液作为液相,开发了一种可注射复合骨水泥。对MBGS中氧化硼/氧化硅的比例对其质构性能及骨水泥的可操作性、抗压强度和生物活性的影响进行表征。实验结果... 以溶胶-凝胶法制备的介孔硼硅酸盐生物活性玻璃微球(MBGS)作为固相,海藻酸钠(SA)溶液作为液相,开发了一种可注射复合骨水泥。对MBGS中氧化硼/氧化硅的比例对其质构性能及骨水泥的可操作性、抗压强度和生物活性的影响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硼含量的增加,MBGS的比表面积从161.71 m^2/g增大至214.28 m^2/g,平均孔径以及总孔容也随之增长,加速了玻璃相中钙离子的释放,使得玻璃与SA的快速交联,改善了骨水泥可操作性能和力学性能,凝固时间由21 min缩短至9 min,抗压强度由3.4 MPa提升至4.1 MPa,体外矿化性能也随之提高。综合各方面性能表现,BC-30骨水泥兼具良好的可操作性能、力学性能和体外矿化能力,是最合适的骨水泥组分。总之,提高MBGS的质构性能是增强复合骨水泥的可操作性、抗压强度和生物活性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注射骨水泥 介孔硼硅酸盐生物活性玻璃 生物活性 可操作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席夫碱配体的Salen-Ni(Ⅱ)、Cu(Ⅱ)、Zn(Ⅱ)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3
作者 江道勇 邓卫星 +3 位作者 陈继红 潘璠 张鹏飞 王勇 《化工新型材料》 2025年第9期180-186,共7页
合成了水杨醛衍生物多齿配体3,5-二溴水杨醛缩邻苯二胺(H 2L)以及其3种过渡系Ni(Ⅱ)、Cu(Ⅱ)、Zn(Ⅱ)金属配合物。采用核磁氢谱(1H-NMR)、质谱(MS)、红外光谱(FT-IR)和元素分析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测定了配合物的热稳定性,由热... 合成了水杨醛衍生物多齿配体3,5-二溴水杨醛缩邻苯二胺(H 2L)以及其3种过渡系Ni(Ⅱ)、Cu(Ⅱ)、Zn(Ⅱ)金属配合物。采用核磁氢谱(1H-NMR)、质谱(MS)、红外光谱(FT-IR)和元素分析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测定了配合物的热稳定性,由热重分析(TG-DTG)曲线可知3种配合物均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以及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研究了H_(2)L及其Ni(Ⅱ)、Cu(Ⅱ)、Zn(Ⅱ)配合物的光谱学性质,其中构建了配合物ZnL·H_(2)O的能带结构模型,得到其光学带隙为2.62eV。同时对配体及系列配合物进行了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欧式杆菌的抑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配体及配合物均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且配合物的抑菌活性优于配体。金属元素是影响配合物抑菌活性的重要因素。此外,ZnL·H_(2)O具有较低的细胞毒性并成功地应用于HeLa细胞的示踪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Ⅱ)/Cu(Ⅱ)/Zn(Ⅱ)金属配合物 热稳定性 光谱特性 抑菌活性 细胞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干细胞记忆和中央记忆细胞的CAR-T细胞抗肿瘤治疗策略
4
作者 刘伟华 王艺斐 +1 位作者 孙晓婷 王志斌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21-1126,共6页
免疫治疗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过继细胞疗法在血液瘤的治疗中取得了革命性临床进展,但在实体瘤的治疗中却不尽人意。比如,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疗法在治疗B细胞恶性肿瘤患者中展现出良好的效果和治愈潜能。但是,CAR-T细胞针对实... 免疫治疗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过继细胞疗法在血液瘤的治疗中取得了革命性临床进展,但在实体瘤的治疗中却不尽人意。比如,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疗法在治疗B细胞恶性肿瘤患者中展现出良好的效果和治愈潜能。但是,CAR-T细胞针对实体肿瘤的抗肿瘤治疗仍然面临着艰难挑战。内源性或过继转移的肿瘤特异性T细胞的抗肿瘤活性高度依赖于其分化状态。早期分化的T细胞比处于完全分化状态的效应T细胞具有更好的抗肿瘤疗效。在癌症患者中,具有干性记忆或前体表型的肿瘤特异性T细胞的存在与治疗结局改善呈现显著的相关性。过继移植具有干细胞记忆(Stem cell memory)或中央记忆(Central memory)表型的CAR-T细胞可获得更优的抗肿瘤治疗效果。本文聚焦于体外优化扩增培养体系以获取具有干细胞记忆或中央记忆表型的CAR-T细胞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免疫治疗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过继细胞疗法 干细胞记忆T细胞 代谢适应性 表观遗传调控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响应型mPEG-PCL嵌段共聚物胶束用作药物运输 被引量:2
5
作者 魏伟 邓吉喆 +2 位作者 李方实 王碧 蔡林涛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53-258,280,共7页
该文合成了一种具有pH敏感性,较低毒性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以用于药物运输。聚乙二醇-聚己内酯(mPEG-PCL)是以聚乙二醇单甲醚为引发剂,开环己内酯聚合而成,阿霉素则是通过顺乌头酸裂解键连在聚己内酯的末端。该嵌段聚合物通过核磁共振、... 该文合成了一种具有pH敏感性,较低毒性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以用于药物运输。聚乙二醇-聚己内酯(mPEG-PCL)是以聚乙二醇单甲醚为引发剂,开环己内酯聚合而成,阿霉素则是通过顺乌头酸裂解键连在聚己内酯的末端。该嵌段聚合物通过核磁共振、红外光谱等进行表征。共轭阿霉素后的嵌段聚合物在水溶液中能够自组装形成胶束,胶束粒径约为45.4 nm,透射电镜显示胶束具有近似的球形结构。阿霉素在pH=4.0下的释放速率明显快于pH=7.4下的释放速率。mPEG-PCL在细胞培养中无细胞毒性,包载阿霉素的胶束在人类MCF-7乳腺癌细胞上表现出迟缓的细胞毒性。通过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游离阿霉素和mPEG-PCL-DOX胶束在MCF-7细胞内的定位说明载体能够携带阿霉素进入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己内酯 聚乙二醇 阿霉素 细胞毒性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