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基于平面波技术的三维超声成像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池利阳 邱维宝 +1 位作者 师翔 陆祖嘉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83-887,891,共6页
三维超声成像能提供直观和真实感的组织信息,便于医生对医学体进行观察和分析,已广泛应用于疾病诊断、手术规划和导航中。针对现有超声技术在采集速度和图像质量上的不足,该文采用一种新型的多角度平面波技术获得超声回波信号,并通过USB... 三维超声成像能提供直观和真实感的组织信息,便于医生对医学体进行观察和分析,已广泛应用于疾病诊断、手术规划和导航中。针对现有超声技术在采集速度和图像质量上的不足,该文采用一种新型的多角度平面波技术获得超声回波信号,并通过USB3.0高速端口传输到PC端,然后进行平面波相干合成、对数压缩、超声序列存储及三维重建等操作,搭建了实验平台并进行测试,研究表明该文方法具有采集速度高,成像效果好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超声成像 平面波超声 动态聚焦 高速采集 医学图像处理工具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神经调控器件、机理与应用研究进展
2
作者 余卓熙 周伟 +2 位作者 刘秀芳 牛丽丽 孟龙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9-41,共13页
超声神经调控可无创、精准调控脑深部神经核团,为神经科学基础研究和脑疾病治疗干预提供了全新手段,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是神经调控领域的前沿热点研究方向。本文综述了超声神经调控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体波换能器、声表面波器件和光声器... 超声神经调控可无创、精准调控脑深部神经核团,为神经科学基础研究和脑疾病治疗干预提供了全新手段,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是神经调控领域的前沿热点研究方向。本文综述了超声神经调控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体波换能器、声表面波器件和光声器件三类超声神经调控声学器件的原理与发展,分析了超声神经调控的机理研究,以及探讨了超声神经调控的生物医学应用。本文最后对超声神经调控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并探讨了声遗传学的未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神经调控 超声脑刺激 超声辐射力 机械敏感离子通道 声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电复合材料的二维面阵超声换能器性能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尚宫 洪晓东 李永川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8-31,35,共5页
采用锆钛酸铅陶瓷基环氧树脂1-3复合压电材料,制作了一种64(8×8)阵元二维面阵超声换能器,并对其进行性能研究。实验测试表明:二维面阵超声换能器一致性良好,回波带宽为40.8%,中心频率为5.0 MHz,与理论设计的3.5 MHz中心频率保持基... 采用锆钛酸铅陶瓷基环氧树脂1-3复合压电材料,制作了一种64(8×8)阵元二维面阵超声换能器,并对其进行性能研究。实验测试表明:二维面阵超声换能器一致性良好,回波带宽为40.8%,中心频率为5.0 MHz,与理论设计的3.5 MHz中心频率保持基本一致。对二维面阵超声换能器的声场进行仿真模拟和表征,验证了该超声换能器产生聚焦声场和涡旋声场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复合压电材料 超声换能器 二维面阵 声场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脉冲超声调控治疗疼痛性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胡珊珊 刘晓 +4 位作者 罗汉才 吴亚运 吴小满 牛丽丽 潘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2783-2788,共6页
目的探究低强度脉冲超声调控膝内上、下神经治疗内侧疼痛性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内侧疼痛性膝骨关节炎患者25例,利用低强度脉冲超声进行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即刻、治疗后1、2周和4周进行VAS视觉模拟评分、WOMAC和Ly... 目的探究低强度脉冲超声调控膝内上、下神经治疗内侧疼痛性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内侧疼痛性膝骨关节炎患者25例,利用低强度脉冲超声进行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即刻、治疗后1、2周和4周进行VAS视觉模拟评分、WOMAC和Lysholm膝骨关节炎康复量表评分,比较治疗前与治疗后不同时间段的疗效,并对比治疗前后的超声影像验证其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前与治疗后即刻、治疗后1周、2周的VAS、WOMAC和Lysholm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后4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观察指标VAS在治疗前与治疗后即刻、治疗后1、2周相比有显著下降,分别为(5.26±1.12)、(2.76±0.92)、(2.74±1.26)、(3.42±0.93);次要观察指标WOMAC和Lysholm在治疗前、治疗后即刻、治疗后1、2周均有明显的改变,分别为(24.03±4.43)和(66.93±14.14)、(12.75±1.63)和(79.86±10.82)、(12.76±1.82)和(81.93±7.67)、(15.17±2.73)和(77.08±9.73)。治疗前后的超声影像未见明显异常。结论低强度脉冲超声安全有效调控膝周神经治疗疼痛性膝骨关节炎,为临床膝骨关节炎的干预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强度脉冲超声 膝骨关节炎 膝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辅助压缩感知3D重建用于5.0T MR加速全脑超高分辨血管壁成像 被引量:4
5
作者 贾森 冯飞 +8 位作者 戚玉龙 张辉 赵佳盈 程静 张磊 张娜 刘新 郑海荣 梁栋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99-702,共4页
缺血性脑卒中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堵塞血管形成血栓系主要病因[1-2]。相比血管造影,MR血管壁成像(vessel wall imaging,VWI)检测颅内斑块、区分管壁病变等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更高;但颅内血管走行纡曲。
关键词 血管壁 磁共振成像 深度学习 压缩感知 前瞻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超高频血管内超声成像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宝强 邱维宝 +1 位作者 王祖麟 郑海荣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81-683,688,共4页
介绍了一种超高频(UHF)血管内超声成像系统,该系统基于80 MHz超高频血管内超声探头,运用高性能集成电子芯片实现超声脉冲的发射和回波数据的接收及高速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芯片实现有限冲激响应(FIR)滤波、包络提取、数字扫描变换等... 介绍了一种超高频(UHF)血管内超声成像系统,该系统基于80 MHz超高频血管内超声探头,运用高性能集成电子芯片实现超声脉冲的发射和回波数据的接收及高速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芯片实现有限冲激响应(FIR)滤波、包络提取、数字扫描变换等数字信号处理算法。测试结果表明,在80 MHz频率下,系统可接收的最小信号电压为25μV,在47dB增益下动态范围可达51dB。通过钨丝(wire)线模和离体血管的实验,来评估系统的高分辨率成像性能,通过对回波数据-6dB带宽的分析计算,80 MHz超声探头的轴向分辨率和横向分辨率分别为32μm和103μm。实验表明,此系统可实现高分辨率的超声成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超声 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 实时 高分辨率 超高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和PET成像的轻度阿尔茨海默病分类方法 被引量:3
7
作者 朱旭艳 余洪山 +2 位作者 赵科 隆晓菁 陈书中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13年第9期850-858,共9页
提出了一种能准确分割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脑部区域的方法。首先,制作了最符合样本的模板;其次,在MR特征采集上,充分利用图像配准产生的形变场信息;接着,在处理PET图像时,先将其互配准到同一个体的MR图像上;最后,将提取出的各脑区特征... 提出了一种能准确分割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脑部区域的方法。首先,制作了最符合样本的模板;其次,在MR特征采集上,充分利用图像配准产生的形变场信息;接着,在处理PET图像时,先将其互配准到同一个体的MR图像上;最后,将提取出的各脑区特征用支持向量机分类。用全脑分类正确率为MR:0.8736,PET:0.9195,0.3MR+0.7PET:0.8621;灰质正确率为MR:0.8736,PET:0.9195,0.3MR+0.7PET:0.8621;双样本t检验正确率为MR:0.8391,PET:0.9195,0.3MR+0.7PET:0.8966。在用大脑皮层分区进行分类时,MR的内嗅区皮质正确率最高(0.8391),PET的楔前叶正确率最高(0.9195),0.3MR+0.7PET的内嗅区皮质正确率最高(0.9425)。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现有方法相比,能更准确的区分轻度AD患者和正常老人,有助于AD疾病的预防及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MR)成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PET)成像 阿尔茨海默氏症(AD) 支持向量机(SV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T与1.5T MR波谱定量肝脏质子密度脂肪分数的一致性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建宪 王振松 +7 位作者 李正义 王鑫 于丹 杨燕兴 程传力 邹超 陈硕 甘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7-681,共5页
目的观察5.0T与1.5T MR波谱(MRS)定量肝脏质子密度脂肪分数(PDFF)的一致性。方法分别以5.0T及1.5TMR仪对脂质含量各为0、5%、10%、15%、20%、25%及30%的脂质乳液模型采集^(1)H-MRS,以jMRUI软件分析获得PDFF。前瞻性对11例脂肪肝患者及1... 目的观察5.0T与1.5T MR波谱(MRS)定量肝脏质子密度脂肪分数(PDFF)的一致性。方法分别以5.0T及1.5TMR仪对脂质含量各为0、5%、10%、15%、20%、25%及30%的脂质乳液模型采集^(1)H-MRS,以jMRUI软件分析获得PDFF。前瞻性对11例脂肪肝患者及12名健康成人肝脏感兴趣容积(VOI)采集^(1)H-MRS,分别以jMRUI软件及相应工作站进行分析并获得PDFF。观察各方法所测脂质乳液模型及肝脏PDFF的一致性。结果针对脂质含量0、5%、10%、15%、20%、25%及30%的脂质乳液模型,以jMRUI软件基于5.0T与1.5T^(1)H-MRS所测PDFF均一致性良好并呈正相关。针对全部人体肝脏VOI,以jMRUI软件及工作站针对5.0T与1.5T^(1)H-MRS所测的PDFF亦均一致性良好且均呈正相关。结论5.0T与1.5T^(1)H-MRS用于定量肝脏PDFF一致性良好且呈正相关;临床以工作站测量肝脏PDFF有利于简化工作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波谱 前瞻性研究 质子密度脂肪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场5.0T心脏MRI:现状、挑战与未来 被引量:1
9
作者 葛琳琪 郭玉博 +4 位作者 王海峰 周谊航 梁栋 郑海荣 朱燕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6-670,共5页
常规1.5T和3.0T心脏MRI(CMRI)已获广泛应用;超高场MRI分辨率和信噪比更优,5.0T全身超高场MRI能更好地平衡心脏成像场强与质量,有望提升成像质量及效率。本文就5.0T CMRI现状、挑战与未来发展方向进行综述。
关键词 诊断技术 心血管 磁共振成像 电磁场 超高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低强度聚焦超声刺激大鼠迷走神经的安全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廖海芬 孟文 +1 位作者 牛丽丽 潘敏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58-362,共5页
目的观察以低强度聚焦超声(LIFU)刺激大鼠迷走神经的安全性。方法将1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刺激A、B、C组和假刺激组(D组),每组3只。以装配适宜准直器的超声刺激系统,分别以1.05、3.87及4.25 MPa声压对A、B、C组大鼠左侧迷走神经行LIF... 目的观察以低强度聚焦超声(LIFU)刺激大鼠迷走神经的安全性。方法将1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刺激A、B、C组和假刺激组(D组),每组3只。以装配适宜准直器的超声刺激系统,分别以1.05、3.87及4.25 MPa声压对A、B、C组大鼠左侧迷走神经行LIFU刺激,脉冲重复频率、占空比及刺激方式均相同;对D组大鼠将超声换能器定位于左侧颈部但不予刺激。记录LIFU刺激前、中、后4组大鼠心率及颈部局部温度变化。结束刺激后对C、D组采集MR T2WI,取迷走神经,观察有无病理改变。结果LIFU刺激前5 min、刺激中及刺激后5 min,4组间心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B、C、D组换能器下方局部区域温度分别为28.1~30.1℃、28.3~30.3℃、27.9~30.4℃及27.8~30.2℃,温度波动均小于2.5℃。T2WI显示C、D组大鼠颈部软组织无明显异常;2组大鼠迷走神经均未见明显病理改变。结论以特定参数LIFU刺激大鼠迷走神经的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走神经 大鼠 低强度聚焦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递矩阵法的超声穿颅系统透射增强分析
11
作者 吉鹏程 蔡飞燕 +2 位作者 张汝钧 赵德刚 郑海荣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36-842,共7页
超声穿颅技术可以实现颅内成像、脑神经刺激、颅内肿瘤消融等,是脑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工具。然而,超声穿颅时,因换能器、水、颅骨之间的阻抗失配,使得入射声场的大部分能量都被颅骨反射,导致超声穿颅效率低、颅骨表面容易升温灼伤等问... 超声穿颅技术可以实现颅内成像、脑神经刺激、颅内肿瘤消融等,是脑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工具。然而,超声穿颅时,因换能器、水、颅骨之间的阻抗失配,使得入射声场的大部分能量都被颅骨反射,导致超声穿颅效率低、颅骨表面容易升温灼伤等问题,严重阻碍了超声穿颅技术的临床推广。为提升超声穿颅效率,该文利用传递矩阵法对一维穿颅系统的声场传播进行了详细研究,发现在不考虑颅骨衰减情况下,通过在颅骨外表面增加与颅骨相同声阻抗的材料并调控其厚度,在目标频率超声穿颅效率可达100%,并且改变颅骨与换能器之间水层的厚度对超声穿颅效率没有影响。该工作为超声穿颅系统的透射增强提供了物理基础和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超声 阻抗匹配 传递矩阵 透射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声的药物传送系统 被引量:2
12
作者 余涛 张海南 郑海荣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010-2012,共3页
目的利用超声的声穿透性研究一种实时的反馈控制药物传送系统。方法这个系统使用超声激发携带药物的载体,使之在血管中向病灶处运动,达到比较精确的定位治疗效果。结果通过观察在病灶处采集到的图像来控制药物传送的量和速度,以便达到... 目的利用超声的声穿透性研究一种实时的反馈控制药物传送系统。方法这个系统使用超声激发携带药物的载体,使之在血管中向病灶处运动,达到比较精确的定位治疗效果。结果通过观察在病灶处采集到的图像来控制药物传送的量和速度,以便达到药物对病灶处理的最好效果。结论这种方法可以提高药物的利用率,并减少药物对正常细胞和组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声穿透性 药物传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