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P-Si_(3)N_(4)陶瓷在超临界水中的腐蚀行为研究
1
作者 于文举 向立平 +3 位作者 黄民忠 刘刈 杨帆 冯亚鑫 《陶瓷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6-553,共8页
通过热压烧结法制备了致密度为98.3%的氮化硅陶瓷(HP-Si_(3)N_(4)),并深入探讨了其在超临界水环境(450℃,25 MPa)中的腐蚀行为及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对其在不同腐蚀时间(50 h、100 h、150 h、200 h)后的微观结构、物相组成和力学性能进... 通过热压烧结法制备了致密度为98.3%的氮化硅陶瓷(HP-Si_(3)N_(4)),并深入探讨了其在超临界水环境(450℃,25 MPa)中的腐蚀行为及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对其在不同腐蚀时间(50 h、100 h、150 h、200 h)后的微观结构、物相组成和力学性能进行表征和测试分析。研究发现,Si_(3)N_(4)陶瓷在超临界水中会生成二氧化硅(SiO_(2))腐蚀层,但随着腐蚀时间延长,SiO_(2)腐蚀层逐渐脱落,导致基体表面发生沿晶腐蚀,随后进一步发展为晶粒腐蚀。经过200 h腐蚀后,其断裂韧性和硬度变化幅度不大,断裂韧性从4.1 MPa·m^(1/2)微增至4.5 MPa·m^(1/2),硬度从15.2 GPa降至14.9 GPa;而弯曲强度从650 MPa降至523 MPa,降低了18%。这些结果表明,超临界水腐蚀会破坏Si_(3)N_(4)陶瓷的表面结构,增加材料的脆性和易损性。该结果有助于进一步深入理解Si_(3)N_(4)陶瓷在高温高压环境下的降解机制,有望为该材料在核能和超临界水氧化等极端条件下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_(3)N_(4)陶瓷 超临界水 腐蚀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井下暗光环境人员行为检测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董芳凯 赵美卿 黄伟龙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30,144,共11页
煤矿井下环境复杂,对部分作业现场人员行为进行检测时易出现漏检与误检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煤矿井下暗光环境人员行为检测方法,包括暗光环境图像增强和行为检测2个部分。暗光环境图像增强基于自校准光照学习(SCI)进行改进,由图... 煤矿井下环境复杂,对部分作业现场人员行为进行检测时易出现漏检与误检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煤矿井下暗光环境人员行为检测方法,包括暗光环境图像增强和行为检测2个部分。暗光环境图像增强基于自校准光照学习(SCI)进行改进,由图像增强网络和校准网络构成。人员行为检测通过引入Dynamic Head检测、跨尺度融合模块和Focal-EIoU损失函数来改进YOLOv8n模型。SCI+网络增强后的图像作为人员行为检测模型检测的对象,完成井下暗光环境人员行为的检测任务。实验结果表明:(1)井下暗光环境人员行为检测方法的m AP@0.5为87.6%,较YOLOv8n提升了2.5%,较SSD,Faster RCNN,YOLOv5s,RT-DETR-L分别提升了15.7%,11.5%,0.9%,4.3%。(2)井下暗光环境人员行为检测方法的参数量为3.6×106个,计算量为11.6×109,检测速度为95.24帧/s。(3)在公开数据集EXDark上,井下暗光环境人员行为检测方法的mAP@0.5为74.7%,较YOLOv8n提升了1.5%,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光环境 井下人员行为检测 自校准光照学习 图像增强 SCI+网络 Dynamic Head 跨尺度融合模块 Focal-EIoU损失函数 YOLOv8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泛洪的高动态节点BLE Mesh路由策略研究
3
作者 吴希航 黄卓 +1 位作者 骆森林 汪凤翔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7-123,共7页
【目的】低功耗蓝牙(BLE)是一种低能耗和低成本的无线通信技术,低功耗蓝牙自组网(BLE Mesh)的出现则进一步提升了网络的可扩展性和通信范围。Fruitymesh是目前唯一开源的基于路由的BLE Mesh组网策略。但在高动态节点环境下使用Fruitymes... 【目的】低功耗蓝牙(BLE)是一种低能耗和低成本的无线通信技术,低功耗蓝牙自组网(BLE Mesh)的出现则进一步提升了网络的可扩展性和通信范围。Fruitymesh是目前唯一开源的基于路由的BLE Mesh组网策略。但在高动态节点环境下使用Fruitymesh会出现因节点频繁进出而导致的树状拓扑网络传输链路中断以及数据传输成功率明显降低的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文章利用Fruitymesh组网思想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高动态节点的有限泛洪路由策略。【方法】通过修改聚类评分机制,将网络拓扑由树状拓扑改进为部分网状拓扑,增强了网络拓扑的整体可靠性。同时,添加路由选择机制设计有限泛洪路由策略。【结果】仿真验证表明,相较于Fruitymesh,有限泛洪路由策略的网络拓扑抗毁性提升了71.4%,在定点打击中,网络整体数据包投递率(PDR)从15.00%提升至85.67%;在随机打击中,网络整体PDR从53.00%提升至92.29%。而相较于泛洪路由算法,有限泛洪路由算法中非邻居节点的平均PDR从78.73%提升至86.97%。【结论】文章所提有限泛洪路由策略能够有效提高网络拓扑的抗毁性、路由传输可靠性以及高动态节点环境下网络通信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功耗蓝牙 网络拓扑 路由策略 Fruitymes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幻引擎5的尾矿库大气污染扩散模拟研究
4
作者 陈菁 聂闻 董林旺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9-186,共8页
为实时掌握尾矿库周边环境信息,弥补现有大气污染扩散模拟的不足,提出使用虚幻引擎5实现大气污染扩散模拟,引入长短期记忆—改进经验模式分解—长短期记忆(LSTM-IEMD-LSTM)模型进行PM_(2.5)的预测:在虚幻引擎5中设置场景和相应功能逻辑... 为实时掌握尾矿库周边环境信息,弥补现有大气污染扩散模拟的不足,提出使用虚幻引擎5实现大气污染扩散模拟,引入长短期记忆—改进经验模式分解—长短期记忆(LSTM-IEMD-LSTM)模型进行PM_(2.5)的预测:在虚幻引擎5中设置场景和相应功能逻辑;结合高斯模型和流体模拟理论完成大气污染扩散在场景的模拟;通过像素流技术实现场景和模拟在系统前端的实时交互;接入LSTM-IEMD-LSTM模型进一步监测尾矿库气体污染。研究结果表明:系统能提供更简便、可视化效果更好、交互性更高同时兼具专业性的气体污染动态扩散和精度更高的PM_(2.5)预测模型,为监测尾矿库周边污染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库 大气污染扩散 虚幻引擎5 监测预警系统 PM_(2.5)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科院海西研究院稀土分离研究获新进展
5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6年第3期115-115,共1页
离子型稀土矿是我国重要的稀土资源,其重稀土配分高达30%~80%,是具有绝对竞争优势的战略资源。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和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孙晓琦团队面向清洁、高效... 离子型稀土矿是我国重要的稀土资源,其重稀土配分高达30%~80%,是具有绝对竞争优势的战略资源。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和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孙晓琦团队面向清洁、高效离子型稀土矿冶金工艺研发的需要,在稀土分离机理、体系、材料的研究领域取得了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材料 离子型稀土 稀土资源 工艺研发 战略资源 分离机理 科技重大专项 中国科学院 重稀土 理论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融合与迁移学习的永磁同步电机驱动器强泛化性故障诊断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李政 汪凤翔 张品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933-4944,I0028,共13页
参数失配、死区效应、采样偏差、传感器故障、编码器故障等会导致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三相电流包含高次谐波,进而产生转矩脉动与振动噪声。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图像融合和深度学习的数据... 参数失配、死区效应、采样偏差、传感器故障、编码器故障等会导致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三相电流包含高次谐波,进而产生转矩脉动与振动噪声。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图像融合和深度学习的数据驱动方法诊断电驱系统故障。首先,以永磁同步电机驱动器三相电流信号作为原始数据源,结合仿真和实验建立多源故障数据库。其次,对三相电流信号进行短时傅里叶变换,得到时频域彩色图像,各相提取一种颜色形成灰度图表示单相特征。采用图像融合方法将3张灰度图融合为一张彩色频谱特征图。最后,应用SqueezeNet迁移学习对样本进行训练。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综合故障诊断准确率达到98.63%,说明所提方法能实现系统级的多源故障诊断,并且具有较高的实用性与泛化性,可以有效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故障诊断 图像融合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面工件超声自适应检测方法研究
7
作者 黄江茵 潘文联 +2 位作者 龙晋桓 付磊 韩军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54,共4页
对曲面工件进行超声检测时,受工件曲率影响,超声波在曲界面处反射偏转特性不规律,造成回波接收困难,增加了检测的实现难度。针对以上问题,结合超声测距和幅值最大原理,阐述了以机械臂为运动机构的曲面工件点云建模方法,分析点位间角度关... 对曲面工件进行超声检测时,受工件曲率影响,超声波在曲界面处反射偏转特性不规律,造成回波接收困难,增加了检测的实现难度。针对以上问题,结合超声测距和幅值最大原理,阐述了以机械臂为运动机构的曲面工件点云建模方法,分析点位间角度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段三次Hermite函数的声束姿态调整算法,并通过C扫结果验证了算法有效性。以曲面轴承试块为例,进行了缺陷定量实验,试块缺陷检出率100%,缺陷尺寸误差不大于5.86%。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曲面工件高精度扫查,为实现曲面工件超声自动化检测提供了一种便捷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面工件 机械臂 超声检测 C扫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抗辐射高分子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8
作者 王胜龙 沈自才 +3 位作者 林凤龙 吴银财 闫柏豪 宋立军 《航空材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25,共10页
空间环境中高能光子如X射线、热中子、γ射线作用会导致高分子材料发生电离、共价键断裂、降解等反应,从而使高分子材料出现变脆、失去弹性、脱落、变软发黏、强度衰退、出气等效应,引起航天材料或器件的暂时性损伤或永久性故障。稀土... 空间环境中高能光子如X射线、热中子、γ射线作用会导致高分子材料发生电离、共价键断裂、降解等反应,从而使高分子材料出现变脆、失去弹性、脱落、变软发黏、强度衰退、出气等效应,引起航天材料或器件的暂时性损伤或永久性故障。稀土元素基于其较高吸收截面和原子序数,对中子、高能光子、γ射线具有优异的抗辐射性能。本文首先介绍了稀土元素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电子对效应等抗辐射原理;其次,介绍了稀土元素在高分子材料如纤维、塑料、橡胶、环氧树脂、聚乙烯醇(PVA)、壳聚糖等抗辐射国内外研究进展;从稀土掺杂、纳米化、有机盐等形式,采用共沉淀合成、共聚、共混挤出、模压成型等制备工艺,应用钴辐照、中子辐射、蒙特卡罗模拟、MCNP程序计算中子屏蔽等测试手段方面展开了详细介绍,对照重金属铅元素性能,结果显示稀土元素对高分子材料抗辐照能力明显提高;基于稀土元素无毒、轻质等优势,稀土材料有望替代重金属铅在医学、核工业、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应用;最后对空间环境下稀土抗辐射高分子基复合屏蔽材料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前瞻性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抗辐射 橡胶 高分子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短舱声衬机器人制孔系统及工艺试验
9
作者 朱伟东 田昊宇 +2 位作者 梅标 羊荣金 傅云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45,共8页
由于短舱声衬具有变曲率、孔数众多、孔直径与间距极小等特点,传统的制孔技术难以满足声衬制孔任务需求。为提高某大型飞机航空发动机短舱声衬制孔效率与质量,本文开发了一种具备多主轴制孔能力的短舱声衬机器人制孔系统。面向短舱声衬... 由于短舱声衬具有变曲率、孔数众多、孔直径与间距极小等特点,传统的制孔技术难以满足声衬制孔任务需求。为提高某大型飞机航空发动机短舱声衬制孔效率与质量,本文开发了一种具备多主轴制孔能力的短舱声衬机器人制孔系统。面向短舱声衬组件制孔需求,设计了多主轴制孔末端执行器以实现声学阵列孔加工,末端执行器一次定位可完成多个小孔加工;考虑声衬的复杂曲面外形和机器人可达性,设计旋转夹具台,实现了声衬加工位姿调整;综合奇异点、关节极限、机器人刚度等多要素,构建了机器人加工状态评价指标;基于多主轴制孔系统机器人与工件布局特点,研究了短舱声衬加工分区方案;通过制孔工艺试验,确定了复合材料声衬孔加工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该多主轴制孔系统制孔效率是单主轴制孔系统的4.37倍;通过加工分区使各个制孔点位处于良好的加工状态;在主轴转速30000 r/min、进给速度700 mm/min时,很好地避免了制孔中易产生的毛刺、劈裂等缺陷,分层系数降至1.267,满足航空发动机短舱声衬制造要求,对其他领域高密度阵列孔加工也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短舱声衬 工业机器人 多主轴 制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几何信息学习的图结构运动分割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纪友 李俊 +1 位作者 郭霏霏 李琦铭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3-135,共13页
针对现有运动分割方法在交通场景下实用性方面的不足,性能和验证时间难以平衡的问题,提出用于几何信息学习的图结构运动分割方法(GS-Net)。GS-Net由点嵌入模块、局部上下文融合模块、全局双边正则化模块和分类模块组成。其中,点嵌入模... 针对现有运动分割方法在交通场景下实用性方面的不足,性能和验证时间难以平衡的问题,提出用于几何信息学习的图结构运动分割方法(GS-Net)。GS-Net由点嵌入模块、局部上下文融合模块、全局双边正则化模块和分类模块组成。其中,点嵌入模块将原始关键特征点数据从低维线性难可分的空间映射到高维线性易可分的空间,有利于网络学习图像中运动对象之间的关系;局部上下文融合模块利用双分支图结构分别在特征空间和几何空间提取局部信息,随后将两种类型的信息融合得到更强大的局部特征表征;全局双边正则化模块则利用逐点和逐通道的全局感知来增强局部上下文融合模块得到的局部特征表征;分类模块将前面得到的增强局部特征表征映射回低维分类空间进行分割。GS-Net在KT3DMoSeg数据集的误分类率均值和中值分别为2.47%和0.49%,较于SubspaceNet分别降低8.15%和7.95%;较于SUBSET分别降低7.2%和0.57%。同时,GSNet在网络推理速度相比SubspaceNet和SUBSET均提升两个数量级;GS-Net在FBMS数据集召回率和F-measure分别为82.53%和81.93%,较于SubspaceNet分别提升13.33%和5.36%,较于SUBSET分别提升9.66%和3.71%。实验结果表明GSNet能够快速、精确地分割出真实交通场景中的运动物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分割 关键点提取 图结构 特征融合 深度学习 自动驾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电混合仿生机械臂运动建模及参数辨识
11
作者 赵明阳 谢银辉 +2 位作者 杨进兴 张东东 李俊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5-80,共6页
为了更好映射人体动作,同时在减轻机械臂自重的基础上提升负载能力,基于人体上肢的肌肉运动机理与骨骼特性,设计一种七自由度气电混合拮抗式仿生机械手臂,采用气动肌腱和伺服关节电机作为驱动源,利用运动学分析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位姿... 为了更好映射人体动作,同时在减轻机械臂自重的基础上提升负载能力,基于人体上肢的肌肉运动机理与骨骼特性,设计一种七自由度气电混合拮抗式仿生机械手臂,采用气动肌腱和伺服关节电机作为驱动源,利用运动学分析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位姿和关节角度,规划卧推动作运动轨迹,蒙特卡罗法仿真工作空间。搭建气动肌腱性能测试平台,对气动肌腱的拉力、收缩率、气压之间的关系进行数据测试,采用多项式回归拟合模型选择算法进行曲面拟合,建立三种型号的气动肌腱数学模型。通过仿生机械臂利用PID控制器对回归模型验证,腕部和肘部稳定响应角度精度≤±1.0°,臂长1.08 m,臂重≤18 kg。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拟合气动肌腱的非线性关系,拟合优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机械臂 气动肌腱 多项式回归拟合 模型选择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期望力阻抗的机器人恒应力加工方法
12
作者 黄进 杨进兴 +2 位作者 谢银辉 黄伟龙 李俊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7-40,45,共5页
在工业机器人传统恒力抛光方法中,存在随加工部位曲率增大和单位面积内接触面应力增加引起过磨削,针对这个问题,提出面向曲面的工业机器人恒应力加工方法。该方法首次结合赫兹接触理论和阻抗控制,通过赫兹接触理论推导出跟踪不同曲率表... 在工业机器人传统恒力抛光方法中,存在随加工部位曲率增大和单位面积内接触面应力增加引起过磨削,针对这个问题,提出面向曲面的工业机器人恒应力加工方法。该方法首次结合赫兹接触理论和阻抗控制,通过赫兹接触理论推导出跟踪不同曲率表面恒定应力所需的变期望下压力方法,并在普通阻抗难以跟踪曲面表面接触力的问题上引入自适应变阻抗控制,通过自适应变阻抗控制跟踪曲面工件表面的变期望力以实现加工过程恒应力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传统恒力加工方法在不同曲率表面生成不同应力,而采用的恒应力加工方法可对接触曲面生成恒定应力,且应力最大相对误差为15.5%,应力平均相对误差为2.3%,表明该方法在曲面加工方面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过磨削 恒应力加工 变期望力 自适应变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阻隔聚乳酸/蒙脱土薄膜的制备及其在冷鲜羊肉包装中的应用
13
作者 陈钟生 张元 +4 位作者 刘敏 寇竟邦 白嘉鑫 董同力嘎 云雪艳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41-150,共10页
目的开发一种具有优异阻隔性能,并适用于冷鲜羊肉保鲜的可降解绿色食品包装。方法利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辅助分散蒙脱土(MMT)并形成稳定悬浮液,通过真空抽滤诱导MMT片层水平排列,随后借助壳聚糖(CS)将MMT阻隔层固着于PLLA基底,制... 目的开发一种具有优异阻隔性能,并适用于冷鲜羊肉保鲜的可降解绿色食品包装。方法利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辅助分散蒙脱土(MMT)并形成稳定悬浮液,通过真空抽滤诱导MMT片层水平排列,随后借助壳聚糖(CS)将MMT阻隔层固着于PLLA基底,制备高阻隔聚乳酸/蒙脱土(PLLA/CS/MC)薄膜。分析了薄膜的微观形貌、力学性能、阻隔性能,并评估其在冷鲜羊肉保鲜中的应用效果。结果MMT片层的部分插层和定向排列使PLLA/CS/MC薄膜实现了超高的阻隔性能(OTR<0.008 cm^(3)/(m^(2)·d))和紫外阻隔能力,同时保持了中等的透明度(56.8%)。力学性能测试也表明,阻隔层并未对PLLA的力学性能造成不利影响。此外,在冷鲜羊肉保鲜实验中,PLLA/CS/MC薄膜组呈现最低的腐败速率,贮藏25 d后菌落总数为5.95 lg(CFU/g),硫代巴比妥酸含量为0.98 mg/kg,挥发性盐基总氮含量为19.47 mg/100 g,pH值为5.85,冷鲜羊肉还处于二级鲜度。结论PLLA/CS/MC薄膜在冷鲜羊肉食品包装应用中有效减缓了冷鲜羊肉贮藏期间各项指标的腐败速率,使冷鲜羊肉的货架期延长至25 d,为提高PLLA薄膜阻隔性能及其在冷鲜羊肉包装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PLLA) 蒙脱土(MMT) 高阻隔 可降解 冷鲜羊肉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光学卫星图像中表碛覆盖型冰川区域提取算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雷赛月 方立 +1 位作者 李辰德 杨铭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9-277,共9页
在光学卫星影像中,表碛覆盖型冰川的光谱和山地、岩石极为相近,导致冰川与周围地形难以有效区分,使得冰川的自动化分割变得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光学卫星图像和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双输入图像语义分割网络(DENet)。该网络采... 在光学卫星影像中,表碛覆盖型冰川的光谱和山地、岩石极为相近,导致冰川与周围地形难以有效区分,使得冰川的自动化分割变得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光学卫星图像和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双输入图像语义分割网络(DENet)。该网络采用双编码框架,结合多尺度特征提取和注意力机制,通过整合来自不同数据的特征信息,获取DEM地貌参数,以解决表碛覆盖型冰川中同谱异物导致的源头区域误分割问题。首先通过多尺度可分离卷积注意力模块和多核注意力池化模块对卫星图像和DEM分别进行特征提取,然后将获取到的2个特征图进行融合。多尺度特征提取模块可用于捕捉和融合冰川图像的多个尺度信息,以产生更丰富和全面的特征表示。同时,引入注意力机制可以对每个通道和空间位置分配不同的权重,关注不同尺度上的特定区域,使模型能够聚焦于更重要的信息,减少多余特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网络的平均交并比(IoU)达到94.6%,比U-Net、DeepLabv3+网络分别提高4.53和3.38百分点,其能提升山地冰川区域的分割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卫星影像 双编码 表碛 语义分割 数字高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美水库洪水淹没分析及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程扬健 李红 +2 位作者 谢伟 朱洋 聂闻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7631-7639,共9页
在全球极端天气逐年增多的背景下,自然灾害发生的频次和强度愈来愈大。中国为防洪抗旱近年来兴建水库,而水库一旦发生洪水灾情,水库的泄洪淹没范围对下游防汛规划及减少灾害损失至关重要。以山美水库为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 在全球极端天气逐年增多的背景下,自然灾害发生的频次和强度愈来愈大。中国为防洪抗旱近年来兴建水库,而水库一旦发生洪水灾情,水库的泄洪淹没范围对下游防汛规划及减少灾害损失至关重要。以山美水库为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选用有源淹没方法确定山美水库遭遇3种重现期洪水泄洪的淹没范围,并利用洪水量等于淹没水量的原理,提出了一种运用二分法迭代有源淹没的淹没水位确定方法。通过输入3种不同重现期洪水量,本研究模拟出山美水库遭遇20年一遇洪水时下游淹没面积为20.04 km^(2),遭遇50年一遇洪水时下游淹没面积为24.42 km^(2),遭遇100年一遇洪水时下游淹没面积为26.07 km^(2)。结果显示,淹没区域集中在水库下游的梅山镇、罗东镇、码头镇。研究结果可为地方政府管理洪水风险、制定防洪措施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GIS) 有源淹没 淹没范围 二分法 洪水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球面气囊抛光的材料均匀去除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朋 叶斯哲 +1 位作者 张昊 回长顺 《航空制造技术》 2019年第9期68-73,共6页
对气囊抛光非球面表面材料去除均匀性进行了研究。根据Preston方程,分析了抛光磨头与零件转速比对去除函数分布的影响,并采用定点抛光试验对分析结果进行验证。在定点抛光表面去除速率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优化抛光磨头进给速度、合理控制... 对气囊抛光非球面表面材料去除均匀性进行了研究。根据Preston方程,分析了抛光磨头与零件转速比对去除函数分布的影响,并采用定点抛光试验对分析结果进行验证。在定点抛光表面去除速率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优化抛光磨头进给速度、合理控制驻留时间,实现材料表面均匀去除。采用该方法,对一口径为150mm的非球面进行抛光试验,抛光后面形误差趋势保持不变,功率谱密度高频分量明显降低,实现了对表面材料的均匀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精密 光学加工 非球面 均匀去除 气囊抛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入渗下非饱和坡残积土湿润锋运移试验研究 被引量:24
17
作者 简文彬 黄聪惠 +1 位作者 罗阳华 聂闻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23-1133,共11页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丘陵山地发育,降雨入渗到土体中的水分是导致滑坡灾害频发的关键因素。以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地质灾害点为主要研究对象,考察典型地质灾害点具有代表性的坡积土与花岗岩残积土的渗透特性。利用自行研制的土体入渗装置,...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丘陵山地发育,降雨入渗到土体中的水分是导致滑坡灾害频发的关键因素。以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地质灾害点为主要研究对象,考察典型地质灾害点具有代表性的坡积土与花岗岩残积土的渗透特性。利用自行研制的土体入渗装置,分别在降雨强度为15、30、60mm/h条件下,考虑降雨历时一致(180min)与过程降雨量一致(90mm)两种工况开展一维土柱入渗试验,得到相应的各个土柱含水率、湿润锋、入渗率随时间变化的响应规律。试验结果表明:(1)土体渗透系数越大、雨强越大,土体湿润蔓延距离越深、速度越快。(2)降雨入渗过程中,土体含水率由浅及深逐次对降雨进行响应。不同雨强对含水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第一次响应时间以及饱和速度上,雨强越大,响应时间越快,饱和速度也越快。(3)提出可表征在不同雨强作用下,德化县马坪滑坡与崩土岭滑坡的湿润锋入渗公式。该研究成果对台风暴雨型滑坡的孕灾机制分析以及精细化监测预警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 坡残积土 湿润锋 响应时间 滑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靠度方法的全基质吸力段土-水特征模型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青灵 简文彬 +1 位作者 许旭堂 聂闻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2-100,共9页
土-水特征曲线是非饱和土入渗和流-固耦合分析的基础,目前该模型的研究成果由于试验方法和设备的局限,仅能够得到局部基质吸力段(低吸力或高吸力)的土-水特征曲线;而如何根据局部试验数据集推断与试验结果相吻合的全基质吸力段范围的土... 土-水特征曲线是非饱和土入渗和流-固耦合分析的基础,目前该模型的研究成果由于试验方法和设备的局限,仅能够得到局部基质吸力段(低吸力或高吸力)的土-水特征曲线;而如何根据局部试验数据集推断与试验结果相吻合的全基质吸力段范围的土-水特征曲线是一个难题。对东南沿海广泛分布的原状残积土进行了不同基质吸力段的土-水特征试验。根据残积土低吸力段和高吸力段的试验数据,运用可靠度分析方法,从土壤孔隙微元破裂失稳的角度,建立了土壤全基质吸力段的土-水特征模型。根据UNSODA2.0数据库提取砂土、粉土、黏土等3种类型土样本(52个)的试验数据,讨论了模型参数意义和不同土类的模型适用性,进行了不同土-水特征模型的比较分析。对比验证研究表明,形状参数σ和中值比例参数μ使提出的模型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并且具有依据局部试验数据(低或高基质吸力段)快速获得全基质吸力段土壤土-水特征曲线的能力。与其它模型相比,模型计算过程适应性强,模型决定系数R2>0.98。研究结果对快速获取不同类型土壤的全基质吸力段土-水特征曲线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水特征模型 基质吸力 残积土 全基质吸力段 可靠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BAQUS的圆锯片切削竹筒仿真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杰 卢玉斌 侯玉波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8-43,共6页
为降低伐竹机械工作过程中所受切削力,寻找最优切削参数组合,基于ABAQUS对圆锯片结构进行约束模态分析,对切削竹筒过程进行仿真模拟。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圆锯片转速Vc、进给速度Vf、切削倾角θ和齿数Z对峰值切削力的影响,并以上述4个... 为降低伐竹机械工作过程中所受切削力,寻找最优切削参数组合,基于ABAQUS对圆锯片结构进行约束模态分析,对切削竹筒过程进行仿真模拟。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圆锯片转速Vc、进给速度Vf、切削倾角θ和齿数Z对峰值切削力的影响,并以上述4个因素为影响因素,峰值切削力为评价指标进行正交试验以获得优化参数组合。结果表明:峰值切削力随着转速、进给速度和切削倾角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随着齿数的增加而减小。当圆锯片转速为3000 r/min、进给速度为0.2 m/s、倾斜角度为10°、齿数为40 T时,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圆锯片所受切削力,并且切削断面平整。研究结论可为伐竹机械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锯片 切削仿真 切削力 单因素分析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识别的矿井煤与瓦斯突出预警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阎馨 刘海生 +1 位作者 屠乃威 吴书文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935-1942,共8页
针对现有矿井煤与瓦斯突出预警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矿井煤与瓦斯突出预警方法。首先,基于VGG16网络建立瓦斯浓度、声发射强度和电磁辐射强度变化的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图像识别模型。然后,基于Dempster-Shafer(D-S)... 针对现有矿井煤与瓦斯突出预警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矿井煤与瓦斯突出预警方法。首先,基于VGG16网络建立瓦斯浓度、声发射强度和电磁辐射强度变化的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图像识别模型。然后,基于Dempster-Shafer(D-S)证据理论对3种模型的突出危险性识别结果进行融合处理,消除预警的不确定性,实现准确预警。最后,利用来自生产现场的数据所生成的瓦斯浓度、声发射强度、电磁辐射强度变化图像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预警准确率高、预警速度快,其预警效果优于峰谷比值法和Res Net50方法。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与瓦斯突出预警 图像识别 VGG16网络 D-S证据理论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