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微藻生物柴油研究现状与发展策略
被引量:11
- 1
-
-
作者
刘建国
龙元薷
黄园
庞通
林伟
李凌
-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科学与技术研究与发展中心
中国科学院大学
-
出处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32-141,共10页
-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1CB 200904)
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重点项目(2011009)
国家海洋可再生能源专项(GHME2011SW01)
-
文摘
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日渐突显,不仅制约着经济可持续发展,有时甚至危及国家能源安全[1-2]。开发可再生清洁能源对缓解能源、经济和环境危机具有多重意义。与其他可再生能源相比,生物能源来源丰富,具有可储藏、可运输和可再生以及二次污染少等特点[3]。生物能源可粗分三代[1,4-5]:第一代主要以玉米、甘蔗和大豆等粮食作物为原料,因涉及粮食安全问题倍受争议[1];第二代以秸秆、枯草等非粮食原料生产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因原料供应不稳定、运输成本高等限制,生产规模扩大存在难度[1];第三代以藻类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在理论上开发潜力大、优势明显而倍受关注。
-
关键词
生物柴油
经济可持续发展
可再生清洁能源
微藻
国家能源安全
粮食安全问题
原料生产
能源短缺
-
分类号
S154.384
[农业科学—土壤学]
-
-
题名藻类生物燃料乙醇制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 2
-
-
作者
庞通
刘建国
林伟
刘倩
-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南通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科学与技术研究与发展中心
-
出处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3-71,共9页
-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973)计划课题(2011CB200904)
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重点基金课题(2011009)
-
文摘
利用生物可再生性,进行新能源生产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生物燃料作为开发潜力大、应用范围广的新能源已引起国内外广泛重视。其中,开发藻类(包括微藻和大型藻类)燃料乙醇兼具诸多优势,有望成为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新生力量。应当指出,目前藻类制备燃料乙醇尚处于孕育研究阶段,各项工作方兴未艾,离产业化运营尚有很远距离。为此,本文在概述藻类燃料乙醇的研究进展、所面临的挑战基础上,对该领域发展趋势予以展望。
-
关键词
藻类
微藻
大型藻类
生物乙醇
生物燃料
-
Keywords
algae
microalgae
macroalgae
bioethanol
biofuel
-
分类号
Q949.2
[生物学—植物学]
TK63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生物能]
-
-
题名海洋链霉菌L211次生代谢产物分离和结构鉴定
被引量:5
- 3
-
-
作者
郭书举
苏华
李宪璀
史大永
朱校斌
-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科学与技术研究与发展中心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
出处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5-78,共4页
-
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11395)
国家海洋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1205025-5)
-
文摘
利用硅胶柱、凝胶柱及制备薄层色谱等色谱方法对海洋链霉菌Streptomyces sp.L211发酵液的乙酸乙酯相浸膏进行了分离,通过1H-NMR、13C-NMR、EIMS等方法鉴定了10个化合物:Kalamycin(1),Medermycin(2),Menoxymycin-B(3),spatozoate(4),邻氨基苯甲酸(5),3-吲哚乙醇(6),1-乙酰基咔啉(7),对羟基苯基乙醇(8),吲哚-3-乙酸(9),吲哚-3-甲酸(10)。
-
关键词
海洋链霉菌
次生代谢产物
抗肿瘤活性
-
Keywords
marine-derived actinomycete.
secondary metabolites
anti-tumor activity
-
分类号
R931.77
[医药卫生—生药学]
-
-
题名兼养对雨生红球藻细胞生长的促进作用及藻株差异性
被引量:9
- 4
-
-
作者
龙元薷
刘建国
张立涛
-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南通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科学与技术研究与发展中心
-
出处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共7页
-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1CB200904)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BK2011009)
-
文摘
结合叶绿素荧光技术,对比研究了不同雨生红球藻藻株在兼养(光照+乙酸钠)培养过程中细胞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共性与差异性反应。结果表明:兼养明显提高红球藻细胞密度和比生长速率;乙酸钠不仅为红球藻提供异养的有机碳源,而且还明显导致藻细胞光自养的光合综合性能指数发生改变,兼养对细胞生长促进作用的贡献在前期主要来自于其中的异养部分,而在后期却明显来自于自养部分;兼养对细胞生长的促进作用在藻株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不同藻株对乙酸钠的适应能力和最适质量浓度也存在明显差异,藻株H0可适应的乙酸钠质量浓度较高,而藻株H6对乙酸钠需求和适应性相对较低。上述结果意味着规模化培养红球藻过程中,针对不同藻株采用适宜乙酸钠兼养方式可有效缩短培养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
关键词
雨生红球藻
乙酸钠
叶绿素荧光
混合营养
微藻培养
-
Keywords
Haematococcus pluvialis
sodium acetate
Chl a fluorescence
mixotrophic, microalgal cultivation
-
分类号
Q945.78
[生物学—植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