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拟球藻的水产饵料效果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建国 殷明焱 +2 位作者 张京浦 李宝泉 孟昭才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9,共6页
通过人工高密度培养微拟球藻(Nannochloropsis salina),对比研究了该藻作为直接饵料在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育苗和间接饵料在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育苗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微拟球藻生长迅速、细胞颗粒小、富含... 通过人工高密度培养微拟球藻(Nannochloropsis salina),对比研究了该藻作为直接饵料在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育苗和间接饵料在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育苗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微拟球藻生长迅速、细胞颗粒小、富含EPA等不饱和脂肪酸、营养比较全面,同时具有较厚细胞壁的特点。通过不同的光生物反应器和高密度培养技术,可以比较容易地实现微拟球藻的高密度培养,藻液细胞密度维持在5~15亿个/mL的高密度水平,最高达到36亿/mL。藻体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因培养条件不同而有差异,其中每个细胞内的叶绿素含量在8.60×10^-13g±0.65×10^-13g,类胡萝卜素含量在1.45×10^-13g±0.12×10^-13g。作为直接或间接饵料,微拟球藻在不同水产动物培育中的应用效果差异性很大。其中,微拟球藻作为饵料直接投喂栉孔扇贝幼虫,虽可被摄食但不容易消化,造成食物在栉孔扇贝幼苗胃内滞留盈胀,最后出现代谢性饥饿和营养不良现象进一步影响个体生长,该藻在栉孔扇贝幼虫培育中的饵料效果不很理想。相反,利用微拟球藻培育轮虫(Rotifer),然后再将后者投喂牙鲆仔鱼,作为间接饵料微拟球藻不仅大幅提高牙鲆的成活率,同时还明显增加牙鲆的生长速度,是培育仔稚鱼开口饵料轮虫的优质微藻。微拟球藻在不同水产动物育苗中应用效果明显差异的原因,主要在于该藻是否能够被充分消化吸收。因此,有效破碎微拟球藻细胞壁技术和提高消化吸收措施都将推动该藻在水产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拟球藻(Nannochloropsis salina) 饵料 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 轮虫(Rotifer) 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西洋庸鲽(Hippoglossus hipoglossus L.)精液脂肪酸分析及激素GnRHa诱导对其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丁福红 Santosh P.Lall +2 位作者 李军 雷霁霖 马爱军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57-861,共5页
采用气相色谱检测的方法,进行大西洋庸鲽精液脂肪酸组成分析及激素GnRHa诱导对其组成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大西洋庸鲽精液中含量最高的脂肪酸种类为22:6n-3(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占总脂肪酸比例25.67%±0.94%;其次为16:0(PA,棕榈酸... 采用气相色谱检测的方法,进行大西洋庸鲽精液脂肪酸组成分析及激素GnRHa诱导对其组成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大西洋庸鲽精液中含量最高的脂肪酸种类为22:6n-3(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占总脂肪酸比例25.67%±0.94%;其次为16:0(PA,棕榈酸)、20:5n-3(EPA,二十碳五烯酸);重要必需不饱和脂肪酸20:4n-6(AA,花生四烯酸)含量较低,为1.76%±0.01%。精液中高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较高,为44.25%±0.30%;饱和脂肪酸(SAT)含量为27.72%±0.22%。重要脂肪酸比例DHA/EPA为2.33±0.26;EPA/AA为6.30±0.51;n-3/n-6为9.22±0.60。激素诱导未对精液中脂肪酸组成产生显著影响。重要必需脂肪酸DHA、EPA、AA,以及n-3、n-6等重要种类的脂肪酸总量在激素诱导组与非诱导对照组样品间无显著差异;在激素诱导后的三个取样时间的样品间也无显著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西洋庸鲽 精液 脂肪酸 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雨生红球藻粉对三疣梭子蟹雌体卵巢发育、色泽、抗氧化能力和生化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8
3
作者 吴仁福 龙晓文 +4 位作者 侯文杰 潘桂平 刘建国 成永旭 吴旭干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98-708,共11页
研究采用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藻粉作为天然虾青素源,配制4种不同虾青素含量(含量分别为0、26.60、41.62和81.37 mg/kg)的饲料(记为饲料1#—4#),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雌体进行为期45d的育肥实验,研究... 研究采用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藻粉作为天然虾青素源,配制4种不同虾青素含量(含量分别为0、26.60、41.62和81.37 mg/kg)的饲料(记为饲料1#—4#),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雌体进行为期45d的育肥实验,研究其对雌蟹卵巢发育、色泽、抗氧化能力、免疫性能和生化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育肥饲料中虾青素含量对雌蟹性腺指数(GSI)和肝胰腺指数(HSI)均无显著影响。(2)肝胰腺、卵巢和头胸甲中的总类胡萝卜素含量、红度(a*)值和黄度(b*)值均随饲料虾青素含量的升高而升高,而3种组织的亮度(L*)值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3)对抗氧化指标而言,虾青素添加组(饲料2#—4#)血淋巴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力均显著低于无虾青素组(饲料1#);血淋巴中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肝胰腺中的SOD和T-AOC活力均随饲料中虾青素水平升高而上升,而血淋巴和肝胰腺中的丙二醛(MDA)含量呈下降趋势。(4)对免疫指标而言,血淋巴和肝胰腺中的酸性磷酸酶(ACP)活力均在饲料4#组最高,而饲料1#组血淋巴中的血蓝蛋白(Hc)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5)对生化组成而言,肌肉和肝胰腺中的总脂、总碳水化合物及卵巢中总脂含量均随饲料中虾青素含量的升高呈上升趋势,饲料2#组卵巢中的总碳水化合物含量最高(P<0.05)。综上所述,三疣梭子蟹雌体育肥饲料中添加虾青素对其卵巢发育无显著影响,但可改善色泽和提高其抗氧化能力及可食组织中的总脂和碳水化合物含量,三疣梭子蟹雌体育肥饲料中虾青素适宜含量为50 mg/kg饲料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疣梭子蟹 育肥饲料 虾青素 卵巢发育 抗氧化能力 生化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雨生红球藻细胞转化、虾青素积累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及不同品系间的差异性 被引量:2
4
作者 李颖逾 刘建国 +2 位作者 林伟 崔效杰 薛彦斌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36-41,共6页
于2004年利用3个品系的雨生红球藻(H0、H2和H3)和以去除营养物质的藻液为实验对象,探讨了光强对细胞转化和虾青素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强度对红球藻虾青素积累和细胞转化有显著影响,并在品系间存在一定差异性。其中:品系H0... 于2004年利用3个品系的雨生红球藻(H0、H2和H3)和以去除营养物质的藻液为实验对象,探讨了光强对细胞转化和虾青素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强度对红球藻虾青素积累和细胞转化有显著影响,并在品系间存在一定差异性。其中:品系H0在光强≤25000lx时虾青素积累量随光强的增加而增加,光强在20000—35000lx时虾青素积累量处于较高水平,而光照强度〉35000lx时,虾青素积累量随光强的升高而下降;H2品系在光强≤25000lx时虾青素积累量随光强的增加而增加,光强在25000lx左右时虾青素积累量较高,当光强≥35000lx时,虾青素积累大幅度下降;H3品系在≤35000lx时虾青素积累量随光强的升高而增加,20000—45000lx为虾青素积累较适宜的光强,高于45000lx时虾青素积累量则明显下降。进一步分析得出,弱光导致红球藻虾青素含量较低是光照强度不足、细胞内虾青素含量少的结果,而强光下虾青素含量下降则是细胞受到损伤、细胞数量减少导致的。对比研究发现:在较低光强下(20000~250001x)H2单个细胞内虾青素积累量略低于H0,但其积累虾青素总量却最高,这是由于此时H2不动细胞增长速率比其它品系高造成的,不过适宜H2积累虾青素的光照范围最窄,它对高光强的耐爱性也最差;而H3在较低光强下虾青素积累总量及单个细胞内的积累速率均最低,但是它的适宜光照范围最宽,即对高光强的耐受性最强,在较大的光强波动范围内都可以保证较高的安全转化量,这就使得它在较高的光强下虽然单个细胞积累虾青素的速率仍然最低,积累总量反而显著高于其它两个品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生红球藻(HaPmatococcuspluvialis) 积累 虾青素 光照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