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短凯伦藻高效溶藻菌Pseudoalteromonas shioyasakiensis SE3的分离、鉴定及溶藻作用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姚玉芳
吴在兴
+4 位作者
袁涌铨
贺立燕
曹西华
宋秀贤
俞志明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96-904,共9页
微生物防控法以其生态调控功能和环境友好特征成为赤潮治理领域备受关注的一种方法。从短凯伦藻(Karenia brevis)藻际微生物中筛选出一株高效溶藻菌,研究了其对短凯伦藻的溶藻特性、溶藻作用方式及机制。经16S rDNA鉴定,该溶藻菌属于假...
微生物防控法以其生态调控功能和环境友好特征成为赤潮治理领域备受关注的一种方法。从短凯伦藻(Karenia brevis)藻际微生物中筛选出一株高效溶藻菌,研究了其对短凯伦藻的溶藻特性、溶藻作用方式及机制。经16S rDNA鉴定,该溶藻菌属于假交替单胞菌属细菌Pseudoalteromonas shioyasakiensis SE3。结果表明,菌株SE3的溶藻效果不受细菌生长阶段的影响,主要受细菌数量的影响,当细菌密度为1.2×107 cells/mL时,在6 h即能达到100%的溶藻率。基于扫描与透射电镜等研究发现,菌株SE3主要以与藻细胞直接接触的作用方式溶藻,菌株SE3首先破坏短凯伦藻膜结构,侵入藻细胞内部,导致藻细胞的死亡。上述研究结果为利用藻际细菌防控赤潮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潮治理
微生物方法
溶藻细菌
假交替单胞菌
溶藻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改性粘土对浒苔配子的高效去除作用及其抑制机理研究
2
作者
孙兆妍
贺立燕
+1 位作者
俞志明
宋秀贤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87-895,共9页
微观繁殖体被视为浒苔绿潮暴发的“种源”,使用改性粘土对微观繁殖体进行有效去除是绿潮早期防控的潜在方法之一。以浒苔配子为实验对象,筛选了高效去除且有效抑制残留配子的改性粘土配方,分别从絮凝作用、生理生化等角度研究了该配方...
微观繁殖体被视为浒苔绿潮暴发的“种源”,使用改性粘土对微观繁殖体进行有效去除是绿潮早期防控的潜在方法之一。以浒苔配子为实验对象,筛选了高效去除且有效抑制残留配子的改性粘土配方,分别从絮凝作用、生理生化等角度研究了该配方高效去除与抑制残留配子萌发的机理。结果表明,在相同浓度下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粘土(MCⅢ)对配子的去除和抑制效果均优于其他类型的改性粘土。其中,0.05 g/L MCⅢ对配子的去除率可达99.4%,对体系残留配子的萌发率低于5%;且MCⅢ对配子的去除和抑制效果随改性粘土用量的增加而增强。进一步的机理分析表明,MCⅢ通过破坏配子的细胞膜可对其进行有效灭杀,同时通过电中和作用增强絮凝沉降,实现对配子的高效去除;通过氧化胁迫降低残留配子的生理活性,进而抑制已固着细胞的增殖,从而有效降低萌发率。以上研究结果表明,MCⅢ可以高效去除并抑制浒苔配子的萌发。该研究结果将为浒苔绿潮的早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浒苔
配子
改性粘土
高效去除
抑制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新记录定鞭藻物种冠状棕囊藻的遗传进化分析
3
作者
宋会银
王一奇
+1 位作者
张梦佳
陈楠生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72-482,共11页
棕囊藻属(Phaeocystis)分类学上位于定鞭藻门(Haptophyta)定鞭藻纲(Haptophyceae)棕囊藻目(Phaeocystales)棕囊藻科(Phaeocystaceae)。迄今在我国海域仅分离鉴定到一种棕囊藻属物种,即自1997年以来在我国海域频繁形成有害藻华的球形棕囊...
棕囊藻属(Phaeocystis)分类学上位于定鞭藻门(Haptophyta)定鞭藻纲(Haptophyceae)棕囊藻目(Phaeocystales)棕囊藻科(Phaeocystaceae)。迄今在我国海域仅分离鉴定到一种棕囊藻属物种,即自1997年以来在我国海域频繁形成有害藻华的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作者从中国南海分离到一个单细胞鞭毛类株系CNS01077,结合形态特征观察及基于18S rDNA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将其鉴定为冠状棕囊藻(Phaeocystis rex)。这是该棕囊藻物种在我国海域的首次报道。该研究构建了该物种的首个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和首个线粒体基因组序列。与球形棕囊藻和南极棕囊藻的细胞器基因组比较分析发现冠状棕囊藻的细胞器基因组发生了显著的结构重排和序列变异。该物种在我国海域的发现及细胞器基因组的构建,将为棕囊藻的生物多样性组成和地理分布研究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囊藻
定鞭藻门
系统发育
细胞器基因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短凯伦藻高效溶藻菌Pseudoalteromonas shioyasakiensis SE3的分离、鉴定及溶藻作用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姚玉芳
吴在兴
袁涌铨
贺立燕
曹西华
宋秀贤
俞志明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青岛
海洋
科技中心
、海洋
生态
与环境科学
功能
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
大学
出处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96-904,共9页
基金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十四五”重大项目,LSKJ202203700号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合作项目,2022YFE0136400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306150号。
文摘
微生物防控法以其生态调控功能和环境友好特征成为赤潮治理领域备受关注的一种方法。从短凯伦藻(Karenia brevis)藻际微生物中筛选出一株高效溶藻菌,研究了其对短凯伦藻的溶藻特性、溶藻作用方式及机制。经16S rDNA鉴定,该溶藻菌属于假交替单胞菌属细菌Pseudoalteromonas shioyasakiensis SE3。结果表明,菌株SE3的溶藻效果不受细菌生长阶段的影响,主要受细菌数量的影响,当细菌密度为1.2×107 cells/mL时,在6 h即能达到100%的溶藻率。基于扫描与透射电镜等研究发现,菌株SE3主要以与藻细胞直接接触的作用方式溶藻,菌株SE3首先破坏短凯伦藻膜结构,侵入藻细胞内部,导致藻细胞的死亡。上述研究结果为利用藻际细菌防控赤潮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
赤潮治理
微生物方法
溶藻细菌
假交替单胞菌
溶藻机制
Keywords
red tide control
microbial methods
algicidal bacteria
Pseudoalteromonas
algicidal mechanism
分类号
X5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改性粘土对浒苔配子的高效去除作用及其抑制机理研究
2
作者
孙兆妍
贺立燕
俞志明
宋秀贤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青岛
海洋
科技中心
、海洋
生态
与环境科学
功能
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
大学
出处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87-895,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C3106004号
崂山实验室科技创新项目,LSKJ202203700号。
文摘
微观繁殖体被视为浒苔绿潮暴发的“种源”,使用改性粘土对微观繁殖体进行有效去除是绿潮早期防控的潜在方法之一。以浒苔配子为实验对象,筛选了高效去除且有效抑制残留配子的改性粘土配方,分别从絮凝作用、生理生化等角度研究了该配方高效去除与抑制残留配子萌发的机理。结果表明,在相同浓度下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粘土(MCⅢ)对配子的去除和抑制效果均优于其他类型的改性粘土。其中,0.05 g/L MCⅢ对配子的去除率可达99.4%,对体系残留配子的萌发率低于5%;且MCⅢ对配子的去除和抑制效果随改性粘土用量的增加而增强。进一步的机理分析表明,MCⅢ通过破坏配子的细胞膜可对其进行有效灭杀,同时通过电中和作用增强絮凝沉降,实现对配子的高效去除;通过氧化胁迫降低残留配子的生理活性,进而抑制已固着细胞的增殖,从而有效降低萌发率。以上研究结果表明,MCⅢ可以高效去除并抑制浒苔配子的萌发。该研究结果将为浒苔绿潮的早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浒苔
配子
改性粘土
高效去除
抑制萌发
Keywords
Ulva prolifera
gametes
modified clay
effective removal
germination inhibition
分类号
X5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新记录定鞭藻物种冠状棕囊藻的遗传进化分析
3
作者
宋会银
王一奇
张梦佳
陈楠生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江汉大学生命
科学
学院
青岛
海洋
科学
与技术试点国家
实验室
、海洋
生态
与环境科学
功能
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
海洋
大
科学
研究
中心
中国科学院
大学
出处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72-482,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6162号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XDB42000000号
+2 种基金
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百人计划”
泰山学者特聘专家计划
源头创新计划(人才发展专项-第五批创业创新领军人才研发补助(19-3-2-16-zhc)。
文摘
棕囊藻属(Phaeocystis)分类学上位于定鞭藻门(Haptophyta)定鞭藻纲(Haptophyceae)棕囊藻目(Phaeocystales)棕囊藻科(Phaeocystaceae)。迄今在我国海域仅分离鉴定到一种棕囊藻属物种,即自1997年以来在我国海域频繁形成有害藻华的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作者从中国南海分离到一个单细胞鞭毛类株系CNS01077,结合形态特征观察及基于18S rDNA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将其鉴定为冠状棕囊藻(Phaeocystis rex)。这是该棕囊藻物种在我国海域的首次报道。该研究构建了该物种的首个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和首个线粒体基因组序列。与球形棕囊藻和南极棕囊藻的细胞器基因组比较分析发现冠状棕囊藻的细胞器基因组发生了显著的结构重排和序列变异。该物种在我国海域的发现及细胞器基因组的构建,将为棕囊藻的生物多样性组成和地理分布研究提供支撑。
关键词
棕囊藻
定鞭藻门
系统发育
细胞器基因组
Keywords
Phaeocystis
haptophyte
phylogeny
organelle genome
分类号
Q949.2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短凯伦藻高效溶藻菌Pseudoalteromonas shioyasakiensis SE3的分离、鉴定及溶藻作用研究
姚玉芳
吴在兴
袁涌铨
贺立燕
曹西华
宋秀贤
俞志明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改性粘土对浒苔配子的高效去除作用及其抑制机理研究
孙兆妍
贺立燕
俞志明
宋秀贤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国新记录定鞭藻物种冠状棕囊藻的遗传进化分析
宋会银
王一奇
张梦佳
陈楠生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