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南海北部陆坡混合沉积地层模式及地震响应特征
被引量:
8
1
作者
马玉波
吴时国
+3 位作者
邢树文
鲁银涛
谷明峰
赵撼霆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88-95,共8页
混合沉积是指碳酸盐岩与陆源硅质碎屑在沉积上的混合,它是一种沉积机理特殊而又具有重要意义的沉积现象。混合沉积分为4种沉积模式:间断混合,相混合,原地混合和源地混合。通过对南海北部陆坡的研究,识别了其中中新世碳酸盐岩台地、碳酸...
混合沉积是指碳酸盐岩与陆源硅质碎屑在沉积上的混合,它是一种沉积机理特殊而又具有重要意义的沉积现象。混合沉积分为4种沉积模式:间断混合,相混合,原地混合和源地混合。通过对南海北部陆坡的研究,识别了其中中新世碳酸盐岩台地、碳酸盐岩斜坡和混合沉积,并对其平面分布进行了研究。结合前人研究,参考区域构造背景,通过地震资料的解释认为研究区的混合沉积属于源地混合沉积,并建立了适合研究区的混合沉积模式。研究区陆源硅质碎屑分别来自北部华南隆起以及西南部中南半岛,而碳酸盐岩碎屑则来自神狐隆起、西沙隆起以及南部的广乐隆起。研究区对混合沉积的影响因素包括构造作用、物源、再改造和沉积作用、海平面升降变化以及气候,对研究区混合沉积起主要作用的是构造作用及海平面升降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沉积
碳酸盐岩
硅质碎屑
中中新世
地层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塔中地区深部流体活动及其对油气成藏的热作用
被引量:
10
2
作者
刘春晓
李铁刚
刘城先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79-285,共7页
利用塔中地区钻井岩心、分析化验、地震等资料,系统地分析了深部流体活动机制及其对油气成藏的热作用。通过奥陶系岩石热液矿化蚀变、古地温异常及CO2无机成因气与储层包裹体测温等研究后认为:深部流体通过地震、火山或其它各种通道,如...
利用塔中地区钻井岩心、分析化验、地震等资料,系统地分析了深部流体活动机制及其对油气成藏的热作用。通过奥陶系岩石热液矿化蚀变、古地温异常及CO2无机成因气与储层包裹体测温等研究后认为:深部流体通过地震、火山或其它各种通道,如断裂、不整合面等向浅部运移;深部流体提高生烃量及生烃速率,而且降低烃源岩中残余有机质含量,影响有效烃源岩评价;深部流体对油气储层的影响,既有热液方解石充填的破坏性,又有热液溶蚀、热液次生矿物带的建设性;深部流体在向上运移的过程中形成异常高压,为油气二次运移提供动力。深部流体对天然气形成的热作用、储层改造与成藏动力学方面,不仅在能量上,而且在物质上都对油气藏的形成和演化起到重要影响,并使塔中地区奥陶系油气成因更加复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流体
流体动力学
热作用
油气藏
塔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海北部陆坡混合沉积地层模式及地震响应特征
被引量:
8
1
作者
马玉波
吴时国
邢树文
鲁银涛
谷明峰
赵撼霆
机构
中国
地质
科学院
矿产资源
研究所
/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
重点
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中国
石油杭州
地质
研究
院
出处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88-95,共8页
基金
国家"973"计划项目(2009CB2194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项目(4093084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41102042)
文摘
混合沉积是指碳酸盐岩与陆源硅质碎屑在沉积上的混合,它是一种沉积机理特殊而又具有重要意义的沉积现象。混合沉积分为4种沉积模式:间断混合,相混合,原地混合和源地混合。通过对南海北部陆坡的研究,识别了其中中新世碳酸盐岩台地、碳酸盐岩斜坡和混合沉积,并对其平面分布进行了研究。结合前人研究,参考区域构造背景,通过地震资料的解释认为研究区的混合沉积属于源地混合沉积,并建立了适合研究区的混合沉积模式。研究区陆源硅质碎屑分别来自北部华南隆起以及西南部中南半岛,而碳酸盐岩碎屑则来自神狐隆起、西沙隆起以及南部的广乐隆起。研究区对混合沉积的影响因素包括构造作用、物源、再改造和沉积作用、海平面升降变化以及气候,对研究区混合沉积起主要作用的是构造作用及海平面升降变化。
关键词
混合沉积
碳酸盐岩
硅质碎屑
中中新世
地层模式
Keywords
mixed sedimentation
carbonates
siliclistics
Midle Miocene
stratigraphic model
分类号
P5 [天文地球—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塔中地区深部流体活动及其对油气成藏的热作用
被引量:
10
2
作者
刘春晓
李铁刚
刘城先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
研究
生院
中国
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物探
研究
院
长春工程
学院
勘查与测绘
学院
出处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79-285,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01133)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080440829)
文摘
利用塔中地区钻井岩心、分析化验、地震等资料,系统地分析了深部流体活动机制及其对油气成藏的热作用。通过奥陶系岩石热液矿化蚀变、古地温异常及CO2无机成因气与储层包裹体测温等研究后认为:深部流体通过地震、火山或其它各种通道,如断裂、不整合面等向浅部运移;深部流体提高生烃量及生烃速率,而且降低烃源岩中残余有机质含量,影响有效烃源岩评价;深部流体对油气储层的影响,既有热液方解石充填的破坏性,又有热液溶蚀、热液次生矿物带的建设性;深部流体在向上运移的过程中形成异常高压,为油气二次运移提供动力。深部流体对天然气形成的热作用、储层改造与成藏动力学方面,不仅在能量上,而且在物质上都对油气藏的形成和演化起到重要影响,并使塔中地区奥陶系油气成因更加复杂化。
关键词
深部流体
流体动力学
热作用
油气藏
塔中地区
Keywords
deep fluids
fluid dynamics
heating effects
hydrocarbon reservoir
Central Tarim basin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南海北部陆坡混合沉积地层模式及地震响应特征
马玉波
吴时国
邢树文
鲁银涛
谷明峰
赵撼霆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塔中地区深部流体活动及其对油气成藏的热作用
刘春晓
李铁刚
刘城先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