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牡蛎礁碳源–汇功能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9
1
作者 奉杰 张涛 +12 位作者 马培振 白涛 徐江玲 王海艳 宋浩 赵伟 赵亮 杨美洁 胡志 周骢 石璞 胡朋朋 李海州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5-125,共11页
针对当前全球气候变暖趋势,中国提出“双碳”目标,体现了我国主动承担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责任的大国担当。海洋在实现碳中和目标中具有重要作用。牡蛎礁作为全球海岸带典型生态系统,具有巨大碳储量和强大固碳能力。牡蛎礁在生物钙化、呼... 针对当前全球气候变暖趋势,中国提出“双碳”目标,体现了我国主动承担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责任的大国担当。海洋在实现碳中和目标中具有重要作用。牡蛎礁作为全球海岸带典型生态系统,具有巨大碳储量和强大固碳能力。牡蛎礁在生物钙化、呼吸作用等过程中向大气释放二氧化碳,但在生物合成、沉积作用等过程中却可以埋藏大量碳。目前,全球牡蛎礁是大气碳的源还是汇尚不明确。为探究牡蛎礁碳源–汇功能,本文综述了牡蛎礁碳源–汇功能研究现状,分析了影响牡蛎礁碳源–汇功能的关键生态过程,探讨了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牡蛎礁碳源–汇特征。研究表明,牡蛎礁不仅可以成为大气碳的汇,还可以提高盐沼植被、海藻、海洋动物等生物的碳汇功能。未来应尽快开展牡蛎礁碳汇功能评估技术等研究,形成以提高牡蛎礁碳汇为目的的牡蛎礁保护与修复技术,提升我国海洋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礁 碳源–汇功能 储碳 气候变化 保护与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