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奠基海洋化学研究,助推海洋科学发展——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化学研究70年 |
宋金明
|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4
|
|
2
|
近40年来对南海化学海洋学研究的新认知 |
宋金明
王启栋
|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5
|
|
3
|
海洋沉积物中氧化还原敏感元素对水体环境缺氧状况的指示作用 |
解兴伟
袁华茂
宋金明
李宁
李学刚
段丽琴
王越奇
任成喆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19
|
|
4
|
中国近海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研究进展 |
邢建伟
宋金明
|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7
|
|
5
|
日本虎斑猛水蚤在抑食金球藻中存活、发育和繁殖的实验研究 |
周慧欣
王锦秀
王馨
徐子钧
颜天
|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6
|
四种海洋藻华甲藻与红色赤潮藻的化学互感作用(allelopathy)初步研究 |
王欢
胡章喜
唐赢中
|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7
|
近20年中国近海和海岸带大气黑碳干湿沉降及源解析 |
冯辰龙
邢建伟
袁华茂
宋金明
李学刚
马骏
|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3
|
|
8
|
南海大气沉降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
邢建伟
宋金明
|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5
|
|
9
|
水环境中的信息有机物与“水域生态讯息学”的提出 |
张倩
宋金明
李学刚
袁华茂
李宁
段丽琴
曲宝晓
康绪明
|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10
|
黄海绿潮研究:回顾与展望 |
于仁成
孙松
颜天
周名江
|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29
|
|
11
|
改性黏土法消除球形棕囊藻赤潮的现场实验与效果评估 |
曹西华
俞志明
邱丽霞
|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7
|
|
12
|
北部湾典型海域关键环境因子的时空分布与影响因素 |
袁涌铨
吕旭宁
吴在兴
贺成
宋秀贤
曹西华
俞志明
|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7
|
|
13
|
热带西太平洋Y3和M2海山微食物网主要类群生态分布与比较 |
赵丽
赵燕楚
王超锋
张武昌
孙晓霞
李学刚
赵苑
肖天
|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0
|
|
14
|
水母灾害的形成机理、监测预测及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
张芳
李超伦
孙松
魏皓
王彦涛
|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9
|
|
15
|
国内外赤潮的发展趋势与研究热点 |
俞志明
陈楠生
|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56
|
|
16
|
南黄海首次暴发“巨囊”生态型球形棕囊藻藻华 |
张清春
向玲
王锦秀
刘扬
宋敏杰
王云峰
孔凡洲
耿慧霞
颜天
于仁成
|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5
|
|
17
|
胶州湾夜光藻种群动态及其大量繁殖的生态机制 |
田达玮
宋书群
陈田田
李照
刘云
梁俊华
李才文
|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4
|
|
18
|
铜藻金潮对浒苔绿潮和几种赤潮原因种生长影响的模拟研究 |
蔡佳宸
耿慧霞
孔凡洲
张清春
张波
颜天
|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10
|
|
19
|
胶州湾大气活性硅酸盐干沉降特征及其生态效应 |
邢建伟
宋金明
袁华茂
李学刚
李宁
龙爱民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5
|
|
20
|
改性粘土对球形棕囊藻的消除研究 |
邱丽霞
俞志明
宋秀贤
贺立燕
曹西华
于志刚
|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