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温带海域新发现较大面积(大于50ha)海草床:Ⅲ渤海兴城-觉华岛海域大面积海草床鳗草种群动力学及补充机制 被引量:13
1
作者 周毅 徐少春 +7 位作者 许帅 岳世栋 顾瑞婷 宋肖跃 张玉 乔永亮 刘明杰 张晓梅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43-951,共9页
鳗草(ZosteramarinaL.)广布于北半球温带浅海海域,其形成的鳗草床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近些年来,我国黄渤海海域鳗草退化严重,较大面积、连续分布的海草床已经非常少见。在渤海兴城-觉华岛海域发现较大面积的海草床,可以作为渤海沿海海... 鳗草(ZosteramarinaL.)广布于北半球温带浅海海域,其形成的鳗草床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近些年来,我国黄渤海海域鳗草退化严重,较大面积、连续分布的海草床已经非常少见。在渤海兴城-觉华岛海域发现较大面积的海草床,可以作为渤海沿海海草床的典型代表。基于此,2018年5月、9月、11月和2019年3月对该海草床进行了初步调查,探究了渤海兴城-觉华岛海草床鳗草种群补充等生态特征,分析了海草床生境的主要威胁,并提出了对海草床进行有效保护和科学管理的相关建议。结果表明:渤海兴城-觉华岛海草床总面积为791.61ha,海草种类为鳗草和日本鳗草(Z.japonica),以鳗草为优势种,日本鳗草极少且呈斑块状分布;鳗草生物量在2018年5月达到最大值(1241.22-1632.64g/m2);鳗草叶片碳、氮、磷元素含量分别为35.35%-36.57%、1.89%-3.35%、0.14%-0.48%;鳗草海草床以无性繁殖为主要补充方式,有性繁殖补充比例平均仅为1.92%,明显低于国内其他鳗草草床,具有鲜明的独特性;该海草床主要受围填海、捕蛤、围网捕鱼等人类活动的严重影响,并致使海草床边缘区域呈现斑块化趋势。建议对这片珍贵的海草床加以保护和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鳗草 渤海 种群生态特征 种群补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草资源分布现状、退化原因与保护对策 被引量:13
2
作者 周毅 江志坚 +12 位作者 邱广龙 张沛东 徐少春 张晓梅 刘松林 李文涛 吴云超 岳世栋 顾瑞婷 丁丽 郑凤英 黄小平 范航清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48-1257,共10页
海草床是三大典型的近海海洋生态系统之一,具有极高的生态服务功能。然而,截至2015年我国近海海草资源分布现状尚不明晰,严重制约了我国海草床保护与修复工作的开展。2015~2021年,笔者通过实地调查,借助船只走航、声呐探测、遥感等技术... 海草床是三大典型的近海海洋生态系统之一,具有极高的生态服务功能。然而,截至2015年我国近海海草资源分布现状尚不明晰,严重制约了我国海草床保护与修复工作的开展。2015~2021年,笔者通过实地调查,借助船只走航、声呐探测、遥感等技术手段,重点对我国近海海草资源的分布面积、种类及主要威胁进行了全面普查,并据此提出我国海草床管理与可持续利用对策。结果表明,我国近海海域海草床面积共为26 495.69hm^(2),可划分为:温带海域海草分布区和热带-亚热带海域海草分布区;我国现有海草4科9属16种。其中,温带海域海草床面积为17 095.01 hm^(2),主要分布在辽宁、河北、天津和山东沿海,分布有2科3属5种,以鳗草(Zosteramarina)和日本鳗草(Z.japonica)为优势种,其中唐山乐亭-曹妃甸海草床面积达9 025.56 hm^(2),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海草床;热带-亚热带海域海草床面积为9 400.68 hm^(2),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沿海,分布有4科8属12种,以泰来草(Thalassia hemprichii)、海菖蒲(Enhalus acoroides)、贝克喜盐草(Halophila beccarii)和卵叶喜盐草(Halophila ovalis)为优势种,以海南海草种类最多(12种)。我国海草床退化原因包括海岸工程建设及围填海活动、陆源污染、渔业活动、大型藻类爆发、互花米草入侵和台风等极端气候事件。同时,笔者针对不同威胁类型和强度,提出了因地制宜的保护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海草 海草分布 海草种类 主要威胁 海草床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风电对海洋生态环境与海洋生物资源的综合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婷 茹小尚 张立斌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5-104,共10页
海上风电具有就近消纳方便、发电效率高和不消耗化石能源等特点,在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加快海上风电开发已成为全球各国促进能源结构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普遍共识。但海上风电在建设及运营过程中所产生的噪音和磁场对海洋环境和生物的影... 海上风电具有就近消纳方便、发电效率高和不消耗化石能源等特点,在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加快海上风电开发已成为全球各国促进能源结构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普遍共识。但海上风电在建设及运营过程中所产生的噪音和磁场对海洋环境和生物的影响尚不明确。本文系统梳理了全球海上风电发展现状,分析了海上风电开发对海洋生态环境与生物资源的综合影响,从生理、行为和分子三个层面重点分析了海上风电所产生的噪音和磁场对海洋生物的潜在影响,以期为科学利用海上风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环境影响 噪音 电磁效应 生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淡水生态牧场发展理念与途径 被引量:4
4
作者 杨红生 茹小尚 +1 位作者 张立斌 林承刚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0-97,F0002,共9页
我国内陆地表水资源丰富,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具有重大意义.但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不断加剧,淡水水域环境恶化和生物资源衰退现象日益严重.基于我国淡水水域环境和产业开发现状,借鉴海洋牧场成... 我国内陆地表水资源丰富,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具有重大意义.但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不断加剧,淡水水域环境恶化和生物资源衰退现象日益严重.基于我国淡水水域环境和产业开发现状,借鉴海洋牧场成功建设经验,创新性提出了淡水生态牧场理念,系统阐述了淡水生态牧场的建设必要性、建设可行性和建设原则,论述了淡水生态牧场建设亟待突破的理论和技术瓶颈以及产业发展模式,以期为建立兼具环境保护、生物资源养护和渔业持续产出的淡水渔业发展新业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生态牧场 淡水渔业 环境修复 生物资源养护 生物多样性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温带海域新发现较大面积(大于50 ha)海草床:Ⅳ烟台沿海海草分布现状及生态特征 被引量:10
5
作者 岳世栋 徐少春 +5 位作者 张玉 乔永亮 刘明杰 张晓梅 王清 周毅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61-70,共10页
海草床是珍贵的“海底草原”,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20世纪90年代,烟台曾分布有4种海草,尚不明确海草的分布现状。本研究结合了现场调查、声呐探测等手段,查清了烟台市莱州市至莱山区沿海海草的分布现状,发现了一处位于烟台市套... 海草床是珍贵的“海底草原”,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20世纪90年代,烟台曾分布有4种海草,尚不明确海草的分布现状。本研究结合了现场调查、声呐探测等手段,查清了烟台市莱州市至莱山区沿海海草的分布现状,发现了一处位于烟台市套子湾的面积为51.90 ha的鳗草-日本鳗草混合草床,并对鳗草、日本鳗草的生态特征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烟台现存海草仅有2种,部分草床严重退化,亟需对现存海草进行保护与监测,以遏制海草的退化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鳗草 日本鳗草 套子湾 声呐 海草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微塑料对重金属的吸附行为及其复合毒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晨曦 孙景春 林承刚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55-170,共16页
微塑料在海洋中的污染情况已经受到了人们广泛关注,但其与重金属相互作用产生的潜在生态风险依然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主要综述了海洋中微塑料的来源及海水、沉积物和生物体内微塑料的污染现状,总结了部分海域微塑料上的重金属富集特征... 微塑料在海洋中的污染情况已经受到了人们广泛关注,但其与重金属相互作用产生的潜在生态风险依然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主要综述了海洋中微塑料的来源及海水、沉积物和生物体内微塑料的污染现状,总结了部分海域微塑料上的重金属富集特征,并介绍了部分微塑料对重金属的吸附模型,最后总结分析了微塑料单独及与重金属协同作用对海洋生物的毒性效应。微塑料与重金属相互作用的结果依然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对生物体产生的毒性效应是协同、拮抗还是其他交互作用仍需更多的实验研究。本文旨在为评估微塑料与重金属相互作用造成的生态风险提供支撑,并为今后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重金属 吸附行为 联合毒性 生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微塑料污染的生物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刘香 茹小尚 张立斌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2-133,共12页
微塑料是粒径小于5mm的各类塑料碎片的总称。在环境领域中,微塑料污染已经成为人们的关注热点。近年来,海洋环境中微塑料污染日益严峻,其引发的生物与环境问题也备受关注。本文系统总结了海洋微塑料污染的生物效应研究进展,介绍了微塑... 微塑料是粒径小于5mm的各类塑料碎片的总称。在环境领域中,微塑料污染已经成为人们的关注热点。近年来,海洋环境中微塑料污染日益严峻,其引发的生物与环境问题也备受关注。本文系统总结了海洋微塑料污染的生物效应研究进展,介绍了微塑料的定义、来源、分类、分布特征等研究现状,分析了微塑料对海洋环境中海水水质和沉积环境的影响,综述了微塑料对海洋生物的毒性效应,并基于研究进展提出了未来需关注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海洋微塑料对环境与生物的影响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海洋环境 生物积累 毒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辽宁-浙江沿海地区川蔓草分布现状、生态特征及其主要威胁
8
作者 顾瑞婷 徐少春 +4 位作者 岳世栋 许帅 张玉 张晓梅 周毅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9-79,共11页
川蔓草(Ruppia)是一种广泛分布在咸水、半咸水生境中的广义海草,其形成的川蔓草床具有重要的生态学价值。然而,对于其在中国境内的分布情况尚缺乏大范围的调查。基于此,本研究于2016—2019年对中国辽宁-浙江沿海区域的川蔓草分布情况进... 川蔓草(Ruppia)是一种广泛分布在咸水、半咸水生境中的广义海草,其形成的川蔓草床具有重要的生态学价值。然而,对于其在中国境内的分布情况尚缺乏大范围的调查。基于此,本研究于2016—2019年对中国辽宁-浙江沿海区域的川蔓草分布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探究了调查区域内川蔓草的生境分布类型,及生态特征,分析了川蔓草床的主要威胁,并提出了对川蔓草床科学管理的建议。结果表明:川蔓草在中国浙江省、江苏省、山东省、天津市、河北省、辽宁省均有分布;分布面积超过2 100 ha;该区域内分布的川蔓草物种均为中国川蔓草,主要分布生境包括咸水养殖池塘、咸水沟渠(池塘)、盐场、瀉湖(湖泊)、潮间带(围堰)5类;人类活动影响(人工清捞、施药、河道工程等)与极端气候事件(极端干旱事件)都会导致川蔓草床退化,但大部分川蔓草床可以依靠沉积物中的种子库在环境适宜时进行种群恢复;不同生境中的川蔓草种群特征差异较大,因此,对不同生境中的川蔓草应制定差异性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蔓草 分布 生境类型 威胁 种群补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copath模型的硬壳蛤多元混养系统养殖容量评估 被引量:2
9
作者 奉杰 徐江玲 +7 位作者 赵小龙 袁超 吴玲娟 白涛 宋浩 杨美洁 于浩林 张涛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60-674,共15页
为优化硬壳蛤多元混养系统养殖模式,提高硬壳蛤池塘养殖技术水平,以硬壳蛤(Mercenaria mercenaria)-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混养池塘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Ecopath模型构建了由12个... 为优化硬壳蛤多元混养系统养殖模式,提高硬壳蛤池塘养殖技术水平,以硬壳蛤(Mercenaria mercenaria)-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混养池塘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Ecopath模型构建了由12个生物功能组组成的能量流动模型,并基于能流模型评价了生态系统中硬壳蛤养殖容量。研究表明,该生态系统中硬壳蛤生物量最高(134.99 g/m^(2)),其次是凡纳滨对虾(62.56 g/m^(2));底栖动物营养级最高(2.65)。由于生态系统中第Ⅱ、Ⅲ营养级间能流传递效率较低(5.20%),系统绝大部分能量流通量(98.37%)位于第Ⅰ、Ⅱ营养级;系统连接指数和杂食指数分别为0.37和0.05,表明生态系统食物网结构简单;系统总初级生产力/总呼吸量比值为2.13,系统净生产力为每30天715.18 g/m^(2),表明生态系统以自养为主。研究期间人工饵料投入量占初级生产力的71.60%,大量饵料投入使生态系统食物网以碎屑食物链为主;从生态系统能流平衡的角度评估硬壳蛤养殖容量,发现该系统中以硬壳蛤个体总湿重计的生态容量和生产容量分别为:854.46 g/m^(2)和1441.47 g/m^(2)。基于该系统中硬壳蛤生态、生产容量获取的硬壳蛤最大放养密度分别为73 ind./m^(2)和123 ind./m^(2)。由于Ecopath模型无法模拟生态系统无机环境因子对养殖容量的限制作用,在开展基于Ecopath模型的养殖容量评估结果应用时应保持谨慎。养殖期间水体、底质环境保持在养殖生物适宜范围是Ecopath模型评估结果可靠的一个重要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壳蛤 养殖容量 ECOPATH 能量流动 混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壳蛤(Mercenaria mercenaria)生长性状转录组差异分析
10
作者 梁斌 杨美洁 +5 位作者 马兴浩 石璞 周骢 曲锦鹏 赖长苹 张涛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23,共11页
经济物种的生长性状直接影响其经济产值。本研究以生长速度具有显著差异的同龄硬壳蛤(Mercenaria mercenaria)成贝为研究对象,利用转录组测序探究生长快慢个体组间基因表达差异,并探寻可能影响硬壳蛤生长速度的关键基因。结果显示,快速... 经济物种的生长性状直接影响其经济产值。本研究以生长速度具有显著差异的同龄硬壳蛤(Mercenaria mercenaria)成贝为研究对象,利用转录组测序探究生长快慢个体组间基因表达差异,并探寻可能影响硬壳蛤生长速度的关键基因。结果显示,快速生长与缓慢生长的硬壳蛤群体间共有1590个差异基因,通过对差异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发现,这些差异基因主要在PPAR信号转导、免疫、消化等相关通路上显著富集。编码蛋白磷酸酶调节亚基和过氧化物酶体酰基辅酶A的基因可能在PPAR信号通路中影响硬壳蛤的糖代谢、物质传递等生命活动过程,进而导致不同硬壳蛤生长速度的差异。这些基因表达量高的个体可能具有较强的细胞内的代谢和物质传递能力,因此生长速度较快;此外,脂类消化代谢相关基因3-酮酰基-CoA硫解酶在生长快速的硬壳蛤中表达显著下调,这表明生长快速的硬壳蛤可能脂肪酸降解速度较慢,导致更多脂肪酸在生物体内积累;另一方面,多糖消化代谢相关通路中葡萄糖差向异构酶在生长快速的硬壳蛤中表达显著上调,过氧化物蛋白酶、组织蛋白酶和蛋白磷酸酶等免疫相关基因在生长快速的硬壳蛤中表达显著上调。这表明生长快速的硬壳蛤群体可能具有更强的消化能力和免疫能力,从而保证了其更快的生长速度。本研究结果为硬壳蛤的生长性状遗传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为下一步的育种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壳蛤 生长性状 转录组 差异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海域生境修复与生物资源养护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21
11
作者 杨红生 许帅 +2 位作者 林承刚 孙景春 张立斌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09-820,共12页
高强度的人类活动和剧烈的全球气候变化导致了海洋污染加剧、海洋生态系统退化和海洋生物资源衰退,海洋生境修复和资源养护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采取的应对措施。本文从生境修复设施与技术、生物资源养护技术和监测管理等方面,综述了典型海... 高强度的人类活动和剧烈的全球气候变化导致了海洋污染加剧、海洋生态系统退化和海洋生物资源衰退,海洋生境修复和资源养护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采取的应对措施。本文从生境修复设施与技术、生物资源养护技术和监测管理等方面,综述了典型海域生境修复与资源养护的主要研究进展,并从生物行为控制、承载力提升、设施装备、融合发展和生态系统管理等角度展望了未来研究热点和发展模式,以期为未来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境修复 资源养护 修复技术 修复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刺参种业态势分析与技术创新展望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杨红生 孙景春 +6 位作者 茹小尚 张灿影 邢丽丽 孙丽娜 林承刚 刘石林 张立斌 《海洋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9,共8页
刺参为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对象,而种业是刺参产业链条健康发展的基础环节,但仍存在野生种质资源匮乏、良种不足及良种覆盖率低的现状。本文综述了当前我国刺参种业现状与态势,重点比较分析了“东科1号”等6个已育成良种的特点,提出了在... 刺参为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对象,而种业是刺参产业链条健康发展的基础环节,但仍存在野生种质资源匮乏、良种不足及良种覆盖率低的现状。本文综述了当前我国刺参种业现状与态势,重点比较分析了“东科1号”等6个已育成良种的特点,提出了在全球气候变化现状下未来刺参种业的发展趋势,并针对刺参产业发展需求,提出了应用现代遗传技术实现性状精准高效选育等未来刺参育种技术体系创新发展方向,以期为我国刺参种业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良种 性状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生动物行为生态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立斌 冯其明 +1 位作者 范鑫昊 张双艳 《海洋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5-97,共13页
水生动物行为生态学是动物行为生态学的重要分支,对理解水生动物的生存行为机制、指导渔业生产和保护濒危水生动物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新型研究技术和手段的出现,水生动物行为生态学在短时间内得到了迅速发展。水生动物行为多种多... 水生动物行为生态学是动物行为生态学的重要分支,对理解水生动物的生存行为机制、指导渔业生产和保护濒危水生动物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新型研究技术和手段的出现,水生动物行为生态学在短时间内得到了迅速发展。水生动物行为多种多样,本文主要综述了水生动物行为生态学的研究方法与手段,探讨了水生动物运动行为、摄食行为、繁殖行为和集群行为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水生动物行为生态学的研究与应用前景,以期为水生动物行为生态学研究与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动物行为生态学 运动行为 摄食行为 繁殖行为 集群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蛎礁碳源–汇功能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9
14
作者 奉杰 张涛 +12 位作者 马培振 白涛 徐江玲 王海艳 宋浩 赵伟 赵亮 杨美洁 胡志 周骢 石璞 胡朋朋 李海州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5-125,共11页
针对当前全球气候变暖趋势,中国提出“双碳”目标,体现了我国主动承担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责任的大国担当。海洋在实现碳中和目标中具有重要作用。牡蛎礁作为全球海岸带典型生态系统,具有巨大碳储量和强大固碳能力。牡蛎礁在生物钙化、呼... 针对当前全球气候变暖趋势,中国提出“双碳”目标,体现了我国主动承担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责任的大国担当。海洋在实现碳中和目标中具有重要作用。牡蛎礁作为全球海岸带典型生态系统,具有巨大碳储量和强大固碳能力。牡蛎礁在生物钙化、呼吸作用等过程中向大气释放二氧化碳,但在生物合成、沉积作用等过程中却可以埋藏大量碳。目前,全球牡蛎礁是大气碳的源还是汇尚不明确。为探究牡蛎礁碳源–汇功能,本文综述了牡蛎礁碳源–汇功能研究现状,分析了影响牡蛎礁碳源–汇功能的关键生态过程,探讨了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牡蛎礁碳源–汇特征。研究表明,牡蛎礁不仅可以成为大气碳的汇,还可以提高盐沼植被、海藻、海洋动物等生物的碳汇功能。未来应尽快开展牡蛎礁碳汇功能评估技术等研究,形成以提高牡蛎礁碳汇为目的的牡蛎礁保护与修复技术,提升我国海洋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礁 碳源–汇功能 储碳 气候变化 保护与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海岛保护与开发的发展态势 被引量:3
15
作者 江春嬉 张灿影 +1 位作者 霍达 杨红生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3-126,共14页
本研究以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SCIE)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为基础,利用文献计量方法,对国内外海岛研究相关文献的年代、关键词、研究内容、发文期刊、发文国家及研究机构等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国内外... 本研究以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SCIE)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为基础,利用文献计量方法,对国内外海岛研究相关文献的年代、关键词、研究内容、发文期刊、发文国家及研究机构等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国内外海岛研究的热点主要为海岛旅游业、海岛可持续开发管理、海岛生物群落结构、海岛渔业资源、海岛地理环境等。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看,世界各国的海岛研究水平存在一定差距,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海岛生态保护与开发利用方面的研究起步早、科研产出较多,相关研究成果已在实践中得以应用示范;中国的海岛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几年的发展态势劲猛,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加大,全国各地海岛县高质量发展模式正在构建中。此外,海岛研究的国际合作相对较少,合作集中在以美国为中心的少数发达国家之间,各国间的合作网络仍需进一步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岛 研究热点 趋势 保护 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棘皮动物精子超低温冷冻保存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许帅 孙景春 +4 位作者 刘石林 林承刚 张立斌 孙丽娜 杨红生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6-37,共12页
棘皮动物(Echinodermata)是无脊椎动物中进化地位最高等的类群,其海参纲(Holothurioidea)和海胆纲(Echinoidea)的一些物种具有非常高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由于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很多棘皮动物物种数量和生物多样性遭到了严重破坏,种... 棘皮动物(Echinodermata)是无脊椎动物中进化地位最高等的类群,其海参纲(Holothurioidea)和海胆纲(Echinoidea)的一些物种具有非常高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由于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很多棘皮动物物种数量和生物多样性遭到了严重破坏,种质资源保存迫在眉睫。超低温冷冻保存是种质资源长期保存的重要方法,具有突破地理隔离、实现远缘杂交、保护种质资源、解决种质退化和保护濒危物种等作用。本文综述了海胆、海参和海星3种主要棘皮动物的精子超低温冷冻保存研究进展,并展开描述了精子收集、稀释剂和抗冻剂制备、平衡、冷却、解冻和质量评价等精子冷冻保存过程的各个步骤,以期为棘皮动物种质资源保存的进一步研究及产业化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皮动物 精子 超低温冷冻保存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硬壳蛤的大菱鲆养殖尾水资源化利用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胡朋朋 宋浩 +3 位作者 杨美洁 李金泽 王雪刚 张涛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7-65,共9页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是我国北方工厂化海水养殖的重要经济物种,集约化程度高,排水量大,尾水中富含大量氮磷营养盐,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也增加了治理难度。本实验测定了大菱鲆养殖尾水中化学需氧量(COD)、亚硝酸盐(NO_(2)^(−))...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是我国北方工厂化海水养殖的重要经济物种,集约化程度高,排水量大,尾水中富含大量氮磷营养盐,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也增加了治理难度。本实验测定了大菱鲆养殖尾水中化学需氧量(COD)、亚硝酸盐(NO_(2)^(−))、硝酸盐(NO_(3)^(−))、氨氮(NH_(4)^(+))、活性磷酸盐(PO_(4)^(3−))、总磷(TP)、总氮(TN)及悬浮物(TSS)的含量。利用潜在富营养化分级表评估水体富营养化水平,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分析主要污染特征,通过嵌套实验设计对比分析硬壳蛤(Mercenaria mercenaria)在大菱鲆养殖尾水和贝类养殖池塘中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大菱鲆养殖尾水主要超标因子为无机氮与活性磷酸盐,水体富营养化程度高,尾水中较高的氮磷元素可以为单胞藻类增殖提供营养条件,进而为硬壳蛤生长提供足够的饵料生物,从而实现大菱鲆养殖尾水的资源化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尾水 硬壳蛤 富营养化评估 单因子污染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渤海典型鳗草海草床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估 被引量:1
18
作者 乔永亮 徐少春 +1 位作者 周毅 贾小平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03-114,共12页
为全面了解我国黄渤海鳗草(Zostera marina L.)床重金属污染水平,本研究以大连林阳北海、葫芦岛兴城、唐山乐亭-曹妃甸和青岛湾四处鳗草床为研究对象。于夏季采集鳗草、海水和沉积物样品并分析其重金属(Cu、Zn、Pb和Cd)含量。以此分析... 为全面了解我国黄渤海鳗草(Zostera marina L.)床重金属污染水平,本研究以大连林阳北海、葫芦岛兴城、唐山乐亭-曹妃甸和青岛湾四处鳗草床为研究对象。于夏季采集鳗草、海水和沉积物样品并分析其重金属(Cu、Zn、Pb和Cd)含量。以此分析海草的重金属富集特征,并对比评估不同鳗草床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夏季四处鳗草床海水重金属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Zn>Cu>Pb>Cd,均低于国家一级水质标准;对沉积物来说,重金属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Zn>Pb>Cu>Cd,均低于国家一级沉积物质量标准。鳗草对重金属的富集因重金属种类和海草积累部位而异,其地上组织对Cu、Zn、Cd的富集能力高于地下组织。研究区域海水中Cu、Zn、Pb和Cd潜在风险等级均处于低风险水平。而对沉积物而言,葫芦岛兴城鳗草床Cd的潜在风险等级处于较高风险水平(Ei值为156.9)。唐山乐亭-曹妃甸和青岛湾鳗草床的地质累积指数(Igeo)由大到小依次为:Cd>Pb>Zn>Cu。综合所有元素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IR),葫芦岛兴城鳗草床的潜在生态风险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鳗草 海草床 黄渤海 重金属 生态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除草剂对海草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明杰 高亚平 +2 位作者 张玉 岳世栋 周毅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5-175,共11页
随着除草剂在农业生产中的大量使用,近岸海域中除草剂被频繁检出。除草剂的残留会对海草床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产生潜在的威胁。本文回顾了近40年来除草剂对海草胁迫的相关研究工作,总结发现:(1)光系统Ⅱ(PSⅡ)型除草剂在全球海草床中... 随着除草剂在农业生产中的大量使用,近岸海域中除草剂被频繁检出。除草剂的残留会对海草床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产生潜在的威胁。本文回顾了近40年来除草剂对海草胁迫的相关研究工作,总结发现:(1)光系统Ⅱ(PSⅡ)型除草剂在全球海草床中被频繁检出,是研究最多的除草剂种类。(2)不同种类海草对不同类型除草剂耐受程度不同,多种除草剂混合物可能会对海草表现出协同、加性或拮抗效应。(3)除草剂会与其他因素如高温、光照、重金属等共同对海草产生胁迫作用。(4)叶绿素荧光技术结合现代组学技术可以更加灵敏、全面地阐释除草剂对海草的胁迫机理。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包括开展对重点海草床中除草剂残留的长期监测,加强对新型除草剂、海草的不同生活史阶段以及多因素联合胁迫作用的研究。本文有助于全面了解海草与除草剂胁迫之间的关系,为将来开展更深入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草 除草剂胁迫 叶绿素荧光 生态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棘皮动物神经肽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雪莹 丁奎 +2 位作者 王天明 吕志猛 张立斌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3-175,共13页
神经肽作为一种古老的信号分子,在动物的行为和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生物信息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大量神经肽得以发掘和揭示,其中海洋生物(棘皮动物)神经肽信号系统及其功能研究亦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对棘皮动... 神经肽作为一种古老的信号分子,在动物的行为和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生物信息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大量神经肽得以发掘和揭示,其中海洋生物(棘皮动物)神经肽信号系统及其功能研究亦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对棘皮动物神经肽相关研究进展成果进行了归纳与总结,综述了主要神经肽结构、信号系统、功能及进化地位,并对其今后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皮动物 神经肽 信号系统 功能 进化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