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际火星探测计划进展和中国火星卫星重力测量计划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郑伟 许厚泽 +1 位作者 钟敏 员美娟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1-57,共7页
介绍国际火星探测计划和基于国际火星探测数据建立的火星重力场模型,阐述SGG-Doppler-VLBI跟踪观测模式的测量原理和优点,并建议中国将来首期火星卫星重力测量计划采用SGG-Doppler-VLBI观测模式和静电悬浮重力梯度仪。
关键词 火星探测计划 卫星重力梯度 火星重力场模型 卫星跟踪模式 重力梯度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地测量观测和相对海平面联合约束的冰川均衡调整模型 被引量:19
2
作者 汪汉胜 WU Patrick +3 位作者 van der Wal Wouter 贾路路 胡波 王志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450-2460,共11页
利用大地测量和历史相对海平面变化数据,结合地震剪切波层析模型,联合确定了新的末次冰期冰川均衡调整(GIA)模型,其中地慢黏滞度不仅沿径向而且沿横向变化.研究思路是,先尝试性地选择比例系数β,利用与地震剪切波速异常的线性关系,计算... 利用大地测量和历史相对海平面变化数据,结合地震剪切波层析模型,联合确定了新的末次冰期冰川均衡调整(GIA)模型,其中地慢黏滞度不仅沿径向而且沿横向变化.研究思路是,先尝试性地选择比例系数β,利用与地震剪切波速异常的线性关系,计算地幔黏滞度横向扰动,并与横向均匀的黏滞度参考模型叠加给出3D地慢黏滞度模型;再利用耦合拉普拉斯方程的有限元法算法进行GIA预测;然后,重复该过程,直到预测与观测之间的吻合满意为止.主要结论有:(1)给出了横向非均匀的地幔黏滞度模型(RF3L20(β=0.4)),发现了黏滞度显著的横向非均匀性和其对GIA预测的显著影响,指出横向非均匀不完全是由热效应引起的,可能还与化学组分等其他因素有关,该模型可用于地慢动力学研究.(2)给出了全球现今多种GIA预测速率,可为板块运动、陆地水储量、海水质量变化和冰川冰雪质量非平衡监测提供重要的改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测量观测 相对海平面 冰川均衡调整 横向非均匀 地慢黏滞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重力梯度测量在海洋科学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高春春 陆洋 史红岭 《海洋测绘》 2012年第5期77-81,共5页
简述了卫星重力梯度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GOCE数据特点;基于三个不同的重力场模型,采用不同阶次,联合卫星测高平均海面高模型分别推算出全球海面地形,并对结果作了比较分析;探讨了卫星重力梯度测量技术在海洋科学各相关领域的具体应用前... 简述了卫星重力梯度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GOCE数据特点;基于三个不同的重力场模型,采用不同阶次,联合卫星测高平均海面高模型分别推算出全球海面地形,并对结果作了比较分析;探讨了卫星重力梯度测量技术在海洋科学各相关领域的具体应用前景,指出卫星重力梯度测量技术的发展将为海洋科学发展带来巨大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重力梯度测量 卫星测高 海面地形 海洋科学 GO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液核动力学效应的研究和检测(英文)
4
作者 徐建桥 孙和平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47-253,共7页
综合分析处理了包括武汉台在内的全球地球动力学(GGP)台站超导重力仪长期、连续重力观测资料,研究和检测了地球液核的动力学效应。系统讨论了在日月引潮力、表面负荷和液核动力学行为引起的核幔边界及内核边界上,压力和重力扰动等不同... 综合分析处理了包括武汉台在内的全球地球动力学(GGP)台站超导重力仪长期、连续重力观测资料,研究和检测了地球液核的动力学效应。系统讨论了在日月引潮力、表面负荷和液核动力学行为引起的核幔边界及内核边界上,压力和重力扰动等不同驱动力作用下,地球的弹性引力形变响应.基于周日重力潮汐观测中的共振放大特征,通过国际超导重力仪观测资料的迭积,研究了地球的自由和章动(FCN),精密确定了FCN参数.采用位移场的变分方法研究了液核的自由振荡,严密推导获得了用于有限元数值计算的本征值 本征向量问题.同时采用GGP台站超导重力仪长期、连续、高质量重力观测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导重力仪 全球地球动力学计划 地球的形变响应 自由核章动 液核自由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跟踪卫星测量模式中星载加速度计高低灵敏轴分辨率指标优化设计论证 被引量:23
5
作者 郑伟 许厚泽 +3 位作者 钟敏 员美娟 周旭华 彭碧波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712-2720,共9页
本文利用改进的能量守恒法开展了GRACE星载加速度计与K波段星间测速仪及GPS接收机精度指标之间的匹配模拟论证.结果表明:(1)采用GRACE公布的其他载荷精度指标,当加速度计分辨率指标设计为ACC_X=(1~10)×10^(-9)m/S^2,ACC_(Y,Z)=(1... 本文利用改进的能量守恒法开展了GRACE星载加速度计与K波段星间测速仪及GPS接收机精度指标之间的匹配模拟论证.结果表明:(1)采用GRACE公布的其他载荷精度指标,当加速度计分辨率指标设计为ACC_X=(1~10)×10^(-9)m/S^2,ACC_(Y,Z)=(1~10)×10^(-10)m/S^2时,在120阶处恢复累计大地水准面的精度为19~80cm,恢复1.5°×1.5°累计重力异常的精度为0.3~1.3 mGal;(2)建议我国将来卫星重力测量计划中星载加速度计三轴分辨率指标设计为ACC_X=(1~5)×10^(-9)m/S^2,ACC_(Y,Z)=(1~5)×10^(-10)m/S^2较合适,与GRACE其他载荷精度指标基本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CE 加速度计 指标论证 能量守恒法 地球重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重力场模型研究进展和现状 被引量:44
6
作者 郑伟 许厚泽 +3 位作者 钟敏 员美娟 彭碧波 周旭华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3-91,共9页
首先回顾自1966年以来国内外基于传统重力测量技术建立的地球重力场模型。其次,介绍国际基于CHAMP实测数据建立的全球重力场模型。在重力场长波部分,EIGEN-CHAMP03S和EIGEN-3P模型符合较好;在中长波部分,EIGEN-1S、EIGEN-2、EIGEN-3P和E... 首先回顾自1966年以来国内外基于传统重力测量技术建立的地球重力场模型。其次,介绍国际基于CHAMP实测数据建立的全球重力场模型。在重力场长波部分,EIGEN-CHAMP03S和EIGEN-3P模型符合较好;在中长波部分,EIGEN-1S、EIGEN-2、EIGEN-3P和EIGEN-CHAMP03S模型的符合性趋于一致。最后,介绍国内外已公布的GRACE卫星重力模型。由于GGM02S和WHIGG-GEGM01S模型采用的卫星观测值数量近似相等,因此二者精度符合较好;由于采用CHAMP、GRACE、卫星测高和地面重力的联合观测数据,EIGEN-CG01C、EIGEN-CG03C、EIGEN-GL04S1和EIGEN-5C模型精度均分别高于EIGEN-GRACE01S、EIGEN-GRACE02S、GGM01S、GGM02S、WHIGG-GEGM01S等GRACE-only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重力场模型 CHAMP GRACE 卫星重力测量 联合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卫跟踪测量模式中轨道高度的优化选取 被引量:27
7
作者 郑伟 许厚泽 +3 位作者 钟敏 员美娟 周旭华 彭碧波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0-105,110,共7页
利用改进的能量守恒法基于不同轨道高度恢复了120阶GRACE地球重力场。模拟结果表明:1)卫星轨道高度每降低100 km,大气阻力提高约10倍,不稳定的卫星平台工作环境将影响GRACE核心载荷的测量精度;2)地球重力场高频信号衰减较快,基于500... 利用改进的能量守恒法基于不同轨道高度恢复了120阶GRACE地球重力场。模拟结果表明:1)卫星轨道高度每降低100 km,大气阻力提高约10倍,不稳定的卫星平台工作环境将影响GRACE核心载荷的测量精度;2)地球重力场高频信号衰减较快,基于500 km轨道高度,在20阶处重力场衰减因子为0.221,衰减效应分别在50阶、80阶、100阶和120阶处增大了9.621倍、92.857倍、418.957倍和1 895.369倍;3)降低轨道高度有利于提高重力场恢复精度,采用美国JPL公布的GRACE其他指标,在120阶处基于500 km轨道高度恢复累计大地水准面精度为17.316 cm,分别基于450 km、400 km和350 km轨道高度恢复精度提高了1.566倍、4.502倍和10.871倍;4)如果卫-卫跟踪测量模式中轨道高度设计为350~400 km有利于120阶地球重力场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CE 轨道高度 大气阻力 地球重力场 能量守恒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贝加尔地区上地幔小尺度对流及地球动力学意义 被引量:18
8
作者 熊熊 单斌 +1 位作者 王继业 郑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594-1604,共11页
上地幔小尺度对流是控制区域地球动力学过程的主要机制之一,蒙古—贝加尔地区的一些区域动力学过程被认为与上地幔小尺度对流相关.本文目的在于利用重力资料研究蒙古—贝加尔地区的上地幔小尺度对流,并探讨其与构造动力学的关系.基于区... 上地幔小尺度对流是控制区域地球动力学过程的主要机制之一,蒙古—贝加尔地区的一些区域动力学过程被认为与上地幔小尺度对流相关.本文目的在于利用重力资料研究蒙古—贝加尔地区的上地幔小尺度对流,并探讨其与构造动力学的关系.基于区域均衡重力异常与上地幔小尺度对流的相关方程,本文利用区域均衡重力异常资料反演了蒙古—贝加尔地区上地幔小尺度对流流场及作用于岩石层底部的应力场.结果显示,蒙古—贝加尔地区地幔流场及对流应力场呈现非常复杂的图像,流场及应力场分布与地表构造具有很好的相关性.西伯利亚地台和蒙古褶皱带下地幔流场和对流应力场均较弱,这与这些地区现今较弱的构造活动性是一致的.贝加尔裂谷区下存在地幔上升流,对流应力场呈拉张状态,但应力场的幅值较小(约8 MPa),表明地幔对流不是贝加尔裂谷开裂的主要控制因素.Hangay高原、阿尔泰和戈壁—阿尔泰下存在地幔上升流,对流应力场为拉张状态,这一方面可能构成Hangay高原隆升的深部动力机制,另一方面,也为Amurian板块西边界划分提供了动力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贝加尔地区 地幔对流 地幔对流应力场 地球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跟踪卫星测量模式中关键载荷精度指标不同匹配关系论证 被引量:14
9
作者 郑伟 许厚泽 +1 位作者 钟敏 员美娟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97-706,共10页
本文基于改进的能量守恒法,对GRACE星载K波段星间测量系统、GPS接收机和SuperSTAR加速度计精度指标的不同匹配关系进行了系统论证。模拟结果表明:第一,各关键载荷精度指标呈线性匹配关系;第二,由于耗散能表现为累积变化特性,加速度计误... 本文基于改进的能量守恒法,对GRACE星载K波段星间测量系统、GPS接收机和SuperSTAR加速度计精度指标的不同匹配关系进行了系统论证。模拟结果表明:第一,各关键载荷精度指标呈线性匹配关系;第二,由于耗散能表现为累积变化特性,加速度计误差对恢复重力场的贡献不同于其它载荷;第三,以K波段星间测速精度指标1~10μm/s为标准并结合其它载荷匹配指标,在120阶处大地水准面累积误差为17.6~174.8cm,1.5°×1.5°重力异常累积误差为0.3~2.8mGal,其中K波段星间测速精度指标取1μm/s时,结果与德国地学研究中心(GFZ)公布的EIGEN-GRACE02S地球重力场模型符合较好;第四,建议我国将来采用的卫星跟踪卫星测量模式中关键载荷精度指标设计为星间测速1~3μm/s、轨道位置3~10cm、轨道速度0.03~0.10mm/s和非保守力0.3~1.0nm/s2较优。本文的研究为将来GRAIL月球重力探测计划和太阳系其它行星探测计划(如火星)中全球重力场的精确和快速测量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计算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CE 关键载荷 精度指标 匹配关系 能量守恒法 地球重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干涉星间测距原理的下一代月球卫星重力测量计划需求论证 被引量:11
10
作者 郑伟 许厚泽 +1 位作者 钟敏 员美娟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22-932,共11页
月球卫星重力测量是21世纪国际开展深空探测的发展趋势和追逐热点。月球重力场的精密测量是国际探月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着月球探测器的轨道优化设计和载人登月飞船月面理想着陆点的合适选取。本文首先介绍未来国际GRAIL(Gravity ... 月球卫星重力测量是21世纪国际开展深空探测的发展趋势和追逐热点。月球重力场的精密测量是国际探月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着月球探测器的轨道优化设计和载人登月飞船月面理想着陆点的合适选取。本文首先介绍未来国际GRAIL(Gravity Recovery and Interior Laboratory)月球重力场探测双星计划的总体概述、关键载荷以及科学目标和研究方向。其次,重点阐述月球卫星观测模式可行性论证、月球卫星关键载荷的优化选取、卫星轨道参数的优化设计、仿真模拟研究的先期开展等我国将来月球卫星重力测量计划的实施建议。第一,由于高低/低低卫星跟踪卫星结合多普勒和甚长基线干涉系统观测模式(SST-HL/LL-Doppler-VLBI)对中长波月球重力场的探测精度较高,技术要求相对较低,月球重力场测定速度快、代价低和效益高,可借鉴地球重力卫星GRACE(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系统的成功经验,对定轨精度的要求较低,而且可有效探测远月面区域的月球重力场信号,因此我国将来首期月球卫星重力测量计划采用SST-HL/LL-Doppler-VLBI观测模式较优。第二,我国应先期开展高精度的月球重力卫星关键载荷(激光干涉星间测距仪、非保守力补偿系统等)和地面Doppler-VLBI系统的研制工作。第三,月球卫星轨道高度(50~100 km)和星间距离(100±50 km)的优化设计是成功实施将来我国月球卫星重力测量计划的重要保证。第四,建议我国将仿真技术应用于月球重力卫星的方案论证、系统设计、部件研制、产品检验、实际应用、故障分析等研制和运行的全过程。本文的研究不仅对我国将来首期月球卫星重力测量计划的成功实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对未来国际太阳系行星重力探测的发展方向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重力场 卫星跟踪卫星 激光干涉星间测距系统 非保守力补偿系统 GRAI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图上的藏南地名补白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郝晓光 徐汉卿 +4 位作者 胡小刚 廖小韵 吴鹏飞 徐之俊 刘根友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6-68,共3页
参考1935版、1951版和2009版《西藏地图》及2005版《西藏分县地图》,采用综合编绘方法,对《中国地图》藏南地区东段内的地名点进行了重新编制,将原来的9个点增加至36个,基本实现了均匀分布、饱满充实的图示效果。
关键词 中国地图 藏南地区 地名补白 综合编绘方法 制图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间距离影响GRACE地球重力场精度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郑伟 许厚泽 +2 位作者 钟敏 员美娟 周旭华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0-65,70,共7页
利用改进的能量守恒法,基于不同星间距离反演了120阶GRACE地球重力场。模拟结果表明:第一,基于相同的GRACE核心载荷精度指标反演长波(L≤20阶)地球重力场时,随着星间距离逐渐增大(110330 km),累计大地水准面的精度依次提高。在20阶... 利用改进的能量守恒法,基于不同星间距离反演了120阶GRACE地球重力场。模拟结果表明:第一,基于相同的GRACE核心载荷精度指标反演长波(L≤20阶)地球重力场时,随着星间距离逐渐增大(110330 km),累计大地水准面的精度依次提高。在20阶处,基于110 km星间距离反演精度为0.052 cm,基于220 km和330 km星间距离反演精度分别提高了1.156倍和1.209倍。第二,当反演中波(100≤L≤120阶)地球重力场时,在120阶处,基于110 km星间距离反演精度为13.052 cm,基于220 km和330 km星间距离反演精度分别降低了1.327倍和1.970倍。第三,星间距离设计为220±50 km可有效抑制由于星间距离选取不当而导致的长波和中波地球重力场精度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CE 星间距离 色噪声 地球重力场 能量守恒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NSS/SINS组合进行惯性重力测量误差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柴华 王勇 +1 位作者 王虎彪 梁星辉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3-78,共6页
针对INS技术及GNSS数据处理技术,分析中国实现惯性重力测量的可能性。分析结果表明,目前中国GNSS观测与数据处理技术用于惯性重力测量已不存在技术上的困难,而国产惯性测量系统的性能指标要达到1×10-5ms-2的重力观测精度虽有一定... 针对INS技术及GNSS数据处理技术,分析中国实现惯性重力测量的可能性。分析结果表明,目前中国GNSS观测与数据处理技术用于惯性重力测量已不存在技术上的困难,而国产惯性测量系统的性能指标要达到1×10-5ms-2的重力观测精度虽有一定的困难,但随着惯性测量系统技术的进步,利用国内研制的捷联式惯导与GNSS联合进行惯性重力测量已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重力测量 捷联式惯导 GNSS 传感器精度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块运动地球重力学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郝晓光 刘根友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4年第1期84-84,共1页
关键词 板块运动 地球重力学 地幔 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卫星重力梯度恢复局部地球重力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高春春 陆洋 《海洋测绘》 2012年第1期71-75,共5页
简述了SGG数据恢复局部重力场的理论本质以及卫星重力梯度边值问题;详细介绍了当前国内外利用SGG进行局部重力场求解的研究进展,并将已有的求解方法总结归纳为三类:模型法、计算法和组合法,同时对各种方法的概念和研究现状作了详细介绍... 简述了SGG数据恢复局部重力场的理论本质以及卫星重力梯度边值问题;详细介绍了当前国内外利用SGG进行局部重力场求解的研究进展,并将已有的求解方法总结归纳为三类:模型法、计算法和组合法,同时对各种方法的概念和研究现状作了详细介绍;最后总结了SGG数据求解局部重力场的发展前景和思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重力梯度 局部重力场 GOCE 重力梯度边值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重力测量中厄特弗斯改正的优化计算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会 柳林涛 梁星辉 《海洋测绘》 2011年第5期1-3,8,共4页
厄特弗斯效应改正值的精度是影响海洋重力测量精度的最主要因素。为了提高其改正精度,提出采用航迹线拟合、合理的航向角和航速计算以及厄特弗斯改正值滤波,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例计算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海洋重力测量 厄特弗斯改正 航迹拟合 滤波 交叉点不符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ACE卫星关键载荷实测数据的有效处理和地球重力场的精确解算 被引量:46
17
作者 郑伟 许厚泽 +3 位作者 钟敏 员美娟 周旭华 彭碧波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966-1975,共10页
首先对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JPL)公布的2007-06-01~2007-12-31时间段内的GRACE Level 1B卫星GPS轨道位置和速度、K波段系统星间速度、加速度计非保守力以及恒星敏感器姿态实测数据对应进行了轨道拼接、粗差探测、线性内捅、重新标定、... 首先对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JPL)公布的2007-06-01~2007-12-31时间段内的GRACE Level 1B卫星GPS轨道位置和速度、K波段系统星间速度、加速度计非保守力以及恒星敏感器姿态实测数据对应进行了轨道拼接、粗差探测、线性内捅、重新标定、坐标转换、误差分析等有效处理;其次,基于改进的能量守恒法恢复了120阶GRACE地球重力场,在1 20阶处累计大地水准面精度为25.313 cm;最后,检验了本文地球重力场模型IGG-GRACE的可靠性,同时分析了IGG GRACE解算精度在低频部分略优于德国波兹坦地学研究中心(GFZ)公布的EIGEN-GRACE02S地球重力场模型,而在中高频部分略低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CE 关键载荷 实测数据 能量守恒法 地球重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解析法有效快速估计将来GRACE Follow-On地球重力场的精度 被引量:36
18
作者 郑伟 许厚泽 +3 位作者 钟敏 员美娟 周旭华 彭碧波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96-806,共11页
本文首次利用解析法有效快速估计了将来GRACE(Gravity Recovely and Climate Experiment)Follow-On地球重力场的精度.第一,基于功率谱原理分别建立了新的GRACE Follow-On卫星激光干涉星间测量系统星间速度、GPS接收机轨道位置和轨道速... 本文首次利用解析法有效快速估计了将来GRACE(Gravity Recovely and Climate Experiment)Follow-On地球重力场的精度.第一,基于功率谱原理分别建立了新的GRACE Follow-On卫星激光干涉星间测量系统星间速度、GPS接收机轨道位置和轨道速度以及加速度计非保守力误差影响累计大地水准面的单独和联合解析误差模型.第二,利用提出的GRACE卫星关键载荷匹配精度指标和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JPL)公布的GRACE Level1B实测精度指标的一致性,以及估计的GRACE累计大地水准面精度和德国波兹坦地学研究中心(GFZ)公布的EIGEN-GRACE02S地球重力场模型实测精度的符合性,验证了本文建立的解析误差模型是可靠的.第三,论证了GRACE Follow-On卫星不同关键载荷匹配精度指标和轨道高度对地球重力场精度的影响.在360阶处,利用轨道高度250 km、星间距离50 km、星间速度误差1×10^(-9)m/s、轨道位置误差3×10^(-5)m、轨道速度误差3×10^(-8)m/s和非保守力误差3×10^(-13)m/s^2,基于联合解析误差模型估计累计大地水准面的精度为1.231×10^(-1)m.本文的研究不仅为当前GRACE和将来GRACE Follow-On地球重力场精度的有效快速确定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计算保证,同时对国际将来GRAIL(Gravity Recovery and Interior Laboratory)月球卫星重力测量计划的成功实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CE Follow-On 解析法 误差模型 卫星跟踪卫星模式 地球重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门山断裂带重力变化与汶川8.0级地震关系研究 被引量:122
19
作者 祝意青 徐云马 +1 位作者 吕弋培 李铁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538-2546,共9页
利用成都地区1996-2008年绝对重力和相对重力观测资料获得区域重力场时空动态变化结果,系统分析了龙门山断裂带重力场变化特征及其与汶川8.0级地震的关系.①重力变化与龙门山断裂构造活动存在密切空间联系,重力测量较好地反映了伴随活... 利用成都地区1996-2008年绝对重力和相对重力观测资料获得区域重力场时空动态变化结果,系统分析了龙门山断裂带重力场变化特征及其与汶川8.0级地震的关系.①重力变化与龙门山断裂构造活动存在密切空间联系,重力测量较好地反映了伴随活动断层的物质迁移和构造变形引起的地表重力变化效应.②成都地区重力场动态图像较完整地反映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孕育、发生过程中出现的流动重力前兆信息.③映秀及北川重力点值时序变化累积量达120×10^(-8)m·s^(-2),较好地反映了汶川地震前映秀和北川两个极震区附近的重力测点随时间的剧烈波动性上升变化.④汶川地震前,龙门山断裂带东侧的四川盆地相对稳定,而较显著的重力变化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西侧的川西高原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断裂带 汶川地震 重力异常 地壳运动 构造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ACE星体和SuperSTAR加速度计的质心调整精度对地球重力场精度的影响 被引量:28
20
作者 郑伟 许厚泽 +3 位作者 钟敏 员美娟 周旭华 彭碧波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65-1473,共9页
本文利用改进的能量守恒法开展了GRACE星体和星载加速度计检验质量的不同质心调整精度影响地球重力场精度的模拟研究论证.结果表明:第一,在120阶处,当质心调整精度设计为0 m,恢复累计大地水准面精度为17.616 cm;当质心调整精度分别设计... 本文利用改进的能量守恒法开展了GRACE星体和星载加速度计检验质量的不同质心调整精度影响地球重力场精度的模拟研究论证.结果表明:第一,在120阶处,当质心调整精度设计为0 m,恢复累计大地水准面精度为17.616 cm;当质心调整精度分别设计为5×10^(-5)m、1×10^(-4)m和5×10^(-4)m时,恢复精度各自降低至18.106 cm、19.033 cm和27.329 cm.第二,以德国GFZ公布的EIGEN-GRACE02S地球重力场模型的实测累计大地水准面精度为标准,当质心调整精度设计为(5~10)×10^(-5)m时,其和K波段星间测量系统、GPS接收机、SuperSTAR加速度计、恒星敏感器等GRACE核心载荷的精度指标相匹配,对地球重力场恢复精度的影响较小.因此建议我国将来研制的首颗重力卫星的星体和星载加速度计检验质量的质心调整精度设计为(5~10)×10^(-5)m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CE 加速度计 质心调整精度 地球重力场 能量守恒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