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一种动态软件体系结构下的代码生成方法
被引量:3
- 1
-
-
作者
范玥
王淑玲
-
机构
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生部
中国科学院大学
-
出处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15-519,共5页
-
文摘
代码生成技术是一种根据用户的输入自动产生代码的一种开发方式,具有规范代码,提高效率,降低代码错误率等优点,但目前针对动态系统的代码生成方法探索较少.本文通过分析动态扩展系统和基于模板的代码生成形式,提出了一种将其二者进行整合的动态自适应开发框架下的代码生成方法,并给出了在实现过程中即插即用、即删即无和热部署等关键问题的解决办法.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本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具有适用于复杂功能的动态系统开发过程的特点.
-
关键词
代码生成
动态系统
模板
开发框架
-
Keywords
code generation
dynamic system
template
development framework
-
分类号
TP31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
-
题名基于多层注意力机制的回指消解算法
- 2
-
-
作者
刘雨江
付立军
刘俊明
吕鹏飞
-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生部
中国地质图书馆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
出处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9-64,71,共7页
-
基金
国土资源部大数据科研专项(201511079-3)
-
文摘
在信息抽取过程中,无法被判别的回指易造成信息抽取不完整的情况,这种指代关系可通过分析当前语境下的指代部分、被指代部分、周围的信息及原文内容生成的唯一判别信息进行判断。为此,构建一个多层注意力机制模型,在不同层次上对上述信息进行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概率计算,利用最终结果判别回指关系是否成立。在指代部分与被指代部分向量化后,通过2个注意力层上的4次概率计算,使每一个训练结果在判别之前都具有唯一性。在OntoNotes 5.0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F值在显性指代和零指代均存在的条件下为70.1%,在存在零指代的条件下为60.7%,高于尹庆宇等人提出的模型。
-
关键词
指代关系
注意力机制
显性指代
零指代
多层注意力机制模型
-
Keywords
anaphora relations
attention mechanism
overt anaphora
zero anaphora
multilayer attention mechanism model
-
分类号
TP18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