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动态软件体系结构下的代码生成方法 被引量:3
1
作者 范玥 王淑玲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15-519,共5页
代码生成技术是一种根据用户的输入自动产生代码的一种开发方式,具有规范代码,提高效率,降低代码错误率等优点,但目前针对动态系统的代码生成方法探索较少.本文通过分析动态扩展系统和基于模板的代码生成形式,提出了一种将其二者进行整... 代码生成技术是一种根据用户的输入自动产生代码的一种开发方式,具有规范代码,提高效率,降低代码错误率等优点,但目前针对动态系统的代码生成方法探索较少.本文通过分析动态扩展系统和基于模板的代码生成形式,提出了一种将其二者进行整合的动态自适应开发框架下的代码生成方法,并给出了在实现过程中即插即用、即删即无和热部署等关键问题的解决办法.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本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具有适用于复杂功能的动态系统开发过程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码生成 动态系统 模板 开发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层注意力机制的回指消解算法
2
作者 刘雨江 付立军 +1 位作者 刘俊明 吕鹏飞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9-64,71,共7页
在信息抽取过程中,无法被判别的回指易造成信息抽取不完整的情况,这种指代关系可通过分析当前语境下的指代部分、被指代部分、周围的信息及原文内容生成的唯一判别信息进行判断。为此,构建一个多层注意力机制模型,在不同层次上对上述信... 在信息抽取过程中,无法被判别的回指易造成信息抽取不完整的情况,这种指代关系可通过分析当前语境下的指代部分、被指代部分、周围的信息及原文内容生成的唯一判别信息进行判断。为此,构建一个多层注意力机制模型,在不同层次上对上述信息进行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概率计算,利用最终结果判别回指关系是否成立。在指代部分与被指代部分向量化后,通过2个注意力层上的4次概率计算,使每一个训练结果在判别之前都具有唯一性。在OntoNotes 5.0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F值在显性指代和零指代均存在的条件下为70.1%,在存在零指代的条件下为60.7%,高于尹庆宇等人提出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代关系 注意力机制 显性指代 零指代 多层注意力机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