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生态文明的若干基本问题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薛冰 张伟伟 +2 位作者 陈兴鹏 耿涌 任婉侠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4-29,共6页
在充分总结国内关于生态文明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概念内涵、实现过程、哲学关联等角度对生态文明的基本问题进行了脉络梳理与分类阐述,分析总结了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间的关联性,探讨了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的辩... 在充分总结国内关于生态文明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概念内涵、实现过程、哲学关联等角度对生态文明的基本问题进行了脉络梳理与分类阐述,分析总结了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间的关联性,探讨了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研究目的在于为当前国内生态文明的理论研究与建设实践提供认知基础和参考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 人地关系 生态文明 可持续发展 研究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村水环境问题及其展望 被引量:13
2
作者 于晓曼 薛冰 +2 位作者 耿涌 曾祥峰 马志孝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13年第1期10-13,共4页
中国农村水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长远发展的迫切问题,成为国家政策与学界研究的重点领域,农村水环境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农村水环境问题主要集中在供水设施、水质安全与污水处理等3个方面;诸多专家学者从水环境污染防治、法律法规、... 中国农村水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长远发展的迫切问题,成为国家政策与学界研究的重点领域,农村水环境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农村水环境问题主要集中在供水设施、水质安全与污水处理等3个方面;诸多专家学者从水环境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基础设施、管理手段与保护意识、处理技术与环保工程等方向提出了大量的意见,但是较为偏向于局部,鲜有从系统化角度提出水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为适应地区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提出从数据共享、技术遴选、各方协调、政策规划与投资评估和水质监测5个方面促进水环境管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地关系 水管理 环境政策 生态系统管理 乡村资源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值理论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开采生态补偿机制 被引量:15
3
作者 刘文婧 耿涌 +2 位作者 孙露 田旭 张黎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8154-8163,共10页
矿产资源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提供了不竭的动力,但在其开采过程中也带来了诸多的环境问题。在当今资源、环境的约束下,如何采取适宜的量化方法来表征矿产资源开采所带来的生态环境损失,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合理的生态补偿标准,成为了一项... 矿产资源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提供了不竭的动力,但在其开采过程中也带来了诸多的环境问题。在当今资源、环境的约束下,如何采取适宜的量化方法来表征矿产资源开采所带来的生态环境损失,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合理的生态补偿标准,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选取我国有色金属采选业为研究案例,并基于能值分析方法,核算了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造成的直接、间接环境损失,提出了生态补偿指数,用以为生态补偿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对能值分析指标的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生态补偿指数为89.18%,说明我国有色金属采选业的环境投入较高,需要的补偿费用较多;能值产出率为9.24,表明有色金属采选业的生产效率高;环境承载率为238,呈现高负荷状态,区域环境所承受的压力巨大;可持续发展指数为0.039,表明我国有色金属采选业处于不可持续状态,急需采取相关环境保护措施进行调整。从经济成本角度,我国有色金属采选业需要的生态环境补偿费用约为4.38×109元,现阶段征收的资源税费远低于生态恢复的治理费用,不能够覆盖生态修复治理成本。最后根据本文研究内容得出我国有色金属采选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分别从宏观角度、微观角度及长远角度3个方面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色金属采选 可持续发展 能值 生态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硒方式对茄子和番茄生长发育与元素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影响
4
作者 孙剑平 张宇辰 +1 位作者 李晓军 薛晨阳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2-146,共15页
硒(selenium,Se)是维持人体健康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摄入富硒农产品是补充人体所需Se的有效手段。本研究以日常饮食中最为常见的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和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L.)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壤施加和叶面喷施硒酸钠两... 硒(selenium,Se)是维持人体健康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摄入富硒农产品是补充人体所需Se的有效手段。本研究以日常饮食中最为常见的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和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L.)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壤施加和叶面喷施硒酸钠两种方式,比较茄子和番茄Se含量、植株生长发育、果实品质及元素间相互作用关系对外源施硒的响应。结果表明:土壤施硒和叶面施硒均可显著提高植株中的Se含量。土壤施硒处理下,茄子和番茄果实中Se含量分别是叶面喷施的19.70和8.87倍,土壤施硒处理下仅需消耗新鲜茄子或番茄120 g即可达到我国成人每天硒的安全摄入量(400μg·d^(-1))。外源施硒对植株生物量(干质量)无显著影响,但可以提高茄子和番茄叶片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降低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相比较土壤施硒,叶面施硒对叶片叶绿素的影响更大。外源施硒对茄子和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存在差异,不仅可以降低茄子果实中的可溶性蛋白和VC含量,还会降低番茄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但二者的绿原酸含量和番茄红素含量均显著增加。外源施硒可以改变植株中的元素含量和相互作用关系。两种施硒方式下,茄子果实的锰含量显著降低;番茄果实中钙含量显著增加,铜含量显著降低。综上所述,外源施加硒酸钠可以提高茄子和番茄果实中Se含量,土壤施硒提升最为明显。值得注意的是,单一施加硒酸钠并不能促进植株生长和整体果实品质的提升,生产高品质富硒蔬菜需要采用复合硒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子 番茄 元素分析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与GIS的城市可持续性测度与空间比较研究——以东北地区35市(州)为例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琳 薛冰 +3 位作者 鹿晨昱 张黎明 耿涌 孙露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6-91,315,共6页
以东北地区35市(州)为案例,根据数据源条件,从经济、社会、生态3个子系统构建了包含12项指标在内的城市可持续性空间测度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可持续发展指标校正模型,采用AHP分别计算了东北三省35市(州)经济、社会、生态子系统的发展指数... 以东北地区35市(州)为案例,根据数据源条件,从经济、社会、生态3个子系统构建了包含12项指标在内的城市可持续性空间测度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可持续发展指标校正模型,采用AHP分别计算了东北三省35市(州)经济、社会、生态子系统的发展指数及综合发展度与协调度,通过可持续性空间测度与比较,阐析了东北地区35市(州)在可持续发展上的空间关联特征及其基本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可持续性具有地理空间差异与地域分异规律,以沈阳为代表的转型成功的老工业区和以大连为代表的现代新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度较高,而边远地区及处于转型中的老工业城市则相对较低;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明显,对其周边城市的可持续性影响较大;经济、社会、生态子系统之间存在着较为紧密的耦合与转换关系,因此,在制定城市可持续发展政策中必须因地制宜,并且要从城市群或经济区等视角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地关系 可持续性评价 空间分析模型 东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禀赋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于晓曼 耿涌 +4 位作者 薛冰 董会娟 田旭 刘哲 马志孝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59-364,共6页
资源禀赋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环境系统稳态存在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在现今中国乃至世界得到了广泛关注。由于长期以来,资源禀赋受到人类经济活动的极大影响和干扰,资源禀赋的流动和利用受到市场运行机制的控制,这一现象已经成为影... 资源禀赋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环境系统稳态存在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在现今中国乃至世界得到了广泛关注。由于长期以来,资源禀赋受到人类经济活动的极大影响和干扰,资源禀赋的流动和利用受到市场运行机制的控制,这一现象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各个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首先基于对资源禀赋有关定义的理解,列举分析了资源禀赋消耗的时空差异,并且指出传统市场经济体制对资源禀赋的作用与影响以及其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关系。考虑到资源禀赋对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针对区域间经济活动影响资源分配、利用效率等问题,文章提出:1)运用系统生态学视角重新考虑与评估经济活动所造成的严峻生态环境形势;2)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多重发展目标,建立合理的资源开发与分配政策目标;3)实施循环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提高资源禀赋合理利用效率;4)通过多角度、系统化评价方法,开展资源禀赋形成、组成及价值核算等相关研究;5)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建立资源禀赋消耗的约束性指标。从以上5个方面出发,提出了在生态文明的起点下有效促进资源禀赋合理开发利用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禀赋 可持续发展 区域 循环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子产量和元素间相互关系对叶面施硒的响应
7
作者 薛晨阳 王晨曦 +3 位作者 张宇辰 张锶 杜颜 李晓军 《广西植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95-1109,共15页
硒(selenium, Se)是人类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摄入富硒农产品是有效补充人体所需Se的最佳方式。为了促进富硒作物规模化生产和品质提升,该研究以张杂谷-10号为研究对象,在拔节期和灌浆期对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商品化硒肥,测定谷子硒含量... 硒(selenium, Se)是人类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摄入富硒农产品是有效补充人体所需Se的最佳方式。为了促进富硒作物规模化生产和品质提升,该研究以张杂谷-10号为研究对象,在拔节期和灌浆期对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商品化硒肥,测定谷子硒含量和产量,分析了植株元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1)外源叶面喷施硒肥可以显著提高籽粒中的Se含量和谷子产量。(2)在灌浆期按30.75 g·hm^(-2)(以Se计)对叶面喷施1次,与对照相比可使籽粒Se含量提高3.7倍,满足富硒农产品标准。(3)谷子穗重和出米率分别显著提高了11.31%和17.34%。(4)叶面施硒显著改变植株叶片、茎秆、叶鞘及籽粒中的元素含量和相互关系,元素间正相关作用比例显著增加。(5)钙离子和硫离子随硒肥浓度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而铁离子、铜离子及锌离子呈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现象;叶片和籽粒中硫离子含量的降低可能与Se含量升高密切相关,二者在植物体内运输和代谢途径中存在竞争关系。综上认为,该研究所用硒肥可有效提高谷子Se含量和产量,生产过程中应适当增加土壤硫肥来补充籽粒中降低的硫元素,该研究结果为富硒肥料配比的完善和富硒谷子的生产及营养调控提供了实际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施 硒肥 谷子 富硒谷子 元素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硒技术在养鸡行业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1
8
作者 孙诗雨 李文栓 +2 位作者 鲁佳妮 李晓军 台培东 《农业与技术》 2022年第14期104-107,共4页
硒是人和动物必需的生命微量元素,其因具有防癌抗癌、防治心血管疾病、增强机体免疫力等生物学功能而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近年来,富硒农产品的开发得到了迅速发展,如何在鸡养殖业中开展安全、稳定、高效的补硒技术已经成为行业的重点... 硒是人和动物必需的生命微量元素,其因具有防癌抗癌、防治心血管疾病、增强机体免疫力等生物学功能而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近年来,富硒农产品的开发得到了迅速发展,如何在鸡养殖业中开展安全、稳定、高效的补硒技术已经成为行业的重点及热点。本文综述了硒的生物学功能、硒的代谢与毒性分析、不同硒源及其水平对鸡体生化影响的指标体系构建,并进一步展望了富硒饲料的开发利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面施硒对水稻叶片亚细胞组分中硒分布和累积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孙剑平 鲁佳妮 +1 位作者 李晓军 薛晨阳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67-2075,共9页
叶面喷硒是一种有效提高作物硒含量的农艺强化手段。为探究硒在水稻叶片组分中的分布、积累特征及影响因子,以及提高叶施硒的利用效率,该研究利用叶片离体培养技术,比较了不同硒形态、浓度、处理时间及不同表面活性剂载体对水稻叶片亚... 叶面喷硒是一种有效提高作物硒含量的农艺强化手段。为探究硒在水稻叶片组分中的分布、积累特征及影响因子,以及提高叶施硒的利用效率,该研究利用叶片离体培养技术,比较了不同硒形态、浓度、处理时间及不同表面活性剂载体对水稻叶片亚细胞组分中硒的分布和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1)硒主要分布在水稻叶片细胞壁中,其次是叶绿体和线粒体组分,细胞液最少。(2)叶施硒肥数小时内叶片对亚硒酸钠的吸收能力显著高于纳米硒、硒代蛋氨酸和酵母硒,分别高出1.25倍、1.32倍和5.43倍,迁移能力比其余三者高出约1.26倍。(3)水稻每片叶片的最佳施硒量为0.008 mg,此时叶绿体和线粒体中硒含量达到最大值。(4)叶施硒后3~7 h是叶片吸收转运硒的关键时间点。(5)相较于环糊精和烷基糖苷,在外源硒中添加浓度为30 mg·L^(-1)的鼠李糖脂可更好地促进水稻叶片对硒的吸收,吸收含量提高了80%。综上认为,该结果为后续了解硒在叶片中的迁移机制提供了理论参考,也为未来硒配方优化、科学施硒制度建立以及降低硒生态环境风险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亚细胞分布 叶施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微生物作用下土壤中砷的形态转化及其分配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杨明 许丽英 +2 位作者 宋雨 王新 贾永锋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8-185,共8页
厌氧微生物作用下土壤中砷的形态转化及分配比例对砷的环境行为与归趋具有重要影响。实验利用张士污灌区土壤负载低浓度砷,研究了厌氧微生物作用下砷的形态转化过程,并通过磷酸盐及盐酸提取土壤中的砷、铁和硫,探讨了砷在土壤中结合形... 厌氧微生物作用下土壤中砷的形态转化及分配比例对砷的环境行为与归趋具有重要影响。实验利用张士污灌区土壤负载低浓度砷,研究了厌氧微生物作用下砷的形态转化过程,并通过磷酸盐及盐酸提取土壤中的砷、铁和硫,探讨了砷在土壤中结合形态的变化及土壤矿物结构转化与砷环境行为的关联。实验结果表明,微生物作用下土壤负载的砷被迅速还原为As(III)并释放进入液相,培养24h后液相累积的As(T)量达到16.9μmol·L-1,其中As(III)占液相总砷含量的91%以上;48h后释放的砷被再次固持,液相残留的As(III)浓度仅为1.5μmol·L-1。尽管微生物还原作用造成土壤中铁氧化物的活化,但固相中磷酸盐提取态与盐酸提取态砷所占的比例分别从载砷量的45.3%和49.8%降低到22.0%与0.22%,而体系中硫酸盐还原产生的硫离子的量与砷的释放量保持负相关。可见微生物还原作用下砷发生了活化,释放和再固定的过程,土壤负载的砷从溶解态、吸附态及铁氧化物结合态逐渐被转化为更稳定的硫化物结合态。此研究对于预测土壤中砷的行为与归趋及污染土壤修复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微生物还原 形态转化 再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投入产出表和社会网络分析的区域产业结构比较分析:以华东七省(市)为例 被引量:10
11
作者 孙露 薛冰 +1 位作者 耿涌 张黎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24-233,共10页
产业经济联系是分析产业集聚,阐明产业结构和产业关联的重要基础.本研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理论与方法,以华东七省(市)为例,对2002年和2007年42个产业部门网络进行了测度,计算了产业间的聚类系数、节点中心度、节点中介度和接近中心度,开... 产业经济联系是分析产业集聚,阐明产业结构和产业关联的重要基础.本研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理论与方法,以华东七省(市)为例,对2002年和2007年42个产业部门网络进行了测度,计算了产业间的聚类系数、节点中心度、节点中介度和接近中心度,开展了中心性分析.华东七省(市)42个产业部门耦合度上海市最高,安徽省最低;产业部门以某几个产业为核心,经济联系围绕主要产业展开,具有明显的级差性;初步形成8个凝聚子群,子群内的产业经济联系比较密切,相互关联系数较高,呈现一体化发展的趋势.本研究对产业经济联系的定量化研究以及制定产业结构调整等相关政策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入产出表 社会网络分析 产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度的土壤团聚体中砷的形态分布特征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然然 张志国 +3 位作者 李晓军 仝冬丽 李娜 侯梅芳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27-332,共6页
为明确土壤团聚体对砷分布和形态的影响,探讨污染农田中砷的可移动性及其环境风险,采集辽宁省某冶炼厂周边污染与非污染(对照)农田表土,采用湿筛法获得>2 mm、2~0.25 mm、0.25~0.053 mm和<0.053 mm 4个粒级的团聚体,分析明确了污... 为明确土壤团聚体对砷分布和形态的影响,探讨污染农田中砷的可移动性及其环境风险,采集辽宁省某冶炼厂周边污染与非污染(对照)农田表土,采用湿筛法获得>2 mm、2~0.25 mm、0.25~0.053 mm和<0.053 mm 4个粒级的团聚体,分析明确了污染与对照土壤团聚体中全砷及污染土壤团聚体中各提取态砷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污染土壤<0.25 mm粒级团聚体含量(78.49%)以及其中砷的分配量(80.83%)均显著高于对照土壤(64.33%、67.8%),其中0.25~0.053 mm粒级团聚体中砷的分配量最高(43.13%)。>2 mm、0.25~0.053 mm以及<0.053 mm粒级团聚体中各形态砷分布规律一致:残渣态(20.21~99.10 mg·kg^(-1))>铁锰氧化物结合态(13.38~26.39 mg·kg^(-1))>专性吸附态(5.19~8.86 mg·kg^(-1))>非专性吸附态(1.13~2.94mg·kg^(-1))。而2~0.25 mm粒级团聚体中各形态砷为:残渣态(85.91 mg·kg^(-1))>专性吸附态(28.48 mg·kg^(-1))>铁锰氧化物结合态(25.63 mg·kg^(-1))>非专性吸附态(6.00 mg·kg^(-1))。非专性吸附态和专性吸附态砷在>0.25 mm粒级团聚体中的含量显著高于<0.25 mm粒级团聚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土壤 团聚体 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