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树木年代学在城市森林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何兴元 陈振举 +2 位作者 陈玮 孙雨 崔明星 《中国城市林业》 2006年第5期18-19,共2页
用树木年轮研究过去的环境和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树木年轮是记录城市环境和气候变化的理想“记录器”。作者简要介绍了沈阳两陵古油松、南京雪松、北京白皮松和油松以及云南会泽滇杨,应用树木年代学研究城市气候变化的... 用树木年轮研究过去的环境和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树木年轮是记录城市环境和气候变化的理想“记录器”。作者简要介绍了沈阳两陵古油松、南京雪松、北京白皮松和油松以及云南会泽滇杨,应用树木年代学研究城市气候变化的进展情况,还介绍了国外有关研究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木年代学 城市环境 森林生态学 应用 气候变化 树木年轮 全球变化 记录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4-2016年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水体酸碱度和总溶解性固体数据集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旭艳 唐新斋 +38 位作者 朱治林 袁国富 张心昱 王娇 孙晓敏 常学向 程一松 褚国伟 戴冠华 杜娟 傅伟 郭小伟 郭永平 何其华 姜峻 蒋正德 来剑斌 兰中东 李少伟 李伟 林静慧 林永标 刘文杰 刘晓利 刘新平 刘勇刚 路永正 鲁志云 苏宏新 唐家良 汪金舫 王小亮 杨风亭 尹春梅 张志明 张志山 赵常明 赵成义 朱睦楠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0年第3期245-256,共12页
水体的酸碱度(pH)和总溶解性固体(TDS)是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的重要监测指标,可为生态系统水体质量长期变化研究提供重要数据。降水pH可以表征其是否为酸沉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pH则关系到水质是否对植物生长和动物饮用存在危害等... 水体的酸碱度(pH)和总溶解性固体(TDS)是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的重要监测指标,可为生态系统水体质量长期变化研究提供重要数据。降水pH可以表征其是否为酸沉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pH则关系到水质是否对植物生长和动物饮用存在危害等。TDS是表征水体溶解性固体总含量的指标,同样影响到植物根系的水分吸收和动物的生存分布。本数据集收集整理了CERN农田、森林、荒漠、草原、沼泽5种典型生态系统34个生态站2004-2016年降水、地表水、地下水pH和TDS数据。本数据集可为分析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的酸碱度和TDS的时间变化和空间格局提供数据,可为研究中国典型生态系统水质酸碱度和盐碱化的长期变化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 生态站 酸碱度(pH) 总溶解性固体(TDS) 降水 地表水 地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期换向电化学/过硫酸盐去除水中橙黄G
3
作者 孙兆楠 潘玉瑾 +3 位作者 冷杰雯 张健熙 时珂 杨薇 《环境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0-228,共9页
染料废水处理的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难题在于其高有机物含量、多变的组分构成以及较差的可生化性,处理不当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很大风险。电化学处理法和高级氧化法因其操作简便、副产物少且环保的特性而备受瞩目,并广泛应用于染料... 染料废水处理的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难题在于其高有机物含量、多变的组分构成以及较差的可生化性,处理不当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很大风险。电化学处理法和高级氧化法因其操作简便、副产物少且环保的特性而备受瞩目,并广泛应用于染料废水的处理实践中。该研究开展了周期换向电化学和过硫酸盐(PDS)活化过程相结合,通过产生自由基降解橙黄G(OG)的效能研究,以OG的去除率和反应速率常数k作为考核指标,对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铁-铁电极组合优于铁-铝、铁-不锈钢,Na_(2)S_(2)O_(8)优于Na_(2)SO_(4)、K_(2)S_(2)O_(8),在反应电压为1 V、电解质投加量为2 mmol/L、换向周期为10 s、极板间距为1.0 cm、转速为400 r/min、初始pH值为5.4,并持续反应30 min的条件下,采用铁-铁电极组合,橙黄G的去除率达到了最佳效果,可达97%。淬灭实验显示,主要是由SO_(4)^(-)·等自由基与电化学自身的氧化还原共同作用降解OG,其中SO_(4)^(-)·的作用占据主导地位,同时周期换向的通电方式相较于直流有助于缓解极板钝化行为。该研究为周期换向电化学协同PDS高级氧化过程降解各种有机物提供了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换向 电化学 过硫酸盐 染料废水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盘锦地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估算 被引量:276
4
作者 辛琨 肖笃宁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345-1349,共5页
随着湿地研究的展开和深入 ,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以辽河三角洲盘锦地区湿地为例 ,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和野外调查及实验 ,综合运用环境经济学、资源经济学、模糊数学等研究方法 ,对该地区的湿地生态系统的服... 随着湿地研究的展开和深入 ,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以辽河三角洲盘锦地区湿地为例 ,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和野外调查及实验 ,综合运用环境经济学、资源经济学、模糊数学等研究方法 ,对该地区的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进行了价值评估 ,得到该地区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价值为 62 .1 3亿元 ,是该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的 1 .2倍。并根据估算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锦地区 湿地生态系统 服务功能 价值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菌根真菌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杨涛 徐慧 +1 位作者 方德华 朱教君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4年第2期94-98,共5页
随着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以DNA分析技术为基础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菌根真菌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故此对菌根真菌的研究中所采用的DNA分析技术和同工酶分析等技术作了介绍,并综述了其在菌根真菌分类鉴定、多态性及亲缘关系和菌种持续性... 随着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以DNA分析技术为基础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菌根真菌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故此对菌根真菌的研究中所采用的DNA分析技术和同工酶分析等技术作了介绍,并综述了其在菌根真菌分类鉴定、多态性及亲缘关系和菌种持续性等方面研究中的应用成果,还探讨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菌根真菌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技术 菌根真菌 DNA分析技术 同工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亚热带区域几种典型生态系统土壤质量评价 Ⅱ.不同生态系统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华 黄宇 +1 位作者 汪思龙 邹冬生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07-1111,共5页
采用定位研究方法,以中亚热带区域七种典型森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生态系统对土壤生物学肥力指数、内梅罗土壤质量指数、土壤退化指数的影响,以及各指数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土壤生物学肥力指数和内梅罗土壤质量指数都... 采用定位研究方法,以中亚热带区域七种典型森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生态系统对土壤生物学肥力指数、内梅罗土壤质量指数、土壤退化指数的影响,以及各指数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土壤生物学肥力指数和内梅罗土壤质量指数都是以常绿阔叶林最高,其次是混交林和阔叶纯林,连栽杉木纯林最低。土壤退化指数与内梅罗土壤质量指数正好相反,连栽杉木纯林土壤退化指数最高,混交林和阔叶纯林稍低。另外,混交树种不同,土壤质量指数也有差异。相关分析表明,内梅罗土壤质量指数、土壤退化指数与土壤生物学肥力指数相互之间存在正的相关性;另外,这3种土壤质量指示指标分别和林下植被层、森林凋落物现存量之间也有着显著的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热带区域 生态系统 土壤性质 土壤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农业对土壤质量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5
7
作者 董广辉 武志杰 +1 位作者 陈利军 解宏图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90-192,共3页
回顾了中国农业的发展历程 ,阐述了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的必然性 ,并对土壤质量在生态农业中的重要地位及发展生态农业与提高土壤质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最后提出了提高土壤质量的途径。图 1,参 8。
关键词 土壤质量 生态农业 农业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耳叶苔科—新记录种──本州耳叶苔(Frullania usamiensis)
8
作者 傅星 房家声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47-249,共3页
本文报导了辽宁省首次发现的中国耳叶苔科—新记录种即本州耳叶苔(Frullaniausamiensissteph.).作者在研究东北耳叶苔科标本过程中,发现了本州耳叶苔,该种原仅在日本和朝鲜有报导,为我国新记录,现报导... 本文报导了辽宁省首次发现的中国耳叶苔科—新记录种即本州耳叶苔(Frullaniausamiensissteph.).作者在研究东北耳叶苔科标本过程中,发现了本州耳叶苔,该种原仅在日本和朝鲜有报导,为我国新记录,现报导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叶苔科 本州耳叶苔 新记录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北沙地草原乡土植物资源及园林应用综合评价 被引量:14
9
作者 郝建辉 陈曦 +6 位作者 齐凤林 李瑛芙 刘英 刘军 任百慧 王正文 白龙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52-856,共5页
为了解辽西北沙地草原乡土植物种类及其园林应用价值,本研究通过构建园林应用综合评价模型并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沙地草原中出现86种植物,其中综合评价值在4以上的有6种,分别为菊叶委陵菜(Potentilla tanacetifolia)... 为了解辽西北沙地草原乡土植物种类及其园林应用价值,本研究通过构建园林应用综合评价模型并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沙地草原中出现86种植物,其中综合评价值在4以上的有6种,分别为菊叶委陵菜(Potentilla tanacetifolia)、尖叶铁扫帚(Lespedeza juncea)、拂子茅(Calamagrostis epigeios)、野韭(Allium ramosum)、野葱(Allium chrysanthum)和石竹(Dianthus chinensis),这6种植物生态适应性强,抗旱性强,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是辽西北及干旱寒冷地区植被修复、园林绿化的优良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西北 沙地草原 乡土植物 园林应用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管理人类智慧的宝库──关于加强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基本模式的初探
10
作者 梁伟 《现代情报》 1996年第3期1-2,共2页
科学管理人类智慧的宝库──关于加强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基本模式的初探梁伟(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所)自有文字以来,文献资源的积累就是人类智慧的巨大宝库。过去,一个人若要完全占有这个宝库,视天下文献资源为己所藏,为我所用,... 科学管理人类智慧的宝库──关于加强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基本模式的初探梁伟(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所)自有文字以来,文献资源的积累就是人类智慧的巨大宝库。过去,一个人若要完全占有这个宝库,视天下文献资源为己所藏,为我所用,恐怕会被人笑为是狂人的幻想,而今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资源 资源共享 藏书建设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樟子松人工林土壤养分、微生物及酶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78
11
作者 杨涛 徐慧 +2 位作者 李慧 方德华 朱教君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0-53,共4页
对章古台不同林龄樟子松人工林土壤养分、微生物及酶活性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各林地的土壤养分、微生物和酶活性均表现出差异。与健康林相比,出现生长衰退林地土壤样品的养分指标、微生物和酶活性均有显著程度的降低,表明土壤地... 对章古台不同林龄樟子松人工林土壤养分、微生物及酶活性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各林地的土壤养分、微生物和酶活性均表现出差异。与健康林相比,出现生长衰退林地土壤样品的养分指标、微生物和酶活性均有显著程度的降低,表明土壤地力已出现严重衰退。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与土壤养分间呈显著相关关系,可作为评价土壤肥力的指标。解决当前人工林退化的主要措施是因地制宜进行间伐或轮伐,改善林地微生态条件,尽量避免营造人工纯林,建议营造混交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土壤养分 微生物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氮肥施用对农田黑土NLFA与PLFA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12
作者 白震 张旭东 +4 位作者 何红波 闫颖 侯松嵋 陈盈 解宏图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09-716,共8页
以不施肥与休闲处理为对照,通过对土壤微生物磷脂脂肪酸(PLFA)、中性磷脂脂肪酸(NLFA)、NLFA/PLFA比值及各菌群特定PLFA比值的测定,研究不同氮肥处理条件下东北黑土微生物群落变化规律。PLFA测定结果表明,氮磷配施能促进土壤微生物生长... 以不施肥与休闲处理为对照,通过对土壤微生物磷脂脂肪酸(PLFA)、中性磷脂脂肪酸(NLFA)、NLFA/PLFA比值及各菌群特定PLFA比值的测定,研究不同氮肥处理条件下东北黑土微生物群落变化规律。PLFA测定结果表明,氮磷配施能促进土壤微生物生长;氮磷钾配施未表现出促进土壤微生物生长的作用;单施氮肥处理因有效磷等养分过度消耗而抑制真菌生长。不同菌群之间PLFA比值表明,真菌较细菌更能适应养分贫瘠条件,而氮肥与磷肥的施入则能促进细菌生物量增加。不同氮肥处理NLFA含量及个别NLFA/PLFA比值存在较大差异,可用来说明土壤微生物生理状态和土壤养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脂肪酸 中性磷脂脂肪酸 真菌 细菌 微生物量 中国黑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脲及抑制剂组合对土壤尿素氮转化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1
13
作者 孙爱文 石元亮 +1 位作者 朱志锋 尹宏斌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81-486,共6页
采用培养试验和田间小区试验相结合,研究了两种浓度硫脲及低用量硫脲和硝化抑制剂双氰胺(DCD)、脲酶抑制剂苯基磷酰二胺(PPD)组合对土壤脲酶活性、土壤尿素氮转化和玉米产量的影响.培养试验表明,硫脲及抑制剂组合对土壤脲酶活性有显著... 采用培养试验和田间小区试验相结合,研究了两种浓度硫脲及低用量硫脲和硝化抑制剂双氰胺(DCD)、脲酶抑制剂苯基磷酰二胺(PPD)组合对土壤脲酶活性、土壤尿素氮转化和玉米产量的影响.培养试验表明,硫脲及抑制剂组合对土壤脲酶活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抑制时间为2周.TU、TU1+DCD和TU1+PPD,对土壤NH+4-N的释放、NH+4-N向NO-3-N的进一步转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进而影响土壤中速效氮的总量变化.田间试验表明,施用抑制剂显著增加了玉米百粒重和产量,增产幅度为9.14% ~ 11.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脲 抑制剂 脲酶活性 尿素N转化 玉米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虾杆状病毒感染寄主细胞的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12
14
作者 国际翔 王丽霞 +3 位作者 李文清 刘丹 孙伯伦 刘亚杰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38-43,共6页
对1993年辽宁沿海养殖对虾发生的爆发性、流行性病害,作了病情调查 及病毒感染寄主细胞的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造成养殖对虾爆发性病害的主要 原因是对虾杆状病毒与细菌交叉感染所致。
关键词 对虾 杆状病毒 包涵体 超微结构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育对科尔沁沙地植被恢复和土壤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7
15
作者 蒋德明 苗仁辉 +1 位作者 押田敏雄 周全来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0-46,共7页
过度放牧是科尔沁地区土地沙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围栏封育可以有效的抑制牲畜对植被的破坏,促进沙地植被恢复,从而改善区域的生态环境。本研究以科尔沁沙地主要固沙植被——小叶锦鸡儿群落为对象,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分析不... 过度放牧是科尔沁地区土地沙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围栏封育可以有效的抑制牲畜对植被的破坏,促进沙地植被恢复,从而改善区域的生态环境。本研究以科尔沁沙地主要固沙植被——小叶锦鸡儿群落为对象,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分析不同封育年限和自然放牧条件下小叶锦鸡儿群落的土壤种子库和地上植被特征、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水分动态,较系统地探讨了封育措施对沙地植被和土壤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封育措施促使固沙植被区土壤种子库密度显著增加(P<0.05),封育2 a、6 a和12 a的土壤种子库密度分别提高了15.7%、482.5%和728.1%;土壤种子库的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随着封育年限的增加而降低。②封育措施对沙地植被恢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5),封育6 a和12 a后植被密度分别提高了108.0%和239.3%,植物盖度分别提高了261.6%和271.6%;适度的封育年限(<6 a)可以提高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过长的封育年限(11 a)反而使物种多样性下降。③封育措施促使土壤表层(0-10 cm)的养分(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有所提高,土壤含水量无显著变化(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封育 土壤种子库 群落特征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施肥对农田黑土微生物活力与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8
16
作者 白震 张明 +2 位作者 闫颖 李维福 张旭东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7-116,共10页
以黑土长期肥料定位站CK、N、P、NP、MN(有机肥+氮)、MP(有机肥+磷)、MNP(有机肥+氮+磷)等处理为供试土样,研究氮、磷及有机肥不同配施条件下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磷脂脂肪酸(PLFA)、中性磷脂脂肪酸(NLFA)、酸(碱)性磷酸酶、微生物量碳或... 以黑土长期肥料定位站CK、N、P、NP、MN(有机肥+氮)、MP(有机肥+磷)、MNP(有机肥+氮+磷)等处理为供试土样,研究氮、磷及有机肥不同配施条件下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磷脂脂肪酸(PLFA)、中性磷脂脂肪酸(NLFA)、酸(碱)性磷酸酶、微生物量碳或氮(SMB-C或N)等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6年有机肥-化肥配施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OM)、总氮(TN)以及速效氮、磷、钾等养分含量,其SMB-C或N、SMB-C/OM比值、磷酸酶活力以及各菌群PLFA含量显著高于CK和各化肥处理。长期N处理微生物活力明显低于CK,而P处理对微生物活力与结构影响最小。NLFA在各菌体相对含量与活体生物标识物变化趋势相反,表明养分充足的有机肥处理中各菌群休眠体或贮存物质积累有限。PLFA、NLFA与NLFA/PLFA主成分分析表明,有机肥与化肥处理微生物群落结构显著不同。个别PLFA或NLFA载荷值分析表明,真菌C18∶2ω6,9受有机肥施用影响显著;而G+菌iC15∶0、iC17∶0、iC16∶0等更易受化肥施用影响。与PLFA或NLFA相比,NLFA/PLFA比值PC分析能更有效地区分不同施肥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脂肪酸 中性磷脂脂肪酸 酸(碱)性磷酸酶 施肥 农田黑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环境中重金属元素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吸持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5
17
作者 余国营 吴燕玉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0-36,共7页
本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Cd,Pb,Cu,Zn、As五种元素复合作用时土壤颗粒的吸附解吸特性.结果表明:供试元素的吸附过程均符合Langmiur方程,其吸持能力依次为Pb>As>Cu>Zn>Cd,而最大吸附量顺序正好相反.Cd,As为复合污染的主要因子... 本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Cd,Pb,Cu,Zn、As五种元素复合作用时土壤颗粒的吸附解吸特性.结果表明:供试元素的吸附过程均符合Langmiur方程,其吸持能力依次为Pb>As>Cu>Zn>Cd,而最大吸附量顺序正好相反.Cd,As为复合污染的主要因子,同时还显著地影响其它元素的吸附解吸过程.土壤对重金属元素的吸附和解吸量不仅与平衡溶液中元素浓度有关,而且还明显地受共存元素及其交互作用的影响,交互作用的结果与元素间的相对浓度及其比例有关.AsO_4^(3-)的存在使Cd,Pb,Cu,Zn的吸附解吸过程变得极为复杂,这可能与产生重金属盐沉淀和次级吸附和解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解吸 环境土壤 重金属元素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土质量演变初探Ⅳ——吉林省公主岭地区土壤肥力指标空间变异与评价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双异 汪景宽 +2 位作者 张旭东 朱平 王秋兵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7-312,共6页
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吉林省公主岭地区土壤表层(0 ̄20cm)pH、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粘粒这5种土壤肥力指标的空间变异性。结果表明:土壤pH、有机质、速效钾、粘粒的理论模型均为球状模型;速效磷的理... 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吉林省公主岭地区土壤表层(0 ̄20cm)pH、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粘粒这5种土壤肥力指标的空间变异性。结果表明:土壤pH、有机质、速效钾、粘粒的理论模型均为球状模型;速效磷的理论模型为纯块金效应模型。粘粒、速效钾、有机质、pH的C0/(C0+C)变化范围是37.27%~49.66%,均表现出中等的空间相关性,说明其空间变异是由随机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目前的评价标准,该地区土壤pH和有机质主要分布在2~3级;速效磷和速效钾主要分布在2~4级;而粘粒则分布在3~4级,说明该地区肥力指标基本上处于中等级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主岭 黑土质量 空间变异 土壤肥力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豆激酶分离纯化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白震 徐梅 +1 位作者 韩斯琴 刘克杉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6期667-673,共7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生理盐水浸提、硫酸铵分级沉淀、亲和层析、阴离子交换层析以及凝胶过滤层析,从纳豆中提取纳豆激酶。纯化后的纳豆激酶样品在SDS-PAGE银染中呈单一条带,纯度经密度扫描证实在95%以上,纤溶活性总收率达到52.9%。纳豆... 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生理盐水浸提、硫酸铵分级沉淀、亲和层析、阴离子交换层析以及凝胶过滤层析,从纳豆中提取纳豆激酶。纯化后的纳豆激酶样品在SDS-PAGE银染中呈单一条带,纯度经密度扫描证实在95%以上,纤溶活性总收率达到52.9%。纳豆激酶性质研究结果发现,其最适pH值为7.5,对温度变化敏感,纤溶活性可被Ca2+,Ba2+,Na+等金属离子激活。纳豆激酶在水溶液中受EDTA强烈抑制及低离子强度条件下产生自我降解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豆激酶 分离纯化 性质 抑制 自我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rankia基因组DNA提取及其PCR带型 被引量:12
20
作者 彭源东 柯丹兵 张忠泽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3期1-5,共5页
本文采用溶菌酶法、CTAB法、微波(MW)法及CTAB+MW法等4种方法提取Frankia菌CpIl基因组DNA。结果表明四种方式均可满足试验要求,其中以CTAB法及微波法最为有效。在比较提取方法与PCR带型间的关系中,发现提取上的差异不影响PCR带型... 本文采用溶菌酶法、CTAB法、微波(MW)法及CTAB+MW法等4种方法提取Frankia菌CpIl基因组DNA。结果表明四种方式均可满足试验要求,其中以CTAB法及微波法最为有效。在比较提取方法与PCR带型间的关系中,发现提取上的差异不影响PCR带型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氮菌 放线菌 FRANKIA DNA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