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冷冻干燥技术在环境水样有机新污染物前处理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张一清 郭珊珊 孙倩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27-834,共8页
有机新污染物是一类在先进分析技术帮助下新鉴定的、现有法规未管制的、人为源的有机污染物。有机新污染物主要包括药品与个人护理、农药、全氟化合物、内分泌干扰物等,其会产生内分泌干扰效应、诱发抗性基因传播,还对人类和野生生物的... 有机新污染物是一类在先进分析技术帮助下新鉴定的、现有法规未管制的、人为源的有机污染物。有机新污染物主要包括药品与个人护理、农药、全氟化合物、内分泌干扰物等,其会产生内分泌干扰效应、诱发抗性基因传播,还对人类和野生生物的生存与发展构成潜在威胁,因此检测环境样品中的有机新污染物浓度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重大意义。由于环境样品中的有机新污染物浓度较低,为了达到检测仪器的检测要求,通常需要对环境样品进行前处理,包括样品的净化和浓缩。冷冻干燥技术是一种在真空干燥条件下通过升华方式去除水分的前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样品冷冻、初级干燥和再干燥3个阶段,常用于食品和药品行业。在药品行业中,冷冻干燥技术能维持药品的生物活性和化学活性,保持药品的物理化学特性。近年来,冷冻干燥技术逐步用于环境水样中有机新污染物的前处理。其主要的操作步骤包括水样预处理、冷冻干燥、洗脱、吹干、过滤、定容和上机检测。冷冻干燥技术具有操作简单、低成本、样品处理体积少、样品易保存和处理过程中样品损失少等优点,具有广泛应用于环境样品中有机新污染物监测的潜力。该文综述了环境样品中有机新污染物常见的种类,并重点介绍冷冻干燥技术的原理及其在环境样品前处理过程中的应用,提出了冷冻干燥技术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前景,为环境样品中有机新污染物的监测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处理方法 有机新污染物 冷冻干燥 环境样品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水热处理过程中氮元素的迁移转化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兴栋 李春星 +2 位作者 尤甫天 刘学蛟 汪印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688-2696,共9页
采用高温高压反应釜在不同温度下进行了污泥水热实验。主要考察污泥中氮元素在水热过程中的迁移转化以及水热温度的影响,并对水热过程中氮元素的迁移路径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氮元素主要分布在固相和液相产物中,并随着水热温度的升... 采用高温高压反应釜在不同温度下进行了污泥水热实验。主要考察污泥中氮元素在水热过程中的迁移转化以及水热温度的影响,并对水热过程中氮元素的迁移路径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氮元素主要分布在固相和液相产物中,并随着水热温度的升高,分布在液相产物中的氮元素逐渐增加。在水热过程中,污泥中的无机氮形态几乎全部转换为氨氮和硝酸盐氮形态;不稳定性蛋白质氮分解为有机氮和氨氮,有机氮可进一步分解为氨氮;而稳定性蛋白质可转变为吡啶氮、吡咯氮、季氮以及腈氮形态,在较高的水热温度下均可再分解为氨氮。因此,随着水热处理温度的升高,污泥中氮元素逐渐从固相中转移到液相中,在液相产物中主要以有机氮和氨氮形态赋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水热处理 迁移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生物炭基堆肥对锰污染土壤性质及其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翔 余真 +1 位作者 张耿崚 汪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77-1286,共10页
城镇化快速发展迫切要求对日益增加的城市污泥进行有效处理,为此尝试将其通过热解工艺制成生物炭,作为有机肥料添加剂来改善有机肥品质,通过考察污泥生物炭对猪粪堆肥的影响,并在锰污染土中施加肥料栽培白菜,重点探究500℃热解污泥生物... 城镇化快速发展迫切要求对日益增加的城市污泥进行有效处理,为此尝试将其通过热解工艺制成生物炭,作为有机肥料添加剂来改善有机肥品质,通过考察污泥生物炭对猪粪堆肥的影响,并在锰污染土中施加肥料栽培白菜,重点探究500℃热解污泥生物炭肥料对土壤物理化学和微生物性质以及白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解能增加污泥生物炭的比表面积和提高p H;生物炭的添加能加快堆肥速度,提高堆肥品质;生物炭肥料在盆栽过程中能有效改善土壤性质(如提高p H和电导率,增加细菌和真菌群落总数,使脱氢酶和脲酶活性增强,提高氨氧化古菌和氨氧化细菌的浓度),增加白菜产量,同时降低重金属锰的有效性,将部分酸溶态锰转化为残渣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污泥 生物炭 堆肥 微生物 重金属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相催化5-羟甲基糠醛转化为2,5-二甲基呋喃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张颖 贾闻达 傅尧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2,共12页
2,5-二甲基呋喃(DMF)是一种源于生物质的新型液体燃料,有望用于内燃机。随着化石资源的逐渐消耗殆尽,由可再生生物质基平台分子5-羟甲基糠醛(HMF)催化转化为DMF的研究引起了科研工作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阐述了HMF转化为DMF的催化反应机... 2,5-二甲基呋喃(DMF)是一种源于生物质的新型液体燃料,有望用于内燃机。随着化石资源的逐渐消耗殆尽,由可再生生物质基平台分子5-羟甲基糠醛(HMF)催化转化为DMF的研究引起了科研工作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阐述了HMF转化为DMF的催化反应机理,着重从具有工业化前景的贵金属、非贵金属、双金属协同多相催化体系角度出发,对近年HMF转化为DMF不同催化反应体系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归纳与总结,并展望了HMF催化转化为DMF的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羟甲基糠醛 2 5-二甲基呋喃 多相催化 金属催化体系 液体生物燃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聚酰胺6/聚苯乙烯复合纳米纤维膜制备及其空气过滤性能 被引量:3
5
作者 陈江萍 郭朝阳 +3 位作者 张琪骏 吴仁香 钟鹭斌 郑煜铭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6-64,共9页
针对空气过滤纤维材料的过滤效率、阻力和使用寿命难以平衡的问题,采用多喷头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不同直径、形貌纤维及不同纤维沉积顺序的聚酰胺6/聚苯乙烯(PA6/PS)复合纳米纤维膜,测试了复合膜的平均孔径及孔隙率,建立了纤维结构与过... 针对空气过滤纤维材料的过滤效率、阻力和使用寿命难以平衡的问题,采用多喷头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不同直径、形貌纤维及不同纤维沉积顺序的聚酰胺6/聚苯乙烯(PA6/PS)复合纳米纤维膜,测试了复合膜的平均孔径及孔隙率,建立了纤维结构与过滤效率及阻力的构效关系;结合扫描电镜表征探讨了不同形貌、直径纤维的叠加次序对过滤寿命及细颗粒物沉积行为的影响,系统研究了过滤风速、细颗粒物尺寸对过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33 cm/s的风速下,以多喷头静电纺丝方式制备的PA6/PS复合膜具有更好的抵抗风速变化的能力,在长期使用中阻力增加较缓慢,其具有93.13%的过滤效率,30.67 Pa的过滤阻力和0.0889 Pa-1的品质因子,综合过滤性能优于同等条件下H10等级(过滤效率>90%)的商业玻璃纤维过滤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6 聚苯乙烯 多喷头静电纺丝 空气过滤 多层复合滤料 微纳米纤维 串珠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自支撑锑锡氧化物电极氧化降解阿特拉津性能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雪 谢佳芳 +3 位作者 张健 李丁 赵全保 董四君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56,共11页
阿特拉津(ATZ)作为农业领域广泛应用的除草剂,其分子结构稳定,残留周期长,难以通过自然途径有效降解,长期积累对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构成显著威胁。当前,Sb掺杂SnO_(2)(ATO)电极被广泛应用于电化学氧化降解污染物领域,但目前基于ATO材料... 阿特拉津(ATZ)作为农业领域广泛应用的除草剂,其分子结构稳定,残留周期长,难以通过自然途径有效降解,长期积累对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构成显著威胁。当前,Sb掺杂SnO_(2)(ATO)电极被广泛应用于电化学氧化降解污染物领域,但目前基于ATO材料制备电极通常是在平面基底上涂覆催化剂层,由于传质受限且电荷转移阻抗较大,ATO电极的反应速率受限,有机污染物去除速率较慢。鉴于此,开发新型高效稳定的电极材料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为提升ATO电极的传质性能与结构稳定性,以果糖为成孔剂,采用压片成型与高温烧结技术,成功制备了一体成型的自支撑3维多孔ATO(Fru-ATO)阳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与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等设备对电极的形貌特征与结晶性能进行详尽表征,并系统研究了不同烧结温度对阳极结构及其性能的影响。此外,通过调整溶液初始pH值、电解质浓度及施加电流密度等条件,进一步优化了ATZ的电化学降解效果。结果表明,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Fru-ATO阳极材料的颗粒尺寸逐渐增大,XRD图谱显示其结晶度显著提升,峰形更尖锐且峰强增强,同时析氧电位正向移动,对ATZ的降解效率也显著提高。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pH=6,Na_(2)SO_(4)电解质溶液浓度为0.1mol/L,电流密度为10.0mA/cm^(2)),1000℃下烧结6h所得Fru-ATO(1000-Fru-ATO)阳极在30min内可降解90%的ATZ(20mg/L),60min内降解效率达到99%,且经10次循环实验后仍保持优异的循环稳定性。进一步通过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技术,鉴定出ATZ降解过程中的17种中间产物,并据此提出了3条可能的降解路径。成功制备了具有高结晶度与3维多孔结构的Fru-ATO阳极,该电极不仅内部氧化锡结构排列有序,促进了电催化氧化过程中的电荷转移,而且其多孔结构有效暴露了更多活性位点,显著提高了传质效率。这种传质与电荷转移的双重增强机制,极大地促进了活性氧物种(尤其是单线态氧^(1)O_(2))的生成,从而实现了ATZ的快速高效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O_(2)-Sb 电催化 阳极氧化 阿特拉津(ATZ)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高比表静电纺碳纳米纤维制备及其吸附VOCs性能研究
7
作者 贾震震 李一鸣 +4 位作者 郑智宏 张静云 程璇 郑煜铭 邵再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39-246,共8页
碳纳米纤维的直径小,比表面积大,是一种高效的气体吸附材料。但是,碳纳米纤维通常需要经过过程复杂、成本较高并且环境影响大的活化热处理工艺来提高其多孔特性。本研究以聚酰胺酸(PAA)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原料,通过共混静电纺... 碳纳米纤维的直径小,比表面积大,是一种高效的气体吸附材料。但是,碳纳米纤维通常需要经过过程复杂、成本较高并且环境影响大的活化热处理工艺来提高其多孔特性。本研究以聚酰胺酸(PAA)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原料,通过共混静电纺丝和热亚胺化获得聚酰亚胺(PI)纳米纤维,再经一步炭化法制备高比表面积的柔性碳纳米纤维,并系统分析碳化条件对柔性PI/PMMA基碳纳米纤维的形貌特征、物理化学性质和VOCs吸附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000℃碳化条件下制备的PI/PMMA基碳纳米纤维具有最大的比表面积(1047.5 m^(2)·g^(-1))和孔容(0.61 cm^(3)·g^(-1))。吸/脱附动力学实验表明,PI/PMMA基碳纳米纤维比表面积和微孔体积的增大显著加快了吸/脱附过程中甲苯的传质速率。静态吸附实验表明,PI/PMMA基碳纳米纤维在25℃下对甲苯的吸附容量高达6.25 mmol·g^(-1),吸附等温线较符合Langmuir模型,对苯、丙酮、三氯甲烷和甲醇等典型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同样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表明其是一种潜在的优异的VOCs吸附材料。动态吸附实验显示,PI/PMMA基碳纳米纤维对1137 mg·m^(-3)的甲苯气体的吸附容量高达2.97 mmol·g^(-1),经过五次吸脱附循环,其吸附量仍保持在初始值的91%,表现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本研究制备的柔性PI/PMMA基碳纳米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VOCs吸附材料,在低浓度VOCs去除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碳纳米纤维 VOCS 气体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水用于某卷烟厂异味处理系统的效果评估
8
作者 刘雅君 周婷婷 +3 位作者 许梁 苏畅 廖旭 赵全保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337-342,共6页
采用某卷烟厂污水处理系统产生的中水和自来水分别对烟草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气进行水洗,并分析了水洗前后废气、废水成分和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废气中的污染物经中水水洗后转移至淋洗水中,中水水洗去除了废气中77.6%的乙醇及78.6%的非... 采用某卷烟厂污水处理系统产生的中水和自来水分别对烟草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气进行水洗,并分析了水洗前后废气、废水成分和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废气中的污染物经中水水洗后转移至淋洗水中,中水水洗去除了废气中77.6%的乙醇及78.6%的非甲烷总烃,废气中的TVOCs经水洗后下降了59.8%,总有机硫化物去除率高达94.6%,其中甲硫醇为有机硫化物主要成分,且经水洗后去除率高达96.4%。与自来水对比,采用中水能够有效去除废气中的污染物、节约水资源、降低运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气 卷烟厂 水淋洗 异味气体 中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好氧污泥-微藻耦合颗粒的培养及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刘琳 叶嘉琦 +2 位作者 刘玉洪 黄栩 刘超翔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536-2541,共6页
研究以好氧颗粒污泥为生物载体、小球藻与栅藻为接种微藻,开展了菌藻耦合颗粒化系统构建与解析工作,并考察了选择压关键因子—沉降时间的作用影响.研究结果指出好氧污泥与微藻可形成稳定的耦合颗粒体,沉降时间会影响耦合进度,但其并非... 研究以好氧颗粒污泥为生物载体、小球藻与栅藻为接种微藻,开展了菌藻耦合颗粒化系统构建与解析工作,并考察了选择压关键因子—沉降时间的作用影响.研究结果指出好氧污泥与微藻可形成稳定的耦合颗粒体,沉降时间会影响耦合进度,但其并非耦合实现的决定性因素.在稳态颗粒性质方面,沉降时间差异设定会显著影响耦合颗粒的沉降性能、氮素去除能力、粒径大小及生物柴油产量(P<0.05),但耦合颗粒的微生物表面电荷、关键脂肪酸甲酯组分及磷素去除能力对其作用响应并不显著(P>0.05).蓝藻和真核藻类在颗粒中所占比例约为5%和95%,接种微藻在真核藻类群落中可保持主导地位(相对丰度>98%),但不同沉降时间处置下小球藻和栅藻在颗粒体中相对优势性具有明显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处理 生物质能源 菌藻共生 颗粒污泥 沉降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Cr(Ⅵ)的混菌胞外聚合物和细菌群落结构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恩华 戴幼芬 +3 位作者 肖勇 陈必链 杨朝晖 赵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52-357,共6页
为了更好地理解混菌还原Cr(Ⅵ)机制,比较了源于活性污泥的混菌体系在厌氧和好氧培养条件下Cr(Ⅵ)还原能力的差异,分析了相应的胞外聚合物(EPS),并通过MiSeq高通量测序研究了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结果表明,好氧和厌氧两个混菌体系对Cr(... 为了更好地理解混菌还原Cr(Ⅵ)机制,比较了源于活性污泥的混菌体系在厌氧和好氧培养条件下Cr(Ⅵ)还原能力的差异,分析了相应的胞外聚合物(EPS),并通过MiSeq高通量测序研究了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结果表明,好氧和厌氧两个混菌体系对Cr(Ⅵ)均没有明显的吸附作用;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溶液中的Cr(Ⅵ)逐渐被还原为Cr(Ⅲ);培养至72h,好氧体系和厌氧体系对Cr(Ⅵ)的还原率分别达到67%和78%.两种培养条件下,不加Cr(Ⅵ)对照组EPS含量明显高于加Cr(Ⅵ)实验组;实验组细菌群落多样性均低于相应对照组,厌氧体系细菌群落多样性低于好氧体系.接种源中的优势细菌类群为变形菌门、厚壁菌门、绿弯菌门和放线菌门,但经过36d驯化培养后所有样本都是变形菌门占主导地位;在属水平上,柠檬酸杆菌属在Cr(Ⅵ)胁迫下相对丰度明显下降,而肠杆菌属相对丰度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CR(VI)还原 胞外聚合物 细菌群落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粒径污泥热解制备生物炭及其特性分析 被引量:24
11
作者 王兴栋 张斌 +3 位作者 余广炜 童科宪 林景江 汪印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808-4816,共9页
以3种不同粒径污泥为原料,采用固定床反应器在500℃下制备生物炭。考察了3种不同粒径污泥的热解特性及其生物炭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并运用TCLP对污泥及其生物炭的重金属浸出毒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污泥粒径的增大,热解生成... 以3种不同粒径污泥为原料,采用固定床反应器在500℃下制备生物炭。考察了3种不同粒径污泥的热解特性及其生物炭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并运用TCLP对污泥及其生物炭的重金属浸出毒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污泥粒径的增大,热解生成的生物炭和热解气产率均有所降低,而焦油产率则逐渐升高;在3种不同粒径污泥热解过程中,重金属除As外主要富集在固体产物生物炭中,相对富集系数均高于90%。随着污泥粒径的增大,污泥中Cu、Zn和Ni的含量增加,而Cr和Pb的含量则减少;虽然3种不同粒径污泥制备的生物炭中重金属的浸出规律不一致,但是污泥热解可以有效抑制重金属的浸出。生物炭中除As和Zn外其他重金属元素的浸出率均低于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热解 粒径 生物炭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银对聚磷菌吸磷和释磷的影响及毒性效应 被引量:5
12
作者 苑志华 林晓锋 +3 位作者 周婷婷 陈文祥 张磊峰 郑煜铭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990-2996,共7页
利用硼氢化钠还原硝酸银,并使用聚乙烯醇(PVA)作为分散剂,制备出分散良好、粒径为(14±3)nm的纳米银颗粒,考察了其对聚磷菌(Microlunatus phosphovorus)好氧吸磷和厌氧释磷的影响,以及产生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在好氧状态下,7mg/L... 利用硼氢化钠还原硝酸银,并使用聚乙烯醇(PVA)作为分散剂,制备出分散良好、粒径为(14±3)nm的纳米银颗粒,考察了其对聚磷菌(Microlunatus phosphovorus)好氧吸磷和厌氧释磷的影响,以及产生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在好氧状态下,7mg/L的纳米银能够完全抑制聚磷菌的生长(P<0.01),达到10mg/L时才能完全抑制聚磷菌的吸磷能力(P=0.01);在厌氧状态下,大于20mg/L的纳米银才使聚磷菌释磷能力受到部分抑制(P<0.05).活性氧簇(RO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检测结果表明,纳米银使细菌体内ROS水平降低,部分细菌菌体表面塌陷,这说明,纳米银不但可以毒害聚磷菌菌体表面,还可以降低菌内ROS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 聚磷菌 好氧吸磷 厌氧释磷 毒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O生物膜-活性污泥复合工艺处理养猪场沼液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潘松青 徐颖 +3 位作者 吴杰 林向宇 黄四海 陈少青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9-24,共6页
文章采用缺氧-好氧(A/O)生物膜-活性污泥复合工艺处理养猪场沼液。研究了水力停留时间(HRT)、硝化液回流比等工艺参数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分析了缺氧池、好氧池分别对污水中化学需氧量(COD)和总氮(TN)的去除情况。结果表明:考虑对氨氮(NH+... 文章采用缺氧-好氧(A/O)生物膜-活性污泥复合工艺处理养猪场沼液。研究了水力停留时间(HRT)、硝化液回流比等工艺参数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分析了缺氧池、好氧池分别对污水中化学需氧量(COD)和总氮(TN)的去除情况。结果表明:考虑对氨氮(NH+4-N),COD和TN去除的影响,最佳HRT为6 d,硝化液最佳回流比为200%;硝化液回流比为200%,污泥回流比为60%时,缺氧池、好氧池对TN去除率分别为88.38%和11.62%,对COD去除率分别为81.77%和18.23%,其中缺氧池反硝化、好氧池异养菌和好氧池SND(同步硝化反硝化)对COD的去除率分别为81.77%,8.60%和9.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猪废水 A/O工艺 HRT 回流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蒸气对钙基CO2吸收剂煅烧-碳酸化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泽华 杨竞择 +2 位作者 牛少博 汪印 姚洪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11-316,共6页
利用热重分析仪和固定床反应器分别研究了水蒸气对CaCO_3煅烧和CaO碳酸化反应的影响,以及吸收剂活性提升机理.结果表明:煅烧气氛中添加水蒸气或氮气可促进CaCO_3的分解,且水蒸气促进程度更高,主要是因为水蒸气导热系数高,气固换热量更大... 利用热重分析仪和固定床反应器分别研究了水蒸气对CaCO_3煅烧和CaO碳酸化反应的影响,以及吸收剂活性提升机理.结果表明:煅烧气氛中添加水蒸气或氮气可促进CaCO_3的分解,且水蒸气促进程度更高,主要是因为水蒸气导热系数高,气固换热量更大,传热效率更高.煅烧气氛中添加水蒸气或氮气都能提升煅烧产物CaO的活性,且氮气提升的程度更高,主要是因为氮气气氛下CaCO_3颗粒烧结程度稍低.相比于纯CO_2碳酸化气氛,碳酸化气氛中添加水蒸气后,CaO活性提升了近一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蒸气 CACO3 分解率 换热量 CAO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趋磁细菌的电化学活性研究
15
作者 吴冉冉 田晓春 +3 位作者 吴慎剑 刘源岗 姜艳霞 赵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730-1736,共7页
采用循环伏安和计时电流等电化学手段研究了趋磁细菌(Magnetospirillum magneticum AMB-1)的电化学活性.通过对比不同培养条件下的循环伏安曲线可知,培养3 d时的菌体具有较强的电化学活性,其氧化峰出现在0.1 V处,还原峰出现在-0.2 V处;... 采用循环伏安和计时电流等电化学手段研究了趋磁细菌(Magnetospirillum magneticum AMB-1)的电化学活性.通过对比不同培养条件下的循环伏安曲线可知,培养3 d时的菌体具有较强的电化学活性,其氧化峰出现在0.1 V处,还原峰出现在-0.2 V处;溶解氧能够改变氧化峰的峰电位(0 V),并形成新的还原峰(-0.3 V);磁小体的生成则严重抑制趋磁细菌的胞外电子传递过程.实验结果表明,磁小体的形成与趋磁细菌的胞外电子传递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磁细菌 磁小体 生物矿化 电化学活性 循环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2/CO2/水蒸气气氛下煤的燃烧对石灰石分解行为的影响
16
作者 李泽华 李智伟 +4 位作者 牛少博 杨竞择 罗光前 姚洪 汪印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5-80,共6页
钙基CO_2吸收剂再生过程中,石灰石的分解需要大量能量.本文提出用煤的燃烧为石灰石分解提供能量,并研究了O_2/CO_2/水蒸气气氛下煤的燃烧对石灰石分解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过量氧气系数增大可以抑制CO和H_2的生成,促进硫化反应,从... 钙基CO_2吸收剂再生过程中,石灰石的分解需要大量能量.本文提出用煤的燃烧为石灰石分解提供能量,并研究了O_2/CO_2/水蒸气气氛下煤的燃烧对石灰石分解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过量氧气系数增大可以抑制CO和H_2的生成,促进硫化反应,从而降低SO_2的排放,然而也会促进NO的排放.煤的燃烧会使分解产物CaO活性降低,但水蒸气的添加又提升了产物的活性.水蒸气的添加还会促进硫化反应,使SO_2排放得到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石 煤燃烧 过量氧气系数 水蒸气 CaO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生物炭对猪粪好氧堆肥的影响 被引量:27
17
作者 谢胜禹 余广炜 +6 位作者 潘兰佳 李杰 汪刚 尤甫天 李春星 汪印 王其传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65-1372,共8页
在猪粪好氧堆肥过程中添加污泥生物炭或猪粪生物炭,研究生物炭对堆肥温度、pH、电导率(EC)、营养成分和重金属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污泥生物炭组的堆体温度在第10d达到50℃,快于对照组的12d,但由于高温期停留时间较短,未达到粪便无害... 在猪粪好氧堆肥过程中添加污泥生物炭或猪粪生物炭,研究生物炭对堆肥温度、pH、电导率(EC)、营养成分和重金属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污泥生物炭组的堆体温度在第10d达到50℃,快于对照组的12d,但由于高温期停留时间较短,未达到粪便无害化卫生要求(GB 7959-2012);添加猪粪生物炭组的堆体温度在第4d达到50℃,最高温度达到66.2℃,高于对照组的63.4℃,且能够满足GB 7959-2012。污泥生物炭和猪粪生物炭的加入可以降低堆体可溶性盐的浓度;添加猪粪生物炭可以降低堆体铵态氮的损失,促进速效钾的增加,而污泥生物炭则呈现相反的作用。堆肥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污泥生物炭组Cr和Cu的残渣态比例分别从93.82%和36.78%增至94.44%和41.94%,添加猪粪生物炭组Cr和Cu的残渣态比例分别增至94.27%和60.26%,这说明添加污泥生物炭和猪粪生物炭有利于堆肥产物Cr和Cu的固化。此外,猪粪生物炭的加入还可以降低产物的潜在风险指数。综合分析,与添加污泥生物炭相比,添加猪粪生物炭的堆肥效果更好,可以作为一种良好的堆肥添加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粪 好氧堆肥 污泥生物炭 猪粪生物炭 理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禽养殖业主要废弃物处理工艺消除抗生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39
18
作者 郑佳伦 刘超翔 +1 位作者 刘琳 黄栩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7-47,共11页
随着集约化畜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抗生素被广泛用作饲料添加剂以控制畜禽疾病和促进畜禽生长.用于畜禽养殖业中的抗生素绝大部分都不能被动物体所完全吸收,而是以原形或代谢物的形式随动物的粪便排出体外,然后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到土壤和... 随着集约化畜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抗生素被广泛用作饲料添加剂以控制畜禽疾病和促进畜禽生长.用于畜禽养殖业中的抗生素绝大部分都不能被动物体所完全吸收,而是以原形或代谢物的形式随动物的粪便排出体外,然后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到土壤和水体中,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威胁.本文综述了好氧堆肥、厌氧发酵、高级氧化和人工湿地对畜禽粪便和养殖废水中抗生素的去除效果,重点讨论了不同运行参数对处理工艺去除抗生素的影响,最后根据现行研究仍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的工作建议,为畜禽养殖业抗生素污染的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好氧堆肥 厌氧消化 高级氧化 人工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禽粪便堆肥降解残留抗生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9
作者 潘兰佳 唐晓达 汪印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191-198,共8页
兽用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导致了畜禽粪便中抗生素的大量残留,直接将粪便作为有机肥料使用会引起抗生素在环境中的进一步扩散。堆肥技术被认为是一种粪便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的简便易行方法,能有效去除粪便中大部分残留的抗生素。文章对畜禽... 兽用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导致了畜禽粪便中抗生素的大量残留,直接将粪便作为有机肥料使用会引起抗生素在环境中的进一步扩散。堆肥技术被认为是一种粪便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的简便易行方法,能有效去除粪便中大部分残留的抗生素。文章对畜禽粪便中抗生素的残留概况做了总结,并对堆肥过程中影响抗生素降解的主要因素如温度、通风、C/N、重金属、抗生素类型以及微生物影响降解效率的机制进行了分析。最后,简单介绍了抗生素降解动力学模型的研究和抗生素检测的方法,并对今后抗生素堆肥降解研究的方向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畜禽粪便 堆肥 降解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粪与农林废弃物共热解对生物炭中残留重金属和抗生素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田仁强 谢胜禹 +3 位作者 李春星 曹志洪 余广炜 汪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619-2631,共13页
为了消减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过程中面临的重金属和抗生素污染风险,利用不同农林废弃物(竹屑、木屑、米糠和稻壳)在600℃下共热解的方式对鸡粪进行安全处置。结果表明:鸡粪与农林废弃物共热解所得生物炭的产率、灰分和挥发分降低,N和S的... 为了消减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过程中面临的重金属和抗生素污染风险,利用不同农林废弃物(竹屑、木屑、米糠和稻壳)在600℃下共热解的方式对鸡粪进行安全处置。结果表明:鸡粪与农林废弃物共热解所得生物炭的产率、灰分和挥发分降低,N和S的含量减少,固定碳、C和H的含量增加;随着农林废弃物添加比例的升高,共热解所得生物炭的pH、电导率和阳离子交换量降低。鸡粪与竹屑、木屑、米糠和稻壳共热解可以显著降低生物炭中Cr、Ni、Cu、Zn、As、Cd和Pb(除鸡粪木屑炭中的As和Pb之外)的含量,其中Cu和Zn的下降最为显著;鸡粪与竹屑共热解可以促进As向残渣态转化,鸡粪木屑炭中Ni和Cd的生物可利用态比例降低,鸡粪米糠炭中Cu和鸡粪稻壳炭中Zn的残渣态比例升高;共热解所得的生物炭中所有重金属的浸出浓度都远低于标准USEPA 1993的浓度限值,不会产生浸出毒性;鸡粪与农林废弃物共热解的中试试验结果与实验室结果相似。中试共热解所得的生物炭中4种典型抗生素泰乐菌素(TYL)、四环素(TC)、磺胺嘧啶(SDZ)和磺胺甲恶唑(SMX)的去除率均达到了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粪 农林废弃物 热解 重金属固化 抗生素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