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武汉东湖沉积物碳氮磷垂向分布研究
被引量:
47
1
作者
杨洪
易朝路
+2 位作者
谢平
邢阳平
倪乐意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07-514,共8页
建立了东湖Ⅰ站90cm和Ⅱ站150cm沉积物剖面年代序列框架,研究了碳氮磷的垂向分布,并对碳-氮和碳-磷耦合进行了讨论。东湖Ⅰ站和Ⅱ站沉积物总有机碳(TOC)分别为3.00%和2.44%,总氮(TN)分别为0.45%和0.34%,总磷(TP)分别为1.11mg/g和0.69mg/...
建立了东湖Ⅰ站90cm和Ⅱ站150cm沉积物剖面年代序列框架,研究了碳氮磷的垂向分布,并对碳-氮和碳-磷耦合进行了讨论。东湖Ⅰ站和Ⅱ站沉积物总有机碳(TOC)分别为3.00%和2.44%,总氮(TN)分别为0.45%和0.34%,总磷(TP)分别为1.11mg/g和0.69mg/g。东湖Ⅰ站和Ⅱ站沉积物TOC与TN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TOC/TN质量比的变化是受到气候变化、人类活动、氮比有机碳分解速度快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TP与TOC之间也呈正相关关系,但相关性差,由于污水大量排入Ⅰ站,导致东湖Ⅰ站TOC/P质量比明显低于Ⅱ站,表层沉积物中磷比碳降解速度快导致TOC/P质量比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碳-氮耦合
碳-磷耦合
东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10)Pb和^(137)Cs法对比研究武汉东湖现代沉积速率
被引量:
36
2
作者
杨洪
易朝路
+1 位作者
邢阳平
杨涛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9-113,共5页
对采自东湖 站和 站的沉积物采用210Pb和137Cs相结合的方法测定沉积速率,210Pb法测出东湖 站和 站的沉积速率为8.73mm/a和6.90mm/a,137Cs测出东湖 站和 站的沉积速率为7.4mm/a和5.8mm/a.分析了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差异产生的原因,并与以往...
对采自东湖 站和 站的沉积物采用210Pb和137Cs相结合的方法测定沉积速率,210Pb法测出东湖 站和 站的沉积速率为8.73mm/a和6.90mm/a,137Cs测出东湖 站和 站的沉积速率为7.4mm/a和5.8mm/a.分析了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差异产生的原因,并与以往的研究相对比,探讨东湖沉积速率空间分布的规律性,沉积速率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沉积速率与扰动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速率
东湖
^210Pb法
^137C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类活动在武汉东湖沉积物中的记录
被引量:
15
3
作者
杨洪
易朝路
+3 位作者
谢平
邢阳平
倪乐意
郑利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61-264,共4页
研究了武汉东湖Ⅰ站90cm和Ⅱ站150cm沉积物柱芯TOC、TN、TP和硅藻的垂向分布,探讨了在东湖的发展演化中尤其是富营养化的过程中人类活动的影响.在350aBP(清朝康熙雍正年间)和20世纪60年代,由于人口增长、农业耕作发展和湖泊富营养化使...
研究了武汉东湖Ⅰ站90cm和Ⅱ站150cm沉积物柱芯TOC、TN、TP和硅藻的垂向分布,探讨了在东湖的发展演化中尤其是富营养化的过程中人类活动的影响.在350aBP(清朝康熙雍正年间)和20世纪60年代,由于人口增长、农业耕作发展和湖泊富营养化使区域内TOC、TN等营养物质向湖内大量输入.东湖I站沉积物中TP在0~5cm的高值区主要与建国以来东湖周围的人类活动作用加强有关,是湖泊营养程度逐步提高的结果.随着湖泊富营养化的加剧,湖泊藻类大量繁衍,沉积物中保存的硅藻也相应大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有机碳
总氮
总磷
硅藻
富营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武汉东湖沉积物孔隙度与含水量
被引量:
5
4
作者
杨洪
易朝路
+1 位作者
邢阳平
谢平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2004年第1期68-72,共5页
对采自武汉东湖Ⅰ站、Ⅱ站的沉积物采用一种新的方法计算孔隙度:拍摄扫描式电子显微镜(SEM)图像,采用局部区域阈值化的方法对图像进行阈值化(thresholding)处理,运用自编程序求出孔隙度的垂直变化.结合含水量的垂直变化,分析孔隙度与含...
对采自武汉东湖Ⅰ站、Ⅱ站的沉积物采用一种新的方法计算孔隙度:拍摄扫描式电子显微镜(SEM)图像,采用局部区域阈值化的方法对图像进行阈值化(thresholding)处理,运用自编程序求出孔隙度的垂直变化.结合含水量的垂直变化,分析孔隙度与含水量之间的关系,并对影响它们垂直变化的因素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SEM图像局部区域阈值化法是研究沉积物孔隙度的有效方法;孔隙度与含水量表层较大,从表层到底层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孔隙度(K)与含水量穴H雪有比较好的正相关.运用拟合的相关方程式,可以由较易获得的东湖Ⅰ站和Ⅱ站的含水量反推较难获得的孔隙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阈值化处理
孔隙度
含水量
东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武汉东湖沉积物碳氮磷垂向分布研究
被引量:
47
1
作者
杨洪
易朝路
谢平
邢阳平
倪乐意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东湖湖泊生态实验站
淡
水生
态与
生物
技术国家重点
实验
室
中国科学院
青藏高原
研究所
出处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07-514,共8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ZCX1-SW-01
KZCX1-SW-12)
+1 种基金
东湖生态系统实验站开放基金(2001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97108)
文摘
建立了东湖Ⅰ站90cm和Ⅱ站150cm沉积物剖面年代序列框架,研究了碳氮磷的垂向分布,并对碳-氮和碳-磷耦合进行了讨论。东湖Ⅰ站和Ⅱ站沉积物总有机碳(TOC)分别为3.00%和2.44%,总氮(TN)分别为0.45%和0.34%,总磷(TP)分别为1.11mg/g和0.69mg/g。东湖Ⅰ站和Ⅱ站沉积物TOC与TN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TOC/TN质量比的变化是受到气候变化、人类活动、氮比有机碳分解速度快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TP与TOC之间也呈正相关关系,但相关性差,由于污水大量排入Ⅰ站,导致东湖Ⅰ站TOC/P质量比明显低于Ⅱ站,表层沉积物中磷比碳降解速度快导致TOC/P质量比升高。
关键词
沉积物
碳-氮耦合
碳-磷耦合
东湖
Keywords
sediment
carbonnitrogen coupling
carbonphosphorus coupling
Lake Donghu
分类号
P595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X14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10)Pb和^(137)Cs法对比研究武汉东湖现代沉积速率
被引量:
36
2
作者
杨洪
易朝路
邢阳平
杨涛
机构
中国科学院
测量与地球物理
研究所
环境与国土
研究
室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东湖湖泊生态实验站
郧县第二高中
出处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9-113,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997108
40271016)
东湖生态系统实验站开放基金资助项目(200105).
文摘
对采自东湖 站和 站的沉积物采用210Pb和137Cs相结合的方法测定沉积速率,210Pb法测出东湖 站和 站的沉积速率为8.73mm/a和6.90mm/a,137Cs测出东湖 站和 站的沉积速率为7.4mm/a和5.8mm/a.分析了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差异产生的原因,并与以往的研究相对比,探讨东湖沉积速率空间分布的规律性,沉积速率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沉积速率与扰动的关系.
关键词
沉积速率
东湖
^210Pb法
^137Cs法
Keywords
sedimentation rates
Lake Donghu
^(210)Pb
^(137)Cs
分类号
P931.7 [天文地球—自然地理学]
P512 [天文地球—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类活动在武汉东湖沉积物中的记录
被引量:
15
3
作者
杨洪
易朝路
谢平
邢阳平
倪乐意
郑利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东湖湖泊生态实验站
中国科学院
测量与地球物理
研究所
环境与国土
研究
室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农
学院
出处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61-264,共4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大项目(KZCX1-SW-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997108)
文摘
研究了武汉东湖Ⅰ站90cm和Ⅱ站150cm沉积物柱芯TOC、TN、TP和硅藻的垂向分布,探讨了在东湖的发展演化中尤其是富营养化的过程中人类活动的影响.在350aBP(清朝康熙雍正年间)和20世纪60年代,由于人口增长、农业耕作发展和湖泊富营养化使区域内TOC、TN等营养物质向湖内大量输入.东湖I站沉积物中TP在0~5cm的高值区主要与建国以来东湖周围的人类活动作用加强有关,是湖泊营养程度逐步提高的结果.随着湖泊富营养化的加剧,湖泊藻类大量繁衍,沉积物中保存的硅藻也相应大量增加.
关键词
总有机碳
总氮
总磷
硅藻
富营养化
Keywords
total organic carbon (TOC)
total nitrogen (TN)
total phosphorus (TP)
diatom
eutrophication
分类号
X14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武汉东湖沉积物孔隙度与含水量
被引量:
5
4
作者
杨洪
易朝路
邢阳平
谢平
机构
中国科学院
测量与地球物理
研究所
环境与国土
研究
室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农
学院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东湖湖泊生态实验站
出处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2004年第1期68-72,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97108)
中国科学院东湖生态系统实验站开放基金(200105)
文摘
对采自武汉东湖Ⅰ站、Ⅱ站的沉积物采用一种新的方法计算孔隙度:拍摄扫描式电子显微镜(SEM)图像,采用局部区域阈值化的方法对图像进行阈值化(thresholding)处理,运用自编程序求出孔隙度的垂直变化.结合含水量的垂直变化,分析孔隙度与含水量之间的关系,并对影响它们垂直变化的因素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SEM图像局部区域阈值化法是研究沉积物孔隙度的有效方法;孔隙度与含水量表层较大,从表层到底层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孔隙度(K)与含水量穴H雪有比较好的正相关.运用拟合的相关方程式,可以由较易获得的东湖Ⅰ站和Ⅱ站的含水量反推较难获得的孔隙度.
关键词
沉积物
阈值化处理
孔隙度
含水量
东湖
Keywords
Lake Donghu
sediment
porosity
water content
correlation analytis
分类号
X5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武汉东湖沉积物碳氮磷垂向分布研究
杨洪
易朝路
谢平
邢阳平
倪乐意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4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210)Pb和^(137)Cs法对比研究武汉东湖现代沉积速率
杨洪
易朝路
邢阳平
杨涛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3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人类活动在武汉东湖沉积物中的记录
杨洪
易朝路
谢平
邢阳平
倪乐意
郑利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武汉东湖沉积物孔隙度与含水量
杨洪
易朝路
邢阳平
谢平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200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