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蚀风蚀交错带土壤剖面水力学性质变异 被引量:13
1
作者 郑纪勇 邵明安 +2 位作者 李世清 张兴昌 温以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64-66,共3页
土壤剖面水力学性质的确定是土壤水分动态预测的基础。该文在水蚀风蚀交错区六道沟流域分别对居于坡中和坡上两块样地160 cm土层不同深度未扰动土壤的水分特征曲线进行了测定,将V an G enuch tens水分特征曲线模式与M ua lem导水模式相... 土壤剖面水力学性质的确定是土壤水分动态预测的基础。该文在水蚀风蚀交错区六道沟流域分别对居于坡中和坡上两块样地160 cm土层不同深度未扰动土壤的水分特征曲线进行了测定,将V an G enuch tens水分特征曲线模式与M ua lem导水模式相结合,确定了两样地土壤剖面的水力学参数,对水力学参数在剖面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剖面饱和含水率、滞留含水率、进气吸力倒数和孔隙大小分布因子沿剖面变化不大,滞留含水率、进气吸力倒数属于中等程度变异,饱和含水率和孔隙大小分布指标属于弱变异,但经方差检验均不显著,说明该地区160 cm土壤剖面可以处理成均质剖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蚀风蚀交错区 土壤水力学性质 土壤剖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养分的变化 被引量:10
2
作者 董丽娜 罗文林 +1 位作者 韩凤鹏 张兴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6407-6409,共3页
在纸坊沟流域不同退耕年限的区域采集表层0-20 cm土样274个,分析了不同植被及其退耕年限下的土壤养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退耕后林草覆盖下的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有所增加,特别是刺槐林地增加幅度较大,全磷含量变化不显著,草地覆盖下... 在纸坊沟流域不同退耕年限的区域采集表层0-20 cm土样274个,分析了不同植被及其退耕年限下的土壤养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退耕后林草覆盖下的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有所增加,特别是刺槐林地增加幅度较大,全磷含量变化不显著,草地覆盖下土壤的速效氮含量低于农田速效氮含量;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硝态氮和铵态氮随退耕年限增加呈现出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退耕年限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坊沟流域 植被恢复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肥不同层次组合对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氮磷养分有效性和产量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沈玉芳 李世清 邵明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698-2706,共9页
以肥熟土垫旱耕人为土为供试土样,用分层土柱试验法研究了不同层次水分、氮、磷组合对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氮磷养分有效性和产量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层水肥处理的氮磷养分有效性和产量效应差异显著。氮素养分有... 以肥熟土垫旱耕人为土为供试土样,用分层土柱试验法研究了不同层次水分、氮、磷组合对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氮磷养分有效性和产量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层水肥处理的氮磷养分有效性和产量效应差异显著。氮素养分有效性在4.73%-41.19%之间,磷素养分有效性在4.11%-13.58%之间。对氮素养分有效性,单施氮整体湿润时(0-90cm土层湿润)较上干下湿(0-30cm土层干旱胁迫,30-90cm土层湿润)低4.87%,而氮磷配施在整体湿润时较上干下湿高6.38%,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对磷素养分有效性,氮磷配施时,在整体湿润时较上干下湿增加5.01T(P〈0.05)。从不同施肥土层看,氮素养分有效性均以0-90cm土层施肥处理最高;对氮磷配施处理,在上干下湿时分别比0-30cm、30-60cm和60-90cm土层施肥处理高9.5%、10.1%和20.2个%;对磷素养分有效性,整体湿润处理,以0-30cm土层施肥显著高于其它土层施肥处理。单施氮或磷,上干下湿时氮磷养分的产量效应均高于整体湿润处理,但氮磷配施时均以整体湿润处理较高;从不同土层施肥看,氮素养分的产量效应以0-90cm土层施肥最高;磷素养分的产量效应则表现为0-90cm与0-30cm土层施肥处理显著高于30-60cm和60-90cm土层施肥处理。分析0-90cm土层残留硝态氮和有效磷累积量可以看出,不同处理土壤残留硝态氮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上干下湿时CK、单施氮、单施磷和氮磷配施土壤残留硝态氮分别比整体湿润相应施肥处理增加125.8%、20.1%、21.9%和2.1%;不同处理有效磷差异性不及硝态氮明显。整体看,在两种水分状况下,均以0-90cm和0-30cm土层施肥有利于提高氮磷养分对冬小麦的有效性和产量效应,减少硝态氮和有效磷在土壤中的残留累积。考虑到生产上的可操作性,仍以施人0-30cm土层最适,说明即使在上千下湿情况下,保证上层有效养分供应仍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肥空间组合 氮有效性 磷有效性 产量效应 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与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被引量:2
4
作者 彭珂珊 《四川草原》 2005年第4期23-27,共5页
采用资料分析与实地调查的方法,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生态环境建设的影响,研究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与生态建设的相互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生态环境建设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耕还林过程中陕北粮食问题初探 被引量:7
5
作者 郑纪勇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46-50,共5页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而粮食问题正是西部大开发中的的主要问题之一。陕北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区域,在退耕还林还草的条件下,解决粮食问题更是至关重要。陕西北部地区素有“陕西第三粮仓”之称,通过调查和研究,探索其...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而粮食问题正是西部大开发中的的主要问题之一。陕北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区域,在退耕还林还草的条件下,解决粮食问题更是至关重要。陕西北部地区素有“陕西第三粮仓”之称,通过调查和研究,探索其发展现状,分析其增产潜力,寻求其发展途径,采取“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的战略措施,对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地区的粮食发展具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问题 农业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战略措施 西北部地区 国民经济 西部大开发 增产潜力 粮仓 陕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