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0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土保持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 被引量:9
1
作者 卢宗凡 梁一民 刘国斌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7-11,共5页
该文依据作者20多年对水土保持科研工作的实践,提出了进行水土保持科研的基本思路是:一定强度的降雨降至无覆盖的坡地地表土壤上,引起水土流失。通过建造植被、水土保持耕作、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或通过上述措施的复合组装,或通过... 该文依据作者20多年对水土保持科研工作的实践,提出了进行水土保持科研的基本思路是:一定强度的降雨降至无覆盖的坡地地表土壤上,引起水土流失。通过建造植被、水土保持耕作、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或通过上述措施的复合组装,或通过复合措施的优化配置,使降雨不能直接达到坡地地表土壤上;或使降雨降至平地,不足引起水土流失,达到保持水土的目的。同时依据这一基本思路,提出了进行水土保持科学研究应采取的主要措施,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科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的水土保持科学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吴钦孝 刘宝元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60-63,共4页
本文是在学术访问的基础上参考有关资料写成。文内对印度土壤侵蚀现状、水土保持科研的任务、内容、重要成果和方向等作了较详细的论述,同时总结了主要的经验供我们借鉴。
关键词 印度 土壤侵蚀 成果 水土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水土保持的迫切性评价与制图 被引量:5
3
作者 杨勤科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81-88,共8页
根据土壤侵蚀、水土保持以及与之相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分异,划分了我国水土保持类型区。然后以防治土壤侵蚀危害,合理利用土地为目标,根据土地生产力及开发程度、土壤侵蚀强度、危害性及水保效益等进行了水土保持迫切性评价... 根据土壤侵蚀、水土保持以及与之相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分异,划分了我国水土保持类型区。然后以防治土壤侵蚀危害,合理利用土地为目标,根据土地生产力及开发程度、土壤侵蚀强度、危害性及水保效益等进行了水土保持迫切性评价。在此基础上编制了1:1 500万中国水土保持图,该图表示了我国水土保持类型区、各类型区治理迫切性程度、土壤侵蚀治理方式和土地利用方向以及水土保持的重点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土壤侵蚀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欢庆新中国成立40周年略述水土保持各项研究工作的进展与成效
4
作者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1-28,共28页
欢庆新中国成立40周年之际,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仅就建所30多年来,在土壤侵蚀规律及其预测预报的研究中,在土壤和土地资源的评价与合理利用的研究中,在植被恢复的理论与技术的研究中,在旱作农业增产体系及依据的研究中... 欢庆新中国成立40周年之际,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仅就建所30多年来,在土壤侵蚀规律及其预测预报的研究中,在土壤和土地资源的评价与合理利用的研究中,在植被恢复的理论与技术的研究中,在旱作农业增产体系及依据的研究中,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以及在其它方面的研究中,取得的较大进展和显著成效,分六个部分概述与回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土壤 侵蚀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丘陵区水土流失规律与水土保持措施优化配置研究 被引量:30
5
作者 蒋定生 江忠善 +2 位作者 侯喜禄 范兴科 周佩华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4-17,共4页
该文论述了降雨强度、坡度、坡长对水土流水失的影响,提出了适合本地区地形特点的水土保持措施—平面三区结构配置模式和坡面梯层结构配置模式,其社会、生态和水土保持效益显著。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水土保持 土壤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农业增产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卢宗凡 赵更生 +3 位作者 郑剑英 苏敏 吴瑞俊 张兴昌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66-74,共9页
本文根据我们多年多项大田试验的结果,结合试区综合治理的实践,阐述了黄土丘陵沟壑类型区的特点;提出了水土保持农业增产体系设计的原则,并明确了适合这一地区农业增产的配套措施:用多年的实测数据,分析了增产效益及其原因。通过试验区... 本文根据我们多年多项大田试验的结果,结合试区综合治理的实践,阐述了黄土丘陵沟壑类型区的特点;提出了水土保持农业增产体系设计的原则,并明确了适合这一地区农业增产的配套措施:用多年的实测数据,分析了增产效益及其原因。通过试验区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所提的水土保持农业增产体系,有明显的水土保持效益和较高的增产效果,适合在广大的黄土丘陵沟壑区示范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农业 增产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植被水土保持功能评价 被引量:26
7
作者 汪有科 吴钦孝 +1 位作者 韩冰 焦菊英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1994年第3期24-30,共7页
文章评价了乔层、灌层、草层、枯落物层、根层及盖度对水土保持的影响,认为矮草层和死被层是决定水土保持效益的关键。盖度的有效性与高度关系紧密,草层和死被层仍最为有效。黄土高原人工林水土保持效益不好,其主要原因是没有完好的... 文章评价了乔层、灌层、草层、枯落物层、根层及盖度对水土保持的影响,认为矮草层和死被层是决定水土保持效益的关键。盖度的有效性与高度关系紧密,草层和死被层仍最为有效。黄土高原人工林水土保持效益不好,其主要原因是没有完好的草层和死被层。如果林分具有良好的结构,黄土高原建造植被的减沙潜势为3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植被 枯落物 盖度 水土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坡耕地水土保持措施效益评价试验研究 (Ⅱ)坡耕地水土保持措施蓄水拦泥效益数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24
8
作者 范兴科 蒋定生 黄国俊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6,共6页
应用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试验法,对黄土高原坡耕地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后在蓄水拦泥效益方面进行了人工降雨模拟试验研究。得出了坡耕地的坡度、降雨强度、降雨雨型、水土保持措施以及植被覆盖度5个主要因素影响下的拦蓄降水量和产沙量多维回... 应用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试验法,对黄土高原坡耕地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后在蓄水拦泥效益方面进行了人工降雨模拟试验研究。得出了坡耕地的坡度、降雨强度、降雨雨型、水土保持措施以及植被覆盖度5个主要因素影响下的拦蓄降水量和产沙量多维回归数学模型。通过对其分析,得出了各个因素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程度及各水土保持措施在蓄水拦泥效益方面的作用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耕地 水土保持 蓄水拦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植被垂直截留作用与水土保持 被引量:76
9
作者 刘向东 吴钦孝 赵鸿雁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1994年第3期8-13,共6页
本文分析了林冠层、灌木草本层、枯枝落叶层的截留量及其削减的降雨能量,并以六盘山林区各森林流域为例.评论了垂直截留作用对林地土壤和森林流域水量收入的影响,阐明了森林植被垂直结构中各层次在保持水土中的地位。
关键词 森林植被 垂直截留作用 水土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流域水土保持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壁成 李锐 +1 位作者 马晓云 王玉如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6-32,共7页
小流域水土保持信息系统,主要由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系统输出和应用等三部分组成。这个系统具有建立流域数据库,建立流域数字地形模型、统计分析、规划预测与动态仿真和编绘专题地图等主要功能;还具有扩充性,根据不同流域的实际需要,... 小流域水土保持信息系统,主要由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系统输出和应用等三部分组成。这个系统具有建立流域数据库,建立流域数字地形模型、统计分析、规划预测与动态仿真和编绘专题地图等主要功能;还具有扩充性,根据不同流域的实际需要,增加新功能,以满足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与管理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流域 水土保持 信息系统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沟壑区土壤抗冲性研究──以黄委会西峰水土保持试验站为例 被引量:12
11
作者 郑世清 周佩华 周保林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2-16,共5页
通过对西峰水保站1964~1980年径流小区观测资料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次暴雨侵蚀模数与径流深之间以幂函数相关为最好(g=aH ̄b)。笔者以单位面积、单位径流深的冲刷量均值(kw)做为描述土壤抗冲性的指标,并对其影... 通过对西峰水保站1964~1980年径流小区观测资料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次暴雨侵蚀模数与径流深之间以幂函数相关为最好(g=aH ̄b)。笔者以单位面积、单位径流深的冲刷量均值(kw)做为描述土壤抗冲性的指标,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沟壑区 土壤抗冲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坡耕地水土保持措施效益评价试验研究 (Ⅲ)坡耕地水土保持措施综合效益评价 被引量:10
12
作者 蒋定生 黄国俊 范兴科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8-13,共6页
根据实验结果,从社会、水土保持和生态经济三个方面来评价坡耕地水土保持措施综合效益,并以建立的模型为基础,采用模拟方法,找出了影响综合效益的主导因素及高效益型组合技术方案。
关键词 坡耕地 水土保持措施 效益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坡耕地水土保持措施效益评价试验研究 (Ⅰ)坡耕地水土保持措施对降雨入渗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蒋定生 范兴科 黄国俊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10,共10页
本试验采用二次止交旋转回归组合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地面坡度、平均降雨强度、暴雨雨型、水土保持措施和植被覆盖度对降雨入渗的影响,经分析,已得到两个描述与入渗结果有关的多维反应面回归方程。试验表明,坡耕地上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对... 本试验采用二次止交旋转回归组合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地面坡度、平均降雨强度、暴雨雨型、水土保持措施和植被覆盖度对降雨入渗的影响,经分析,已得到两个描述与入渗结果有关的多维反应面回归方程。试验表明,坡耕地上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对拦蓄降雨,增强入渗有显著效益。在供试的几种水土保持措施中,以水平梯田效果最佳,其次为隔坡梯田,再次为水平沟种植。在59~70min 时间内,降水80~90mm,基本上能全部就地拦蓄入渗,不发生径流。随着地面坡度和平均降雨强度的增大,发生径流或者蓄水超渗的起始时间提前;增加农田植被覆盖,将有利于拦蓄降雨,增大入渗,保护土壤;随着降雨雨型的变化,土壤入渗速率依时间变化曲线与常态有压入渗时迥然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耕地 水土保持措施 降雨入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松人工林组成部分的水土保持作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赵鸿雁 吴钦孝 刘向东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1期9-14,共6页
分析了油松人工林各部分的水土保持作用,及根系层的渗透和不同处理林地的产流产沙量。结果表明,林冠层和枯枝落叶层的截留率分别为19.76%和9.3%;枯枝落叶层阻延径流流出时间与其厚度呈正比例关系,且给出了与其被影响因子之间的回归方程。
关键词 油松 人工林 径流 水土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作物水土保持效益的数值化综合评价 被引量:12
15
作者 张兴昌 卢宗凡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51-56,共6页
根据1987—1991年8种农作物的不同年均产量、产值、土壤侵蚀模数及径流量四个指标,对农作物水土保持效益进行了分析和数值化综合评价。结果认为:黑豆的水土保持效益最为突出,小麦最低。土壤侵蚀模数指标对水土保持效益贡献最大,径流量次... 根据1987—1991年8种农作物的不同年均产量、产值、土壤侵蚀模数及径流量四个指标,对农作物水土保持效益进行了分析和数值化综合评价。结果认为:黑豆的水土保持效益最为突出,小麦最低。土壤侵蚀模数指标对水土保持效益贡献最大,径流量次之,作物产量、产值最小。主要农作物水土保持效益大小排序为:黑豆>黄豆+黄芥>春播荞麦>谷子>马铃薯>黄豆>夏播荞麦>小麦>CK 水平沟>CK 裸露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水土保持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水土保持措施对强化降水入渗和减沙的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石生新 蒋定生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1994年第1期82-88,共7页
采用人工降雨方法,较系统地研究了耕作措施、生物措施、田间工程措施、工程整地造林措施对强化降水入渗和减少径流泥沙的影响。
关键词 水土保持措施 强化降水入渗 径流 泥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耕作措施对保持水土、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和转化率的效应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德轩 梁银丽 +1 位作者 刘冠军 王秀平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41-44,共4页
在田间及人工模拟试验条件下,对提高旱地降水的利用率和转化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土壤缺水条件下,播种前深翻会造成水分大量散失;夏闲地深翻会加剧水分消耗。旱地闭口过暑具有明显地保墒作用;耕层经常保持5—10厘米的细土(尤其... 在田间及人工模拟试验条件下,对提高旱地降水的利用率和转化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土壤缺水条件下,播种前深翻会造成水分大量散失;夏闲地深翻会加剧水分消耗。旱地闭口过暑具有明显地保墒作用;耕层经常保持5—10厘米的细土(尤其是腐植质土)或人工地表覆盖,可大大降低蒸发量,保墒效果显著,并对提高地温、增加土壤有效养分、增加小麦分蘖、促进根系发育、降低冻害、增加产量有明显作用。提高土壤肥力,增施有机肥及化肥,能有效地提高降水的转化率,把有限水分的潜力变为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耕作 水分 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黄之本在于水土保持 被引量:6
18
作者 周佩华 吴普特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6,11,共7页
该文论证了在漫长的地质时期,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强度变化幅度很大,有时异常强烈,有时则很轻微。根据子午岭地区土壤侵蚀由强变弱的实例,以及许多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先进典型,说明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完全可以治理。只有水土保持才是... 该文论证了在漫长的地质时期,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强度变化幅度很大,有时异常强烈,有时则很轻微。根据子午岭地区土壤侵蚀由强变弱的实例,以及许多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先进典型,说明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完全可以治理。只有水土保持才是根治黄河水害、促进当地农业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土壤侵蚀 水土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型薪炭林建立途径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立 周泽生 +3 位作者 汪有科 傅左 杨光 杨保田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1992年第1期1-18,共18页
农村能源是当今世界上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我国农村能源严重短缺,黄土高原地区农村能源尤为突出,而发展薪炭林则是解决我国农村能源最现实、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通过试验提出建立水土保持型薪炭林的系列技术及提高其生产力的有效措... 农村能源是当今世界上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我国农村能源严重短缺,黄土高原地区农村能源尤为突出,而发展薪炭林则是解决我国农村能源最现实、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通过试验提出建立水土保持型薪炭林的系列技术及提高其生产力的有效措施,可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发展和建造薪炭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型薪炭林 造林密度 配置类型 轮伐利用 多用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沟耕作在不同坡度上的水土保持效应 被引量:28
20
作者 林和平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63-69,共7页
从坡度与耕作措施相结合的角度,研究了水平沟耕作、普通等高耕作在不同坡度上的土壤侵蚀,可溶性氮素损失,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及对实施水平沟种植的谷子、马铃薯、荞麦等主要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平沟耕作与普通等高耕作... 从坡度与耕作措施相结合的角度,研究了水平沟耕作、普通等高耕作在不同坡度上的土壤侵蚀,可溶性氮素损失,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及对实施水平沟种植的谷子、马铃薯、荞麦等主要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平沟耕作与普通等高耕作相比,在坡度增大的过程中,对土壤侵蚀、可溶性氮素均具有稳定的缓冲效应;随着坡度的增大,三种作物水分利用率下降以马铃薯最敏感,其次是荞麦,而谷子相对比较稳定,从对30~200cm 土层储水量的分析得出,水平沟耕作的临界坡度应以20°左右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 水土保持 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