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晋陕蒙矿区排土场不同改良模式下土壤养分效应研究
被引量:
19
1
作者
王丽丽
甄庆
+3 位作者
王颖
孙层层
严翔
郑纪勇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25-1533,共9页
探究晋陕蒙矿区排土场不同改良模式下土壤养分效应及差异。在内蒙古准格尔旗永利煤矿排土场,选取砒砂岩沙黄土混掺(FS)、风化煤沙黄土混掺(WC)、沙黄土(SL)三种人工熟化的新构土体,与周边以长芒草为主的原地貌土壤(OL)以及新建排土场(CK...
探究晋陕蒙矿区排土场不同改良模式下土壤养分效应及差异。在内蒙古准格尔旗永利煤矿排土场,选取砒砂岩沙黄土混掺(FS)、风化煤沙黄土混掺(WC)、沙黄土(SL)三种人工熟化的新构土体,与周边以长芒草为主的原地貌土壤(OL)以及新建排土场(CK)作对比,分析3种改良模式下0~20 cm表层土壤中有机碳、全氮、硝态氮、铵态氮、有效磷的含量变化及改良效果差异,并采用加权综合法对几种土壤类型的养分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不同改良模式排土场相比新建排土场,土壤各养分含量均有显著提高,原地貌土壤在0~10 cm和10~20 cm两个土层中,有效磷含量较对照分别降低了0.36 mg·kg-1和0.9 mg·kg-1。(2)重构小区中不同改良模式下土壤有机碳、有效磷、硝态氮均已超过原地貌土壤养分含量,土壤铵态氮基本达到原地貌水平,土壤全氮尚未恢复至原地貌水平。(3)由5种土壤养分指标计算出的土壤质量指数在0~10 cm土层中的变化范围是0.16~0.79,在10~20 cm土层中的变化范围是0.16~0.55,几种土壤类型的土壤质量指数排序为WC>FS>SL>OL>CK。总体而言,不同改良模式土壤养分质量以风化煤掺混土体最高,其次是砒砂岩掺混土体,沙黄土高于原地貌土壤,对照质量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土场
砒砂岩
风化煤
土壤养分
改良效果
土壤质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砒砂岩风化物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及蒸发的影响
被引量:
20
2
作者
张磊
齐瑞鹏
+2 位作者
张应龙
郑纪勇
张兴昌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7-86,共10页
运用高速离心机法和室内模拟蒸发的方法,对比研究了红色(RS)、灰色(GS)和白色(WS)三种颜色砒砂岩风化物在不同添加比例条件下对沙黄土和风沙土水分特征曲线、供水能力和干旱过程中失水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砒砂岩风化物的添加对沙黄土...
运用高速离心机法和室内模拟蒸发的方法,对比研究了红色(RS)、灰色(GS)和白色(WS)三种颜色砒砂岩风化物在不同添加比例条件下对沙黄土和风沙土水分特征曲线、供水能力和干旱过程中失水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砒砂岩风化物的添加对沙黄土和风沙土水分特征曲线有较明显的影响。砒砂岩风化物的持水能力均高于沙黄土和风沙土,砒砂岩风化物添加提高了风沙土和沙黄土的持水能力,降低了沙黄土和风沙土失水速率;较低比例的砒砂岩风化物提高了沙黄土和风沙土的比水容量,但对风沙土和沙黄土低吸力段供水能力的提高作用并不明显。整个蒸发期间,砒砂岩风化物降低了沙黄土的标准蒸发量,而对于风沙土,其作用是蒸发前期降低,中后期增加。红色、灰色、白色三种砒砂岩风化物分别使风沙土的蒸发失水比提高了11.59%、10.14%和0.01%,添加三种砒砂岩风化物后的处理的最终平均含水量分别是风沙土的4倍、2.33倍、1.33倍,使沙黄土的蒸发失水比降低了13.33%、13.33%、29.52%,最终含水量降低了45.83%、54.17%、66.67%。因此,从提高土壤持水能力方面考虑,砒砂岩可以用于当地矿区和排土场区土壤改良,以促进生态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砒砂岩
水分特征曲线
供水能力
蒸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物炭和AM真菌提高矿区土壤养分有效性的机理
被引量:
20
3
作者
悦飞雪
李继伟
+2 位作者
王艳芳
石兆勇
刘领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25-1334,共10页
【目的】矿区土壤贫瘠、有效养分含量低,而生物炭和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 AM)真菌能够改善土壤养分,提高植物对环境胁迫的抗性和养分的利用。因此探究生物炭和AM真菌对矿区土壤的改良效果,可为矿区污染土壤生态恢复和新型...
【目的】矿区土壤贫瘠、有效养分含量低,而生物炭和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 AM)真菌能够改善土壤养分,提高植物对环境胁迫的抗性和养分的利用。因此探究生物炭和AM真菌对矿区土壤的改良效果,可为矿区污染土壤生态恢复和新型肥料的开发提供参考。【方法】温室盆栽试验的土壤采自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江春矿区,以玉米"弘单897"为试验材料。试验设计4个处理,分别为原状土壤对照(CK)、添加生物炭(B)、接种AM真菌(M)、添加生物炭和接种AM真菌(BM),每处理重复8次,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玉米于矿区土壤中培育2个月后收获,测定根系生长、生理特性和土壤养分含量。【结果】施用生物炭和接种AM真菌均能够促进玉米生长,提高玉米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_s)、叶色值(SPAD值)和抗氧化酶活性,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接种AM真菌对促进玉米生长、改善生理特性和磷吸收的效果优于生物炭,而生物炭提高土壤pH值和玉米对钾吸收的效果较好。生物炭和AM真菌联合处理玉米的总根长、根部和地上部干重分别较CK增加了84.22%、176.67%和45.84%,玉米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分别较对照提高35.42%、56.44%和88.31%,叶色值比CK提高了22.77%,菌根侵染率较CK提高234.20%,菌丝密度可达到4.37 m/g,总球囊霉素和易提取球囊霉素分别达到4.32 g/kg和1.60 g/kg,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24.23%、43.26%、98.63%和33.93%。【结论】生物炭和AM真菌单独或复合处理均能够促进玉米生长和提高土壤养分有效性,生物炭和AM真菌联合处理可促进玉米生长、改善生理特性、促进养分吸收、提高土壤养分效果,可作为退化土壤生态修复和农业生产安全的一项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丛枝菌根真菌
煤矿区
玉米生长
土壤养分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晋陕蒙露天煤矿排土场土壤团聚体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
8
4
作者
刘鸿涛
郑纪勇
+2 位作者
李高亮
马章怀
杨凯齐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7-143,共7页
为了探究风化煤和砒砂岩添加对晋陕蒙矿区排土场土壤团聚体特征的影响,在晋陕蒙矿区建立了沙黄土(L)、沙黄土+砒砂岩(LS)、沙黄土+风化煤(LW)和沙黄土+风化煤+砒砂岩(LSW)4种新构土体。4年后通过干筛法和湿筛法测定土壤团聚体组成,分析...
为了探究风化煤和砒砂岩添加对晋陕蒙矿区排土场土壤团聚体特征的影响,在晋陕蒙矿区建立了沙黄土(L)、沙黄土+砒砂岩(LS)、沙黄土+风化煤(LW)和沙黄土+风化煤+砒砂岩(LSW)4种新构土体。4年后通过干筛法和湿筛法测定土壤团聚体组成,分析了新构土壤的团聚体组成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在沙黄土中添加砒砂岩和风化煤能够增加力稳性团聚体中<0.25 mm的含量,提高水稳性团聚体土壤粒径的平均质量直径与几何平均质量直径,减小土壤分形维数,分别达到0.843、0.751 mm和2.803。LSW具有最高的有机质含量(21.45 g·kg^-1)和水稳性团聚体数量(60.41%),团聚体破损率(30.85%)达到最低。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晋陕蒙矿区排土场沙黄土中添加风化煤与砒砂岩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结构稳定性。而单独添加风化煤后,虽然大团聚体含量显著增加,但是却降低了土壤稳定性。研究阐明了添加风化煤和砒砂岩对矿区新构排土场土壤团聚体的影响,对土壤质地恢复和水土保持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稳定性团聚体
平均质量直径
几何平均质量直径
分形维数
土壤有机质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用溶质锋信息估计溶质迁移参数方法分析
被引量:
2
5
作者
郑纪勇
王全九
邵明安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1-226,共6页
获取土壤溶质迁移参数是利用数学模型预测土壤溶质迁移过程的前提。本文根据对流弥散方程(Convective-dispersive equation,CDE)的一级近似解,建立了土壤溶质迁移过程中溶质锋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并以时域反射仪(Time domain reflecto...
获取土壤溶质迁移参数是利用数学模型预测土壤溶质迁移过程的前提。本文根据对流弥散方程(Convective-dispersive equation,CDE)的一级近似解,建立了土壤溶质迁移过程中溶质锋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并以时域反射仪(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TDR)为手段、Cl-为对象,通过与土壤溶质穿透曲线(Breakthrough curve,BTC)拟合法相比较,研究了利用该函数关系确定溶质迁移参数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估计的R比较接近,而溶质锋信息法估计的水动力弥散系数D小于穿透曲线拟合法。TDR探测的溶质锋滞后于理论溶质锋,是导致利用溶质锋信息估计水动力弥散系数D偏小的原因之一。将溶质锋信息法估计的迁移参数代入CDE计算的土壤溶质穿透曲线与实测土壤溶质穿透曲线比较发现,风沙土中计算的穿透曲线整体滞后于实测穿透曲线,但两者的穿透过程基本一致,土中计算的初始、完全穿透时间与试验穿透曲线一致,但穿透过程有所差异,说明溶质锋信息法估计的迁移参数具有一定的可应用性,在估计水动力弥散系数的精度方面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E解析解
参数估计
溶质锋
C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晋陕蒙矿区排土场不同改良模式下土壤养分效应研究
被引量:
19
1
作者
王丽丽
甄庆
王颖
孙层层
严翔
郑纪勇
机构
中国科学院
水利部
水土
保持
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
学院
出处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25-1533,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504504-2)
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项目(KFJ-STS-ZDTP-012)资助.
文摘
探究晋陕蒙矿区排土场不同改良模式下土壤养分效应及差异。在内蒙古准格尔旗永利煤矿排土场,选取砒砂岩沙黄土混掺(FS)、风化煤沙黄土混掺(WC)、沙黄土(SL)三种人工熟化的新构土体,与周边以长芒草为主的原地貌土壤(OL)以及新建排土场(CK)作对比,分析3种改良模式下0~20 cm表层土壤中有机碳、全氮、硝态氮、铵态氮、有效磷的含量变化及改良效果差异,并采用加权综合法对几种土壤类型的养分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不同改良模式排土场相比新建排土场,土壤各养分含量均有显著提高,原地貌土壤在0~10 cm和10~20 cm两个土层中,有效磷含量较对照分别降低了0.36 mg·kg-1和0.9 mg·kg-1。(2)重构小区中不同改良模式下土壤有机碳、有效磷、硝态氮均已超过原地貌土壤养分含量,土壤铵态氮基本达到原地貌水平,土壤全氮尚未恢复至原地貌水平。(3)由5种土壤养分指标计算出的土壤质量指数在0~10 cm土层中的变化范围是0.16~0.79,在10~20 cm土层中的变化范围是0.16~0.55,几种土壤类型的土壤质量指数排序为WC>FS>SL>OL>CK。总体而言,不同改良模式土壤养分质量以风化煤掺混土体最高,其次是砒砂岩掺混土体,沙黄土高于原地貌土壤,对照质量最差。
关键词
排土场
砒砂岩
风化煤
土壤养分
改良效果
土壤质量指数
Keywords
Mine dump
Fieldspathic sandstone
Weathered coal
Soil nutrient
Ameliorating effect
Soil quality index
分类号
S158.2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砒砂岩风化物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及蒸发的影响
被引量:
20
2
作者
张磊
齐瑞鹏
张应龙
郑纪勇
张兴昌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
学院
榆林沙漠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和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7-86,共10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KZCX2-XB3-13)
科技部科技惠民计划项目(2012GS610203)资助
文摘
运用高速离心机法和室内模拟蒸发的方法,对比研究了红色(RS)、灰色(GS)和白色(WS)三种颜色砒砂岩风化物在不同添加比例条件下对沙黄土和风沙土水分特征曲线、供水能力和干旱过程中失水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砒砂岩风化物的添加对沙黄土和风沙土水分特征曲线有较明显的影响。砒砂岩风化物的持水能力均高于沙黄土和风沙土,砒砂岩风化物添加提高了风沙土和沙黄土的持水能力,降低了沙黄土和风沙土失水速率;较低比例的砒砂岩风化物提高了沙黄土和风沙土的比水容量,但对风沙土和沙黄土低吸力段供水能力的提高作用并不明显。整个蒸发期间,砒砂岩风化物降低了沙黄土的标准蒸发量,而对于风沙土,其作用是蒸发前期降低,中后期增加。红色、灰色、白色三种砒砂岩风化物分别使风沙土的蒸发失水比提高了11.59%、10.14%和0.01%,添加三种砒砂岩风化物后的处理的最终平均含水量分别是风沙土的4倍、2.33倍、1.33倍,使沙黄土的蒸发失水比降低了13.33%、13.33%、29.52%,最终含水量降低了45.83%、54.17%、66.67%。因此,从提高土壤持水能力方面考虑,砒砂岩可以用于当地矿区和排土场区土壤改良,以促进生态修复。
关键词
砒砂岩
水分特征曲线
供水能力
蒸发
Keywords
Soft sandstone
Soil water retention curve
Water supply capacity
Evaporation
分类号
S152.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物炭和AM真菌提高矿区土壤养分有效性的机理
被引量:
20
3
作者
悦飞雪
李继伟
王艳芳
石兆勇
刘领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农
学院
中国科学院
水利部
水土
保持
研究所
/
黄土高原
土壤侵蚀
和旱地农业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25-1334,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31700367)
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项目(2016GGJS-062)
河南科技大学学科提升振兴A计划项目(13660002)
文摘
【目的】矿区土壤贫瘠、有效养分含量低,而生物炭和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 AM)真菌能够改善土壤养分,提高植物对环境胁迫的抗性和养分的利用。因此探究生物炭和AM真菌对矿区土壤的改良效果,可为矿区污染土壤生态恢复和新型肥料的开发提供参考。【方法】温室盆栽试验的土壤采自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江春矿区,以玉米"弘单897"为试验材料。试验设计4个处理,分别为原状土壤对照(CK)、添加生物炭(B)、接种AM真菌(M)、添加生物炭和接种AM真菌(BM),每处理重复8次,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玉米于矿区土壤中培育2个月后收获,测定根系生长、生理特性和土壤养分含量。【结果】施用生物炭和接种AM真菌均能够促进玉米生长,提高玉米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_s)、叶色值(SPAD值)和抗氧化酶活性,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接种AM真菌对促进玉米生长、改善生理特性和磷吸收的效果优于生物炭,而生物炭提高土壤pH值和玉米对钾吸收的效果较好。生物炭和AM真菌联合处理玉米的总根长、根部和地上部干重分别较CK增加了84.22%、176.67%和45.84%,玉米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分别较对照提高35.42%、56.44%和88.31%,叶色值比CK提高了22.77%,菌根侵染率较CK提高234.20%,菌丝密度可达到4.37 m/g,总球囊霉素和易提取球囊霉素分别达到4.32 g/kg和1.60 g/kg,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24.23%、43.26%、98.63%和33.93%。【结论】生物炭和AM真菌单独或复合处理均能够促进玉米生长和提高土壤养分有效性,生物炭和AM真菌联合处理可促进玉米生长、改善生理特性、促进养分吸收、提高土壤养分效果,可作为退化土壤生态修复和农业生产安全的一项有效措施。
关键词
生物炭
丛枝菌根真菌
煤矿区
玉米生长
土壤养分有效性
Keywords
stalk-derived biochar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coal mining area
maize growth
soil nutrient availability
分类号
S156 [农业科学—土壤学]
S158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晋陕蒙露天煤矿排土场土壤团聚体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
8
4
作者
刘鸿涛
郑纪勇
李高亮
马章怀
杨凯齐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
学院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和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7-143,共7页
基金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504504,2016YFC05017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1225)。
文摘
为了探究风化煤和砒砂岩添加对晋陕蒙矿区排土场土壤团聚体特征的影响,在晋陕蒙矿区建立了沙黄土(L)、沙黄土+砒砂岩(LS)、沙黄土+风化煤(LW)和沙黄土+风化煤+砒砂岩(LSW)4种新构土体。4年后通过干筛法和湿筛法测定土壤团聚体组成,分析了新构土壤的团聚体组成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在沙黄土中添加砒砂岩和风化煤能够增加力稳性团聚体中<0.25 mm的含量,提高水稳性团聚体土壤粒径的平均质量直径与几何平均质量直径,减小土壤分形维数,分别达到0.843、0.751 mm和2.803。LSW具有最高的有机质含量(21.45 g·kg^-1)和水稳性团聚体数量(60.41%),团聚体破损率(30.85%)达到最低。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晋陕蒙矿区排土场沙黄土中添加风化煤与砒砂岩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结构稳定性。而单独添加风化煤后,虽然大团聚体含量显著增加,但是却降低了土壤稳定性。研究阐明了添加风化煤和砒砂岩对矿区新构排土场土壤团聚体的影响,对土壤质地恢复和水土保持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水稳定性团聚体
平均质量直径
几何平均质量直径
分形维数
土壤有机质含量
Keywords
water-stable aggregates
mean weight diameter
geometric mean weight diameter
fractal dimension
soil organic matter content
分类号
S152 [农业科学—土壤学]
X14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溶质锋信息估计溶质迁移参数方法分析
被引量:
2
5
作者
郑纪勇
王全九
邵明安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水土
保持
研究所
黄土高原
土壤侵蚀
和旱地农业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和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1-226,共6页
基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新团队计划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No.2004109)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领域前沿项目(SW05501)
文摘
获取土壤溶质迁移参数是利用数学模型预测土壤溶质迁移过程的前提。本文根据对流弥散方程(Convective-dispersive equation,CDE)的一级近似解,建立了土壤溶质迁移过程中溶质锋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并以时域反射仪(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TDR)为手段、Cl-为对象,通过与土壤溶质穿透曲线(Breakthrough curve,BTC)拟合法相比较,研究了利用该函数关系确定溶质迁移参数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估计的R比较接近,而溶质锋信息法估计的水动力弥散系数D小于穿透曲线拟合法。TDR探测的溶质锋滞后于理论溶质锋,是导致利用溶质锋信息估计水动力弥散系数D偏小的原因之一。将溶质锋信息法估计的迁移参数代入CDE计算的土壤溶质穿透曲线与实测土壤溶质穿透曲线比较发现,风沙土中计算的穿透曲线整体滞后于实测穿透曲线,但两者的穿透过程基本一致,土中计算的初始、完全穿透时间与试验穿透曲线一致,但穿透过程有所差异,说明溶质锋信息法估计的迁移参数具有一定的可应用性,在估计水动力弥散系数的精度方面有待提高。
关键词
CDE解析解
参数估计
溶质锋
Cl-
Keywords
Analytical solution of CDE
Parameter's estimation
Solute front
Cl-
分类号
S152.72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晋陕蒙矿区排土场不同改良模式下土壤养分效应研究
王丽丽
甄庆
王颖
孙层层
严翔
郑纪勇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砒砂岩风化物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及蒸发的影响
张磊
齐瑞鹏
张应龙
郑纪勇
张兴昌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生物炭和AM真菌提高矿区土壤养分有效性的机理
悦飞雪
李继伟
王艳芳
石兆勇
刘领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晋陕蒙露天煤矿排土场土壤团聚体的变化特征
刘鸿涛
郑纪勇
李高亮
马章怀
杨凯齐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利用溶质锋信息估计溶质迁移参数方法分析
郑纪勇
王全九
邵明安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