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汉病毒所在抗病毒免疫研究方面获得重要突破
1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62-962,共1页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周溪研究员课题组与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秦成峰研究员课题组合作,在抗病毒免疫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揭示了RNA干扰(RNAi)通路在哺乳动物中具有抗病毒免疫功能。相关研究成果以“Human virus ...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周溪研究员课题组与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秦成峰研究员课题组合作,在抗病毒免疫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揭示了RNA干扰(RNAi)通路在哺乳动物中具有抗病毒免疫功能。相关研究成果以“Human virus - derived small RNAs can confer antiviral immunity inmammals”(人类病毒来源的小RNA在哺乳动物中产生抗病毒免疫反应)为题发表在Immunity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抗病毒免疫 哺乳动物 RNA干扰 HUMAN VIRUS 军事医学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吡唑并吡啶酮类衍生物对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抑制作用研究
2
作者 李银燕 姜琳瑞 +3 位作者 陈至烜 梁锦龙 何晓雪 杨洁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7期914-921,共8页
目的探究3-(4-氯苯基)-1,4-二苯基-1,4,5,7-四氢-6H-吡唑并[3,4-b]吡啶-6-酮(以下简称为J1)体外抑制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作用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评价化合物J1对Vero-E6、ACE2/293T和HRT18细胞的毒性。利用感染性SARS-... 目的探究3-(4-氯苯基)-1,4-二苯基-1,4,5,7-四氢-6H-吡唑并[3,4-b]吡啶-6-酮(以下简称为J1)体外抑制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作用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评价化合物J1对Vero-E6、ACE2/293T和HRT18细胞的毒性。利用感染性SARS-CoV-2和人冠状病毒OC43(HCoV-OC43)检测化合物J1的抗冠状病毒活性。采用SARS-CoV-2假病毒体外细胞感染模型和时间点加药实验检测J1抑制SARS-CoV-2病毒感染靶细胞的作用阶段。通过S蛋白介导的细胞融合抑制实验检测J1是否通过阻止病毒膜融合而抑制SARS-CoV-2的进入。采用SPR实验和分子对接技术阐明J1与SARS-CoV-2 S蛋白的作用。结果J1对Vero-E6、ACE2/293T和HRT18细胞的毒性较小,半数细胞毒性浓度CC50均大于100μmol·L^(-1)。J1能显著抑制SARS-CoV-2原始株和Delta变异株的活性,半数有效浓度EC50分别为607μmol·L^(-1)和221μmol·L^(-1)。此外,J1可抑制HCoV-OC43病毒的感染,显著减少NP蛋白和mRNA的表达。分子对接结果显示,J1通过氢键作用和疏水作用力与SARS-CoV-2 S蛋白活性位点稳定结合。机制研究结果表明,J1可抑制SARS-CoV-2病毒进入靶细胞,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57μmol·L^(-1)。J1浓度依赖性抑制SARS-CoV-2 S蛋白介导的细胞-细胞膜融合,SPR实验证实J1与S蛋白具有较强结合能力。结论吡唑并吡啶酮类衍生物J1通过靶向S蛋白抑制SARS-CoV-2进入靶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CoV-2 S 蛋白 抗冠状病毒药物 小分子化合物 进入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侵染花生的新病毒鉴定初报 被引量:11
3
作者 陈坤荣 许泽永 +3 位作者 晏立英 方小平 罗莉霞 熊克娟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2-85,共4页
从广东省广州市郊花生上分离获得1个新的病毒分离物,病毒粒体为球状,直径约100nm。该病毒分离物在人工接种鉴定的4科13种植物中,能侵染3科11种植物;与花生芽枯病毒(PBNV)抗血清有弱阳性反应;病毒SRNA3'端813个核苷酸序列与PBNV和西... 从广东省广州市郊花生上分离获得1个新的病毒分离物,病毒粒体为球状,直径约100nm。该病毒分离物在人工接种鉴定的4科13种植物中,能侵染3科11种植物;与花生芽枯病毒(PBNV)抗血清有弱阳性反应;病毒SRNA3'端813个核苷酸序列与PBNV和西瓜银叶斑驳病毒(WSMoV)同源性为80%左右,与Tospovirus属中其它病毒同源性为39%~65%。初步明确该病毒分离物为Tospovirus属的一种新病毒,暂定名为花生坏死斑点病毒(peanutnecroticspotvirus,PNS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病毒 花生坏死斑点病毒 鉴定 寄主范围 粒体形态 血清学性质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湖北分离株的分子鉴定 被引量:8
4
作者 毛迎新 刘明炎 +2 位作者 龚自明 张忠信 谭荣荣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85-689,699,共6页
运用PCR技术扩增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安徽分离株(EcobNPV-AH)和湖北分离株(EcobNPV-HB)的同源重复序列2(hr2),并对湖北分离株的hr2进行克隆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安徽分离株hr2扩增产物为2条DNA片段,大小约1300bp和... 运用PCR技术扩增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安徽分离株(EcobNPV-AH)和湖北分离株(EcobNPV-HB)的同源重复序列2(hr2),并对湖北分离株的hr2进行克隆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安徽分离株hr2扩增产物为2条DNA片段,大小约1300bp和1800bp,湖北分离株的hr2扩增产物为1条DNA片段,大小约1800bp,由基因型组成判断,EcobNPV-HB是新的地区分离株,其hr2全长1761个核苷酸,GC含量21.7%,编码540个氨基酸,具有重复性回文序列,较GenBank中登录的EcobNPV-AH的hr2多362个核苷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 湖北分离株 基因型 同源重复序列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锯缘青蟹呼肠孤病毒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被引量:7
5
作者 张叔勇 郑大胜 +3 位作者 白志强 牛桂兰 汤显春 柯丽华 《海洋渔业》 CSCD 2007年第3期277-280,共4页
在研究锯缘青蟹病害的过程中,从广东某养殖场分离到一株呼肠孤病毒(命名为SsRV)。病毒粒子为球状,直径约45 nm。病毒粒子基因组为12个节段的双链RNA;在1%琼脂糖电泳中SsRV基因组呈1/5/6带型,其分子量分别为3.8,2.5,2.4,2.0,1.9,1.8,1.3,... 在研究锯缘青蟹病害的过程中,从广东某养殖场分离到一株呼肠孤病毒(命名为SsRV)。病毒粒子为球状,直径约45 nm。病毒粒子基因组为12个节段的双链RNA;在1%琼脂糖电泳中SsRV基因组呈1/5/6带型,其分子量分别为3.8,2.5,2.4,2.0,1.9,1.8,1.3,1.2,1.1,1.1,1.0,1.0 kbp。根据病毒的宿主范围、基因组节段数及电泳型,此病毒很可能与地中海滨蟹呼肠孤病毒P和W 2共同构成呼肠孤病毒科一个新的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RV 锯缘青蟹 呼肠孤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减蛋综合症(EDS_(76))病毒的研究Ⅱ.GC^2株蛋白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罗怡珊 李天宪 +3 位作者 冯锋 赵林 姜平 张振兴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534-536,共3页
GC2株提纯后经SDS-PAGE分析得到13条多肽,分子量范围从112000~18000道尔顿,GC2株抗原与标准株比较为同一抗原性.
关键词 病毒 蛋白多肽 抗原性 鸡病 减蛋综合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茶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陈棣华 栗陶生 +3 位作者 肖莲春 张立人 刘明炎 张保良 《茶叶科学》 CAS CSCD 1989年第1期91-92,共2页
1987年在武昌县茶园中采集的灰茶尺蛾(Ecxtropis grisescens Warren)死虫标本,分离出一种核型多角体病毒。通过对该病毒的形态结构、病症及侵染虫体的组织部位的观察,发现属一种新的杆状核型多角体病毒,其分离观察结果如下: 将茶园中采... 1987年在武昌县茶园中采集的灰茶尺蛾(Ecxtropis grisescens Warren)死虫标本,分离出一种核型多角体病毒。通过对该病毒的形态结构、病症及侵染虫体的组织部位的观察,发现属一种新的杆状核型多角体病毒,其分离观察结果如下: 将茶园中采集到的病死虫用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型多角体病毒 尺蛾 组织部位 Warren 病毒分类 虫体 病毒粒子 解剖镜检 杆状病毒 差速离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蛋减少综合症病毒的研究Ⅰ.GC_2株的提纯及形态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罗怡珊 赵林 +3 位作者 李天宪 冯峰 姜平 张振兴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566-568,共3页
本文通过差速离心,连续蔗糖梯度离心分离纯化了EDS_(76)病毒GC_2株,提纯的病毒经电镜观察测定该病毒直径范围为60~75nm,平均直径为71nm,病毒为二十面体球形对称结构。
关键词 鸡病 减蛋综合症 病毒 GC2株 形态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方对虾杆状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装配 被引量:22
9
作者 张立人 张建红 +1 位作者 陈棣华 肖莲春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5期354-354,共1页
东方对虾杆状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装配张立人,张建红,陈棣华,肖莲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武汉430071)1974年美国Couch首次在桃红对虾的仔虾体内发现昆虫核型多角体病毒。1981年Lightner第一次在... 东方对虾杆状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装配张立人,张建红,陈棣华,肖莲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武汉430071)1974年美国Couch首次在桃红对虾的仔虾体内发现昆虫核型多角体病毒。1981年Lightner第一次在斑节对虾体内发现杆状病毒。其后日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对虾 杆状病毒病 宿主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防治辣椒烟青虫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光裕 刘敦化 +2 位作者 王锋 孙修炼 钱长发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19-20,共2页
林使用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防治辣椒烟青虫,经过3年试验,证明该病毒杀虫剂能有效地控制烟青虫的危害,防治效果与菊酯类化学杀虫剂速灭杀了、溴氰菊酯和来福灵相当,为生产无公害辣椒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虫手段。
关键词 辣椒 烟青虫 病毒杀虫剂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yGC对昆虫包涵体病毒的模式识别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湘民 汤显春 +3 位作者 刘进学 夏祥明 陈华 张世敏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6期37-42,共6页
用裂解毛细管色谱法对29株核型多角体病毒、16株颗粒体病毒和11株质型多角体病毒进行了表征分析,通过分析裂解图特征峰,可区分NPV、GV和CPV彼此间的差异和相同亚群不同分离株间的异同,用聚类分析可进一步证明PyGC... 用裂解毛细管色谱法对29株核型多角体病毒、16株颗粒体病毒和11株质型多角体病毒进行了表征分析,通过分析裂解图特征峰,可区分NPV、GV和CPV彼此间的差异和相同亚群不同分离株间的异同,用聚类分析可进一步证明PyGC对昆虫包涵体病毒模式识别的可行性。为分类鉴定病毒及其生化特性提供了一种现代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包涵体病毒 病毒 昆虫 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2年余姚市榨菜病毒病危害严重 被引量:3
12
作者 熊克娟 张森土 +3 位作者 朱佳甫 冯新军 陈绳亮 李天宪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2002年 余姚市 榨菜 病毒病 危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桐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DNA在3株昆虫细胞系中的转染 被引量:1
13
作者 梁布锋 邹帅洲 +1 位作者 梁莉 刘明富 《茶叶科学》 CAS CSCD 1991年第1期35-38,共4页
使用 DNA 磷酸钙共沉淀方法,把油桐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 DNA 导入3株昆虫细胞株。结果表明,同源细胞株的被转染率显著高于非同源细胞株。用间接免疫酶技术检测细胞中病毒多角体蛋白的存在来确定转染率的方法,可在转染21小时后就获得结果... 使用 DNA 磷酸钙共沉淀方法,把油桐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 DNA 导入3株昆虫细胞株。结果表明,同源细胞株的被转染率显著高于非同源细胞株。用间接免疫酶技术检测细胞中病毒多角体蛋白的存在来确定转染率的方法,可在转染21小时后就获得结果,该方法快速、简便。同时,还研究了吸附时间和病毒 DNA 浓度对转染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桐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 DNA 昆虫细胞系 转染 间接免疫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菇菌丝体杆形病毒的RT-PCR检测及鉴定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春乐 张忠信 +3 位作者 应国华 吕明亮 薛振文 李伶俐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9-82,共4页
根据GenBank公布的香菇杆形病毒部分基因组序列(登录号:GQ372842)设计引物,建立了香菇菌丝体病毒的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方法,浙江省的36个香菇栽培菌株的菌丝体经鉴定,... 根据GenBank公布的香菇杆形病毒部分基因组序列(登录号:GQ372842)设计引物,建立了香菇菌丝体病毒的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方法,浙江省的36个香菇栽培菌株的菌丝体经鉴定,菌株988、939、937、9319、868、66和WL-3的菌丝体不含杆形病毒;菌株灵的菌丝体可能含有杆形病毒;另外28个香菇菌株的菌丝体可能感染杆形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菌丝体 杆形病毒 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保藏及其对疫苗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绳亮 李天宪 +1 位作者 张忠 杨宝玉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2年第5期86-88,共3页
将不同地区收集到的 8株兔病毒性出血症典型病料 ,放在 -3 0℃低温冰箱中分别保藏 5年和 1 0年 ,保藏期满后取样检测血凝效价 ;并用保藏 5年的 RHDV病料和 2 0 0 1年活化增殖的新鲜病料分别制成病毒疫苗。试验结果表明 RHDV以病料形式 ... 将不同地区收集到的 8株兔病毒性出血症典型病料 ,放在 -3 0℃低温冰箱中分别保藏 5年和 1 0年 ,保藏期满后取样检测血凝效价 ;并用保藏 5年的 RHDV病料和 2 0 0 1年活化增殖的新鲜病料分别制成病毒疫苗。试验结果表明 RHDV以病料形式 (主要是肝、肺等脏器 )保藏 ,在 -3 0℃低温冰箱中 ,经 5年后 ,病毒血凝效价稳定不变 ,保藏 1 0年后总下降率为2 5% ,但病毒效价仍大于 2 560 ,可用于疫苗生产 ;说明该病毒在上述条件下保藏 5~ 1 0年病毒是比较稳定的。不同保藏年限的病料批量生产疫苗 ,安全性和免疫保护率均达到 1 0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出血症病毒 保藏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水螯虾的病毒性病原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叔勇 舒新亚 《水产科技情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70-175,共6页
综述了国内外对淡水螯虾病毒性病原的研究情况,内容包括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杆形病毒(欧洲螯虾杆形病毒、白螯螯虾杆形病毒、宽大太平螯虾杆形病毒、雅比螯虾杆形病毒、红螯螯虾杆形病毒),细小病毒(包括雅比螯虾系统性细小病毒、红螯螯... 综述了国内外对淡水螯虾病毒性病原的研究情况,内容包括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杆形病毒(欧洲螯虾杆形病毒、白螯螯虾杆形病毒、宽大太平螯虾杆形病毒、雅比螯虾杆形病毒、红螯螯虾杆形病毒),细小病毒(包括雅比螯虾系统性细小病毒、红螯螯虾鳃细小病毒、红螯螯虾细小病毒、红螯螯虾产卵死亡综合征细小病毒),红螯螯虾肝胰腺呼肠孤病毒,传染性肌肉坏死病毒,小RNA病毒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螯虾 病毒性疾病 病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棉铃虫的生态学途径——病毒生防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光裕 孙修炼 《生态农业研究》 CSCD 1995年第3期26-29,共4页
张光裕,孙修炼:控制棉铃虫的生态学途径——病毒生防,《生态农业研究》,3(3)1995:26—29 棉铃虫是危害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害虫,危害棉花等多种作物。由于它对化学农药的抗性增强,单纯依靠化学农药难以控制该种害虫的发生和危害。因此,... 张光裕,孙修炼:控制棉铃虫的生态学途径——病毒生防,《生态农业研究》,3(3)1995:26—29 棉铃虫是危害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害虫,危害棉花等多种作物。由于它对化学农药的抗性增强,单纯依靠化学农药难以控制该种害虫的发生和危害。因此,开展生态控制途径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棉铃虫病毒杀虫剂是我国第一个成功开发的昆虫病毒杀虫剂。本文主要介绍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NPV)的基本特性、在环境中的稳定性、病毒生防技术及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核多角体病毒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NYVV)株系初步鉴定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蓉 白生海 薛翠峰 《中国糖料》 1998年第1期11-13,共3页
对宁夏各病区采集的典型甜菜丛根病标样经单斑转接后,在番杏上稳定表现同心轮纹斑(CR)、黄斑(YS)和坏死斑(NS)3种症状;3种症状病叶经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试均与NYVV抗血清呈阳性反应;回接甜菜根部,均对甜菜... 对宁夏各病区采集的典型甜菜丛根病标样经单斑转接后,在番杏上稳定表现同心轮纹斑(CR)、黄斑(YS)和坏死斑(NS)3种症状;3种症状病叶经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试均与NYVV抗血清呈阳性反应;回接甜菜根部,均对甜菜表现出致病性。试验初步确定了BNYVV在宁存在CR、YS和NS3个株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丛根病 BNYVV 株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瘟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汉中 《国外兽医学(畜禽疾病)》 CSCD 1996年第1期5-7,共3页
近年来,很多学者对猪霍乱病毒、牛腹泻病毒和羊边界病毒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作者在参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以上三种瘟毒从基因结构和它们的致病性、抗原的相互关系与种族间的交叉感染、核酸与氨基酸之间的同源性、Ubi... 近年来,很多学者对猪霍乱病毒、牛腹泻病毒和羊边界病毒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作者在参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以上三种瘟毒从基因结构和它们的致病性、抗原的相互关系与种族间的交叉感染、核酸与氨基酸之间的同源性、Ubiquitins的发现及其功能、瘟病毒的检测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对继续研究瘟病毒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瘟病毒 分子生物学 家畜病毒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兔出血症病毒某些性质的研究
20
作者 李天宪 赵林 +1 位作者 冯锋 陈绳亮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48-352,共5页
采用氯仿、聚乙二醇一硫酸葡聚糖钠盐二相系统和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从患兔出血症死亡兔肝组织中提取、纯化病毒。该病毒粒子无囊膜,呈20面体对称,直径一般为33~37nm。其三角剖分数T=3,共有32个子粒,每一子粒为中空... 采用氯仿、聚乙二醇一硫酸葡聚糖钠盐二相系统和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从患兔出血症死亡兔肝组织中提取、纯化病毒。该病毒粒子无囊膜,呈20面体对称,直径一般为33~37nm。其三角剖分数T=3,共有32个子粒,每一子粒为中空、外径为9nm左右的圆形轮廓。经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后,可获得沉降系数为166s的病毒颗粒,这种颗粒具有很强的感染性。二苯胺试验,吖啶橙染色、甲醛试验及热变性曲线表明,该病毒是单链DNA病毒。电镜下经甲酰胺法展层的病毒核酸呈单链线状,分子量平均为21×106道尔顿。53s中空的圆形子粒,有很强的血凝性,而对照组铁蛋白和同一条件下所制备正常兔肝成份无凝血特性,说明53s的9nm粒子应为病毒外壳蛋白子粒。该病毒粒子经琼脂糖双扩散试验显示不同于兔细小病毒标准抗血清产生沉淀线。根据试验结果显示,我们认为该RHDV可能是兔出血症病毒的新血清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出血症 病毒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