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解析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的全脑输入网络
1
作者
邱宇翔
文鹏杰
+3 位作者
朱霖
胡广达
周佳琪
徐富强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07-817,共11页
借助狂犬病毒与伪狂犬病毒逆向示踪工具解析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在全脑范围内的单级与多级输入网络,基于Vglut2-ire-Cre转基因小鼠,利用逆向腺相关病毒工具绘制PAG的谷氨酸能神经元输入网络,发现下丘脑腹内侧核(VMH)区域的谷氨酸能...
借助狂犬病毒与伪狂犬病毒逆向示踪工具解析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在全脑范围内的单级与多级输入网络,基于Vglut2-ire-Cre转基因小鼠,利用逆向腺相关病毒工具绘制PAG的谷氨酸能神经元输入网络,发现下丘脑腹内侧核(VMH)区域的谷氨酸能神经元对PAG有大量投射.为进一步研究投射到PAG的VMH中谷氨酸能神经元的单级上游输入网络,首先验证了携带CaMKⅡα启动子的AAV病毒能够特异性地在VMH区域的谷氨酸能神经元表达,将辅助病毒AAV-CamKⅡα-Cre、AAV-Ef1α-dio-RVG以及AAV-Ef1α-dio-His-eGFP-2a-TVA混合注射于VMH,并在PAG注射RV-ΔG-EnvA-dsRed,实现了VMH-PAG投射特异性的谷氨酸能神经元输入网络的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
下丘脑腹内侧核(VMH)
谷氨酸能神经元
神经环路标记
伪狂犬病毒(PR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反复冻融次数和不同保存温度对伪狂犬病毒的神经环路标记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紫薇
夏金金
+5 位作者
刘静
曾俊杰
朱续涛
贾凡
张志建
曾燕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49-955,共7页
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是常用于神经环路示踪研究的嗜神经病毒工具之一,然而目前缺乏PRV的保存条件对其感染滴度以及在体神经环路示踪效果影响的研究.首先,将2 h内在-80℃及室温下同一批次的PRV分别进行1~4次冻融,利用噬...
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是常用于神经环路示踪研究的嗜神经病毒工具之一,然而目前缺乏PRV的保存条件对其感染滴度以及在体神经环路示踪效果影响的研究.首先,将2 h内在-80℃及室温下同一批次的PRV分别进行1~4次冻融,利用噬斑法在BHK-21细胞上检测其滴度,研究结果显示1~3次冻融对PRV的滴度改变无显著影响,而第4次冻融使PRV病毒的滴度显著下降.其次,从-80℃冰箱中取出同一批次的两份PRV,将其冻融1次,分别在-80℃和-20℃保存两周后,利用噬斑法在BHK-21细胞上检测其滴度;同时,将两份PRV利用在体立体定位分别注射于小鼠齿状回(dentate gyrus,DG)区,取相同的感染时间点,对DG输入环路标记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不同温度下长期保存对PRV的滴度及标记效果有较大影响.该研究结果对于PRV病毒的保存及其在神经环路标记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毒
病毒滴度
反复冻融
保存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HSV顺行示踪病毒轴突末梢感染及后续跨突触传播
3
作者
钟鑫
苏鹏
+3 位作者
夏金金
应敏
王华东
徐富强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99-806,共8页
为验证顺行跨突触示踪工具病毒HSV1 H129经轴突末梢吸收逆行感染后能否继续复制并顺行跨突触传播,利用Cre重组酶依赖复制跨突触及表达荧光报告基因的H129工具病毒(H129ΔTK-TT)和补偿表达Cre的rAAV辅助病毒,在小鼠中枢神经系统进行标记...
为验证顺行跨突触示踪工具病毒HSV1 H129经轴突末梢吸收逆行感染后能否继续复制并顺行跨突触传播,利用Cre重组酶依赖复制跨突触及表达荧光报告基因的H129工具病毒(H129ΔTK-TT)和补偿表达Cre的rAAV辅助病毒,在小鼠中枢神经系统进行标记实验.结果表明,H129存在明显的轴突末梢吸收感染,且能够通过逆标的上游神经元起始顺向跨突触传播并标记下游神经网络,从而混杂在H129顺行跨突触标记的神经网络中,干扰示踪结果的准确翻译,提示现行的HSV标记结果可能存在误判,因此需研发更严谨型的HSV1 H129工具病毒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示踪技术
单纯疱疹病毒1型H129株(HSV1
H129)
顺行跨突触
轴突末梢感染
逆标后顺行跨突触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解析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的全脑输入网络
1
作者
邱宇翔
文鹏杰
朱霖
胡广达
周佳琪
徐富强
机构
武汉
大学生命
科学
学院
中国科学院
深圳先进技术
研究
院
脑
认知与
脑
疾病
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大学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脑科学中心
出处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07-817,共11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战略优先研究项目(XDB32030200)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支持项目(201810486039)
文摘
借助狂犬病毒与伪狂犬病毒逆向示踪工具解析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在全脑范围内的单级与多级输入网络,基于Vglut2-ire-Cre转基因小鼠,利用逆向腺相关病毒工具绘制PAG的谷氨酸能神经元输入网络,发现下丘脑腹内侧核(VMH)区域的谷氨酸能神经元对PAG有大量投射.为进一步研究投射到PAG的VMH中谷氨酸能神经元的单级上游输入网络,首先验证了携带CaMKⅡα启动子的AAV病毒能够特异性地在VMH区域的谷氨酸能神经元表达,将辅助病毒AAV-CamKⅡα-Cre、AAV-Ef1α-dio-RVG以及AAV-Ef1α-dio-His-eGFP-2a-TVA混合注射于VMH,并在PAG注射RV-ΔG-EnvA-dsRed,实现了VMH-PAG投射特异性的谷氨酸能神经元输入网络的标记.
关键词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
下丘脑腹内侧核(VMH)
谷氨酸能神经元
神经环路标记
伪狂犬病毒(PRV)
Keywords
periaqueductal gray(PAG)
ventromedial hypothalamus(VMH)
glutamatergic neuron
neural circuit mapping
pseudorabies virus(PRV)
分类号
Q42 [生物学—神经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反复冻融次数和不同保存温度对伪狂犬病毒的神经环路标记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紫薇
夏金金
刘静
曾俊杰
朱续涛
贾凡
张志建
曾燕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
学院
附属
武汉
中心
医院病理科
武汉
科技大学医
学院
脑
与认知功能
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脑科学中心
出处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49-955,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571095)
文摘
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是常用于神经环路示踪研究的嗜神经病毒工具之一,然而目前缺乏PRV的保存条件对其感染滴度以及在体神经环路示踪效果影响的研究.首先,将2 h内在-80℃及室温下同一批次的PRV分别进行1~4次冻融,利用噬斑法在BHK-21细胞上检测其滴度,研究结果显示1~3次冻融对PRV的滴度改变无显著影响,而第4次冻融使PRV病毒的滴度显著下降.其次,从-80℃冰箱中取出同一批次的两份PRV,将其冻融1次,分别在-80℃和-20℃保存两周后,利用噬斑法在BHK-21细胞上检测其滴度;同时,将两份PRV利用在体立体定位分别注射于小鼠齿状回(dentate gyrus,DG)区,取相同的感染时间点,对DG输入环路标记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不同温度下长期保存对PRV的滴度及标记效果有较大影响.该研究结果对于PRV病毒的保存及其在神经环路标记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伪狂犬病毒
病毒滴度
反复冻融
保存温度
Keywords
pseudorabies virus
virus titer
repeated freezing and thawing times
storage temperatures
分类号
R741.02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HSV顺行示踪病毒轴突末梢感染及后续跨突触传播
3
作者
钟鑫
苏鹏
夏金金
应敏
王华东
徐富强
机构
中国科学院
武汉
物理与
数学
研究所
脑
科学
研究
中心
中国科学院
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
光电国家
研究
中心
中国科学院
深圳先进技术
研究
院
脑
认知与
脑
疾病
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脑
科学
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
中心
出处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99-806,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71198,31400976)
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2018B030331001)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项目(XDB32030200)
文摘
为验证顺行跨突触示踪工具病毒HSV1 H129经轴突末梢吸收逆行感染后能否继续复制并顺行跨突触传播,利用Cre重组酶依赖复制跨突触及表达荧光报告基因的H129工具病毒(H129ΔTK-TT)和补偿表达Cre的rAAV辅助病毒,在小鼠中枢神经系统进行标记实验.结果表明,H129存在明显的轴突末梢吸收感染,且能够通过逆标的上游神经元起始顺向跨突触传播并标记下游神经网络,从而混杂在H129顺行跨突触标记的神经网络中,干扰示踪结果的准确翻译,提示现行的HSV标记结果可能存在误判,因此需研发更严谨型的HSV1 H129工具病毒系统.
关键词
病毒示踪技术
单纯疱疹病毒1型H129株(HSV1
H129)
顺行跨突触
轴突末梢感染
逆标后顺行跨突触传播
Keywords
viral transsynaptic tracing
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1 H129(HSV1 H129)
anterograde labeling
axon terminal uptake
retrograde infection followed by anterograde spreading
分类号
R512.3 [医药卫生—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解析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的全脑输入网络
邱宇翔
文鹏杰
朱霖
胡广达
周佳琪
徐富强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反复冻融次数和不同保存温度对伪狂犬病毒的神经环路标记效果的影响
张紫薇
夏金金
刘静
曾俊杰
朱续涛
贾凡
张志建
曾燕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HSV顺行示踪病毒轴突末梢感染及后续跨突触传播
钟鑫
苏鹏
夏金金
应敏
王华东
徐富强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