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磁暴期间极光椭圆与极盖区电离层效应比较研究——F区负暴
被引量:
7
1
作者
马淑英
刘会欣
K.Schlegel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0-169,共10页
联合利用EISCAT和E Svalbard非相干散射雷达数据 ,研究 1 997年 5月强磁暴期间向阳侧极盖与极光椭圆区电离层F区负暴 .发现在磁暴主相和恢复相初期 ,极光椭圆和极盖区电离层都在大约 1 90km高度出现类似F1的峰 ,F2主峰完全消失 ,F区电...
联合利用EISCAT和E Svalbard非相干散射雷达数据 ,研究 1 997年 5月强磁暴期间向阳侧极盖与极光椭圆区电离层F区负暴 .发现在磁暴主相和恢复相初期 ,极光椭圆和极盖区电离层都在大约 1 90km高度出现类似F1的峰 ,F2主峰完全消失 ,F区电子密度大幅度下降 .但离子温度的变化在两个区域很不相同 ,在极光椭圆区大幅度升高 ,而在极盖区没有显著变化 ,反映出引起F区负暴的主要机制在两个区域不尽相同 .强对流电场引起大气焦耳加热与离子增温而使O+ 离子消失的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所导致的电离损失 ,对极光椭圆区负暴起主要作用 ;而输运过程 ,特别是持续长达数小时的沿场上行离子流 ,对极盖区负暴起重要作用 .磁暴主相期间 ,当EISCAT雷达位于等离子体对流涡旋转换区下方时 ,在无焦耳加热与离子摩擦增温的情况下 ,观测到由顶部电离层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暴
极区电离层
对流电场
F区负暴
地磁指数
极光椭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磁暴期间极光椭圆与极盖区电离层效应比较研究——F区负暴
被引量:
7
1
作者
马淑英
刘会欣
K.Schlegel
机构
武汉
大学电子信息
学院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电离层观象台
Max-Planck-Institut fur Aeronomie
出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0-169,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4 0 0 74 0 39)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 973项目 (G2 0 0 0 0 784 0 7)
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课题
文摘
联合利用EISCAT和E Svalbard非相干散射雷达数据 ,研究 1 997年 5月强磁暴期间向阳侧极盖与极光椭圆区电离层F区负暴 .发现在磁暴主相和恢复相初期 ,极光椭圆和极盖区电离层都在大约 1 90km高度出现类似F1的峰 ,F2主峰完全消失 ,F区电子密度大幅度下降 .但离子温度的变化在两个区域很不相同 ,在极光椭圆区大幅度升高 ,而在极盖区没有显著变化 ,反映出引起F区负暴的主要机制在两个区域不尽相同 .强对流电场引起大气焦耳加热与离子增温而使O+ 离子消失的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所导致的电离损失 ,对极光椭圆区负暴起主要作用 ;而输运过程 ,特别是持续长达数小时的沿场上行离子流 ,对极盖区负暴起重要作用 .磁暴主相期间 ,当EISCAT雷达位于等离子体对流涡旋转换区下方时 ,在无焦耳加热与离子摩擦增温的情况下 ,观测到由顶部电离层O+
关键词
磁暴
极区电离层
对流电场
F区负暴
地磁指数
极光椭圆区
Keywords
Geomagnetic storm, Polar ionosphere, Convection electric field, Field aligned ion upflow.
分类号
P352 [天文地球—空间物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磁暴期间极光椭圆与极盖区电离层效应比较研究——F区负暴
马淑英
刘会欣
K.Schlegel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