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根据激光雷达观测结果研究中国武汉地区钠层的分布 被引量:7
1
作者 杨国韬 刘炳模 +5 位作者 王嘉珉 傅利平 徐寄遥 程学武 万卫星 龚顺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77-583,共7页
通过大量钠层荧光激光雷达观测数据的分析研究 ,给出我国武汉地区钠层平均分布形态的基本特征 .结合钠层模型分析 ,指出大气微量元素分布的纬度变化可能是导致不同纬度地区钠层平均分布形态差异的主要原因 ,同时给出武汉地区随季节变化... 通过大量钠层荧光激光雷达观测数据的分析研究 ,给出我国武汉地区钠层平均分布形态的基本特征 .结合钠层模型分析 ,指出大气微量元素分布的纬度变化可能是导致不同纬度地区钠层平均分布形态差异的主要原因 ,同时给出武汉地区随季节变化的钠层平均分布形态 .对武汉地区钠层分布形态时间变化的分析 ,发现其短期变化与重力波活动及夜间变化与潮汐波活动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钠层 分布形态 平均特性 时间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地区电离层电子浓度总含量的统计经验模式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陈艳红 万卫星 +1 位作者 刘立波 李利斌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7-35,共9页
由武汉电离层观象台一个太阳黑子周期(1980—1990年)的实测电离层电子浓度总含量(TEC)资料,统计分析得出了武汉地区的一个 TEC经验模式.模式很好地再现了武汉地区的TEC观测值.其预测误差在太阳活动高年稍大,... 由武汉电离层观象台一个太阳黑子周期(1980—1990年)的实测电离层电子浓度总含量(TEC)资料,统计分析得出了武汉地区的一个 TEC经验模式.模式很好地再现了武汉地区的TEC观测值.其预测误差在太阳活动高年稍大,低年较小;在春秋两季稍大,冬夏两季较小;在当地时间白天和傍晚稍大,夜间和早晨较小.此外,与国际参考电离层模式IRI的计算结果比较,本模式预测的TEC值更接近于实际观测结果.同时,本文也初步探讨了TEC的半年变化特征和冬季异常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C 统计经验模式 武汉地区 电离层电子浓度总含量 观测结果 太阳活动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中层大气温度特性的激光雷达观测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常岐海 杨国韬 +2 位作者 宋娟 程学武 龚顺生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14-320,共7页
报道了升级改造后的WIPM瑞利散射激光雷达的技术状况 ,并通过与CIRA86标准大气模式和UARS卫星探测的比较 ,考察了其中层大气温度探测性能。基于 2 0 0 2年至 2 0 0 3年激光雷达的系统观测数据 ,给出了武汉上空中层大气温度分布的年平均... 报道了升级改造后的WIPM瑞利散射激光雷达的技术状况 ,并通过与CIRA86标准大气模式和UARS卫星探测的比较 ,考察了其中层大气温度探测性能。基于 2 0 0 2年至 2 0 0 3年激光雷达的系统观测数据 ,给出了武汉上空中层大气温度分布的年平均特性及在各种时间尺度下的变化规律 ,分析了标准大气模式在描述中层大气温度分布平均特性和变化规律上的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中层大气 观测研究 温度特性 武汉 大气模式 变化规律 平均特性 温度分布 2003年 2002年 技术状况 瑞利散射 升级改造 卫星探测 探测性能 大气温度 观测数据 时间尺度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中层、低热层大气角谱中频雷达观测 被引量:11
4
作者 胡雄 曾桢 +4 位作者 张冬娅 熊建刚 李凤琴 黄泽荣 张训械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56-261,共6页
武汉中频雷达是利用中层、低热层中电子密度不均匀体的散射来测量大气的水平风场和电子密度剖面。雷达在计算风场的过程中可得到一些该层大气中电子密度不均匀体的寿命和空间尺度等参量值。结合这些参量和大气风场值可计算得到大气的角... 武汉中频雷达是利用中层、低热层中电子密度不均匀体的散射来测量大气的水平风场和电子密度剖面。雷达在计算风场的过程中可得到一些该层大气中电子密度不均匀体的寿命和空间尺度等参量值。结合这些参量和大气风场值可计算得到大气的角谱。其计算方法包括全相关分析技术的谱宽法和空间相关法。前者计算的值被认为是大气角谱的上限值。应用这两种方法,利用2001年2月9日武汉中频雷达的观测数据,对武昌上空中层、低热层大气的角谱进行了计算。结果得到大气角谱随高度增加略微增加,如在68km为6°,90km达最大为11°,其平均值为9.2°。利用2001年2月4—10日86km高度上的数据,得到一个7天平均的日变化曲线,发现大气角谱值在本地夜晚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市 中层大气 低热层大气 中频雷达 雷达观测 大气角谱 计算 大气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上空中层和低热层大气潮汐的流星雷达观测 被引量:17
5
作者 熊建刚 万卫星 +1 位作者 宁百齐 刘立波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61-370,共10页
武汉流星雷达是2002年元月建成的我国第一部全天空流星雷达,本文对2002年2月19日到7月31日流星雷达观测的潮汐的讨论表明,武汉中层顶以周日潮汐为潮汐运动的主要分量,它的强度远大于半日潮汐,周日潮汐和半日潮汐的波源都在80km以下.周... 武汉流星雷达是2002年元月建成的我国第一部全天空流星雷达,本文对2002年2月19日到7月31日流星雷达观测的潮汐的讨论表明,武汉中层顶以周日潮汐为潮汐运动的主要分量,它的强度远大于半日潮汐,周日潮汐和半日潮汐的波源都在80km以下.周日潮汐分量在3、4月份最强,并且经向分量略强于纬向分量.两个分量的峰值在约95km处出现,分别达到44m/s和60m/s.半日潮的最大值24m/s出现在4月初约93km处.周日潮汐和半日潮汐的振幅和相位随时间呈现出拟周期变化的特征,这可能是潮汐与行星波非线形相互作用的结果.观测结果与GSWM模型的比较表明, GSWM模型在相位随高度变化趋势上与观测结果一致,但模型的周日潮相位比观测约超前1-2h,半日潮相位约滞后1-4h.在周日潮汐较强的月份,模型与观测有较大的差异,观测的幅度通常在95km附近有极大值,而模型并没有极大值. GSWM模型对半日潮的幅度的估计通常过小,观测的半日潮汐幅度有时甚至超过模型值的一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市 中层 低热层 大气潮汐 流星雷达 大气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经验正交函数构造武汉地区电子浓度总含量的经验模式 被引量:24
6
作者 毛田 万卫星 刘立波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51-758,共8页
本文利用经验正交函数(EmpiricalOrthogonalFunction,简称EOF)分析了武汉电离层台站一个太阳黑子周期(1980年4月~1990年12月)的实测电离层电子浓度总含量(TEC)资料,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武汉地区的TEC月中值的经验模式.结果表明:(1)以... 本文利用经验正交函数(EmpiricalOrthogonalFunction,简称EOF)分析了武汉电离层台站一个太阳黑子周期(1980年4月~1990年12月)的实测电离层电子浓度总含量(TEC)资料,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武汉地区的TEC月中值的经验模式.结果表明:(1)以EOF分析观测数据具有一定的物理意义,其基函数表征TEC的日变化,系数表征TEC的长期变化;(2)EOF技术展开收敛速度快,很少数低阶项即能反映TEC的主要变化,采用经验正交函数建模可以用较少的参数表征较复杂的物理过程.此外,本文还就TEC模式的外部驱动量的改进问题作了一些探讨,发现用F107A(10.7cm太阳辐射通量F107的81天滑动平均值)作TEC建模的外部驱动量能够更好地提高EOF模式的精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浓度总含量 经验正交函数 电离层经验模式 电离层变化 太阳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上空偶发E层与流星雨的联系 被引量:4
7
作者 牛晓娟 熊建刚 +3 位作者 万卫星 宁百齐 刘立波 袁洪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5-111,共7页
利用全天空流星雷达和数字测高仪联合观测数据,初步分析了武汉(30°32′N,114°22′E)上空2002年3次大的流星雨(英仙座、狮子座、双子座)及2003年象限座流星雨爆发期间Es的出现率变化趋势及其与流星观测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流... 利用全天空流星雷达和数字测高仪联合观测数据,初步分析了武汉(30°32′N,114°22′E)上空2002年3次大的流星雨(英仙座、狮子座、双子座)及2003年象限座流星雨爆发期间Es的出现率变化趋势及其与流星观测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流星雨爆发时,雷达观测到的流星数目会显著增加;流星雨峰值过后,Es出现率也会增大.流星数和Es出现率间的平均互相关函数有两个峰值,第一个峰值平均出现在流星雨爆发后的第2天前后,第二个峰值平均出现在流星雨后第6天前后.我们认为,第一个峰值对应于流星雨期间的大量流星雨电离产生的Es,第二个峰值对应于流星雨后沉积的金属离子在风剪切作用下形成的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偶发E层 流星雨 武汉 伞天窄无线电流星雷达 数字测高仪 ES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上空钠层与钾层的同时激光雷达观测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勇杰 程学武 +3 位作者 李发泉 杨勇 林鑫 龚顺生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8-74,共7页
简要介绍了(WIPM)双波长共振荧光激光雷达系统和数据处理方法,并利用其对武汉上空钠层和钾层进行了多天的同时观测,通过对钠层和钾层的绝对数密度、柱密度以及质心高度的计算,同时与中纬度其他地区的相关参数进行比较,得出武汉上空钠层... 简要介绍了(WIPM)双波长共振荧光激光雷达系统和数据处理方法,并利用其对武汉上空钠层和钾层进行了多天的同时观测,通过对钠层和钾层的绝对数密度、柱密度以及质心高度的计算,同时与中纬度其他地区的相关参数进行比较,得出武汉上空钠层的绝对数密度、柱密度以及质心高度与其他中纬度地区十分相近的结论,并且发现了一个钠层突发和钾层突发不同时出现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钠层 钾层 绝对数密度 柱密度 质心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上空钠原子层结构短期演化特征
9
作者 艾勇 鲁述 +1 位作者 张训械 龚顺生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65-368,共4页
对1996年3月1日~3日钠荧光散射雷达获得的观测数据进行了分析与处理,得到了武汉(3O°32′N,114°22′E)上空钠原子层结构的短期演化特征分布图,并对它作了初步分析。结果指出,武汉上空钠原子层结构具... 对1996年3月1日~3日钠荧光散射雷达获得的观测数据进行了分析与处理,得到了武汉(3O°32′N,114°22′E)上空钠原子层结构的短期演化特征分布图,并对它作了初步分析。结果指出,武汉上空钠原子层结构具有显著的时空变化特点,钠原子数密度的变化在1h之内可达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层大气 钠原子层 激光雷达 短期演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PFS联合对造纸黑液处理的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沈壮志 程建政 兰从庆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5-48,共4页
对苇浆黑液进行超声与PFs/H2O2的协同预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它们的联合处理与单独用PFs/H2O2处理相比较, CODcr的去除率提高12.49%-14.41%;可节约PFS14%,H2O2 50%-80%;实验也表明,处理效果与探头的辐射面积关系不大,同时一味增加电... 对苇浆黑液进行超声与PFs/H2O2的协同预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它们的联合处理与单独用PFs/H2O2处理相比较, CODcr的去除率提高12.49%-14.41%;可节约PFS14%,H2O2 50%-80%;实验也表明,处理效果与探头的辐射面积关系不大,同时一味增加电功率,效果也不明显,由此推断,这与黑液成分复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化学 苇浆黑液 聚合硫酸铁 过氧化氢 超声处理 废水处理 造纸黑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反射特性与激光测距回波强度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戴阳 程学武 +1 位作者 李发泉 龚顺生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3-84,共2页
激光测距方程的表达形式与目标反射模型的选取有关。不同文献中的测距方程不尽相同,通过对不同反射模型测距方程的推导,指出不同文献中测距方程的联系及测距方程差异产生的原因。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直观给出不同目标模型回波信号的差别... 激光测距方程的表达形式与目标反射模型的选取有关。不同文献中的测距方程不尽相同,通过对不同反射模型测距方程的推导,指出不同文献中测距方程的联系及测距方程差异产生的原因。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直观给出不同目标模型回波信号的差别及其强度随探测距离、仰角的变化关系。在设计脉冲激光测距仪时,模拟结果可以帮助选取合适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激光测距 目标反射模型 大气透过率 回波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纸黑液的超声/絮凝联合处理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沈壮志 程建政 兰从庆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3年第1期8-9,59,共3页
以苇浆黑液为处理样品 ,利用超声与PFS/H2 O2 的协同预处理研究 ,结果表明 :它们的联合处理比单独用PFS/H2 O2 处理 ,CODcr的去除率提高 1 1 .39%~ 1 3 .31 % ;与同等条件处理结果相比 ,利用超声可节约PFS1 4 % ,H2 O2 50 %~ 80 % ;... 以苇浆黑液为处理样品 ,利用超声与PFS/H2 O2 的协同预处理研究 ,结果表明 :它们的联合处理比单独用PFS/H2 O2 处理 ,CODcr的去除率提高 1 1 .39%~ 1 3 .31 % ;与同等条件处理结果相比 ,利用超声可节约PFS1 4 % ,H2 O2 50 %~ 80 % ;同时也表明 ,处理效果与探头的辐射面积关系不大 ,即使增加电功率 ,效果也不明显 ,由此可推断这与黑液成份复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化学 苇浆黑液 探头辐射面积 聚合硫酸铁/过氧化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日食电离层效应模拟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立波 万卫星 +2 位作者 涂剑南 保宗悌 叶公节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96-303,共8页
用120°E经度链附近台站电离层垂测资料和一个二维低纬电离层理论模式探讨1995年10月24日日食电离层效应.在日食条件下只考虑日食区计算太阳EUV辐射减少.模式结果显示:(1)日食期间较低高度电离层光食效应显著,电子浓度跟随食... 用120°E经度链附近台站电离层垂测资料和一个二维低纬电离层理论模式探讨1995年10月24日日食电离层效应.在日食条件下只考虑日食区计算太阳EUV辐射减少.模式结果显示:(1)日食期间较低高度电离层光食效应显著,电子浓度跟随食分迅速变化,在食甚后浓度减少达到最大。较高高度电离层对日食响应延迟.(2)低纬地区日食日f_0.F_2比控制日低,而h_mF_2比控制日高.在低纬度地区日食带来的影响相对较大·(3)赤道附近h_mF_2食甚后有一突变,出现日食F_1.5层。(4)食甚后海口纬度附近F层受日食影响持久,而f_0F_2在赤道附近出现第2次下降.最后对低纬日食电离层效应的动力学因素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食 日食电离层效应 低纬电离层 电离层理论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不同分子结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胶束微结构的NMR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方晓雯 靳志强 +3 位作者 毛诗珍 王涵慧 俞稼镛 杜有如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54-857,共4页
用核磁共振测定自旋-晶格、自旋-自旋弛豫时间(t_1,t_2)、自扩散系数(D),用2D NOESY技术对正十四烷基硫酸钠、β-戊基壬烷基硫酸钠和β-戊基壬烷基聚氧乙烯醚(4)硫酸钠三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进行了观测,烷烃链各基团的t_2/t_1值给... 用核磁共振测定自旋-晶格、自旋-自旋弛豫时间(t_1,t_2)、自扩散系数(D),用2D NOESY技术对正十四烷基硫酸钠、β-戊基壬烷基硫酸钠和β-戊基壬烷基聚氧乙烯醚(4)硫酸钠三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进行了观测,烷烃链各基团的t_2/t_1值给出了这三类分子形成各自胶束的水合层位点信息以及烷烃链在胶束内核中堆积程度的比较,自扩散系数结果表明,β-戊基壬烷基硫酸钠比正十四烷基硫酸钠形成的胶束的水合动力学半径小,但β-戊基壬烷基聚氧乙烯醚(4)硫酸钠形成的胶束水合动力学半径明显大于其它两类表面活性剂胶束,2D NOESY谱图提供了β-戊基壬烷基聚氧乙烯醚(4)硫酸钠分子中聚氧乙烯基键在胶束外层卷曲排列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胶束微结构 NMR 核磁共振 自扩散系数 正十四烷基硫酸钠 β-戊基壬烷基硫酸钠 β-戊基壬烷基聚氧乙烯醚(4)硫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雷达手段的海南地区重力波与其波谱的季节分布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邹旭 杨国韬 +5 位作者 王继红 龚少华 程学武 岳川 张铁民 傅军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274-2282,共9页
利用子午工程海南激光雷达对我国海南地区上空进行持续观测,通过3年的累积观测数据对我国低纬度地区重力波活动的季节分布特性进行研究,依据重力波线性理论对海南地区上空的大气密度扰动规律、空间功率谱及时间频率谱进行分析,并通过选... 利用子午工程海南激光雷达对我国海南地区上空进行持续观测,通过3年的累积观测数据对我国低纬度地区重力波活动的季节分布特性进行研究,依据重力波线性理论对海南地区上空的大气密度扰动规律、空间功率谱及时间频率谱进行分析,并通过选择波长在1km至8km范围内具有特定波长以及具有波动周期为60 min至25min的特定频率的重力波辅助研究大气密度扰动的季节变化规律,总结得出海南地区重力波活动具有夏季大、春秋季小、而冬季依然频繁的季节性分布规律.结合海南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当地季节性气候特征分析得出海南地区上空重力波活动季节性变化的可能原因为青藏高原地形及我国南海地区存在的热带强对流与赤道潜流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 激光雷达 重力波 季节分布 青藏高原地形及对流 赤道潜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丙二胺邻苯二酚钼钨手性八面体配合物的仿生合成、晶体结构以及与ATP作用的液相NMR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鲁晓明 邓元 +3 位作者 李丽 姜凌 毛希安 叶朝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11-616,共6页
合成了1,3-丙二胺邻苯二酚钼钨手性八面体配合物(NH3CH2CH2CH2NH2)2[Mo0.4W0.6O2(C6H4O2)2],并对其进行了单晶结构解析,研究了其与ATP作用的液相NMR谱.该晶体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can.晶胞参数a=0.7501(2)nm,b=2.3994(7)nm,c=1.2178(4)n... 合成了1,3-丙二胺邻苯二酚钼钨手性八面体配合物(NH3CH2CH2CH2NH2)2[Mo0.4W0.6O2(C6H4O2)2],并对其进行了单晶结构解析,研究了其与ATP作用的液相NMR谱.该晶体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can.晶胞参数a=0.7501(2)nm,b=2.3994(7)nm,c=1.2178(4)nm,Z=4.[Mo0.4W0.6O2(C6H4O2)2]2-的配位几何构型为手性八面体,晶体为外消旋体.配位阴离子中MoW中心金属离子除了与两个端基O配位形成cis-MO键外,同时还分别与两个邻苯二酚配位基团的的氧原子配位,形成4个M—Ob(M=Mo,W)键,构成两个五元环.利用1HNMR,13CNMR,31PNMR以及1H-15NHMBC对标题配合物及其与ATP在D2O溶剂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发现标题配合物的MoW中心金属离子在纯D2O溶剂中被还原成+5价,但与ATP混合后转化为+6价,且与原配位基邻苯二酚发生解离.解离后的[MO2]2+最大可能与腺嘌呤上的氨基N原子配位,而此配位可能是其抗癌抗肿瘤活性的主要作用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钨手性八面体配合物 晶体结构 ATP N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器件在原子频标光电检测环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雷海东 侯群 +1 位作者 李超 盛荣武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193-195,共3页
在被动型原子频标中,光电检测环路是连接物理系统与电子线路间的桥梁,它将物理系统的原子纠偏信号转换成伺服检测电路用信号,整个光电检测环路中主要噪声来源是光谱灯及光电池器件。作为整个物理系统核心光源的光谱灯,其工作参数的稳定... 在被动型原子频标中,光电检测环路是连接物理系统与电子线路间的桥梁,它将物理系统的原子纠偏信号转换成伺服检测电路用信号,整个光电检测环路中主要噪声来源是光谱灯及光电池器件。作为整个物理系统核心光源的光谱灯,其工作参数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原子频标的频率稳定度。而光电池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过程中,其内部热噪声、散粒噪声、闪变噪声是决定整个转换过程好坏的关键。针对光谱灯及光电池特性,本文对诸如灯温、灯泡中气体比例,电磁兼容、腔温、调制深度、调制频率等环路参数作了具体的设置的工作,通过光强稳定性、鉴频曲线等实验测试结果选择最佳的参数值,原子频标的稳定度测量实验结果说明本文取得满意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灯 光电池 噪声 原子频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重力波活动及其波谱的季节分布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邹旭 杨国韬 +9 位作者 王继红 龚少华 程学武 焦菁 岳川 付海川 王梓硕 杨松 羊现长 傅军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53-460,共8页
利用激光雷达对北京地区上空Na层进行持续观测,通过连续三年累积的夜间观测数据对北京地区重力波活动及其波谱进行研究.根据重力波的线性理论计算,得到北京地区上空的大气密度扰动规律、空间功率谱和时间频率谱.通过选择重力波波长在1~8... 利用激光雷达对北京地区上空Na层进行持续观测,通过连续三年累积的夜间观测数据对北京地区重力波活动及其波谱进行研究.根据重力波的线性理论计算,得到北京地区上空的大气密度扰动规律、空间功率谱和时间频率谱.通过选择重力波波长在1~8 km,具有特定波长以及特定周期为60,45,25 min的重力波活动辅助研究重力波的季节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北京地区重力波大气密度扰动具有夏季大、冬季小的活动规律.结合波源与背景风场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分析得出北京上空重力波活动季节性变化的主要原因为青藏高原地形和对流因素与我国北方地区季节性背景风场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Na层 重力波 季节分布 青藏高原地形及对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和钟之双音鎛钟的声频特征和振动方式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程建政 兰从庆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11,共6页
本文对中华和种之中央 钟的声频特性和振动方式进行了研究.利用谱估计对其辐射声信号进行了谱分析;利用时频分析.研究了其谱结构随时间变化情况;为了了解其频率变化及音高情况,计算了其不同时刻的瞬时平均频率.同时,通过不同位... 本文对中华和种之中央 钟的声频特性和振动方式进行了研究.利用谱估计对其辐射声信号进行了谱分析;利用时频分析.研究了其谱结构随时间变化情况;为了了解其频率变化及音高情况,计算了其不同时刻的瞬时平均频率.同时,通过不同位置的振动信号谱分析,重建了其在不同频率下的振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Bo钟 声频特性 振动方式 中国 古乐器 谱估计 中华和钟 编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S基态(X1∑+)结构及势能函数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跃杰 戴伟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18,共5页
采用B3LYP、BP86、B3P86、QCISD、CCSD方法.分别选用6-311G(2df,3pd)、6-311G(2df,2pd)、6-311G(3df,2pd)、6-311G(3df,3pd)、sddall、sdd基组对CaS基态(X^1∑^+)分子进行结构优化.最后选用最佳基组B3LYP/6-311G(3df,3pd)的计算结果.分... 采用B3LYP、BP86、B3P86、QCISD、CCSD方法.分别选用6-311G(2df,3pd)、6-311G(2df,2pd)、6-311G(3df,2pd)、6-311G(3df,3pd)、sddall、sdd基组对CaS基态(X^1∑^+)分子进行结构优化.最后选用最佳基组B3LYP/6-311G(3df,3pd)的计算结果.分别对Murrell-Sorbie(i=3,4,5,6,7,8,9)函数及修正的函数Murrell-Sorbie+G_6运用最小二乘法拟合运算,导出CaS分子的力常数(f_2,f_3,f_4);最终选用最能反映CaS性质的函数Murrell-Sorbie(i=9),计算CaS光谱常数(ω_e,B_e,α_e,ω_eχ_e).结果表明:用MurrellSorbie(i=9)函数计算出的f_2,f_3,f_4比选用Murrell-Sorbie(i=3,4,5,6,7,8)及Murrell-Sorbie+C_6更接近实验数据;用Murrell-Sorbie(i=9)计算的CaS分子光谱常数与理论值非常吻合;CaS分子运用MurrellSorbie(i=9)函数能够准确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 最小二乘法 双原子分子 势能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