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1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根据激光雷达观测结果研究中国武汉地区钠层的分布 被引量:7
1
作者 杨国韬 刘炳模 +5 位作者 王嘉珉 傅利平 徐寄遥 程学武 万卫星 龚顺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77-583,共7页
通过大量钠层荧光激光雷达观测数据的分析研究 ,给出我国武汉地区钠层平均分布形态的基本特征 .结合钠层模型分析 ,指出大气微量元素分布的纬度变化可能是导致不同纬度地区钠层平均分布形态差异的主要原因 ,同时给出武汉地区随季节变化... 通过大量钠层荧光激光雷达观测数据的分析研究 ,给出我国武汉地区钠层平均分布形态的基本特征 .结合钠层模型分析 ,指出大气微量元素分布的纬度变化可能是导致不同纬度地区钠层平均分布形态差异的主要原因 ,同时给出武汉地区随季节变化的钠层平均分布形态 .对武汉地区钠层分布形态时间变化的分析 ,发现其短期变化与重力波活动及夜间变化与潮汐波活动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钠层 分布形态 平均特性 时间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地区电离层电子浓度总含量的统计经验模式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陈艳红 万卫星 +1 位作者 刘立波 李利斌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7-35,共9页
由武汉电离层观象台一个太阳黑子周期(1980—1990年)的实测电离层电子浓度总含量(TEC)资料,统计分析得出了武汉地区的一个 TEC经验模式.模式很好地再现了武汉地区的TEC观测值.其预测误差在太阳活动高年稍大,... 由武汉电离层观象台一个太阳黑子周期(1980—1990年)的实测电离层电子浓度总含量(TEC)资料,统计分析得出了武汉地区的一个 TEC经验模式.模式很好地再现了武汉地区的TEC观测值.其预测误差在太阳活动高年稍大,低年较小;在春秋两季稍大,冬夏两季较小;在当地时间白天和傍晚稍大,夜间和早晨较小.此外,与国际参考电离层模式IRI的计算结果比较,本模式预测的TEC值更接近于实际观测结果.同时,本文也初步探讨了TEC的半年变化特征和冬季异常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C 统计经验模式 武汉地区 电离层电子浓度总含量 观测结果 太阳活动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中层大气温度特性的激光雷达观测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常岐海 杨国韬 +2 位作者 宋娟 程学武 龚顺生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14-320,共7页
报道了升级改造后的WIPM瑞利散射激光雷达的技术状况 ,并通过与CIRA86标准大气模式和UARS卫星探测的比较 ,考察了其中层大气温度探测性能。基于 2 0 0 2年至 2 0 0 3年激光雷达的系统观测数据 ,给出了武汉上空中层大气温度分布的年平均... 报道了升级改造后的WIPM瑞利散射激光雷达的技术状况 ,并通过与CIRA86标准大气模式和UARS卫星探测的比较 ,考察了其中层大气温度探测性能。基于 2 0 0 2年至 2 0 0 3年激光雷达的系统观测数据 ,给出了武汉上空中层大气温度分布的年平均特性及在各种时间尺度下的变化规律 ,分析了标准大气模式在描述中层大气温度分布平均特性和变化规律上的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中层大气 观测研究 温度特性 武汉 大气模式 变化规律 平均特性 温度分布 2003年 2002年 技术状况 瑞利散射 升级改造 卫星探测 探测性能 大气温度 观测数据 时间尺度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武汉上空钠层分布的实验观测与理论模拟 被引量:8
4
作者 李洪钧 郑文钢 +1 位作者 杨国韬 龚顺生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4-60,共7页
介绍了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钠层荧光激光雷达及其观测数据反演方法;对武汉上空钠层分布进行了初步理论模拟,并与观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对影响武汉上空钠层分布的因素进行了初步讨论.
关键词 高空钠层 激光雷达 数据反演 理论模型 武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上空中层顶大气重力波活动的钠层荧光激光雷达观测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宋娟 程学武 +2 位作者 杨国韬 常歧海 龚顺生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22-528,共7页
从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钠荧光激光雷达自1999年至今的观测数据中选取了分布于全年26天的数据进行重力波活动的分析研究。统计结果表明,武汉中层顶区的重力波活动非常频繁:26天总观测时间累计约为185.5 h,总共观测到124个重... 从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钠荧光激光雷达自1999年至今的观测数据中选取了分布于全年26天的数据进行重力波活动的分析研究。统计结果表明,武汉中层顶区的重力波活动非常频繁:26天总观测时间累计约为185.5 h,总共观测到124个重力波活动,平均发生频度为每小时0.7个波,且波的出现频度与地方时有一定关系。这些波的垂直波长主要分布在3—7km,垂直相速主要位于0.1—0.5m/s。与国外报道的结果相比较,波长数值与分布较为一致,但相速明显较低。武汉中层顶区重力波活动的另一特点是多波过程很频繁,多、单波过程的出现比例约为3:2。利用钠层相对密度扰动时空图方法,给出了武汉中层顶区重力波传播和破碎现象的典型结果。还利用单色波模型对部分钠层数据进行了单色波相关参数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层顶 重力波活动 钠层 激光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物理技术在多相催化研究中的应用(ⅩⅢ)——第十一章 催化剂结构及其表面吸附分子行为的固体核磁共振表征 被引量:2
6
作者 杜有如 杨瑞华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0期718-731,共14页
30多年来高分辨核磁共振已经成为研究分子结构及动念的有力工具。然而这一成熟的方法的主要缺陷是它只能适用于液体样品。许多情况最感兴趣的是固体样品在其原来状态下的信息。像界面现象和多相催化体系的研究就是要得到结合在固体表面... 30多年来高分辨核磁共振已经成为研究分子结构及动念的有力工具。然而这一成熟的方法的主要缺陷是它只能适用于液体样品。许多情况最感兴趣的是固体样品在其原来状态下的信息。像界面现象和多相催化体系的研究就是要得到结合在固体表面上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等信息。尽管宽谱线核磁共振技术从核磁共振开始发展时就为一些固体物理学家所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催化 催化剂 结构 固体核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比方法在物理学研究中的作用——从物质波的发现谈起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德林 许雄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1年第4期511-514,共4页
本文简要地根据物质波的发现及另一些物理学史料,分析了类比方法在物理学研究中的作用。
关键词 物理学 类比法 物质波 德布罗意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阱物理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高克林 李交美 +3 位作者 罗学立 施磊 冯芒 朱熙文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321-322,共2页
在离子阱中,开展了离子无序相的动力特性、离子冷却和有序相结构、新的稳定区和运动模式、团簇离子和多电荷离子等方面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
关键词 离子阱 带电粒子 囚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描述原子高里德伯态的数学物理方程
9
作者 刘炳模 陈暧球 +1 位作者 李白文 张承修 《数学物理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05-112,共8页
本文用一个具有二个正则奇点和一个非正则奇点的二阶微分方程描述原子。假设原子中价电子的势能有如下形式 V(r)=-(e^3/r)[1+δ+α′/(r+γ′)+β′/(r+y′)~3] δ是离化度,通过解含V(r)的薛定谔方程可获的解析解,各种状态的势和波函数... 本文用一个具有二个正则奇点和一个非正则奇点的二阶微分方程描述原子。假设原子中价电子的势能有如下形式 V(r)=-(e^3/r)[1+δ+α′/(r+γ′)+β′/(r+y′)~3] δ是离化度,通过解含V(r)的薛定谔方程可获的解析解,各种状态的势和波函数中的參数可用量子数亏损这个量表示。波函数的形状和节点数与Hartzee-Fock-Slater(HFS)理论一致。计算了与波函数内、外区的行为有关的典型物理量,并与实验和HFS理论进行了比较。用此模型计算的高里德伯态的振子强度和极化率比较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 高里德伯态 数学物理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上空潮汐波活动的全天时钠激光雷达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卢洪辉 杨国韬(指导) +5 位作者 王继红 程学武 龚顺生 李发泉 杨勇 刘正宽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24,共8页
通过武汉物理与数学所的白天钠激光雷达,对武汉(30°30′N,114°E)上空的钠层昼夜变化特性及潮汐波活动进行了观测。在一次持续时间超过两天的观测中,钠层表现出了很强的日周期变化特性,钠层的柱密度、层宽度、质心高度都呈现出... 通过武汉物理与数学所的白天钠激光雷达,对武汉(30°30′N,114°E)上空的钠层昼夜变化特性及潮汐波活动进行了观测。在一次持续时间超过两天的观测中,钠层表现出了很强的日周期变化特性,钠层的柱密度、层宽度、质心高度都呈现出24 h的变化周期。各个高度上的钠层密度变化也呈现出清晰的24 h下行波的相位传播现象。这些结果都可以归因于一个显著的日潮汐波扰动。从观测数据中提取出来的潮汐相位与GSWM00模式符合得很好。在其它的三个短时间白天观测中我们也观察到了显著的钠层日周期变化,而平均钠层日变化呈现出了显著的日潮汐波传播结构。这个结果与已有的报道很符合,即日潮汐波是武汉上空主要的潮汐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白天观测 钠层日变化 潮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D-NMR研究中国生漆漆酚结构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照庚 邱峰 +5 位作者 游江 钱保功 李丽云 裘鉴卿 袁汉珍 沈联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7年第2期187-191,共5页
用离心旋转薄层层析法在涂渍AgNO3的硅胶板上成功地分离了乙酰化漆酚。对其主要组分(64.6%),用^(1)H、^(13)C常规谱,DEPT编辑谱,同核、异核化学位移相关二维谱,二维J谱,异核中继相干传递二维谱及弛豫时间T_(1)等,确定了此化合物的结构... 用离心旋转薄层层析法在涂渍AgNO3的硅胶板上成功地分离了乙酰化漆酚。对其主要组分(64.6%),用^(1)H、^(13)C常规谱,DEPT编辑谱,同核、异核化学位移相关二维谱,二维J谱,异核中继相干传递二维谱及弛豫时间T_(1)等,确定了此化合物的结构与构型和^(1)H、^(13)C谱线归属。实验证明漆酚中此组分是3-十五碳烯烃(8′Z、11′E、13′Z)邻苯二酚,异核中继相干传递二维谱新技术能有效地应用于复杂未知化合物的结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谱 弛豫时间 化学位移 中国生漆 漆酚 硅胶板 异核 旋转薄层层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物数所在离子晶体结构相变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12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57-557,共1页
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冯芒带领的束缚体系量子信息研究组在实验探索囚禁离子多体体系的结构相变方面取得进展,其结果发表在《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上。相变是有序和无序两种倾向相互竞争的结果,多体... 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冯芒带领的束缚体系量子信息研究组在实验探索囚禁离子多体体系的结构相变方面取得进展,其结果发表在《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上。相变是有序和无序两种倾向相互竞争的结果,多体体系中的相变一直是现代物理学关注的问题。通常与固、液、气三态对应,物质表现为固相、液相、气相,这三种相的变化与温度密切相关。在某个温度点,物质从一种相转变为另一种相的过程称为相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相变 离子晶体 多体 库仑场 量子信息 势阱 势场 三种相 现代物理学 物质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物数所等在类石墨烯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13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03-303,共1页
单层石墨烯以其高速的电子传导性能引起极大关注,其物理学特征是具有狄拉克锥能带结构。但石墨烯的带隙并未打开,因此石墨烯并不宜直接作为半导体材料使用。因此,制备具有狄拉克锥并打开带隙的类石墨烯成为当今物理与新材料领域的前沿... 单层石墨烯以其高速的电子传导性能引起极大关注,其物理学特征是具有狄拉克锥能带结构。但石墨烯的带隙并未打开,因此石墨烯并不宜直接作为半导体材料使用。因此,制备具有狄拉克锥并打开带隙的类石墨烯成为当今物理与新材料领域的前沿课题。作为类石墨烯的锗烯可能具有打开带隙的狄拉克锥,因而成为二维石墨烯材料的研究热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石墨 武汉 材料使用 新材料领域 狄拉克 传导性能 能带结构 物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中层、低热层大气角谱中频雷达观测 被引量:11
14
作者 胡雄 曾桢 +4 位作者 张冬娅 熊建刚 李凤琴 黄泽荣 张训械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56-261,共6页
武汉中频雷达是利用中层、低热层中电子密度不均匀体的散射来测量大气的水平风场和电子密度剖面。雷达在计算风场的过程中可得到一些该层大气中电子密度不均匀体的寿命和空间尺度等参量值。结合这些参量和大气风场值可计算得到大气的角... 武汉中频雷达是利用中层、低热层中电子密度不均匀体的散射来测量大气的水平风场和电子密度剖面。雷达在计算风场的过程中可得到一些该层大气中电子密度不均匀体的寿命和空间尺度等参量值。结合这些参量和大气风场值可计算得到大气的角谱。其计算方法包括全相关分析技术的谱宽法和空间相关法。前者计算的值被认为是大气角谱的上限值。应用这两种方法,利用2001年2月9日武汉中频雷达的观测数据,对武昌上空中层、低热层大气的角谱进行了计算。结果得到大气角谱随高度增加略微增加,如在68km为6°,90km达最大为11°,其平均值为9.2°。利用2001年2月4—10日86km高度上的数据,得到一个7天平均的日变化曲线,发现大气角谱值在本地夜晚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市 中层大气 低热层大气 中频雷达 雷达观测 大气角谱 计算 大气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上空中层和低热层大气潮汐的流星雷达观测 被引量:17
15
作者 熊建刚 万卫星 +1 位作者 宁百齐 刘立波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61-370,共10页
武汉流星雷达是2002年元月建成的我国第一部全天空流星雷达,本文对2002年2月19日到7月31日流星雷达观测的潮汐的讨论表明,武汉中层顶以周日潮汐为潮汐运动的主要分量,它的强度远大于半日潮汐,周日潮汐和半日潮汐的波源都在80km以下.周... 武汉流星雷达是2002年元月建成的我国第一部全天空流星雷达,本文对2002年2月19日到7月31日流星雷达观测的潮汐的讨论表明,武汉中层顶以周日潮汐为潮汐运动的主要分量,它的强度远大于半日潮汐,周日潮汐和半日潮汐的波源都在80km以下.周日潮汐分量在3、4月份最强,并且经向分量略强于纬向分量.两个分量的峰值在约95km处出现,分别达到44m/s和60m/s.半日潮的最大值24m/s出现在4月初约93km处.周日潮汐和半日潮汐的振幅和相位随时间呈现出拟周期变化的特征,这可能是潮汐与行星波非线形相互作用的结果.观测结果与GSWM模型的比较表明, GSWM模型在相位随高度变化趋势上与观测结果一致,但模型的周日潮相位比观测约超前1-2h,半日潮相位约滞后1-4h.在周日潮汐较强的月份,模型与观测有较大的差异,观测的幅度通常在95km附近有极大值,而模型并没有极大值. GSWM模型对半日潮的幅度的估计通常过小,观测的半日潮汐幅度有时甚至超过模型值的一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市 中层 低热层 大气潮汐 流星雷达 大气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ZSM-5分子筛焙烧脱铝的^(27)Al MQMAS NMR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陈雷 邓风 叶朝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786-790,共5页
用29Si、27Al魔角旋转固体核磁共振(MASNMR)结合二维多量子魔角旋转(2DMQMAS)技术对焙烧脱铝的HZSM-5分子筛中铝的配位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HZSM-5分子筛经焙烧后,在化学位移(δ)45处出现一宽峰信号,其主要来自扭曲四配位铝.通过二... 用29Si、27Al魔角旋转固体核磁共振(MASNMR)结合二维多量子魔角旋转(2DMQMAS)技术对焙烧脱铝的HZSM-5分子筛中铝的配位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HZSM-5分子筛经焙烧后,在化学位移(δ)45处出现一宽峰信号,其主要来自扭曲四配位铝.通过二维三量子铝谱计算出扭曲四配位铝的四极作用常数约为5.2MHz.对700和750℃焙烧样品的铝谱进行分峰拟合,发现在δ30处又出现一个小峰,归属为非骨架五配位铝.同时,在750℃焙烧样品的二维多量子铝谱中直接观察到非骨架五配位铝的信号.焙烧温度低于700℃,脱铝不明显;高于700℃,引起分子筛骨架的显著脱铝.焙烧还造成部分骨架铝的信号变得“不可观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筛 HZSM-5 NMR MQMAS 脱铝 焙烧 核磁共振 配位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铝HY分子筛酸中心结构与酸性的固体NMR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高秀枝 张翊 +3 位作者 王秀梅 卢立军 徐广通 龙军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0-187,共8页
分子筛的催化活性与酸性质密切相关,其酸性质与酸中心结构紧密相关。制备不同温度焙烧的脱铝HY分子筛,利用固体核磁共振结合探针分子技术,探讨了脱铝HY型分子筛的酸中心结构(Al的配位状态)、酸性以及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在空... 分子筛的催化活性与酸性质密切相关,其酸性质与酸中心结构紧密相关。制备不同温度焙烧的脱铝HY分子筛,利用固体核磁共振结合探针分子技术,探讨了脱铝HY型分子筛的酸中心结构(Al的配位状态)、酸性以及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在空气中焙烧NH4Y时,焙烧温度越高,形成的非骨架铝物种越多;高温焙烧的脱铝HY分子筛中存在3种非骨架铝物种,分别为四配位、五配位和六配位非骨架铝。铝配位状态决定了酸类型及酸强度,骨架四配位铝对应于B酸位,非骨架六配位、五配位及四配位铝物种均对应于L酸位;非骨架铝物种的存在导致了B酸位的酸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核磁共振 探针分子 脱铝HY分子筛 非骨架铝物种 L酸 B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内环状强化病变质子磁共振波谱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吴光耀 雷皓 +2 位作者 孙骏谟 田志雄 黄雄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26-529,共4页
目的分析脑内环状强化病变的质子磁共振波谱(1H MRS)特征,评价其结果与病理组织学类型的相关性.方法 55例脑内环状强化病灶,胶质母细胞瘤17例、转移瘤19例、放射性坏死11例,脑脓肿8例.单体素PRESS(TE 135 ms)序列采集病灶中心(非强化区... 目的分析脑内环状强化病变的质子磁共振波谱(1H MRS)特征,评价其结果与病理组织学类型的相关性.方法 55例脑内环状强化病灶,胶质母细胞瘤17例、转移瘤19例、放射性坏死11例,脑脓肿8例.单体素PRESS(TE 135 ms)序列采集病灶中心(非强化区)和整个病灶(非强化区和环状强化病灶).结果①胶质母细胞瘤病灶中心和整个病灶高Lip峰3例,高Lac峰14例;病灶中心Cho/Cr 1.80±0.17(0.57~3.47),整个病灶Cho/Cr 4.17±0.26(2.03~8.57),P值0.001.13例病灶中心检测到NAA峰(76.5%).②转移瘤病灶中心和整个病灶高Lip峰11例(57.9%),高Lac峰8例;病灶中心Cho/Cr 1.08±0.24(0.68~2.71),整个病灶Cho/Cr 3.62±0.38 (1.02~7.19),P值0.031.病灶中心检测NAA峰5例(26.3%).胶质母细胞瘤和转移瘤病灶中心NAA和Lip出现几率差异显著,P值分别是0.003和0.013.③放射性坏死病灶中心Cho/Cr 1.67±0.32(0~2.12),整个病灶Cho/Cr 2.13±0.33(1.08~3.59),P值0.334;并与胶质母细胞瘤和转移瘤存在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是0.004和0.028.④8例脑脓肿病灶中心Lac峰外,7例显示AA峰,5例Ace峰,3例Suc峰;2例Ala峰;1例Lip峰;1例Cho和NAA峰.结论 1H MRS能提供脑内环状强化病变的病理组织学信息,高Cho/Cr有助于鉴别肿瘤性和非肿瘤性病变,病灶中心NAA峰提示胶质母细胞瘤可能性,脑脓肿有特征性AA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光谱分析 胶质母细胞瘤 脑脓肿 放射性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经验正交函数构造武汉地区电子浓度总含量的经验模式 被引量:24
19
作者 毛田 万卫星 刘立波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51-758,共8页
本文利用经验正交函数(EmpiricalOrthogonalFunction,简称EOF)分析了武汉电离层台站一个太阳黑子周期(1980年4月~1990年12月)的实测电离层电子浓度总含量(TEC)资料,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武汉地区的TEC月中值的经验模式.结果表明:(1)以... 本文利用经验正交函数(EmpiricalOrthogonalFunction,简称EOF)分析了武汉电离层台站一个太阳黑子周期(1980年4月~1990年12月)的实测电离层电子浓度总含量(TEC)资料,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武汉地区的TEC月中值的经验模式.结果表明:(1)以EOF分析观测数据具有一定的物理意义,其基函数表征TEC的日变化,系数表征TEC的长期变化;(2)EOF技术展开收敛速度快,很少数低阶项即能反映TEC的主要变化,采用经验正交函数建模可以用较少的参数表征较复杂的物理过程.此外,本文还就TEC模式的外部驱动量的改进问题作了一些探讨,发现用F107A(10.7cm太阳辐射通量F107的81天滑动平均值)作TEC建模的外部驱动量能够更好地提高EOF模式的精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浓度总含量 经验正交函数 电离层经验模式 电离层变化 太阳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镧系与直链醚-2,4-二羟基苯甲醛席夫碱新配合物的合成及波谱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吴静 姚克敏 +2 位作者 陈德余 沈联芳 袁汉珍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8期1211-1213,共3页
Vogtle等[1]发现,直链醚除具有类似冠醚配位各种金属离子的能力外,还弥补了冠醚的不足之处,如易合成、产率高、价廉等.我们曾报道过有关EPR工作[2,3].本文合成了2,4-二羟基苯甲醛缩二甘醇二胺(DHYDA)... Vogtle等[1]发现,直链醚除具有类似冠醚配位各种金属离子的能力外,还弥补了冠醚的不足之处,如易合成、产率高、价廉等.我们曾报道过有关EPR工作[2,3].本文合成了2,4-二羟基苯甲醛缩二甘醇二胺(DHYDA)与镧系的新配合物,研究了配合物的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镧系 配合物 直链醚 席夫碱 波谱 合成 DHY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