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莲(Nelumbo nucifera)幼苗抗氧化系统对砷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5
1
作者 樊香绒 尹黎燕 +1 位作者 李伟 常锋毅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70-575,共6页
为了研究中国莲(Nelumbo nucifera)抗氧化系统对砷胁迫的响应,研究比较了两种不同价态无机砷As(Ⅲ)和砷As(Ⅴ)对中国莲幼苗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MDA)含量以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莲幼苗中MDA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随砷浓度... 为了研究中国莲(Nelumbo nucifera)抗氧化系统对砷胁迫的响应,研究比较了两种不同价态无机砷As(Ⅲ)和砷As(Ⅴ)对中国莲幼苗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MDA)含量以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莲幼苗中MDA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随砷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中国莲幼苗的MDA和蛋白质含量受As(Ⅴ)的影响不如As(Ⅲ)敏感。抗氧化系统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对砷处理最敏感,当As(Ⅲ)浓度在2.5μmol/L和As(Ⅴ)浓度在100μmol/L时,SOD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过氧化物酶(POD)在As(Ⅲ)处理浓度为10μmol/L时就出现显著上升,相对而言,过氧化氢酶(CAT)对As(Ⅴ)比较敏感。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浓度的增加,砷对幼苗产生的氧化胁迫导致SOD、CAT和POD三种酶活性有所增加,以配合清除细胞内的活性氧自由基(ROS),维持细胞代谢的稳定。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砷胁迫下莲的生理和生长变化、以及莲的培育和移植提供了部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莲 抗氧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泽泻科植物分布新记录-利川慈姑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帆 张彦文 +2 位作者 崔心红 陈进明 王青锋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6-88,共3页
以前报道中国特有种—利川慈姑(Sagittaria lichuanensis)仅仅分布在我国的福建、广东、江西三省交界的武夷山山脉以及湖北利川县,该种在贵州的分布为新记录。对该种的形态特征和群落特点作了介绍,同时还比较了该分布点与其它分布点之... 以前报道中国特有种—利川慈姑(Sagittaria lichuanensis)仅仅分布在我国的福建、广东、江西三省交界的武夷山山脉以及湖北利川县,该种在贵州的分布为新记录。对该种的形态特征和群落特点作了介绍,同时还比较了该分布点与其它分布点之间生境条件的差异及分布格局。该种在贵州的分布使其地理分布状况从仅仅分布在我国的第三级阶梯变为分布于我国的第二、第三级阶梯。这一发现为研究慈姑属的地理分布规律以及系统演化历史提供了新的场所和证据。此外,该种独特的生殖特点为比较不同生境条件下物种的生殖策略差异提供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川慈姑 新记录 贵州 泽泻科 特有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穗花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 L.)在不同程度富营养化水体中的营养积累特点及营养分配对策 被引量:34
3
作者 范国兰 李伟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7-271,共5页
通过对栽培于3个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为水体1<水体2<水体3)中的穗花狐尾藻(MyriophyllumspicatumL.)进行研究,测定了不同时期植物体各个器官的氮磷含量及生物量分配,探讨了富营养化水对其营养积累及分配格局的影... 通过对栽培于3个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为水体1<水体2<水体3)中的穗花狐尾藻(MyriophyllumspicatumL.)进行研究,测定了不同时期植物体各个器官的氮磷含量及生物量分配,探讨了富营养化水对其营养积累及分配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重度富营养化的水体3中穗花狐尾藻组织中的氮含量显著高于其它两个水体;而由于水体1和水体2的氨态氮含量无显著差异,植物组织中的氮含量在水体1和水体2间无显著差异。富营养化程度高的水体2中植物磷的含量显著低于富营养化程度低的水体1中的植物,但在重度富营养化的水体3中,叶子的磷含量却远高于其它两个水体,这是由植物不同部位吸收的磷在各器官间分配不同所造成的。由于底泥的营养含量丰富,在3个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水体中,穗花狐尾藻的根冠比并未表现出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水植物 穗花狐尾藻 富营养化 营养积累 分配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齿眼子菜(Potamogeton maackianus A.Benn.)茎段的无性繁殖特点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袁龙义 李伟 +3 位作者 刘贵华 范国兰 厉恩华 许经伟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39-343,共5页
匍匐茎型的沉水植物微齿眼子菜(Potam ogeton maackianusA.Benn.)在自然生境中的繁殖方式主要是无性繁殖,彼此相连的分株通常受到水流、草食性鱼类和人为干扰的影响导致分离或者枝条片断化,片断化的枝条在新的生境中再生进行繁殖。实验... 匍匐茎型的沉水植物微齿眼子菜(Potam ogeton maackianusA.Benn.)在自然生境中的繁殖方式主要是无性繁殖,彼此相连的分株通常受到水流、草食性鱼类和人为干扰的影响导致分离或者枝条片断化,片断化的枝条在新的生境中再生进行繁殖。实验模拟微齿眼子菜枝条的片断化来验证假设:微齿眼子菜直立茎段与匍匐茎段的无性繁殖能力是否一致,茎段可能有一个最小长度来保证它的存活,并且茎段着泥的方向也会影响它的成活率。实验结果表明:直立茎段与匍匐茎段的成活率、生物量有显著差异,而且茎段的长度显著影响它们的成活率、生物量,而直立茎段与匍匐茎段克隆株的每株分枝数没有显著差异;直立茎段比匍匐茎段更易成株成活,茎段的长度越长,成活率越高,具有3个节间的茎段成活率接近100%;同时茎段着泥的方向显著影响茎段成活率、所产生抽条的株高以及可产生抽条的节数,对总生物量没有显著影响,而对根的生物量有显著影响;茎段正向着泥有利于它们的成活率、定植能力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水植物 微齿眼子菜 无性繁殖 片断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价态砷对斜生栅藻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樊香绒 尹黎燕 +1 位作者 李伟 常锋毅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0-64,共5页
对比研究了不同浓度As(Ⅲ)和As(Ⅴ)对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试验表明,较高浓度(≥500μM/L)时,As(Ⅲ)对栅藻生长速率的影响大于As(Ⅴ)。对叶绿素a含量影响表明,随着砷浓度的增加,栅藻叶绿素a含量... 对比研究了不同浓度As(Ⅲ)和As(Ⅴ)对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试验表明,较高浓度(≥500μM/L)时,As(Ⅲ)对栅藻生长速率的影响大于As(Ⅴ)。对叶绿素a含量影响表明,随着砷浓度的增加,栅藻叶绿素a含量呈现降低趋势;2种价态之间表现为叶绿素a对于As(Ⅲ)浓度的变化更为敏感。2种价态对斜生栅藻光合系统II主要荧光参数F v/F m(PSII的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Yield(PSII的实际光能转化效率)以及ETR max(PSII最大电子传递速率)均与砷浓度呈显著的负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砷对斜生栅藻产生的抑制作用与对光合系统产生的抑制相一致,并且As(Ⅲ)对叶绿素荧光产生的抑制作用要大于As(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生栅藻 生长 叶绿素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的不同动态变化对模拟湖泊生态系统中附草螺类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操瑜 张昭 +3 位作者 尹黎燕 刘帆 常锋毅 李伟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2-37,共6页
采用试验围隔模拟湖泊富营养化过程,选取磷的不同动态变化,研究其动态输入模式对附草螺类的影响。结果表明,总量相同时,中短期内低频次的磷输入比高频次的磷输入对螺类生物量的影响更显著,而长期条件下高低频次的磷输入对螺类生物量的... 采用试验围隔模拟湖泊富营养化过程,选取磷的不同动态变化,研究其动态输入模式对附草螺类的影响。结果表明,总量相同时,中短期内低频次的磷输入比高频次的磷输入对螺类生物量的影响更显著,而长期条件下高低频次的磷输入对螺类生物量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营养的添加显著促进螺类生物量(密度和丰度)的增长。试验系统中附植藻类的生物量与螺类的生物量成显著负相关(P<0.05),沉水植物刺苦草(Vallisneria spinulosa)与螺类(Radix)生物量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表明螺类是螺类-附着藻-沉水植物系统的关键调控因子,而沉水植物可能会因生态系统状态的差异而存在不同的响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动态 螺类-附着藻-沉水植物系统 模拟湖泊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