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金奉’猕猴桃实生后代溃疡病抗性评价
1
作者
陈艳燕
朱佳慧
+9 位作者
贺迪
潘慧
涂慧
师冀康
宋轩宇
陶俊杰
杨月
张卓
黄春辉
李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5-396,共12页
【目的】细菌性溃疡病是全球猕猴桃种植区共同面临的严重病害。筛选抗性种质资源、提高品种抗病性是控制猕猴桃溃疡病蔓延的重要手段。‘金奉’猕猴桃是课题组从本地选育的优良品种,评价其实生后代群体对溃疡病的抗性,可为培育抗性种质...
【目的】细菌性溃疡病是全球猕猴桃种植区共同面临的严重病害。筛选抗性种质资源、提高品种抗病性是控制猕猴桃溃疡病蔓延的重要手段。‘金奉’猕猴桃是课题组从本地选育的优良品种,评价其实生后代群体对溃疡病的抗性,可为培育抗性种质、改良品种提供材料基础。【方法】以171份‘金奉’猕猴桃实生后代为材料,运用离体枝条和离体叶盘人工接种溃疡病菌方法对其抗性进行初步评价与进一步验证,并且对其中抗性差异显著的个体进行抗性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相关性分析表明,枝条接种法与叶盘法结果呈正相关。基于枝条病斑长度和叶盘病斑占比,171份猕猴桃实生后代种质资源可划分为抗病、耐病、感病及高感4个级别,其中抗病种质49份,耐病种质62份,感病种质49份,高感种质11份。从中选出11份抗性差异显著的种质,进一步进行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发现其叶片生理指标中的木质素、可溶性糖和总酚含量与个体抗性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离体枝条、叶盘法2种抗性评价结果显著相关,叶片生理指标测定与抗性鉴定结果显著相关,证实了离体枝条和叶盘人工接种法是可靠的,3种叶片的生理指标测定可用于抗性种质的快速鉴定。筛选到的抗病种质为‘金奉’猕猴桃的溃疡病抗性育种奠定了材料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金奉
溃疡病
种质资源
抗性评价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植物微生物组群落构建及其病害防治应用进展
被引量:
2
2
作者
刘浩浩
李黎
+2 位作者
刘巍
黄丽丽
钟彩虹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7-14,共8页
植物表面及内部定殖着种类丰富的微生物群落,这些微生物与植物经过长期进化形成了互利共生的功能整体,植物寄主为微生物提供生长空间和营养,而微生物则在植物生长发育、营养摄取及植物逆境抗性等方面发挥作用。微生物群落的变化受到各...
植物表面及内部定殖着种类丰富的微生物群落,这些微生物与植物经过长期进化形成了互利共生的功能整体,植物寄主为微生物提供生长空间和营养,而微生物则在植物生长发育、营养摄取及植物逆境抗性等方面发挥作用。微生物群落的变化受到各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影响,目前人们对于不同因素如何驱动微生物群落构建及如何利用功能微生物提高寄主植物抗逆性等的认识仍不深入,这严重阻碍了微生物群落应用的发展。明确微生物群落构建的机制和微生物群落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有利于扩宽微生物群落应用的深度和广度。本文总结了不同植物寄主、同一寄主不同生态位及不同生长阶段下的微生物群落差异,阐述了生物因素(生态位、病原入侵等)及非生物因素(地理位置、季节变化等)对植物地上及地下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解析了植物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微生物通过竞争和诱导植物系统抗性降低病害发生的机理,介绍了合成菌群在植物应用中的研究进展,最后对微生物组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可能遇见的问题进行了展望,将有效助力微生物组在植物病害防治方面的绿色高效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微生物组
群落构建
高通量测序
病害防治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用猕猴桃雌雄同株材料发掘性别决定相关基因
3
作者
吴淋慧
董家琦
+3 位作者
郑浩
邱栋梁
张琼
钟彩虹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53-1162,共10页
为探究猕猴桃雌雄异株变异为雌雄同株的分子机制,本研究对满天红猕猴桃雌雄同株变异株的雌花与雄花进行了转录组测序、生物信息学分析及q RT-PCR验证。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鉴定结果表明,雌花和雄花间共有337个差异表达基因,雄花中有241...
为探究猕猴桃雌雄异株变异为雌雄同株的分子机制,本研究对满天红猕猴桃雌雄同株变异株的雌花与雄花进行了转录组测序、生物信息学分析及q RT-PCR验证。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鉴定结果表明,雌花和雄花间共有337个差异表达基因,雄花中有241个基因表达量上调,有96个基因表达量下调。差异表达基因的GO与KEGG富集结果表明,与雌花相比,雄花中上调的基因主要参与氨基糖和核苷酸糖的代谢以及次生代谢物合成等路径;下调的基因则主要富集在次生代谢物合成、类胡萝卜素合成等途径。通过功能注释分析出30个潜在的性别相关调控基因,其中5个在次生代谢产物合成路径中表达。选取7个差异表达基因进行q RT-PCR验证,其在雌花、雄花中的表达水平与转录组数据一致。本研究结果为猕猴桃雌雄同株材料的创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天红猕猴桃
性别基因
雌雄同株
转录组分析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金奉’猕猴桃实生后代溃疡病抗性评价
1
作者
陈艳燕
朱佳慧
贺迪
潘慧
涂慧
师冀康
宋轩宇
陶俊杰
杨月
张卓
黄春辉
李黎
机构
江西
农业
大学农
学院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中国科学院植物种质创新与特色农业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猕猴桃产业技术工程实验室
湖南永顺现代
农业
产业
园服务中心
湖南省
农业
科学院
植物
保护研究所/园艺作物病虫害治理湖南省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5-396,共12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D1400200)
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2BBF60004)
+2 种基金
湖北省第四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23HBSTX4-08)
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BBA0076)
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26)。
文摘
【目的】细菌性溃疡病是全球猕猴桃种植区共同面临的严重病害。筛选抗性种质资源、提高品种抗病性是控制猕猴桃溃疡病蔓延的重要手段。‘金奉’猕猴桃是课题组从本地选育的优良品种,评价其实生后代群体对溃疡病的抗性,可为培育抗性种质、改良品种提供材料基础。【方法】以171份‘金奉’猕猴桃实生后代为材料,运用离体枝条和离体叶盘人工接种溃疡病菌方法对其抗性进行初步评价与进一步验证,并且对其中抗性差异显著的个体进行抗性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相关性分析表明,枝条接种法与叶盘法结果呈正相关。基于枝条病斑长度和叶盘病斑占比,171份猕猴桃实生后代种质资源可划分为抗病、耐病、感病及高感4个级别,其中抗病种质49份,耐病种质62份,感病种质49份,高感种质11份。从中选出11份抗性差异显著的种质,进一步进行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发现其叶片生理指标中的木质素、可溶性糖和总酚含量与个体抗性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离体枝条、叶盘法2种抗性评价结果显著相关,叶片生理指标测定与抗性鉴定结果显著相关,证实了离体枝条和叶盘人工接种法是可靠的,3种叶片的生理指标测定可用于抗性种质的快速鉴定。筛选到的抗病种质为‘金奉’猕猴桃的溃疡病抗性育种奠定了材料基础。
关键词
猕猴桃
金奉
溃疡病
种质资源
抗性评价
生理指标
Keywords
kiwifruit
‘Jinfeng’
bacterial canker
germplasm resources
resistance evaluation
physiological index
分类号
S436.63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S663.4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植物微生物组群落构建及其病害防治应用进展
被引量:
2
2
作者
刘浩浩
李黎
刘巍
黄丽丽
钟彩虹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植物
保护
学院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中国科学院植物种质创新与特色农业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猕猴桃产业技术工程实验室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7-14,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编号:2022YFD1400200)
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编号:2022BBA0076)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编号:CARS-26)。
文摘
植物表面及内部定殖着种类丰富的微生物群落,这些微生物与植物经过长期进化形成了互利共生的功能整体,植物寄主为微生物提供生长空间和营养,而微生物则在植物生长发育、营养摄取及植物逆境抗性等方面发挥作用。微生物群落的变化受到各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影响,目前人们对于不同因素如何驱动微生物群落构建及如何利用功能微生物提高寄主植物抗逆性等的认识仍不深入,这严重阻碍了微生物群落应用的发展。明确微生物群落构建的机制和微生物群落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有利于扩宽微生物群落应用的深度和广度。本文总结了不同植物寄主、同一寄主不同生态位及不同生长阶段下的微生物群落差异,阐述了生物因素(生态位、病原入侵等)及非生物因素(地理位置、季节变化等)对植物地上及地下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解析了植物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微生物通过竞争和诱导植物系统抗性降低病害发生的机理,介绍了合成菌群在植物应用中的研究进展,最后对微生物组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可能遇见的问题进行了展望,将有效助力微生物组在植物病害防治方面的绿色高效应用。
关键词
植物微生物组
群落构建
高通量测序
病害防治
研究进展
分类号
S182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S184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猕猴桃雌雄同株材料发掘性别决定相关基因
3
作者
吴淋慧
董家琦
郑浩
邱栋梁
张琼
钟彩虹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
学院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中国科学院植物种质创新与特色农业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猕猴桃产业技术工程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
大学现代
农业
科学
学院
出处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53-1162,共10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XDA24030404)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26)
+2 种基金
湖北洪山实验室资助(2021hszd017)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2023-ZDLNY-24)
果树种质创新与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GSSZ202301)。
文摘
为探究猕猴桃雌雄异株变异为雌雄同株的分子机制,本研究对满天红猕猴桃雌雄同株变异株的雌花与雄花进行了转录组测序、生物信息学分析及q RT-PCR验证。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鉴定结果表明,雌花和雄花间共有337个差异表达基因,雄花中有241个基因表达量上调,有96个基因表达量下调。差异表达基因的GO与KEGG富集结果表明,与雌花相比,雄花中上调的基因主要参与氨基糖和核苷酸糖的代谢以及次生代谢物合成等路径;下调的基因则主要富集在次生代谢物合成、类胡萝卜素合成等途径。通过功能注释分析出30个潜在的性别相关调控基因,其中5个在次生代谢产物合成路径中表达。选取7个差异表达基因进行q RT-PCR验证,其在雌花、雄花中的表达水平与转录组数据一致。本研究结果为猕猴桃雌雄同株材料的创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满天红猕猴桃
性别基因
雌雄同株
转录组分析
基因表达
Keywords
Mantianhong kiwifruit
sex genes
monoecious
transcriptome analysis
gene expression
分类号
S663.4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金奉’猕猴桃实生后代溃疡病抗性评价
陈艳燕
朱佳慧
贺迪
潘慧
涂慧
师冀康
宋轩宇
陶俊杰
杨月
张卓
黄春辉
李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植物微生物组群落构建及其病害防治应用进展
刘浩浩
李黎
刘巍
黄丽丽
钟彩虹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利用猕猴桃雌雄同株材料发掘性别决定相关基因
吴淋慧
董家琦
郑浩
邱栋梁
张琼
钟彩虹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