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蒋家沟流域坡面侵蚀特征实验研究
被引量:9
- 1
-
-
作者
胡明鉴
汪稔
张平仓
-
机构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lrsm开放实验室
-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45-648,共4页
-
基金
中科院"滑坡泥石流"基金
中科院东川泥石流观察研究站开放基金特别支持
-
文摘
受流域内物质成分、气候条件和复杂侵蚀营力的影响,蒋家沟流域坡面侵蚀现象甚为严重。根据流域内坡面物质成分、气候、降雨等方面分析了发生坡面严重侵蚀的原因;并进行了大量的人工降雨侵蚀实验,分析降雨坡面产流产沙过程和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径流随降雨时间和降雨量的增加呈跳跃和波动性增加,泥沙含量随降雨时间增加而逐渐减小。
-
关键词
侵蚀
物质成分
人工降雨
产流产沙过程
气候条件
气候
-
Keywords
erosion
substance components
artificial rainfall
sediment yield and runoff
-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
-
题名大型洞室群稳定性与优化的进化有限元方法研究
被引量:20
- 2
-
-
作者
安红刚
冯夏庭
-
机构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lrsm开放实验室
-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73-377,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编号59939190)
-
文摘
随着地下洞室群规模的日益扩大,迫切需要一种更新的全局优化方法以提高效率、优化结构在保证工程稳定性的同时能最大限度地减小工程造价。遗传算法的最新发展使得大型洞室群稳定性的最优建模和获得全局最优解成为可能。针对某地下洞室群工程,提出了进化有限元方法,对工程软岩置换方案进行了优化。将有限元与遗传进化算法相结合,由遗传算法产生一组初始可行方案,以洞室开挖引起的破损区体积大小与参考值的增量比为评价指标,经过遗传变异操作,产生一组新的软岩置换方案,对每种方案进行应力分析,确定破损区大小,最终得到破损区体积最小的方案即为最优软岩置换方案。这种方法可以优化得到全局最优解,并且搜索速度较快,较目前其它方法更易于在微机上实现。运用于实例中,得出了合理的置换方案,并提出了施工的合理化建议。
-
关键词
进化有限元
智能化方法
地下洞室群
稳定性
优化结构
遗传算法
-
Keywords
evolutionary finite element
large cavern group
intelligent method
optimization
-
分类号
TU94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
-
题名结构性对琼州海峡软土压缩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5
- 3
-
-
作者
吕海波
汪稔
孔令伟
单华刚
-
机构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lrsm开放实验室
-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67-469,473,共4页
-
基金
中国科学院留学经费择优支持回国工作基金资助项目
-
文摘
天然软土大多具有结构性,且结构性因地而异。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结构性对琼州海峡两种海洋软土压缩特性的影响,并结合琼州海峡铁路轮渡工程,讨论了土结构性的存在对该工程防波堤地基处理工程效应的影响。
-
关键词
海洋土
压缩特性
结构性
琼州海峡
软土
地基处理
-
Keywords
marine soil
compressibility
soil structure
-
分类号
TU477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TU411.5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
-
题名强夯时地基土的应力场分布特征及应用
被引量:35
- 4
-
-
作者
孔令伟
袁建新
-
机构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lrsm开放实验室
-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3-19,23,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文摘
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利用积分变换技术和传递矩阵法对强夯时地基土的应力场分布特征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和前人的数值分析与室内外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得的动应力衰减规律与实测结果较为吻合。在动荷载作用下,地基土动应力衰减率比强夯冲击荷载作用下的衰减率快,强夯冲击荷载作用下的最大动应力等值线图可作为估算强夯的有效加固深度和加固范围时参考。
-
关键词
强夯法
应力场
传递矩阵法
L-H变换
地基土
-
Keywords
dynamic consolidation , stress field , transfer matrix method , Laplace Hankel mixed transforms
-
分类号
TU431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TU447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
-
题名竖井地基的粘弹-粘塑性固结及有限元解
被引量:3
- 5
-
-
作者
谢洪涛
杨春和
陈晓平
-
机构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lrsm开放实验室
-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03-407,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19972071
10072072)
中国科学院院长基金特别支持项目。
-
文摘
用1个带双屈服面的粘弹-粘塑性模型来描述软土的流变性状,并结合Biot固结理论对软土地基的固结沉降进行有限元分析。对竖井预固结地基进行计算,以预压所产生的沉降量及所引起的附加有效应力分别大于设计载荷所引起的最终沉降量和附加应力为终止预压的依据,计算取得了合理结果。
-
关键词
粘弹-粘塑性模型
双屈服面
BIOT固结理论
固结度
沉降
软土
竖井地基
-
Keywords
viscoelastic-viscoplastic model
double yield surface
Biot's consolidation theory
degree of consolidation
-
分类号
TU433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