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6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酶电泳资料和系统与进化植物学研究综述 被引量:57
1
作者 葛颂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1994年第1期71-84,共14页
酶电泳资料和系统与进化植物学研究综述葛颂(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北京100093)关键词同工酶,电泳,植物系统学,进化ELECTROPHORETICDATAANDSTUDIESOFPLAN... 酶电泳资料和系统与进化植物学研究综述葛颂(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北京100093)关键词同工酶,电泳,植物系统学,进化ELECTROPHORETICDATAANDSTUDIESOFPLANTSYSTEMATICSAND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功酶 电泳 进化 植物分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地植物系统发育研究的工作平台构建 被引量:1
2
作者 孟珍 陈之端 +7 位作者 黎建辉 刘红梅 何星 林小光 张寿洲 李勇 胡良霖 周园春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272-274,共3页
在讨论利用基因和基因组信息构建生命之树的历史推进、有效策略和方法的基础上,针对生命之树的建设进行业务流程和应用设计分析,构建面向陆地植物的系统发育平台。平台实现基因数据从国际数据库的自动获取、清洗与自测数据的提交、整理... 在讨论利用基因和基因组信息构建生命之树的历史推进、有效策略和方法的基础上,针对生命之树的建设进行业务流程和应用设计分析,构建面向陆地植物的系统发育平台。平台实现基因数据从国际数据库的自动获取、清洗与自测数据的提交、整理功能,给出系统树的流程化构建,整合数据抽提、多重序列比对、编辑清洗、分模型构树、组装评估、可视化编辑等系列分析算法和模型,经若干交互界面,得到系统树的自动生成、辅助实验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发育 生命之树 数据抽提 自动建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兰科植物研究杂记(英文) 被引量:2
3
作者 金伟涛 何疆海 +1 位作者 朱正明 金效华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4-37,共4页
报道了中国兰科植物一新记录种互生对叶兰[Neottia alternifolia(King&Pantl.)Szlach.];并对紫婉石斛(Dendrobium transparens Wall.ex Lindl.)的形态特征、生境等进行了描述。紫婉石斛与兜唇石斛[Dendrobium aphyllum(Roxb.)C.E.Fi... 报道了中国兰科植物一新记录种互生对叶兰[Neottia alternifolia(King&Pantl.)Szlach.];并对紫婉石斛(Dendrobium transparens Wall.ex Lindl.)的形态特征、生境等进行了描述。紫婉石斛与兜唇石斛[Dendrobium aphyllum(Roxb.)C.E.Fischer]相似,区别在于唇瓣中央具深紫红色大斑块,唇瓣正面具柔毛;互生对叶兰是鸟巢兰属自养类型种类中唯一具有两片互生叶的种类,极易同该属其他种类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资料 紫婉石斛 互生对叶兰 兰科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种子植物区系定量化研究——Ⅰ区域性种子植物区系研究实用程序工作原理(QX—系列程序) 被引量:1
4
作者 傅德志 李奕 薛艳红 《华南植物学报》 CSCD 1992年第1期17-22,共6页
本文根据吴征镒教授对中国种子植物属分市区类型研究结果,研制出定量化研究区域性种子植物区系的电子计算机程序,应用本程序可完成某区系的分布区类型统计分析,科属组成分析和与其它地区以共有属关系构建的相似性系数的谁知盘中计算,同... 本文根据吴征镒教授对中国种子植物属分市区类型研究结果,研制出定量化研究区域性种子植物区系的电子计算机程序,应用本程序可完成某区系的分布区类型统计分析,科属组成分析和与其它地区以共有属关系构建的相似性系数的谁知盘中计算,同时可大量节省研究人员的劳动强度和时间,对提高研究水平有一定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种子植物区系 定量化研究 分布区类型 电子计算机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禾本科植物一新记录——地中海大麦
5
作者 张梦帆 易冉 +3 位作者 陈文俐 米增露 王瑞 李家美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97-702,共6页
本文对在我国新发现的外来入侵植物地中海大麦(Hordeum murinum subsp.leporinum(Link)Arcang.)进行了形态特征描述,也提供该亚种的彩色图和墨线图,编制了亚种检索表以示区别。实地调查发现,本亚种的传播方式主要是车辆、人或动物的携... 本文对在我国新发现的外来入侵植物地中海大麦(Hordeum murinum subsp.leporinum(Link)Arcang.)进行了形态特征描述,也提供该亚种的彩色图和墨线图,编制了亚种检索表以示区别。实地调查发现,本亚种的传播方式主要是车辆、人或动物的携带。评估结果表明,该物种在中国有大面积爆发扩散的潜在危险,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中海大麦 禾本科 入侵植物 新记录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贝母属(Fritillaria)7种植物的核型研究(英文)
6
作者 王强 唐自慧 +2 位作者 李紫微 胡盈 何兴金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34-440,共7页
通过对7种国产贝母属(Fritillaria)植物的染色体核型进行观察和研究,报道了小白花贝母(F. albidoflora Duan&Zheng)、川贝母(F. cirrhosa Don)、伊贝母(F. pallidiflora Schrenk ex Fischer&Meyer)、华西贝母(F. sichuanica Ch... 通过对7种国产贝母属(Fritillaria)植物的染色体核型进行观察和研究,报道了小白花贝母(F. albidoflora Duan&Zheng)、川贝母(F. cirrhosa Don)、伊贝母(F. pallidiflora Schrenk ex Fischer&Meyer)、华西贝母(F. sichuanica Chen)、托里贝母(F. tortifolia Duan&Zheng)、新疆贝母(F. walujewii Regel)、裕民贝母(F. yuminensis Duan)等7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其中3种为首次报道。结果显示,7种国产贝母属植物的核型均具有高度不对称性。此外,小白花贝母与已报道的黄花贝母(F. verticillata Willdenow)的核型存在明显差异,提示Flora of China将小白花贝母归并入黄花贝母的分类处理可能并不恰当,二者的关系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 核型不对称性 小白花贝母 分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子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的结构变异研究进展 被引量:48
7
作者 王玲 董文攀 周世良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82-1288,共7页
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特有的细胞器,其基因组信息被广泛应用于植物系统发育和比较基因组学研究。目前,越来越多的物种有了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人们对叶绿体基因组的结构及其变异规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该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被子植物叶绿... 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特有的细胞器,其基因组信息被广泛应用于植物系统发育和比较基因组学研究。目前,越来越多的物种有了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人们对叶绿体基因组的结构及其变异规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该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被子植物叶绿体基因组插入/缺失、短片段倒位与重复、基因组结构重排以及基因丢失等结构变异式样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分析了叶绿体基因组结构研究中仍存在的问题以及该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体基因组 进化 被子植物 结构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等植物省级分布新记录(四) 被引量:6
8
作者 林祁 陈淑荣 +2 位作者 班勤 杜玉芬 王忠涛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7期1184-1187,共4页
报道了十字花科、海桐花科、牛栓藤科、柽柳科、堇菜科、旌节花科、安息香科、报春花科、山矾科和百合科共12种1变种植物在我国10个省区的分布新记录。其中吉林分布新记录的有北萱草(HemerocallisesculentaKoidz.),山西分布新记录的有... 报道了十字花科、海桐花科、牛栓藤科、柽柳科、堇菜科、旌节花科、安息香科、报春花科、山矾科和百合科共12种1变种植物在我国10个省区的分布新记录。其中吉林分布新记录的有北萱草(HemerocallisesculentaKoidz.),山西分布新记录的有具鳞水柏枝(MyricariasquamosaDesv.)、维西堇菜(ViolamonbergiiW.Beck.)和海乳草(GlauxmaritimaLinn.),陕西分布新记录的有海金子(PittosporumillicioidesMak.)和蒙古堇菜(Violamon-golicaFranch.),甘肃分布新记录的有西域旌节花(StachyurushimalaicusHook.f.&Thoms.exBenth.),江西分布新记录的有缝线海桐(PittosporumperryanumGowda),河南分布新记录的有唐古拉碎米荠(CardaminetangutorumO.E.Schulz),湖北分布新记录的有黄牛奶树(Symplocoscochinchinensis(Lour.)S.Moorevar.laurina(Retz.)Nooteboom),湖南分布新记录的有大花野茉莉(StyraxgrandiflorusGriff.),贵州分布新记录的有少花海桐(Pit-tosporumpauciflorumHook.&Arn.),广西分布新记录的有红叶藤(Roureaminor(Gaerth.)Leen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子植物 中国 省级分布 新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山茶科33个植物名称的后选模式指定 被引量:5
9
作者 林祁 秘树青 +2 位作者 李红丽 杨世雄 杨志荣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695-1703,共9页
在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PE)的山茶科植物模式标本中,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维也纳法规)规则9.4和37注释1,发现有33个中国山茶科植物名称的模式为合模式.遵照规则8.1、9.9和9.10,以及辅则9A.2和9A.3,对这33个名称做出... 在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PE)的山茶科植物模式标本中,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维也纳法规)规则9.4和37注释1,发现有33个中国山茶科植物名称的模式为合模式.遵照规则8.1、9.9和9.10,以及辅则9A.2和9A.3,对这33个名称做出后选模式指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茶科 后选模式 模式指定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凤仙花科植物叶表皮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英文)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晓霞 张海燕 +1 位作者 许为斌 于胜祥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28-537,共10页
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凤仙花科106份样本材料、36种代表植物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结果表明:该科植物叶表皮微形态特征种内稳定,对于种间及属间关系的界定具有重要的分类学价值。上表皮细胞的形状及垂周壁的式样种间差异明显,各分类群间有... 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凤仙花科106份样本材料、36种代表植物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结果表明:该科植物叶表皮微形态特征种内稳定,对于种间及属间关系的界定具有重要的分类学价值。上表皮细胞的形状及垂周壁的式样种间差异明显,各分类群间有明显的界限,是种间界定的重要依据,因此上表皮微形态特征具有重要的的分类学价值,基于上表皮的微形态特征将研究的36种代表植物划分为5个类型。下表皮的微形态特征虽更为多样,种间差异显著,可用于种间界定,但对于属下划分难以提供有价值的性状。该科植物叶表皮微形态特征与宏观形态特征的相关性较弱,与地理分布格局的相关性较强,关系更为密切。同一地理分布区域内的种类宏观形态特征虽然差别明显,但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却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这似乎也反映了叶表皮微形态这一性状受环境饰变的影响比较明显。综上所述,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可为凤仙花科的系统发育,尤其是凤仙花属种间界定提供有价值的分类学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仙花科 凤仙花属 叶表皮 中国 分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被子植物20个名称后选模式指定 被引量:5
11
作者 林祁 秘树青 +4 位作者 李红丽 曹子余 孙茜 孙苗 杨志荣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34-539,共6页
查阅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PE)的模式标本,发现有20个被子植物名称的模式均多于壹份标本,或同时指定壹号以上的标本为模式,或同时引证壹号以上的标本而没指定模式,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维也纳法规)规则8.1、9.9、9.10... 查阅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PE)的模式标本,发现有20个被子植物名称的模式均多于壹份标本,或同时指定壹号以上的标本为模式,或同时引证壹号以上的标本而没指定模式,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维也纳法规)规则8.1、9.9、9.10和37.2,以及辅则9A.2和9A.3的精神,对这些名称做出后选模式指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被子植物 后选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被子植物28个名称的后选模式指定 被引量:6
12
作者 林祁 孙茜 +1 位作者 孙苗 李红丽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47-1255,共9页
查阅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标本馆(PE)的模式标本,发现中国被子植物中有28个植物名称的模式均多于1份标本,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维也纳法规)规则8.1、9.9、9.10和37.2,以及辅则9A.2和9A.3的精神,对这些名称做出后选模式指定.
关键词 中国 被子植物 后选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西黔南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地理分布、保护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慧明 于胜祥 +1 位作者 王昌佐 王桥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56-363,337,共9页
基于实地考察、文献资料和标本数据,借助GIS技术构建桂西黔南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的39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空间地理分布格局,结合30m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解译的植被与地表覆盖数据,研究该优先区内的国家重点保护物种的生境与植被类型的... 基于实地考察、文献资料和标本数据,借助GIS技术构建桂西黔南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的39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空间地理分布格局,结合30m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解译的植被与地表覆盖数据,研究该优先区内的国家重点保护物种的生境与植被类型的关系及保护现状,并就优先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地理分布格局分析优先区以外的保护空缺。此外,对优先区近二十年来的植被与地表覆盖特征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优先区的人居用地、湿地(包括水库)面积分别增加67.75km2和371.11km2,森林面积相对稳定,灌丛和草丛面积分别减少230.69km2和174.70km2。该地区的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正面临着生境退化和丧失的威胁。在此基础上对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今后的保护及监测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为生物多样性研究、保护空缺分析、植被时空变化研究以及动态监测等方面的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地理分布 保护现状与对策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产19个被子植物名称的后选模式指定 被引量:3
14
作者 林祁 石青春 +2 位作者 吴佳丽 杨志荣 赵建成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4-179,共6页
在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PE)的模式标本中,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维也纳法规)规则8.2、9.4和37注释1及例2,发现有19个国产被子植物名称的模式为混杂标本或为合模式。遵照规则8.1、9.9、9.10和9.12,以及辅则9A.2和9A.3... 在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PE)的模式标本中,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维也纳法规)规则8.2、9.4和37注释1及例2,发现有19个国产被子植物名称的模式为混杂标本或为合模式。遵照规则8.1、9.9、9.10和9.12,以及辅则9A.2和9A.3的精神,对这19个名称做出后选模式指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选模式 模式指定 被子植物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种杜鹃属植物的遗传分化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高连明 张长芹 王中仁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77-382,T007,共7页
采用水平淀粉凝胶电泳技术 ,对 9种杜鹃属 ( Rhododendron)植物的遗传分化进行了初步研究。对 10个酶系统的 14个等位酶位点的检测表明 ,9种杜鹃花在种内个体间的遗传变异水平较高 ,多态位点比率数为 P=2 8.6%~ 57.1% ,等位基因平均数 ... 采用水平淀粉凝胶电泳技术 ,对 9种杜鹃属 ( Rhododendron)植物的遗传分化进行了初步研究。对 10个酶系统的 14个等位酶位点的检测表明 ,9种杜鹃花在种内个体间的遗传变异水平较高 ,多态位点比率数为 P=2 8.6%~ 57.1% ,等位基因平均数 A=1.3~ 1.9,平均预期杂合度 He=0 .111~ 0 .319,平均观察杂合度 Ho=0 .0 83~ 0 .381。种间的多态位点比率非常高 P=10 0 % ,这说明杜鹃属种间的遗传分化较高 ,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杂合性基因多样化比率 Fst=0 .6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属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6种毛莨科植物的核型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杨亲二 罗毅波 洪德元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7-36,共10页
本文对产于湖南的6种毛莨科植物的染色体进行了研究。裂叶星果草[Asteropyrumcavaleriei(Levl.etVant)Drumm.etHutch.)的染色体属于R型,核型公式为2n=16=12m+2sm+... 本文对产于湖南的6种毛莨科植物的染色体进行了研究。裂叶星果草[Asteropyrumcavaleriei(Levl.etVant)Drumm.etHutch.)的染色体属于R型,核型公式为2n=16=12m+2sm+2t,核型类型属于ZB;打破碗花花(AnemonehupehnsisLem.)的核型公式为2n=16=10m+4st+2t(2sat),核型类型属于2A;粗齿铁线莲[Clematisapiifoliavar.argentilucida(Levl.etVant)W.T.Wang]的核型公式为2n=16=10m+2st+4t(2sat)或2n=16=10m+2st+4t(4sat)随体染色体数目在居群之间有变化,核型类型属于2A;扬子铁线莲[Clematisganipiniana(Levl.etVant)Tamura]的核型公式为2n=16=10m+2st+4t(4sat),核型类型属于2B;毛莨(RanunculuscantoniensisDC.)的核型公式为2n=16=6m+4st+6st(2sat),核型类型属于3A;毛莨(RanunculusjaponicusThunb.)的核型公式为2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莨科 湖南 染色体组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等植物数字化标本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慧圆 覃海宁 +3 位作者 包伯坚 陈天翔 韩国霞 刘全儒 《广西植物》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29-45,共17页
传统上馆藏标本,主要用于植物分类学、植物资源学的研究。数字标本的出现将标本的使用拓展到从研究生物多样性时间空间分布到生态学和进化学理论、生物多样性保护、农业和人类健康等广泛领域。截至目前,从互联网上获取的采自中国的植物... 传统上馆藏标本,主要用于植物分类学、植物资源学的研究。数字标本的出现将标本的使用拓展到从研究生物多样性时间空间分布到生态学和进化学理论、生物多样性保护、农业和人类健康等广泛领域。截至目前,从互联网上获取的采自中国的植物标本数量已有1200多万份。该文通过整理和分析这些数据以了解中国植物标本的数字化精度、采集时间和采集地区规律以及采集空缺等状况。结果表明:中国标本采集形成了4个高峰,即20世纪30年代、60年代、80年代和21世纪初,中国植物标本采集和研究工作主要在20世纪50年代后由中国学者完成。标本采集地区覆盖度在省级较好,县级标本采集则很不平衡;标本采集类群在科属层面覆盖率高,但近五分之一的物种采集不足;标本的采集量既与植物分布幅度相关,也与采集地区的知名度、所获科研项目及采集者偏好有关。未来中国植物标本数字化方向应该在继续挖掘馆藏标本的同时,一方面开展对现有数字化标本信息再审核及补充,并加强与欧美大馆的信息共享以获取早期历史标本信息;另一方面应用数字化标本信息分析结果,指导境内标本的精准采集,包括采集薄弱/空白地区、采集薄弱/空白属种的采集,以进一步增强实体标本馆能力,提高数字化标本质量,为进一步完善植物标本数字化和精准化采集提供依据,更好地服务科学和社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标本 标本数字化 采集空缺 精准采集 高等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被子植物18个名称后选模式指定 被引量:4
18
作者 林祁 杨志荣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9-133,共5页
在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PE)的模式标本中,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维也纳法规)规则9.4,发现有18个国产被子植物名称的模式为合模式。遵照规则8.1、9.9和9.10,以及辅则9A.2和9A.3的精神,对这18个名称做出后选模式指定。
关键词 被子植物 中国 后选模式 模式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7种乌头属植物的核型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杨亲二 汪小全 洪德元 《植物资源与环境》 CSCD 1993年第2期33-38,共6页
本文报道了国产7种乌头属植物(两色乌头(Aconitum alboviolaceum Kom.,牛扁 A.barbartum var.puberulum Ledeb.,蔓乌头A.volubile Pall.,展毛蔓乌头 A.ciliare DC.,北乌头 A.kusnezoffii Reichb.,蒿叶乌头 A.artemisiaefolium Bar.et ... 本文报道了国产7种乌头属植物(两色乌头(Aconitum alboviolaceum Kom.,牛扁 A.barbartum var.puberulum Ledeb.,蔓乌头A.volubile Pall.,展毛蔓乌头 A.ciliare DC.,北乌头 A.kusnezoffii Reichb.,蒿叶乌头 A.artemisiaefolium Bar.et Skv.,细叶乌头 A.macrorhgnchum Turcz.)的核型。其中展毛蔓乌头、蒿叶乌头和细叶乌头的核型为首次报道。本文还首次指出乌头属中具多年生根状茎的牛扁亚属植物的核型没有明显的二型性,而具二年生块根的乌头正属植物的核型的二型性十分明显。此外还讨论了细叶乌头及展毛蔓乌头的系统位置,认为它们与蔓乌头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头属 核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单子叶植物1新记录科——闭鞘姜科及其分类学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小霜 孟盈 +4 位作者 谢丹 牟村 杨日寄 李显文 张代贵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949-1951,共3页
2017~2018在湖南省涔天河湿地公园进行植物资源调查,发现了若干湖南新记录植物,该文对湖南单子叶植物1新记录科——闭鞘姜科(Costaceae Nakai)进行报道,含1新记录属——大唇闭鞘姜属(Hellenia Retzius),1新记录种——闭鞘姜[Hellenia sp... 2017~2018在湖南省涔天河湿地公园进行植物资源调查,发现了若干湖南新记录植物,该文对湖南单子叶植物1新记录科——闭鞘姜科(Costaceae Nakai)进行报道,含1新记录属——大唇闭鞘姜属(Hellenia Retzius),1新记录种——闭鞘姜[Hellenia speciosa (J.Koenig)Govaerts]。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闭鞘姜科的属级分类单元变化及闭鞘姜新的接受名进行概述。闭鞘姜科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在湖南的发现为湖南的生物多样性和植物区系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鞘姜科 闭鞘姜 湖南 新记录 分类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